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传媒·新闻传播·大众传播

1.信息时代的新闻与传播

(1)信息与信息社会

信息定义

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则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定义。他指出:从广义上讲,一切有意义传播的传播内容(讯息)都是信息。在较狭窄的(但仍然是粗疏的)意义上,信息通常指涉关于“现实世界”的可验证的和可信的事实性资料(数据),这包括与世界有关的事实的意见和报道。在更狭窄和更精确的意义上,信息可以等同于被传播的“资料(数据)”,这种“资料(数据)”在现实的某些领域中可以形成差别性,进而可以减少接受者的不确定性。

信息社会概要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80年推出的《第三次浪潮》,其中指出,在第二次浪潮的社会即工业社会中,统一的大众传媒占统治地位;而在第三次浪潮的社会即高度电子化信息社会中,则有可能出现活泼多样的信息传媒,社会的基本结构新增了信息体系。

麦奎尔认为,信息社会的特征有:信息工作的主导地位;巨量的信息流动;关系的互动性;各种活动的整合和交融;社会网络的增长和互相连接;全球化趋势;后现代文化。

(2)新闻与新闻价值

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受到相当数量社会成员关注的事实的报道,或者反映世界最新变动的、受到相当数量社会成员关注的信息。每一条新闻通常含有五个要素,业界和学界通称为5个W和1个H,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和How(如何发生)。

新闻与信息的异同

a.新闻与信息都是对运动中的物质状态的显现与描述,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所显示的关于物质运动的信号。

b.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与人类事先储存的信息显然不同,前者更多地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最新变化有关,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news)。同人类事先储存的海量信息相比,新闻的这种由世界的最新变动产生的那种信息只是信息大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信息与新闻当然是种与属的关系。

2.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1)新闻价值定义

新闻的信息中所含有的引起受众普遍兴趣的各种素质的总和称为新闻价值。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五个

及时:新闻是“易碎品”,时效越强越有生命力。报纸上的新闻只有24小时的寿命,遇重大突发事件常常发行号外。在当今电子时代,广播电视的滚动播出保证新闻受众不会与新闻脱节一小时。

接近:事件发生的地点离读者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今天还包括心理接近。

显赫:显要人物引起的注意高于非显要人物。

重大:新闻事实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程度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趣味:西方新闻界认为,“趣味是吸引读者的良方”。大多数受众对新奇、反常、变态、带人情味的东西更有兴趣。

(3)新闻传播的要求

真实性要求。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客观事实的相符程度。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这种认识的外化物(认识主体)必须同报道对象(认识客体)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对被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歪曲,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

客观性要求。

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是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的,作者采用的是“客观陈述”的方法。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用事实说话”仍然属于宣传方法,而不是现代新闻传播方法。

公正性要求。

新闻传播的公正性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所以公正性也叫“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公正性也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的公共管道,所以传播业者应向公众提供平等的机会,以同样的报酬条件取得传媒的使用权,包括通过收受媒介获得同样数量的资讯,在媒介上自由发表负责任的意见,对政府与官员实行监察与批评,对传媒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批评。

全面性要求。

新闻传播的全面性,指新闻传播中提供各方面的事实、情况、意见,不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只有向受众全面地提供事实与情况,尤其是意见与看法对立的事实与情况,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宏观真实与客观公正。全面性是新闻传播实现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前提。全面报道事实,全面提供各方面情况与意见,有助于受众了解全局,认识事物整体,知晓事件全过程。

快捷性要求。

新闻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时效。迅速及时的新闻报道才有吸引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受众的青睐;反之,陈旧迟滞的报道就不再有吸引力,这种新闻置传媒于死地,为公众所摈弃。

3.传播、新闻与宣传

(1)传播定义

所谓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或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

