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3274字
- 2021-06-10 17:48:55
1.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哲学基本问题(青岛大学2017年研;江苏大学2017年研;聊城大学2017年研;汕头大学2017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南航2013年研;江西理工2013年研;首都经贸2010年研)
答: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唯物论(北邮2007年研)
相关试题:唯物主义(宁波大学2013年研;广东财大2013年研)
答:唯物论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种观点,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它是唯心主义的一个对立面。
3辩证法(昆明理工2017年研;暨南大学2017年研;宁波大学2014年研;北邮2007年研)
答: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辩证法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4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以及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5物质与意识(华侨大学2014年研;北邮2008年研)
相关试题:
(1)物质(昆明理工2017年研;华侨大学2017年研;浙江理工2017年研;中财2016年研;华东理工2015年研;华中农大2015年研;沈阳工大2014年研;燕山大学2014年研;浙江理工2013年研)
(2)意识(浙江理工2014年研;江西理工2014年研;西安交大2007年研)
(3)意识的本质(暨南大学2011年研)
答:(1)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解释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意识是指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3)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以及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6运动(沈阳工大2017年研;赣南师大2017年研)
答: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7相对静止(天津商大2017年研;首都经贸2009年研)
相关试题:静止(沈阳工大2013年研)
答: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①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②没有发生质变。即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8时间和空间(广东财大2017年研;燕山大学2015年研;中财2011年研)
相关试题:时间(沈阳工大2017年研)、空间(河北大学2017年研)
答: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和高三方面的规定性。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9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广西民大2017年研)
答: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世界物质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物质世界,离开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规律及其特点(中传2009年研)
相关试题:规律(浙江理工2013年研;南航2013年研;中财2012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特点有:①规律的稳定性,即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②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1联系(北化2016年研;苏州大学2016年研;浙江理工2016年研)
相关试题:联系的普遍性(广东财大2017年研)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即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12因果联系(南京大学2006年研)
相关试题:原因与结果(昆明理工2017年研)
答:因果联系是指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在事物因果联系的长链中,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没有“无果之因”;任何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没有“无因之果”;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之亦然。
13发展(华中农大2017年研;赣南师大2017年研;陕西师大2013年研)
答: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
14对立统一规律(中国科大2016年研;中南财大2009年研)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地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它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15矛盾(中财2013年研;华中师大2011年研)
答: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6矛盾同一性(聊城大学2016年研;华东理工2015年研;天津商大2013年研;南京大学2005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
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7矛盾的斗争性(天津商大2017年研;华东理工2015年研;华东政法2010年研)
相关试题:矛盾斗争性(沈阳工大2017年研)
答:矛盾的斗争性又称对立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18矛盾的普遍性(聊城大学2017年研;首都经贸2009年研)
答: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19矛盾的特殊性(南航2017年研)
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表现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质、量、度(浙江财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
(1)度(南航2017年研;首都经贸2009年研)
(2)事物的度(天津商大2017年研)
(3)质、度(中传2011年研)
(4)量(北工商2007年研)
答: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了量变质变规律。事物包括质、量、度三方面的规定性:
(1)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与量相对,质是由事物的内在特殊矛盾决定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之所以是某物,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质。事物的质是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同一种质,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的事物相联系,就表现出不同的属性。事物的质并非只是事物各种属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统一。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基础。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
(3)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1量变(南京财大2012年研)
答: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它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统一又斗争的特征而引起,是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变化,因此,它具有客观普遍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22扬弃(西安交大2007年研)
答:“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扬弃”是辩证否定的实质。它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
23辩证的否定(江苏大学2014年研;浙江师大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
(1)否定之否定(华中农大2017年研)
(2)辩证否定(江苏大学2017年研)
(3)辩证否定观(青岛大学2017年研;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辩证的否定是把新旧事物既加以区别又把它们联系起来。④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旧事物之间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因此,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燕山大学2015年研)
相关试题:主观辩证法(宁波大学2017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答: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称为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辨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25分析与综合(华东政法2010年研)
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是指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是指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综合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二、辨析题
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命物质反映形式的前提和基础。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应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等等。
(2)第二阶段是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随着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出现了动物心理。猿类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是意识的萌芽。
(3)第三阶段是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重庆工商2017年研;北科2014年研;中传2013年研;首师2012年研)
相关试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简答题,北交2018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1)物质决定意识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后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②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意识来自外部物质世界。“移入人的头脑”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这里体现的就是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作用。
(2)“改造”离不开实践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②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在实践中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存在就是被感知”。(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
(2)评析
这种观点是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它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获得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4“世界统一于存在”。(江西理工2014年研;武大2004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它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
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5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3)这句话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若不承认静止中有运动,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作是僵死不变的,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相反,不承认运动中有静止,否认相对静止的作用,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滑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北邮2009年研)
答:该观点前半句话是正确的,但后半句话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c.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所以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区别。
a.运动不是物质,物质也不是运动。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世界本身。
