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央银行

7.1 复习笔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1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1)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分散的银行券发行逐步暴露出其严重的缺点: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稳定;许多分散的小银行,其信用活动领域有着地区的限制,因此它们所发行的银行券只能在有限的地区内流通。

建立全国统一的清算机构的需要。

在经济周期发展过程中为商业银行提供最后流动性支持的需要。

代表政府意志实施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的需要。

(2)中央银行形成的过程

在整个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00多年里,出现了成立中央银行的第一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推动了又一次中央银行成立的高潮;二战以后,普遍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具体概括为三个阶段:

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从16世纪中到20世纪初。随着政府控制的推进,中央银行利用法律形式,集中货币的发行,从普通银行中逐步分离出来,为商业银行提供服务。

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时期:从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以布鲁塞尔会议为推动力,中央银行旨在推动宏观经济发展,加强金融管理,控制恶性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中央银行职能不断完善,主动干预经济和管理金融,成为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

中国于1983年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3)国家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

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是加强的趋势,以实现对宏观经济生活的干预。控制加强的表现:

中央银行的国有化:战后,各国中央银行的私人股份,先后转化为国有;有些新建的中央银行,一开始就由政府出资。总之,各国中央银行实质上已经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制定新的银行法:战后各国纷纷制定新的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贯彻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维持货币金融的稳定。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1)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单一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又可分为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也是如此。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它是指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独立权利的体制。这是带有联邦制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

(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复合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没有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个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中央银行部分职能的体制。

3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2)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4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机构和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

(1)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权力分配结构是指最高权力的分配状况。最高权力大致可概括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合一,并且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银行的内部机构设置

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直接相关的部门;

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提供咨询、调研、分析的部门;

为中央银行有效行使职能提供保障和行政管理服务的部门。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除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那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1)中央银行的活动特征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2)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的铸造、发行,一般也多由中央银行经管。

银行的银行

作为银行的银行,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集中存款准备;第二,最后贷款人;第三,组织全国清算。

国家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该职能的具体体现: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包括直接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和购买国家公债)、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及经营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等。

【例7.1】银行的银行[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山东大学2015金融硕士]

答:“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发挥的特殊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吸收与保管存款准备金,以加强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一旦发生信用危机,中央银行可给予资金支持。中央银行也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来调节一国的货币供应量。第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当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可以向中央银行要求资金融通。中央银行一般通过票据的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贷款,而贴现率的高低也就成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杠杆。第三,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组织全国票据清算事宜。中央银行作为清算银行可为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间货币的收付转账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例7.2】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人民的银行

【答案】D

【解析】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是指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惟一的现钞发行机构;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提供金融服务;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3)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中央银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为关键的工具——货币;

中央银行不仅提供货币,而且还承担着为经济运行提供货币稳定环境的职责;

作为“最后贷款人”和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中央银行保障支付体系的顺畅运作,保障支付链条不因偶发事件的冲击而突然断裂以致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

【例7.3】什么确定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清华大学2014金融硕士]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

B.代理国库

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D.集中与垄断货币银行

【答案】C

【解析】“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尽管随着金融体系与制度的发展,有些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是由中央银行一家承担而是与另外专设的金融监管机构共同分工负责,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及由此决定的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属性并未改变,而且还在不断增强。

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上的记载得到概括反映。

由于各国的金融制度、信用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各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很多不同。其最主要的资产负债项目如表7-1所示:

表7-1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表内项目及比重的结构不同,反映央行业务活动特点各异。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1)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含义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独立性问题集中反映在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上,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但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2)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中央银行的工作始终是追求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经济工作虽然是政府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往往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当政治矛盾突出时,政治要求则压倒一切。缺乏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目标就会被淹没。

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工作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为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指挥,往往是不准确的。

(3)独立性必然是相对的原因

从金融与经济整体及社会政治的关系看,金融终归是一个子系统。

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惟一的。

中央银行的活动总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不同模式

(1)中央银行独立性强弱的主要表现

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权限是较大还是较小;

中央银行是隶属于国会,还是隶属于政府或政府某一部门;

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

是否允许中央银行对财政部直接融通资金,融资的条件是宽还是严;

政府人员是否参与中央银行的决策。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模式

从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看,主要有三种模式:

独立性强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直接向国会报告工作,获得国会立法授权后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货币政策。如果中央银行与政府发生矛盾,通过协商解决。美国和德国等属于这一模式。

独立性居中的模式

所谓独立性居中的模式是指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国家法律规定财政部拥有对中央银行发布指令的权力,事实上并不使用这种权力。政府一般不过问货币政策的制定,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属于这一模式。

独立性弱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货币政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属于这种模式的典型是意大利银行。

(3)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即中国的中央银行仍然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并且明确规定中央银行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时,对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要求也有所反映。

(4)中央银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通常,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而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

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联系最为密切。在经济方面最能代表政府的是财政部门,因此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很大程度反映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般由财政部门代表国家或政府持有中央银行资本金的所有权;

除规定的提存外,绝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利润全部上交国家财政,若有亏损,则由国家财政弥补;

中央银行代理国库,财政部门掌管国家财政收支;

中央银行代理财政债券发行,需要按法律规定向政府财政融资;

许多国家财政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中央银行的决策机构,有的有决策权,有的则是列席权;

某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直接隶属于财政部;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及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