- 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6字
- 2020-11-18 21:41:08
第1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 复习笔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清朝统治的衰落
(1)表现
①经济
a.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封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对农民剥削沉重,导致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②人口
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以至流民增多,加剧了社会动荡。
③吏治
官僚制度败坏,贪污盛行,百姓生活悲惨。
④军事
军队腐化,武备废弛,士兵声色犬马,吸食鸦片,战斗力弱。
(2)结果
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了白莲教、天理会等起义,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败。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17~18世纪,英、法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扩大了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促使各国对外扩张。
(2)殖民扩张
①英国
a.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之后又对阿富汗、波斯、缅甸、印尼等国进行侵略渗透。
b.17~19世纪,英国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主义渗透,在贸易出超的情况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并企图进行武力扩张。
②法国
法国的在亚洲的侵略目标主要是越南和中国。17世纪以后,多以宗教为工具,借助传教士进行对外殖民扩张与侵略。
③美国
美国于1784年开始与中国通商,1835年,组织东印度洋舰队,对远东实行“炮舰政策”以满足其侵略目的。
④沙俄
沙皇俄国主要对中国实行土地掠夺和经济贸易掠夺。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遭到中国军民的抵制和反击,双方签署《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东段和中段边界。
二、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1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1)背景
①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将对海外的贸易严格限制在广州十三行,这种外贸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
②18世纪中叶,英国在对华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状态,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泛滥的危害
①鸦片贸易
a.1773年,英国确立了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政策,以谋取暴利。
b.进入19世纪,英国烟贩无视中国政府禁令,大肆进行鸦片走私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英-印-中(即棉纺织品-鸦片-茶、丝)的三角贸易体系。
②鸦片的危害
a.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
b.白银外流同时造成银价上涨,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
c.吸食鸦片对人的生理造成极大的危害,造成了国民特别是军队整体素质的降低。
c.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和从鸦片走私中收受贿赂,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3)禁烟斗争
①关于禁烟问题的争论
a.1836年,许乃济提出准许公开买卖鸦片,以货易货,只禁文武员吸食;同时准许国内自由种植鸦片。朱嶟、许球、袁玉麟先后上奏,批驳弛禁论,指出鸦片“削弱中原”、“毒害中华”,必须严禁。
b.1838年,黄爵滋上书道光皇帝,痛陈鸦片的种种祸害,建议采取“重治吸食”的办法抵制鸦片输入,得到道光帝的支持。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六条,赞成黄爵滋的主张,并在两湖地区厉行禁烟。
②虎门销烟
a.过程:1838年,道光帝下令各省禁烟,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收缴鸦片两万余箱,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b.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1)原因
①为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侵略中国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
②1837至1838年间,英国陷入经济危机,为了转嫁矛盾,英国政府极力对外扩张,中国成为其重要目标。
③中国禁烟成为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英国召开内阁会议,制定侵华政策。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始
①1839年,英国水手在九龙行凶,义律拒不交出嫌犯,并多次武装挑衅,均被击退。
②1840年,道光帝下令断绝中英贸易,并出示其罪状,宣示各国。林则徐开始积极备战,组织编写《四洲志》,加强对欧洲的了解。
③1840年,乔治•懿律率领“东方远征军”到达中国广东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3战争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40.6~1841.1)
①概述
a.英军实施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为主要内容的侵略方案。
b.中国方面除广东积极备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抗战的态度。
c.林则徐、邓廷桢等抵抗派遭到打击,妥协派琦善、伊里布等取得对英交涉大权。
②经过
a.英国侵略军沿海北犯广州、厦门,攻陷定海,抵达天津白河口,投递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
b.道光帝推行“羁縻”政策,开放烟禁,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两江总督伊里布与懿律签订浙江停战协定。
c.1841年,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及香港,陈连升为国捐躯。
d.琦善与英军签订《穿鼻草约》,内容有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通商等。
(2)第二阶段(1841.1.27~1841.5.27)
①经过
a.1841年1月,英军进攻广州,道光帝下诏对英宣战。
b.2月下旬,英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殉国。随后炮轰广州城,奕山等人出城乞降,签订《广州和约》。
c.1841年5月,英军窜至广州北郊三元里抢劫行凶,当地人民群起反抗,打死英兵数名。为防止英军报复,群众在村北三元古庙集会联络义勇,共同抗英。
(3)第三阶段(1841.8~1842.8)
①1841年4月,英国政府不满“穿鼻草约”,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
②8月,璞鼎查率英军再次北犯,先后攻取厦门、定海、镇海、宁波,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谢朝恩殉国。
③清廷派奕经抗敌,奕经贸然出兵,溃败而归。清廷求和被拒,英兵大举侵入长江流域下游。
④1842年5月,英军攻陷上海、镇江,陈化成、海龄(满族)殉国。
⑤8月初,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4)鸦片战争的失败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学技术的落后,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鸦片战争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4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1)《南京条约》
①内容
a.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人及所属家眷在上述五地寄居,准许英国派驻领事等官员。