b.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7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该观点是片面的,其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③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所以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4)总结:“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英国哲学家毕尔生提出的。该观点的前半句承认万物都在运动,因而坚持了辩证法,其前半句话是正确的。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却把运动理解为意识和思维的“运动”,把运动仅局限于主观世界,无视了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则是错误的。殊不知,运动本来就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因而这句话后半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有人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有人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你怎样看?(北交2007年研)
答:前者的看法是正确的,它正确认识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后者的看法是错误的,它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属性,忽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是指物质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变化中的质的相对稳定性,指事物质变之前的量变状态,即当一事物尚未转变为他事物时,该事物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指在描述事物的运动时,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其空间位置还没有发生变动,就说该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无论是事物的性质还是空间位置,时时都处于变化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也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把运动和静止人为地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之,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承认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则夸大了绝对运动,是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诡辩论。
9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具体分析如下:
(1)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既有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物质要素,也包括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等精神要素和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2)最终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只能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他因素的作用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唯物史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那种把决定作用和影响作用混合起来的多元论观点是错误的。
1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中财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论述题,华中农大2014年研)
(2)实践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简答题,中国科大2016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是人的存在的现实表征和确证。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和确证。
①实践的动机包含着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
实践观念作为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在观念层面上的有机统一,它不仅体现着来自对象世界的他律性规定,即“不能做什么”的客观限制,同时体现着来自主体自身的自律性规定,即“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取向。二者的内在契合才决定了人们的当下选择,即“必须做什么”。但是,只有主体尺度的规定才真正显示出属人的特质。实践结果中所包含的那些无法被归结和还原为客观必然性和自在世界的“剩余”规定,最终只能来自主体的价值尺度。
②实践的过程及其产物使人的本质力量以直观的方式得以显现。
(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11“人们不断创造自然规律,但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请阐述对上述文字的看法。(中南大学200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和稳定联系。
(2)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社会规律是规律的一种,只能被认识和利用,绝不能被创造,更不能被消灭。客观性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根本特性:第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第二,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具体来看: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b.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c.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总结
人们不能创造自然规律,也不能创造和消灭社会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用以指导社会实践,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界和社会的惩罚。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发明或消灭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利用规律,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2有人认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对立的关系。(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①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②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13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中传2008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一方的存在要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4和谐意味着矛盾消失了。(西南科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
(1)和谐(概念题,温州大学2017年研)
(2)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从哲学上讲违背了“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子科大2010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具体分析如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普遍性和特殊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④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2)总结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所以,和谐并不否认矛盾的斗争性,只是将斗争性与同一性相结合并处于同一性规定的范围内,也不意味着矛盾消失了。
15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首师大200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道理,不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①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主要和非主要矛盾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称为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它告诉人们在观察和处理任何事物或过程的诸种矛盾时,必须善于以主要精力从多种矛盾中找出和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主要的任务,从而掌握工作的中心环节;当矛盾的主次地位发生了变化,事物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时,要善于找出新的主要矛盾,及时转移工作的重点;还要把事物或过程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作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予以统筹兼顾,发挥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以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进行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①共性与个性问题是理解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共性与个性的原理贯穿于对立统一规律诸问题的一切方面,是把握矛盾问题的一条主线。
②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是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根本原理。只有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原理,才能依据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具体矛盾进行分析,正确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
③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④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又是正确理解和认识辩证运动的钥匙,人的认识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不理解这一原理,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矛盾。
16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华东政法2010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具体分析如下:
(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了解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7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广西民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含义
①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2)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
①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
②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在两点中着重抓住重点,即着重把握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同不去把握甚至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有质的区别。
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互包含。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而不是题目中所说的“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18“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重庆工商2017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毛泽东曾说过“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毛泽东的这段话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1)从矛盾的普遍性来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所以说矛盾即是运动,即是过程。
(2)事物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不仅如此,在每一对矛盾中,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一方的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因此,矛盾即是事物。
(3)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另外人们的思想中也是充满矛盾的,这是促进人们思想发展的动力,因此,矛盾即是思想。
19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中传2017年研)
相关试题: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概念题,昆明理工2017年研)
答:该观点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是相统一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逻辑和历史是辩证统一的。
(1)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20辩证的否定就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四川师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否定并非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只是否定和克服其消极因素,对于旧事物中积极的部分仍予以保留。
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2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浙江财大2017年研;宁波大学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是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
