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最能代表“五四”新文学狂飙突进精神的诗集是________。[暨南大学2014年研]

【答案】《女神》

【解析】《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它还强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热切追求自由解放和赞美光明新生的精神。

2.郭沫若的诗作________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案】《凤凰涅槃》

【解析】《凤凰涅槃》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收录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现代诗。这首诗中的凤凰还有群鸟,都带有现实的象征意义,凤凰的涅槃主要是代表新的社会,新的世界的到来。新生的凤凰就是新世界的代表,而群鸟则表现的是在现实中所出现的那些与新思想、新社会的准则所背道而驰的人。

二、简答题

1.简析郭沫若《女神》的创作特色及局限。[中山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析郭沫若《女神》的创作特色。[暨南大学2013年研]

(2)简述《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山东大学2014年研]

答:(1)《女神》的创作特色

思想内容上: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展示

《女神》突破了传统政治与道德观念对社会批判的限制,希望在现实的否定中建立社会与自我的一种统一性,顺应并反映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精神,因此《女神》成为新旧交替时代无可替代的精神象征,并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鼓舞着创造社、湖畔社、浅草—沉钟社等一大批诗人。它的生命观念以及彻底否定的社会批判方式,也很快转变成新文学发展中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传统,直到1940年代,它们经过置换和变形,仍为不少诗人沿袭。

形式上:诗体解放和古典诗歌技巧的沿用

在诗的形式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的创造。为了打破一切旧的诗形,反映崭新的思想内容,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诗人还创造了把诗与散文、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的诗剧,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女神》继早期白话诗人半文半白及偏于散文化的尝试后,同样以其破坏性使新诗从旧诗词中解放出来。郭沫若宣称在诗歌形式方面,他“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为此,他仿照民间自由体诗,学习泰戈尔,特别是惠特曼的自由体诗,借鉴日本诗坛废除俳谐和歌格调采取自由诗律的经验,实现了“诗体大解放”。

其大多数诗歌都去严格的格律而代之以自由的内在韵律,依据情绪的波动构成“自然的音节”,来表现其情绪消长,一方面诗里的爱和恨大多强化到了极端的程度,另一方面仍然都稳妥地保持着情绪与音节变化的呼应,特别是善于密集地、对应地使用“啊”“哟”这类叹词,作为独立或者附属性的音节单位,以显示内在情绪的律动与力度。“五四”新诗出现以后,《女神》是第一批创造出这种情绪节奏的诗歌代表作。

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手法的完美运用

《女神》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奇异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诗人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美好的理想。在语言上,既运用白话口语,又采用古今中外的语汇,状物写人,锐意求新,且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诗的语言不仅异常丰富,而且十分形象生动、绚丽多彩和富有表现力。为了表现奔放炽热的感情,诗人还运用叠句、排比句等句型,形成急促的节奏,从而形成诗歌高昂的格调。

此外,为了阻止散文化,同时也是由于歌德范式的影响,《女神》在韵脚、诗节、诗行的设计上也沿用了某些古典诗歌的技巧。《女神》的诸多探索,为其后诗歌的多样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2)《女神》的创作局限性

《女神》作为中国新诗的探索之作,在艺术方面也存在缺陷:常用呼喊的方式,不善于用侧笔和暗示;通过具体意象透露,显得单调浅露,缺乏丰富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且大量夹用外语词汇,仍存在欧化的倾向。

总之,《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既受了西方积极浪漫主义和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影响,又表现出郭沫若的独特艺术个性,即把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浪漫主义激情,同奇特的想象、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雄劲豪放而奇拔的艺术风格。

2.谈谈“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五四”与郭沫若的诗歌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五四”为郭沫若的诗歌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

“五四”时期的诗歌理论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五四”时期的创作实践

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等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理论的提出与创作的繁荣为郭沫若诗歌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作品参照。

(2)郭沫若的诗歌顺应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他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诗的抒情本质的强调,以及诗歌个性化的问题的提出,标志着对诗歌艺术认识的深化。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为时代再造的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在《女神》中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艺术表现。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女神》在想象方式上具有想落天外的奇特想象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泛神论思想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的奇特想象: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从泛神论思想出发,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

《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女神》大胆借鉴西方近代自由体诗,做到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这种自由体格式不拘,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倾泻。《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就《女神》总体看,其形式是自由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外在格律相对严谨,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如《晨兴》。另一类则是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韵律与某种程度的外在韵律相结合,使得诗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某种程度的整齐与和谐,如《天狗》中为了表达自我超越的急切之情,连续用多个“我奔跑”。