b.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
d.协定关税,即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缴纳进出口货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e.废除“公行”制度,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②影响
条约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的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虎门条约》
①内容与影响
a.领事裁判权
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中国政府无权处理,需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处理。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英人一体均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c.居住及租地权
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建房居住。侵略者利用该项规定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管辖。
d.《海关税则》
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值百抽五”,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②关于鸦片贸易的争议
璞鼎查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问题,耆英表示不过问商船货物,实质上允许继续鸦片走私,后因鸦片税额问题被搁置。
(3)《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于1844年7月签订,主要内容有:
①规定美国享有除割地、赔款外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全部特权。
②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进一步加强协定关税权。
③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
④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教堂和医院。
(4)《黄埔条约》
清政府与法国于1844年10月24日签订《黄埔条约》。主要内容有:
①法国取得中英、中美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
②允许法国在中国通商口岸白由传教。传教成为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
(5)《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①沙俄对中国的入侵
a.1847~1853年,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地区,其势力扩张到了兴衮河和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及口外整个中国领海,并侵占了库页岛。
b.1846年,沙俄侵入库克乌苏河,后又侵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
②《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l851年,奕山代表清政府与沙俄代表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沙俄攫取了在新疆设立领事、领事裁判权、通商免税、建立贸易圈等侵略特权。
三、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1社会经济的变化
(1)社会基本情况的转变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②战前,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战后,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主要任务由反对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变为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2)经济状况的转变
①表现
a.西方资产阶级积极向中国倾销商品,鸦片走私仍是西方侵略者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
b.五口通商地区的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纺织业最早受到冲击。中国输出的茶、丝等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很快,开始走上了依附外国资本的道路。
c.东南沿海城市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其中上海发展最快,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d.通商口岸出现了一批为外国商行推销商品和收购土货的买办商人。
②影响
a.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西方的对华贸易并不理想,于是主张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同时也引发了民众暴动,人民群众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
2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1)概述
鸦片战争以后,有识之士开始讲究“经世致用”,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求强国御侮。
(2)介绍西方的著作
①《海国图志》
a.内容: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修《海国图志》,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社会现状。
b.主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西方的长技主要体现器物方面,主张建立造船厂、火器局,制造各种兵舰枪炮。
c.影响:开辟了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新方向,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②《康輶纪行》
a.姚莹著有《康輶纪行》,对西藏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做了考察,而且对英、俄等国的情况也做了探讨,还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b.该书揭露了英、俄侵略中国的野心,建议请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强调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③《瀛寰志略》
徐继畲著有《瀛寰志略》,介绍了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对欧美民主政治制度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④《海国四说》
梁廷枬著有《海国四说》,对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简要记叙,重点介绍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2)史学著作
①边疆史
a.张穆著有《蒙古游牧记》,介绍蒙古各部的地理位置和前代的设施。
b.何秋涛著有《北徼汇编》,介绍了中国蒙古、新疆、东北地区的历史和地理,并注意了中俄关系问题。
②记述鸦片战争的著述
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是系统记述鸦片战争史实最早的一部著作。此外还有梁廷枬的《夷氛闻记》、夏燮《中西纪事》。
(3)爱国主义文学作品
魏源的《寰海》、张维屏的《三元里》和《三将军歌》、张际亮的《东阳县》等。
(4)科学技术著述
a.吴其浚编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植物名实图考》,是我国近代植物学上的重要著作。
b.邹伯奇著有《格术补》,介绍了几何光学。
c.郑复光著有《镜镜詅痴》,阐明了望远镜、放大镜、蒸汽机船的制造及应用原理,是中国人研究近代轮船的开始。
d.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蒸汽机、火轮船等西方新式器物的原理和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