(2)科学与偶然性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偶然的发现可能就会转化为科学发现的必然。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很好地认识必然性,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这个说法割裂了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否定了偶然性对必然性的作用,因此,题目的观点是错误的。
22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江西师大2017年研)
答:该观点错误。质变与量变是辩证统一的。对于事物发展而言,量变和质变都是不可缺少的。具体分析如下:
(1)质变与量变的含义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质变与量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②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因此,质变与量变是辩证统一的。事物的量变不仅是数量的增减,还有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构成上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对于事物发展而言,量变与质变都是不可缺少的。题目中认为质变比量变重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重大意义。(赣南师大2017年研;首都经贸2016年研;暨南大学2011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青岛理工2017年研)
(2)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西南科大2017年研)
(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首都经贸2017年研)
(4)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山东科大2017年研)
(5)为什么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华中农大2016年研)
(6)简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西南财大2015年研)
(7)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由。(汕头大学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1年研)
答:(1)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哲学基本问题尤其是世界本原问题,是全部哲学问题中最高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其他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展开的。
②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划分哲学派别的重要标准,根据对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根据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哲学基本问题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④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
⑤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2如何理解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对这句话的理解如下:
(1)列宁在《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写道:“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就指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指出它的产生也同样有其现实的实践条件。
(2)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断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
(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3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所包含的理论意义。(华侨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浙江工商2017年研)
(2)怎样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首师2013年研)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华中科大2007年研)
答:(1)列宁的物质概念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概念所包含的理论意义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沈阳工大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浙江财大2017年研)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浙江理工2014年研)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有哪些?(电子科大2011年研)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华侨大学2016年研;首都经贸2010年研)
答:(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
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式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这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②现代意义
a.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随着一系列以研究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兴学科和一系列以研究不同的过程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横断学科的建立,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构筑的系统生态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命力。“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已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一幅清晰的画面被现代自然科学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质层次理论所证实,被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理论所证实,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丰富的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不断地证实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关于社会生活本质的物质性和实践性的论断的科学性,并继续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
c.在思维科学领域中,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微电子技术、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客观物质过程和基础,人脑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描述和模拟的物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成为现代思维模拟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依据。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历史领域重大问题的光辉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升华与运用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指导我们树立科学意识,反对各种腐朽意识和现代迷信的锐利武器。
5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浙江财大2018年研)
答: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②人们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包含什么哲理?(杭州电子科大2017年研)
答:(1)这句话出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寒风瑟瑟、万物凋零,给人萧瑟之感。但在冬天之后,就是春天的降临。到那时,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处在黑暗、痛苦中的人,不要忘记寻找希望的光明,黑暗之后就是黎明。这首诗写于英国革命时期,因此“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写给那些生活在黑暗社会的人们,不要放弃希望,要勇于与黑暗的现实斗争,迎取胜利的光芒。这句话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哲理。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所以,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3)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具体原因如下: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以上正是这句话所体现的哲理。
7相对静止的基本含义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华东政法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首都经贸2013年研)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汕头大学2012年研)
答:(1)相对静止的基本含义
①含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变化中的质的相对稳定性,指事物质变之前的量变状态,即当一事物尚未转变为他事物时,该事物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指在描述事物的运动时,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其空间位置还没有发生变动,就说该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②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从而区分和利用不同的事物。
b.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事物才能进行分化,生命才有可能,如果所有事物都瞬息万变,物质的分化就缺少了必要条件,生命也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c.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2)相对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也就意味着,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也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③把运动和相对静止人为地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之,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8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有哪些?(沈阳工大2017年研;天津商大2013年研;华东政法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安徽师大2018年研;浙江财大2018年研)
(2)简述社会的物质性。(江西理工2013年研)
(3)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安徽师大2016年研;江西师大2016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包括: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9试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聊城大学2016年研;浙江师大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
(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概念题,华中师大2018年研)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中传2010年研)
(3)相较之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特殊性是什么?(北工商2007年研)
答:(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联系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其根本特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违背规律将会受到惩罚。
②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①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②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其根本特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违背规律将会受到惩罚。
③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即社会历史趋向,人要受到规律的制约;同时,又不能否认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这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不同之处所在。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有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人们需要确定自己对它们的态度,并且由实践来检验选择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是正确的。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实践是检验社会规律正确与否的指标。