《女神》显示出一种火山喷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

《女神》整个诗集贯通着蔑视一切、荡涤一切、创造一切的磅礴气势和力度。诗作的艺术技法与精巧在当时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其气势的锐不可当是当时任何一位诗人或诗作都难以企及的。如《晨安》这首诗中,没有缜密精细的结构,甚至也没什么技巧可言,只是向广袤的宇宙豪迈奔放、一气贯通地写下了27个“晨安”!像这样在整首诗中把27个“晨安”简单排列开来,以前从没人写过,确切地说也没有人想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喊出了诗人肺腑的情感,喊出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喊出了那个时代的回音。而那个敢于吞下宇宙和一切的天狗,不只是想象和夸张的奇特,而是诗人敢于这样想象的胆魄。正是这种胆魄使诗人能够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处,从大处着眼,与大自然对话,与整个宇宙对话,也使诗作具有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思想艺术特色。[武汉大学2010年研]

答:(1)《凤凰涅槃》的思想内容特色

《凤凰涅槃》是一首庄严的时代颂歌,充满彻底反叛的精神和对光明新世界的热切向往。《凤凰涅槃》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反抗、叛逆、创新的“五四”时代精神。《凤凰涅槃》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诗中“凤歌”与“凰歌”以低昂、悲壮的葬歌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凤凰更生歌”以热诚、和谐的欢唱预示着生动、自由、净朗、华美的民族振兴新时期的到来。

(2)《凤凰涅槃》的艺术形式特色

《凤凰涅槃》实现了“诗体大解放”,郭沫若仿照民间自由体诗,学习惠特曼的自由体诗,借鉴日本诗坛废除俳谐和歌格调采取自由诗律的经验,大多数诗歌都去严格的格律而代之以自由的内在韵律。

《凤凰涅槃》在艺术方面也存在缺陷,常用呼喊的方式,不善于用侧笔和暗示,通过具体意象透露,显得单调浅露,缺乏丰富的形象和深邃的意境,且大量夹用外语词汇,仍存在欧化的倾向。

总之,《凤凰涅槃》突破了传统政治与道德观念对社会批判的限制,在现实的否定中建立社会与自我的一种统一性,顺应并反映了“五四”时期“狂飚突进”的精神。《凤凰涅槃》成为新旧交替时代无可替代的精神象征,并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鼓舞着创造社、湖畔社、浅草—沉钟社等一大批诗人的创作。它的生命观念以及彻底否定的社会批判方式,也很快转变成新文学发展中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传统。

4.简析郭沫若的《炉中煤》的思想艺术特色。[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1)《炉中煤》的思想内容特色

《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20年,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诗的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

(2)《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奇特的艺术形象

诗人用拟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构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诗人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毫无牵强生涩之感。

新颖的构思

从章法看,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抒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是复叠形式,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

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5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而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温柔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诗情随诗律跌宕起伏,韵味深长。郭沫若曾说:“诗歌还是应该让它和音乐结合起来;更加上‘大众朗诵的限制’,则诗歌应当是表现大众情绪的形象的结晶。”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这一艺术追求。

运用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

《炉中煤》每一节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始,此句诗中重复四次,首尾两节的后两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又都相同。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感。增强了诗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浓度,突出了主旋律,深化了主题。

富于象征性的语言

本诗表现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而炉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炉中煤还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将自己燃烧成灰烬,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可以形象表现诗人为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

5.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吉林大学2013年研]

答: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是以题材来进行具体定位的一种戏剧形式。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带有一种浪漫主义气息,他大胆的想象、优美的篇章、独特的史剧主张都成为其历史剧的创作个性。

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过程中,独创性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1)“求似”,即对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

郭沫若曾说:“写历史剧并不是写历史,这种初步的原则,是用不着阐述的。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

在其取材于战国时代的历史剧作,都力求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悲剧精神,并注入剧作家在其所生活的现实(抗日战争大后方)中所感受到的时代悲剧精神与时代所提出的民主要求。因此,在郭沫若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屈原、如姬、高渐离、聂政等,都是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人格美。

(2)“失事”,即在“求似”的前提下,与史事稍有出入

郭沫若认为“写剧本不是在考古或研究历史,我只是借一段史影来表示一个时代或主题而已,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这种方法,在我国元代以来的戏曲家固早已采用,在外国如莎士比亚,如席勒,如歌德,也都在采用着的。”他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展开了大胆想象,对具体史事的运用极为灵活:在大多数场合,仍然尽可能“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为了表现自己主题的需要,又进行了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总之,郭沫若的历史剧因其创作原则的前瞻性和天才的艺术造诣成为了当代史剧创作的一个丰碑。其“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是研究历史剧非常重要的思想武器,它能更好地发现作为我国历史剧发轫时期的代表作品所反映出的历史精神与艺术魅力。

6.结合作品谈谈你对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郭沫若主张“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来进行历史剧的创作,而身为诗人的作家,其历史剧具有独特的“诗剧合一”特点。