(2)新闻与宣传关系

宣传与新闻的联系

a.宣传与新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

b.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宣传是一种传播活动,可以通过任何传媒进行。

c.新闻事业脱胎于早期的政治、军事和宗教宣传活动。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

宣传与新闻无论是在内容、方法,还是在目标上,都是有若干不同点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a.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符号是对于特定的反应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信号(刺激物)。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设计一个个性鲜明、易识易记的标志符号,是成功的企业宣传的首要条件之一。而新闻传播追求的是尽可能大的信息量。

b.宣传重反复,新闻重新意。宣传受预设、恒定目标的导引,需要以相同的内容对宣传客体进行反复的灌输。而新闻传播期待的是“朝朝新世界”,忌讳老生常谈。

c.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所传播的总是某种观念,它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理论、纲领、方针、道德主张等等,即便传播某些事实,这些事实也是为上述观念服务的。而新闻传播须臾离不开具体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d.宣传重时宜,新闻重时效。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宣传者总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发布某些信息,宣传过程中常伴随着“旧闻”和“不闻”。而时效是新闻的生命。

e.宣传重操控,新闻重沟通。宣传的本质在于其功利性,旨在对宣传客体进行操纵和控制。新闻传播则以环境变化的最新信息来沟通整个社会。

f.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一定社会的统治者必然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宣传者,其宣传活动总是具有强烈的倾向性的。而新闻传播则注重以全面、详实的最新事实来勾勒世界的完整画面。

4.传媒、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

(1)传播媒介的定义

传播活动是需要通过中介来进行的,这种中介今天被称为传播媒介(media,简称传媒)或媒介。传播学意义上的传媒通常有两种含义:

泛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或者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与传媒相近的术语有(传播)工具(vehicle)、(传播)渠道(channel)。

在日常用语中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

(2)传媒的类型分类

根据物理形式,传媒可分为口头传媒、信号传媒、书写传媒、印刷传媒、电子传媒和新传媒;

根据对人体器官的诉求方式,传媒可分为视觉传媒、听觉传媒和视听复合传媒;

依其使用对象,传媒可分为个人传媒、小众传媒和大众传媒;

根据物理延伸方式,传媒可分为时间传媒和空间传媒;

根据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卫星等通讯技术)的含量,传媒可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被称为旧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被称为新传媒。

(3)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新闻传媒古已有之,而大众传媒则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大众传媒(mass media)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

今天意义上的新闻传媒通常被归在大众传媒门下。

传媒有大众传媒和非大众媒之别,大众传媒的含义有以下两种:

a.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前三种又称印刷传媒,后三种又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

b.在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今天应包括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因此又被称为新闻传媒(news media)。

5.传媒演进与传播层次

(1)传媒的历史演进

根据其历史演进时序,我们将传播媒介分为以下六大类:原始媒介—口语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

原始媒介:指人类史前时期语言发明之前最先使用的标记、图式、声光等媒介。

口语媒介:人类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不衰的特殊媒介,大约有3.5万年历史。

书写媒介:约5000年前,最古老的文字诞生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东方社会,这些民族和国家以及后起的中国和印度铜器、石器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从此,石头、青铜器、龟甲、兽骨、黏土版、竹、木、绢帛、羊皮纸、莎草纸陆续成为记载文字的材料。

印刷媒介:尽管中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故乡,但是印刷品被长期幽禁在宫廷内。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1450年前后,古登堡发明欧式活字印刷术,信息的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其特点有: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可重复阅读;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能形成一定的权威。

电子媒介:指一切用电磁波输送信息的媒介。它的问世使人类能够以光电的速度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并摆脱了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依赖,将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进化为电子信号传播。

新媒介:指与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介相对的、由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进步而创造出来的新型电子媒介,包括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手机和多媒体等。这类媒介的特点有:依赖高新科技;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网络化;速度更快。

(2)传播的五个层次

根据传播对象的多寡和性质,从古至今的人类传播活动通常分为以下五种层次或类型:

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指人的自我信息传递,如感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心理学的性质。它既是人最基本的传播活动,又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情绪和身体联系密切,传播具有个人色彩,信息反馈和双向互动及时而丰富。

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指社会群体内的信息交流。群体传播是数量不等的人群按照某种会聚的方式在一定的场所进行的,总体体验不如人际传播那样来得直接和强烈。

组织传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指以职能集团为主要成分的社会组织内部(如政党、社团、机关、学校、企业、军队)成员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职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连续不断地向一般社会大众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各传播层次的关系

传播的各个层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交织,互相补充。

(4)大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

大众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量大、传播对象众多诸多优势,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在大众传播层次上进行。然而其他传播层次仍然很重要,与大众传播相互补充。就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言,它可以在以上任何一个层次上进行。

局限:

由于在大众传播中传受双方角色的分化和固定化信息被定期传向难以捉摸的受众,它从一开始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既看不到也听不到传播对象,对传播对象也不了解,受众的反应和意愿难以及时反馈给传播者,容易形成单向传播,导致传播效能低下。

6.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麦克卢汉认为,一个社会所流行的传播方式决定了人类知识的本质和程度。他的理论要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地球村(Global Village)

电子媒介连接四海,同步报道重大事件,空间距离和时间间距不复存在,整个地球在时空上被压缩为弹丸之地;电子媒介的同步化性质使人类结成了密切互动、无法幽居独处的紧密社区。

(2)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媒介对信息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讯息具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

(3)媒介是人的延伸(The Extension of Man)

媒介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反过来媒介对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传统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如文字是视觉的延伸,交通工具是足的延伸,无线电波是听觉的延伸,而现代电子媒介则是将人体整合成一个统一有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使人的感知形成三维结构。

(4)冷媒介与热媒介(Cold Media and Hot Media)

冷媒介指低清晰度的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口语,它们要求人们深度参与和卷入,这样就为受众填补其中缺失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积极性;热媒介指高清晰度的媒介,如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它们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因此受众被剥夺了深度参与和再创造的机会。

7.新闻事业与大众传播事业的出现

(1)新闻事业定义

是指形成一定规模和系统的新闻媒介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

(2)新闻事业的产生背景

出版自由权利在西方国家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要初步社会化。

大众化报纸和新闻通讯社的问世。

19世纪中后期广告业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引起人们对娱乐的需求。

(3)大众传播事业定义

是指大众传媒有组织地传播新闻、广告、娱乐等多种信息以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它是伴随着19世纪中后期广告业的发展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引起对娱乐的需求而产生的。

8.当代传媒:从单一到复合

在技术发展推动下,当代美国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互联网络为先导的、多种有效媒体并存的多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1)媒介技术的融合

媒介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变革已经使得各种媒介呈现一种汇流之势,人们可以通过服务商提供的多种渠道,完成文字、数据、音视频、增值业务的传输,原来传输频谱资源的稀缺性不复存在。

媒介技术融合带来了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多媒体化、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四个结果。

(2)媒介组织的复合

媒介组织的复合是指:随着媒体数量越来越多,每个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小;而每个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却越来越多,其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和提高对受众的最大占有,当代媒介组织纷纷通过联合兼并实行集团化、跨媒介和跨国经营,这导致一些传媒机构组织复杂化、规模庞大化和发展迅速化。

媒介组织的复合可能会使得巨型媒介集团控制大部分的受众市场,越来越多的媒介掌握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信息传播口径可能出现趋同化,受众的知晓权会因此而受到侵犯。

二、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

1.新闻学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发端于人类的一种专门性的社会实践——新闻传播活动。

2.三种代表性新闻理论

(1)党报理论

党报理论概要

党报理论起源于苏联,后来盛行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其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形成的学术和实践基础是

a.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共产国际、苏联党和政府的新闻论述及文献。

b.毛泽东、刘少奇、陆定一、博古、张闻天、胡乔木等中共和新闻工作领导人的新闻论述。

c.中共中央、中宣部、中共各级领导机关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

d.《解放日报》等重要的中共报刊的社论及新闻学论文。

e.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各国社会主义报刊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2)第四权理论

第四权理论概要

a.第四权理论产生于英国,盛行于美国。原来是指称新闻记者为英国封建社会末期排在贵族、僧侣和平民之后的第四等级(the Fourth Estate),今天意指新闻界是司法、行政、立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b.这种理论强调新闻界独立于政府和拥有对政府的自由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将代表民意的自由报刊的实践视为探索民主政治如何有效运行的伟大尝试,成为第四权理论的奠基人。

对政府的监督

第四权理论认为,当代新闻界行使第四权,对政府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新闻媒介有提供新闻信息成为民意(公众舆论)的功能。新闻媒介每天向一般大众提供足够的资讯,让他们了解政府做了些什么;新闻媒介提供并促进公众讨论的机会,以形成公众舆论,借以监督政府的施政。

b.在现实中,人民并不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尤其是现代政府是一个结构庞大的组织,要监督这样一个组织,必须要有一个结构良好、财务健全、拥有专业评论家、具有获得新闻的能力、并且还有将其获得的新闻和评论传递给一般大众的能力的组织,才足以担负监督政府的功能。