④社会规律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运动规律: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c.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e.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历史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10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暨南大学2017年研;浙江工商2016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四川师大2018年研)
(2)试根据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应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湘潭大学2017年研)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论述题,赣南师大2017年研)
(4)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统一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武汉科大2017年研)
(5)怎样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青岛大学2015年研)
答:(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④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1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首都经贸2017年研)
相关试题: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沈阳工大2017年研)
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已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因此,可以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2简述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昆明理工2017年研)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普遍联系
①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特点。
(2)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
(3)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
①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
②所谓发展,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正向质变,即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变化。
③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构成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3什么是联系?联系具有哪些特点?(青岛理工2017年研;华侨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
(1)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聊城大学2017年研)
(2)简述联系的特点。(扬州大学2017年研)
(3)联系的普遍性(概念题,广东财大2017年研;燕山大学2016年研)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事物都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事物是多样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条件性。应当唯物辩证地看待条件,从三个方面去理解条件: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的作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4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昆明理工2017年研)
答: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分别是: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2)量变质变规律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②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②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甚至是倒退,但是,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江苏大学2017年研;山东科大2017年研;广西民大2017年研;辽宁大学2016年研;陕西师大2011年研;中传2011年研;电子科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汕头大学2017年研;广东财大2017年研)
(2)论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规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论述题,河北大学2017年研)
(3)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武汉科大2016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
(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辨析题,华中农大2016年研)
(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西南财大2015年)
(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华侨大学2011年研)
答: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分析如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4)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所以说,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16简述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华侨大学2017年)
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分析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要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赣南师大2017年研;西北师大2015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中南财大2017年研)
(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山东大学2016年研;广东财大2013年研)
(3)怎样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燕山大学2013年研)
(4)简述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浙江师大2012年研)
答:(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定义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定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1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华侨大学2015研)
相关试题: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青岛理工2017年研;北化2016年研)
(2)试述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首都经贸2010年研)
答:(1)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a.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b.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9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西南科大2017年研;聊城大学2015年研;沈阳工大2014年研;浙江师大2012年研;首师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现实意义。(首都经贸2016年研)
(2)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宁波大学2013年研)
(3)辩证的否定观。(浙江工商2013年研)
答: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系起来。
(4)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0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中传2017年研)
相关试题:辩证的否定与形而上学否定的区别。(浙江工商2017年研)
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之间是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曲折前进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是数量的变化和位置的移动,没有质变。
(3)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1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西南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论述题,华侨大学2017年)
(2)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论述题,山东科大2017年研)
答: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②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a.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和发展。
b.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①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生命力的事物采取妥协的态度,反对把自己的学说当成僵死的教条;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②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要求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种矛盾;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①矛盾分析方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②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要求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尤其是优先解决主要矛盾。
22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中传2017年研)
答:(1)含义
内容与形式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①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变化,其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同一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现。
(3)对策
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从最初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随着矛盾的解决,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要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注重事物的内容,反对忽视内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式主义;又要积极利用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能动促进作用。
23什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中财2017年研)
相关试题:试论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方法之一,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具体分析如下:
(1)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另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的具体是人的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具体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2)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以从抽象到具体作为叙述方法的。列宁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这就是从抽象开始,通过逻辑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思维具体的方法。
(3)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逻辑的东西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24简述现实性与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华中农大2017年研)
答:(1)含义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关系
①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经不是可能。现实是当下的客观存在,标志着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是事物潜在的趋势,标志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②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一方面,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出新的可能;另一方面,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就会转化为现实。发展就是现实与可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3)对策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既涉及对现实的评价,也涉及对未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现实,对可能性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预判;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防止坏的可能变为现实,同时善于创造条件,促使好的可能获得实现。