(1)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

郭沫若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他所努力的,是“于我所解释的古人心理中”,“寻出”与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剧作家在历史剧中表现古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在戏剧进展过程中,不仅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吸引着观众,更有一股层层推进的感情激流振荡着观众的心灵:戏剧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以诗化的语言写历史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有的则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屈原》中的《橘颂》和《雷电颂》,《棠棣之花》中的《北行诗》,《南冠草》中的《大哀赋》,《虎符》中的《赞颂歌》等。这些抒情的诗和歌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物性格,强化了剧本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为整个剧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若没有《橘颂》和《雷电颂》,《屈原》一剧将大失光彩。郭沫若还善于在史剧中运用富有韵味的长篇独白以充分揭示人物丰满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剧中人物的对白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节奏和诗的激情,这种诗化的语言显示了郭沫若独有的诗剧合一的特色。

7.郭沫若戏剧特点。[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郭沫若的戏剧作品主要以历史剧为主,他身兼学者、剧作家、诗人三重身份,这使得其历史剧创作别具一格。有人做出这样的评价“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思,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丽风格去落笔。所以,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气纵横、想象大胆、联想奇胜。”郭沫若的戏剧特点主要表现为:

(1)卓越的历史见解,深刻的思想内容

郭沫若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眼光,善于在错综纷纭的历史现象、甚至各种相互矛盾的史料和观点中鉴别真假、明辨是非,提炼出卓越的、与众不同的见解,作为他历史剧创作的思想基础,使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具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例如,他经常突破传统的、世俗的见解,大胆歌颂我国历史上那些旧秩序和旧礼教的叛逆者,给予当时的读者以很大的启迪和鼓舞力量。而在建国后,由于作者思想的更加成熟,也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迫切需要,所以,作者创作上的这一特色是更加突出了,也更具有时代色彩了。《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选择了我国历史上遭到很多非议的两个杰出人物,赋予他们“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高尚品德和“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把对历史人物的科学评价和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塑造了崭新的历史人物形象。郭沫若的历史剧,是真正的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剧,无论在见解上或创作上都独树一帜,具有作者独到的功夫。也可以这样说,警辟、新颖的见解,突兀、奇特的构思,灵活自如的驾驭历史素材的能力以及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明显特色。

(2)浓郁的诗的意境和强烈的浪漫主义的气息

郭沫若对诗有特殊的敏感,善于在剧中酝酿和组织诗的场面,造成诗的效果。例如,在《蔡文姬》一剧中,作者把《胡笳十八拍》中许多扣人心弦的章句,象明珠一样,镶嵌在剧情发展的重要关口,大大加强了全剧的诗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诗章的伴唱运用上,作者不仅是把它作为深刻揭示剧中人物内心独白的有力手段,使之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把读者和观众更进一步地引向了剧中的规定情境,缩短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作者的成功,就在于他这种虚构不仅符合历史的必然性,还充分考虑到了艺术本身对美的要求;换句话说,他是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去驰骋他的想象力的。而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他是更多考虑在整个历史的典型环境的基础上,自由地驰骋其艺术想象力,因而就使他的历史剧具有一种气势磅礴、雄奇瑰丽和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气息。

(3)强烈的戏剧场面的历史感、真实感和剧中人物性格的激烈矛盾冲突

由于郭沫若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考古学和历代文物均有着相当的研究和造诣,所以,他不仅对剧中表现的整个历史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思想面貌给予缜密的考据和推敲,使之尽可能地符合历史的真实,而且,在细节和一件小小道具的运用上,都十分注意准确和真实。例如,他在《武则天》第一幕的布景说明中,就对唐代宫中“炕床”的形状、书卷的样式、桌案的高低、瓶盆的颜色等考察得极为详备,尽量做到件件有案可查,事事有典可考。浪漫主义精神一向很强的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是决不肯马虎从事的,这样,就使得他所描绘的生活场面更富有历史感,也能收到更好的戏剧效果。

此外,作者还善于根据不同题材的要求,安排人物关系,组织尖锐的戏剧冲突。例如,在《蔡文姬》中,他根据剧情的发展,在匈奴与汉、匈奴内部、汉使之间,甚至蔡文姬家庭内部,都设置了一连串的冲突,造成了一系列精彩的戏剧场面,出现了众多的性格的闪光。在《武则天》中,作者则围绕宫廷内部,甚至家庭内部各种特殊的关系组织戏剧冲突,使得情节的发展既集中、又动人,并有利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如武则天与裴炎、太子贤、上官婉儿的矛盾,是分别通过亲信、母子、世仇的关系表现出来;裴炎与郑十三娘、上官婉儿、骆宾王的矛盾,又是分别通过世交、恩师、同谋者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这样,就能使得戏剧冲突更为尖锐和复杂,同时,也便于用最俭省的笔墨刻画出生动而丰富的人物性格。

总之,郭沫若的剧作是其作为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三位一体的产物,具备其独特的个性与特点,因而可以说郭沫若是自成一派的历史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