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2893字
- 2021-06-08 15:10:49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图3-3-1所示电路,当电阻RL获得功率4.8W时,则RL=_____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研]
图3-3-1
图3-3-2
【答案】67.5Ω或0.833Ω
【解析】如图3-3-2所示标明网孔电流,则可列网孔电流方程
附加方程
且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RL=67.5Ω或0.833Ω。
2图3-3-3所示电路,欲使开关的开启与闭合不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RL应为______Ω。[广东工业大学2018研]
图3-3-3
图3-3-4
【答案】2
【解析】如图3-3-4所示选取参考结点并标明独立结点,取4.5V电压源的负端为参考结点,结点①、②、③的电压分别为、、。
欲使开关S的开启与闭合不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则需满足在S打开时。结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RL=2Ω。
3对于具有b条支路和n个结点的连通电路,有______个线性无关的KVL方程。[电子科技大学2016研]
【答案】b-n+1
二、计算题
1求图3-3-5所示电路两个受控源发出的功率。[广东工业大学2018研]
图3-3-5
图3-3-6
解:如图3-3-6所示选择参考结点和独立结点,取VCCS正端为参考结点,①、②两结点的电压分别为、。
结点电压方程为
考虑两个受控源的增补方程为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故CCCS和VCCS发出的功率分别为
2图3-3-7所示电路中,负载电阻RL是阻值可变的电气设备。它由一台直流发电机和一串联蓄电池组并联供电。蓄电池组常接在电路内。当用电设备需要大电流(RL值变小)时,蓄电池组放电;当用电设备需要小电流(RL值变大)时,蓄电池组充电。假设us1=40V,内阻Rs1=0.5Ω,us2=32V,内阻Rs2=0.2Ω。
(1)如果用电设备的电阻RL=1Ω,求负载吸收的功率和蓄电池组所在支路的电流i1。这时蓄电池组是充电还是放电?
(2)如果用电设备的电阻RL=17Ω,再求负载吸收的功率和蓄电池组所在支路的电流i1。这时蓄电池组是充电还是放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研]
图3-3-7
图3-3-8
解:(1)选择参考结点并标明独立结点如图3-3-8所示,结点①的电压为。
由结点电压法可列方程
此时i1>0,蓄电池组发出功率,处于放电状态。
(2)用电设备的电阻RL=17Ω时,可列方程
此时i1<0,蓄电池组吸收功率,处于充电状态。
3图3-3-9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R3=R4=2Ω。
(1)列写出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
(2)求电路中各支路流过的电流;
(3)计算各电源的功率,并标明是吸收还是发出。[山东大学2017研]
图3-3-9
图3-3-10
解:(1)选取回路如图3-3-10所示,则回路电流方程为
(2)由(1)中方程解得:Il2=2.8A,Il3=0.9A,故各支路电流为
I1=Il3=0.9A
I2=Il3-Il2=-1.9A
I3=Il2=2.8A
I4=Il2-Il1=-1.2A
I5=Il2-Il1-Il3=-2.1A
(3)4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UIS=-I4R4+7V=1.2×2+7=9.4V
故4A电流源发出功率为:PIS=UISIS=9.4×4=37.6W。
7V电压源发出功率为:PUS7=UIS7I5=7×(-2.1)=-14.7W,即吸收14.7W。
5V电压源发出功率为:PUS5=UIS5I1=5×0.9=4.5W。
4求图3-3-11所示4电路中的uab。[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研]
图3-3-11
图3-3-12
解:取参考结点如图3-3-12所示,其2个结点的结点电压分别为、,其中即为所求电压uab。结点电压方程为
补充的约束关系为
联立以上三式,求得
即uab=4V。
5电路如图3-3-13所示,试求电压U1。[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
图3-3-13
解:根据电路列结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U1=-(2/31)V。
6如图3-3-14所示电路,求电流源和受控源功率,并确定发出或吸收。[西安交通大学2016研]
图3-3-14
解:选取回路如图3-3-15所示,回路电流方程为
图3-3-15
解得:Il1=1A,Il2=3A,Il3=12A,Il4=11A,i1=2A。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和受控源两端电压分别为
UIS=2(-Il1+Il2-Il3+Il4)+4+2(Il2-Il3)=-12V
UCS=2(-Il2+Il3)+6=24V
故电流源发出功率:PIS=ISUIS=-36W,即吸收功率36W。
受控源发出功率:PCS=6i1UCS=288W,即发出功率288W。
7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3-3-1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电压U。[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
图3-3-16
图3-3-17