2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青岛大学2017年研)
相关试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浙江财大2018年研)
(2)如何理解“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偶然性往往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浙江财大2017年研)
(3)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南航2017年研)
答:(1)必然与偶然的含义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的方面。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①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
a.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现实事物的发展,不通过偶然而只表现为纯粹必然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b.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
②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
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有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比如在生物进化中,某个基因变异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这是偶然转化为必然;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必然转化为偶然。在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26什么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中财2017年研)
答: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指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具体来看: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反映论)认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这一观点有两个根本特点:
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②坚持了辩证法,认为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2)唯心主义先验论,割裂了人们的认识同感觉经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否认认识同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认识变成与生俱来的、主观自生的。先验论是天才论和英雄史观的理论基础。
四、论述题
1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请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分析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西南科大2017年研)
答: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者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①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来看,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②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
b.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c.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特别是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既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又呈现出更加具体的阶段性特征。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北交2007年研)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也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建立了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3应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北大2015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研;四川师大2015年研;首师2012年研;西南大学2012年研;浙江师大2009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简答题,中山大学2017年研)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华中农大2017年研;山东师范学2016年研;燕山大学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辨析题,四川师大2017年研)
(4)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湖南农大2017年研)
(5)简述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天津商大2017年研)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简答题,辽宁大学2016年研;江西理工2014年研)
(7)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简答题,浙江理工2014年研;武汉科大2014年研;北邮2010年研;浙江师大2011年研)
答:“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原理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为: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2)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①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3)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划分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4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华中师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表现。(中南财大2017年研)
(2)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简答题,广东财大2017年研)
(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沈阳工大2016年研)
(4)如何理解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简答题,扬州大学2016年研)
(5)结合实际,论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浙江理工2016年研)
(6)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简答题,北大2015年研)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简答题,陕西师大2012年研)
(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及其意义。(南开大学2009年研)
答:(1)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为: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b.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试述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并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说明该原理的现实意义。(首都经贸2017年研)
答:(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重要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4)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应采取的对策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和结果。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的社会。具体来看:
①社会和谐稳定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的消失。认识并善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和而不同的社会,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但是,同一性不是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东西。
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观念上的激进与保守、地域间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物质上的贫富差别、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等现状,都必然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和谐社会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认识矛盾,又在对矛盾认识的指导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
尽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与其他剥削阶级社会矛盾的性质有所不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各种矛盾已经消失、已经进入了无矛盾的理想境界,这样的和谐社会就是形而上学视野内的、无矛盾和无差别的绝对等同的社会,而这种社会恰恰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
6用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北交2007年研)
答:(1)事物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联系的普遍性,绝不能孤立于这个网之外。“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等典故,都以生动直观的语言描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
从联系的观点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我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普遍联系的特性,因而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放在重要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些重要意义都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的,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7试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道德经》的这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来分析这段话,具体如下: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还可以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重要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4)实质
《道德经》的这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映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这两种基本属性。“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它们既有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共同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8有学者把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为:思想是非型、利益得失型、差异互补型、交叉复合型等几种类型。请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和我国社会现实,谈谈你对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1)人民内部矛盾
①人民内部矛盾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同敌我矛盾相对应。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在劳动人民之间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②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知识分子之间、农民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③在当今社会,敌我矛盾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我们面临和要处理的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些利益上的问题,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不断形成,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差异构成了各种表现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
(2)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①我们国家正处于深入改革、深化发展的攻坚时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交织过程,是利益格局被打破,思想观念被放开等新旧矛盾对立统一过程。