(3)公共领域理论

公共领域理论概要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由德国当代“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于尔根·哈贝马斯在他1962年出版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系统阐发。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公民们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公共领域理论具有以下优点

a.它聚焦于大众公共传播制度与实践之间和民主政治的制度与实践之间经久不变的联系;

b.它注重任何公共领域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3.传播学

(1)传播学的产生背景

传播学伴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兴盛特别是电子传媒的普及,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美国。以新闻、广告和娱乐为传播内容的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要求学者们从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借助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人类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研究。

(2)传播学研究对象

传播学注重综合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相对集中于新闻事业及其与社会的互动;而传播学除了研究新闻媒介外,还研究公共关系、广告、电影、民意测验、图书、大众文化以及各种传播层次等。从传播过程所涉及的有关部类看,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新闻传播者;而传播学研究则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的所有部类。

4.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1)经验学派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是产生于美国的传播学主流学派。经验学派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研究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所谓经验性方法是指采取价值中立态度,运用可观察、测量、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2)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衍生于德国的社会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派植根于深厚的哲学传统,秉承着思辨的人文精神和批判的价值理性,反对实证主义立场。其特点是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持否定和批判态度以及侧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但是批判学派被认为具有乌托邦情结,批判有余而建构不足。

(3)技术学派

传播学的技术学派也被称为多伦多学派,其代表人物只有伊尼斯和麦克卢汉这两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学者。技术学派认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便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媒介对信息进行吸收和记录,并将这些信息转换成与处于同一时代的社会权力结构相一致的知识结构系统,因此一部人类史可以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此外,媒介类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产生各种偏向,这些偏向对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有着强烈的影响。

5.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用这部分样本为具体对象以推论对象总体的进行研究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种。

(2)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研究方法。

(4)控制实验

控制实验主要是用于测试特定的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6.新闻事业和大众传媒的功能

(1)新闻事业的功能

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主要以此来满足公众的日常需要,维持新闻传播系统的稳定。人们阅读报纸,收听和收看广播电视,主要目的是获知新闻。人们出于生产和生活需要,必须及时地知晓客观世界的最新变动。新闻事业使职业化和社会系统性的新闻传播成为可能,它每日每时向人们提供各种新闻信息,加强其联系和交往,帮助其趋利避害。

新闻事业另一功能是发表时评(新闻评论)。它通过意见的表达和传递,使人们获知他人和媒介对新闻事件和当下社会问题的看法。新闻媒介担当着公共时事论坛的角色,帮助公众分析政治和经济形势,协调公众的意愿,为国家和社会导航。

舆论监督即对政府、官员和社会中的其他权势集团进行监督是新闻事业的一项政治功能,但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它被包容在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中。

(2)大众传媒的功能

监视环境

监视(守望)环境是大众传播最主要的功能。大众媒介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上各种事件的讯息,对于那些即将来临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威胁,大众媒介能够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促使他们及早防御。监视环境还可以把那些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媒介上公开,激起公众舆论的反映和谴责,使社会规范得以巩固和加强。

协调社会

协调社会是一种组合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环境监视的负功能。

传承文化

传承文化的功能就是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这是延续社会传统、传播社会经验和知识的教育功能。

娱乐大众

娱乐功能已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突出功能。其原因是随着文化的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需要娱乐。而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飞速发展,使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推动经济

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所以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可以作为经济实体出现,而其所提供的信息对社会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虚拟现实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传媒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然而,这有可能是一个虚拟的和倒置的现实。由传媒传递的经验所引发的熟悉性常常会导致现实倒置的感觉:所碰到的真实的客体和事件,似乎比其媒体的表征还缺乏具体的存在。

三、新闻与大众传播制度研究

1.新闻自由

(1)新闻自由的历史演进。

新闻自由的定义

新闻自由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和表达意见的自由,是新闻媒介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新闻自由四个发展阶段:即争取办报自由(办报无须登记、稿件不受外界检查)、争取表达自由(以报道自由和批评自由为主)、争取获知自由(要求政府实行政务信息公开)、争取内部自由(编辑权独立于媒介行政管理权和经营权)。

(2)当代新闻自由:国际公认的基本政治和公民权利。

联合国大会1966年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即《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于1976年生效。

