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问题(第一辑) (设计思想论丛)
- (美)布鲁斯·布朗等
- 1359字
- 2021-03-26 13:19:18
4.学科性
围绕学科性而展开的争论其实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许多作者围绕一系列的设计活动对多种学科观点进行了探索,这些设计活动包括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戴可仕(Dykes)、罗杰斯和史密斯早期发表的一篇文章针对新兴的设计实践形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学科框架。这种新的学科框架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不断涌现的多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研究和教育背景下,更好地促进对相关活动和产出的定位和描述。
首届学科间研究国际会议是在1970年举办的。会上,埃里克 · 詹奇(Erich Jantsch)提出了一组分级术语,借以描述涉及不同学科的协作形式。这一框架被涉及跨学科知识生产的核心文献多次引用。一般认为,詹奇首创了当前流行的超学科性这一术语,超学科性就是在那次会议上出现的。詹奇的框架旨在提供具体的特征,精确地描述学科术语,以使合作形式更加明晰。这种分级体系始于“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即从单一学科开展的最简单的工作形式,进而发展到复合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每个术语都关系到分级形式中的跨学科团队工作的结构变化和复杂性。
这些术语在这个框架之外也常常有所使用。例如,“互动学科”往往泛指跨学科之间的一般意义上的合作,而交叉学科则经常用作形容词,描述学科间的活动。由于用法不精确,这些术语经常被混淆,并且在文献中没有一致的界定。自从詹茨(Jantz)创建最初的学科分级系统以来,许多学者也尝试区分这些术语,在不同的学科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解释。
在探索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思考。首先,针对互动学科及其他零碎形式的批评,不可能从一个学科视角展开。无论我们对设计所发生的变化持有什么样的疑惑,我们都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形形色色的学科设计都是要把疑惑归化为健康的怀疑态度,产生一种归属感,顺从一套系统化的实践,并创造出一个内部专门知识不稳定的空间。因此,设计必须意识到,需要用离散战略来分析其自身模糊的学科性。
斯坦利·菲什(Stanley Fish)认为:“……学科互动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原因在于尽管我们无法忽视各个学科同宗同源,但学科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逐渐获得身份的,因此我们很难进行真正可信的批评。然而,20年后,在围绕学科而展开的持续争论中,米切尔(Mitchell)对菲什的观点做出了回应,声称互动学科“……其实是非常容易的”。米切尔对菲什观点的否定是基于三种不同互动学科的分类:“……自上而下(概念合成的),自下而上(社会驱动的)以及无学科性(无政府主义的)或者现在他称作的横向互动学科……”第一个希望构建一个无所不包的系统,其中所有学科都有联系;第二个是响应学科发展中的不测和剧变;最后一个打破了学科有序化实践的连续性(即学科管律学科,或学科自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认为模糊化的学科无法和传统学科共存,所以当设计发现自身无学科时,我们需要发现确实存在的东西。
基于这种理解,可以完善斯坦(Stein)的个人能力假设框架。表1运用斯坦的术语“学科”“多学科”“交叉学科”“互动学科”和“超学科”,并增加了“复合学科”“元学科”“另类学科”和“无学科”,以便进一步理解设计的学科性概念。
表1 学科性消解的异同
续表
注释:
1 Joseph J.Kockelmans.“Why Interdisciplinarity? ”.In: Joseph J.Kockelmans, ed.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er Education.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9
2 Nicolas Bourriaud. Altermodern Manifesto:“Postmodernism is Dead”.2009, www.tate.org.uk/britain/exhibitions/altermodern/manifesto.shtm ,2012年3月15日访问。
3 Stephen Heppell. RSA Lectures:Stephen Heppell-Learning 2016, 2006, www.eyfsonline.org/index.php/primaryvideos/viewvideo/7297/headteacher/stephen-heppell-learning-2016,2012年3月15日访问。
4 Marshall, Bleecker.“Undisciplinarity”.219
5 Paul Feyerabend.4th ed.Against Method.London:Vers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