②正确对待并加以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推进实现现代化建设;但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在当下我们既要以一种开放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些矛盾又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地解决,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基础。
9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为什么中国现代化建设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西南科大2017年研)
答:(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中国道路的意义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哲学根据。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②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又不均衡,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级。
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0举例说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浙江工商2017年研)
答:(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重要作用
①矛盾同一性的重要作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4)举例
先秦时期老子的矛盾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它提出了相反的事物相互依存。“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指出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韩非的矛盾观点——“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是说矛盾都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要求人们在考察一切矛盾的事物和现象时,既要研究矛盾双方是怎样同一又怎样斗争的,又要学会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11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试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什么必须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青岛大学2017年研)
相关试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及其科学内涵。(温州大学2017年研)
答:(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①含义
a.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b.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非根本矛盾处于服从地位;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辩证统一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2)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次飞跃。在这里,“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则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普遍性。
②根据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不管中国的情况如何特殊,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又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把握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1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并以此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首都经贸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天津商大2017年研)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试根据上述论断谈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哲学根据。(浙江财大2017年研)
(3)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江苏大学2017年研)
(4)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简述联系的特点。(扬州大学2017年研)
(5)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简答题,浙江工商2016年研)
(6)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扬州大学2016年研)
(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江西师大2014年研)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华侨大学2012年研)
答:(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①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②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根据。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②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又不均衡,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级。
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13试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体体现在:
(1)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3)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5)科学发展观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既坚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强调通过解决矛盾,求得协调和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6)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7)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14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典型事例谈谈事物发展的复杂性问题。(中传2017年研)
相关试题:新事物与旧事物(概念题,华中师大2018年研)
答:(1)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原理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所以,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②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改革开放中的复杂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们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才逐步有了今天的成果,让世人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式难题”与“中国式奇迹”。改革本是为解决问题而生,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要求我们要抱着必胜的信心不断攻坚克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15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首都经贸2014年研)
答:(1)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普遍性的三层含义具体包括: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①科学发展,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社会和谐则包括了社会内在系统、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两者相互对应、紧密联系,构成了内在的统一。正确理解这种内在统一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认识。
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的生动展示。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生动展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动展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这些科学思想方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a.和谐社会建设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它要求自觉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以利于把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这一事业中来。
b.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自觉运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来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
c.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它要求自觉运用发展的观点进行谋划,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以推进。
③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
a.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放在重要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16请运用某些哲学原理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其后果的看法。(中传2011年研)
答: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经济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①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
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国际市场竞争所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是冲击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使整体就业压力增大。
②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非发达地区吸收能力相对不足。
b.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限制了就业机会。
③大学教育的问题
a.多年大学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一年多于一年,而市场未能及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b.大学学习内容陈旧,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团队意识差等。
④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
a.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b.一些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并且在大学期间,时间配置不合理,职业规划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某些大学生对自身估价太高,高不成低不就。
(2)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后果
①如果未能及时参与就业的大学生过多,会导致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剧企业用工和学校培养之间的脱节,使得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②大学生资源的闲置,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秩序平稳运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用哲学原理分析这一现象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唯物论最根本的一条原理就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实,可以发现:
a.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主要以粗加工为主,这样一来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就无法与这种产业结构连接上,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
b.近年来中国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过快的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论有一条重要原理,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一是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自身造福。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我们自身本着消极等待的态度,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或者仍然过高估计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那么只能是被淘汰出局。所以,高校毕业生只有充分发挥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危机感和挫折消化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增值潜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③事物是发展的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