(3)社会控制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含义

新闻事业和大众传播事业是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中一种至关重要的精神交往活动,担负着“社会雷达”的角色。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对大众传媒的内容和传播过程等实施的调节和限制。

社会控制可分以下5种:政府控制、法律控制、经济控制、公众控制和传播组织内部控制等。

2.社会制度与新闻和大众传播制度

(1)社会制度含义

社会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也包括传播制度。

(2)传媒的四种理论。

1956年,弗雷德里克·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和施拉姆这三位美国学者推出了“传媒的四种理论”。学界公认,它首次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大众传媒与它运行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关联,开了新闻与大众传播比较研究的先河。这四种理论是: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产生于16世纪、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国家仍然采用。主张传媒充当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但传媒不一定为政府所有。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1688年以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国家。主张传媒充当监督政府或满足社会其他需要的工具。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主张传媒必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否则就要被迫执行。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产生于苏联,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采用过类似理论。主张传媒为国家所有并被严格控制,传媒作为国家的助手而存在。

(3)“去西方化传媒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引起了西方学界的普遍赞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一理论的批评和修正也日见增多,其中包括批评它是冷战的产物、未揭示经济制度对传媒的影响和它的西方中心观。2000年,英国学者詹姆斯·科伦和韩国女学者朴明珍推出了“去西方化传媒理论”。其特点是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全球主要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与传媒制度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其中将各国经济制度分为管制型、新自由主义型和混合型三类是一大特色。

(4)中国学者的研究

李良荣教授提出的传媒理论

李良荣先生认为各国报刊基本上只有私营和国营两种所有制形式。广播电视有以下三大运行体制:

a.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

b.以西欧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c.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张允若教授划分出各国广播电视的多种体制类型

a.国有国营: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为代表。

b.国有公营:英国广播公司(BBC)和日本广播公司(NHK)为代表。

c.社会公营:德国电视一台、二台为代表。

d.私有私营:美国各大广播公司为代表。

d.公私合营:俄罗斯部分电视台等为代表。

3.新闻和大众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

(1)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新闻教育事业最早出现在英国和美国。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英语系开设新闻专业课。1908年和1912年,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分别成立新闻学院。

继美国之后,各国纷纷成立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机构,开办新闻学院和新闻系,经过百余年的蓬勃发展,世界新闻教育事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近几年,中国的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各高校的新闻和传播院、系遍地开花,并形成了新闻教育大专、本科、第二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格局。

(2)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可以帮助受众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可以培养受众对负面信息的醒觉能力,以批判的眼光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帮助受众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可以激励受众以对信息的批判反应模式将评判性信息反馈给媒介,改变其不利于培养公民素质和情趣的行为。

4.大众传媒与全球化

我国积极应对传播全球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中国文化和传媒业的利益。对于中国而言,应对传播全球化可采取的对策还有:

(1)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带来的诸多后发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数字、技术和信息方面的差距,壮大自身的传播实力;

(2)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进程,抛弃过时的思维方式,推进新闻传播的国际交流,积极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规则接轨,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新秩序,促进新闻传播全球化朝着自由、平等、公正的健康方向发展。

5.大众传媒传媒的经济功能

施拉姆对认识大众传媒功能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传媒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表现在:

(1)提供关于资源以及买和卖的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商场;

(2)开创经济行为等。他指出,大众通过信息采集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的定义

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具体地说就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流通文化。

(2)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文化是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沟通文化。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具有共生关系,因此大众传媒所代表的文化又被称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从诞生起,就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

(3)对大众文化的评价

对大众文化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评价:

从消极作用来看,大众传媒呈现的大众文化暴露出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a.在有限的新闻版面上,记者真正从第一线开发出来的新闻并不多,许多是主观策划“做”出来的文章,有些是“炒作”旧闻。

b.在一些大城市,多家报纸经常出现内容的同质化。

c.大量刊登这些非新闻性的东西,报纸蜕变异化。

d.娱乐性、广告类和商务性电视节目占据了许多时段,很多节目趋向媚俗。

大众文化与现代传媒、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大众文化有如下积极作用:

a.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播成功地转移了公众的群体意识,化解了之前一直纠缠在身的政治情结。

b.突显了对人的生命、尊严、精神的关注,肯定了人作为精神个体的价值。

c.大众文化的传播抹去了文化特权,推动了文化多元化、民主化的发展。可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在丰富人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