解:取逆时针网孔电流如图3-3-17所示,则可列网孔电流方程为
解得:Il1=Il2=1A。
因此所求电流I及电压U为:I=I11-Il2=0,U=(Il3-Il2)×8=8V。
8求图3-3-18所示电路的U和电流i。[西安交通大学2016研]
图3-3-18
图3-3-19
解:如图3-3-19所示选择参考结点并标明独立结点,结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Un2=22V,U=62V,i=-1A。
9写出图3-3-20所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并求电压U。[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
图3-3-20
解:根据题图中所标注的结点,可列结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Un1=1V,Un2=-1V,Un3=3V。故所求电压U为:U=Un1-Un2=2V。
10图3-3-21所示电路中,电流Ix=0.5A。求电阻Rx及电流I。[南京师范大学2016研]
图3-3-21
图3-3-22
解:如图3-3-22所示选择电压源负端作为参考结点并标明独立结点,结点①、②、③的电压分别为、、,结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
Rx=6Ω
11如图3-3-23所示电路,
(1)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出i1、i2、i3。
(2)用结点分析法求出U1、U2、U3结点对地电压。[电子科技大学2016研]
图3-3-23
解:(1)由网孔电流法列KVL方程为
列KCL方程:i3-i1=0.5u+u④
附加方程:u=U2-2i2⑤
由方程①~⑤,解得
(2)由结点电压法列KVL方程
附加方程:u=U2-U3④
由①~④得
12求图3-3-24所示电路中受控电流源的功率。[南京师范大学2016研]
图3-3-24
图3-3-25
解:如图3-3-25选取回路,则回路电流方程为
考虑CCCS的增补方程为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I=0.25A,。则
则ICCCS=2I=0.5A。故CCCS发出的功率为PCCCS=UCCCSICCCS=-0.5W。
13求图3-3-26所示电路的电流I和5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西安交通大学2015研]
图3-3-26
解:根据图中标明结点,列结点电压方程
解得:I=3A,Un3=60V。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S=IS(Un3-Un1)=5×(60-50)=50W
14在图3-3-27所示电路中,已知U=2/3V,求独立电流源IS=?[华中科技大学2013研]
图3-3-27
图3-3-28
解:如图3-3-28所示选取回路,列出回路电流方程
并将U=(2/3)V代入,解得:IS=2A。
15图3-3-29所示线性直流电路中,US=24V,IS=0.5A。试求两个独立电源各自发出的功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研]
图3-3-29
图3-3-30
解:选择回路如图3-3-30所示,则可列回路电流方程
解得:Il1=0.5A,Il2=3A,Il3=-1.5A。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压源US的电流为:IUS=I1=Il2=3A。故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US=USIUS=24×3=72W
电流源IS的电压为:UIS=2I1+3(Il1+Il2+Il3)+2Il1=13V。故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S=UISIS=13×0.5=6.5W
16图3-3-31所示网络N有三个独立回路,三个独立回路电流分别为il1、il2、il3,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列出回路电流方程为
5il1+4il2+2il3=10
4il1+8il2+3il3=10
2il1+3il2+4il3=0
如果将图3-3-31a中10V电压源改为15V,R2支路串联一个2il3的受控电压源,如图3-3-31b所示,在图3-3-31b中:
(1)求电流il1、il2、il3;
(2)15V电压源和2il3受控电压源吸收的功率。[华中科技大学2013研]
图3-3-31
解:(1)首先需判断题中每个回路电流方程对应于哪个回路。由于网络为纯电阻电路,因此自电阻大于互电阻。由此可知第一个方程对应于il1,第二个方程对应于il2,第三个方程对应于il3。当电压源和受控源改变后,回路电流方程变为
解得:il1=1.4A,il2=2A,il3=-2.2A。
(2)15V电压源吸收的功率为
P15V=-15(il1+il2)=-15×(1.4+2)=-51W
受控电压源吸收的功率为
PCS=-2il3il1=-2×(-2.2)×1.4=6.16W
17用结点电压法求受控电流源的功率,判断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电阻单位Ω)[东华大学2013研]
图3-3-32
解:选取结点④为参考点,结点①、②、③的电位分别表示为u1、u2、u3,如图3-3-33所示。
图3-3-33
对该电路列写结点电压方程,有
对结点④列KCL方程,有U2/1+I1/3=I1,解得u1=6V,u2=u3=2V,I1=3A。
受控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u3+12=14V,功率P=I1u/3=3×14/3=14W>0,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吸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