近几年社会上,大学生卖猪肉、当搓澡工、擦皮鞋等例子已屡见不鲜,更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些人的就业选择,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能够做好。
④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现实中的社会、工作的需要决定了它们需要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但是当前大学生的意识与社会、工作的需要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断层。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发展的节奏让人无法想象,知识更新速度更是惊人,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很快。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却是陈年黄历,对社会接触少之甚少,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速度掌握得很少,因此接受新知识,新体系的速度也相当的慢,知识体系更新的速度根本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或许我们在学校学习时,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很好,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很从容地应对就业,但是到了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这些知识已经过时很久了,根本无法与实践结合起来。有的甚至很难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即使在学校学习到知识,都不能自以为是,因为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离指导实践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17试用辩证的否定观原理,说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江西师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请从辩证否定观原理,并结合实际,分析我们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简答题,南航2017年研)
答:(1)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①含义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②实质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甚至是倒退,但是,曲折性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③要求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就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对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使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2)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肯定,而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
a.弘扬,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
b.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三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历史虚无主义,二是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也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历史虚无主义是认为中国现实的发展可以割裂和历史的联系,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复古主义是片面抬高传统文化,用传统的价值观点来看待、衡量、评价现实,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全盘西化是指一方面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现代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对立起来,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方文化的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是指绝对的排斥外来文化,特别是对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
④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科学的否定观,运用辩证的否定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有鉴别的,有选择的学习,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⑤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
2016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高度重视中美关系,期待着同你一道努力,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拓展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原理分析以上材料。(杭州电子科大2017年研)
答:根据唯物辩证法,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来分析这一材料。具体如下:
(1)含义及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具体来看: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意味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2)重要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b.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c.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方面。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与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在一些国际议题上存在分歧。作为矛盾的双方,中美存在一些利益的冲突,这是矛盾的斗争性。但是,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肩负着特殊的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说明矛盾又具有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这说明矛盾都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要求人们在考察一切矛盾的事物和现象时,既要研究矛盾双方是怎样同一又怎样斗争的,又要学会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2材料1
17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征。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爱尔维修说:“物质并不是一件东西,自然界中只有一些我们称之为形体的个体,物质这个名词只能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他认为,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材料2
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变等传统思想。一些自然科学家由于不懂辩证法,认为“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
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物质消失了”,就是“物质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材料3
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等等)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的特性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请回答:(华南理工2010年研)
(1)材料1所表明的哲学观点及其局限性。
(2)材料2中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现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材料3中列宁阐述的思想,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答:(1)材料1中,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其局限性在于,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2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家由于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在片面的自然科学发现基础上断然的下了“物质消失了”的结论,以致陷入唯心主义之中,迷失了科学实验的方向。唯心主义者则反而利用这些新的科学发现来攻击机械唯物主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发现的前进方向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引,同时哲学思想也受到自然科学发现的影响。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有绝对性;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解释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特殊本质,具有相对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区别,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以自然科学物质学说为基础,不断丰富完善,指导自然科学沿着唯物主义的路线发展。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下述观点:(北交2007年研)
材料1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摘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2
“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摘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材料3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摘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4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摘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答:(1)材料1的意思是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的一致性必须在实践中理解。具体理解为:
①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环境给人以影响,制约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环境,环境是实践的对象。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环境只能依靠实践。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
②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于实践。即通过实践,人的活动能改变环境,环境也能改变人,因此这句话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材料2的意思是现实自然的本质是“人化自然”,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离性。这里所说的“无”,并不是否定自然本身的客观存在性,马克思强调的是,对自然的客观性,必须从与人的关系中去把握和理解。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就不再以完全纯粹的形态存在了,而是打上了“人类的印记”。可以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这一句话。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①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
b.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c.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材料3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作用上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②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
③此处强调的是实践对于改造世界的作用,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材料4是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荀子在其《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材料2
《揠苗助长》篇出自《孟子章句·公孙丑上》原文为“宋人有闽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材料3
“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其文如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直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叠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问题:(电子科大2011年研)
(1)材料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观点?
(2)材料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观点?
(3)结合材料1、2、3谈谈你的看法。
答:(1)材料1表达了荀子关于自然规律的思想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②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2)材料2表达了违反客观规律不可行的思想观点,具体来说,表现为: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是否意识到,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并起着作用。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正是宋人不懂得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而受到的惩罚。
(3)材料1反映的是人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材料2反映的是违反客观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材料3反映的是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主动认识规律,善于利用规律,勇于发挥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人类要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5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林毅夫在谈到中国发展经验输出问题上说:“就中国经验来讲,中国最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就是‘务实主义’,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众所周知,“摸着石头过河”是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来的,是他众多名言和重要思想之一。“摸着石头过河”体现出的是对改革的探索和试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正是“摸着石头过河”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没有走上“全盘西化”的激进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世界称奇惊叹。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世界出现无国界融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几乎没有。怎么办?只有根据国情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体制。林毅夫教授说的好,制度的产生通常是被诱发出来的,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就会诱发新的制度产生。最现实的问题是,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非常完善、制度非常健全的美国,为何不能抵御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问题呢?监管为何这样苍白无力呢?金融体系全球化对美国监管机构、对国际监管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究竟以什么方式实现至今还没有定论。可以说,“摸着石头过河”思想对发达国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也许这正是林毅夫如此崇拜“摸着石头过河”重要思想的原因。
问题:(中财2011年研)
(1)根据材料论述“摸着石头过河”如何体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2)根据材料,论述社会规律实现的过程。
答:(1)“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①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之,如果不顾规律、违背规律,必然在实践中受到惩罚,只能把事情办糟。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由于精神对物质、主观对客观、思维对存在的反作用决定的。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②“摸着石头过河”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体现
“摸着石头过河”是指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我们预想的目的。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句话意味着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b.客观规律性说明我们要树立正确、合理的目标。主观能动性说明我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克服困难。我们树立自己的目标以及去寻求真理的过程必然是坎坷的。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抓住机遇,正面所有的挫折与挑战,坚持到胜利的一刻。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开放实践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规律本身比较突出的矛盾属性所决定的。
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世界出现无国界融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几乎没有。这就需要根据国情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体制。而这种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②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长期实践和艰苦探索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③社会规律的实现过程就是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中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过程,是社会主体作为社会规律实现自身的主要环节发生作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辩证分析与认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社会规律,加速社会的顺利发展。
④社会发展过程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其作用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育革命阶级本身,通过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南京师大2011年研)
(1)请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恩格斯这句话的含义?
(2)理论联系实际谈谈恩格斯这句话有什么指导意义?
相关试题: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论述题,浙江财大2017年研)
答:(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
①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②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③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具体来看:
a.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因此,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
b.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能够影响着自然界,同时,自然界自身的客观也需要人类尊重这种规律性,以维持长久发展。
c.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华社媒体评论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己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它的建设及优化发展,必须跨越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努力实现公民环境权利平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平问题。第二重境界,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的境界。第三重境界,是适度消费、环境共生的城市文明境界。由不合理的消费欲望的膨胀带来的环境污染不问贫富贵贱,人人都必须共同承受。”
胡锦涛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根据,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山东大学2017年研)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的核心特征是,以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促进现代工业文明向人与自然关系更和谐的方向转型和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1)生态文明以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即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环境哲学发端于工业文明发展后期,是对工业社会造成严重环境危机的哲学反思,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新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自然本身的价值。环境哲学包括“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的不同层面。环境哲学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是从自然进化而来的,只是自然总体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受自然辩证规律的制约。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要服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减少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破坏,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思考人类的制度以及这些制度起作用的方式。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扬弃,这些思想都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2)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之中,超越工业文明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下:
①从人类文明的系统结构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生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②生态文明以生产方式生态化为核心,将制约和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它将促使现实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向着生态化方面转变:
a.生态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向生态经济协调方向发展,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结合点。
b.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提升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提倡树立生态意识,建构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展开。
c.生态文明推动政治文明扩大视野,拓宽公众参与的民主途径,从而加快了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进程。
(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分析如下:
①紧迫性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诸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出高发频发的特征,亟待解决。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引发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②重要性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
b.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必然要求,从而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否及实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