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实践与批判性反思:设计研究中的生产性科学
Creative Practice and Critical Reflection:Productive Science in Design Research

卡娅·托明·布坎南卡娅·托明·布坎南: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学院设计理论与实践副教授,目前正从人类交互和服务中的感知、意义的建构和体验的形式视角,研究设计的积极社会影响。2007年,她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美术、应用和表演艺术学院获得设计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她在此获得了设计专业的副博士学位。她还获得了哥德堡大学艺术史专业的美术硕士学位和爱沙尼亚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文凭。作为职业艺术家和设计师,她已经举办了十多次个展,参加了十多次国际联展,获得了二十多个文化研究项目资助。(Kaja Tooming Buchanan)

本文译自《设计问题》杂志2013年(第29卷)第4期。

1.引言

设计师和设计研究人员奋斗了多年,试图找到对其工作有用的模型。例如,“设计方法运动”中的研究人员认识到,寻求新的设计“科学”理论基础非常重要,这种理论基础可衍生为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及设计实践的方法论。这种努力是否成功仍存争议,因为许多不同提法之间存在矛盾,需要不断探讨。设计科学、辩证法及修辞学等理论已经赋予研究和创意设计以知识的力量,并为其指明了方向。作为这些理论的替代方法,我们关注一种模型和策略,以不同的视角审视一位职业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发创造性作品的奋斗历程。该策略叫作生产性科学,或者诗学。2010年7月7—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业设计学院举行的主题为“设计和复杂性”的设计研究学会(DRS)国际会议上,曾经陈述了本论文的初稿。

该策略具有三个主要特征:设计中基本功能要素的识别、功能要素的精确研究,以及设计和艺术实践中功能要素的整合。其中,功能要素包括具象材质、操作的方式或技术、整体结构或概念所呈现的形态,以及达成作品最终目标的目的。这些功能要素的研究又是设计的过程,且可分割成若干时期或阶段,如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背景状况研究,寻找创意,创意的形成与迭代完善,有影响力和情感的完整作品的最终实现。最后,实现功能要素的系统整合就是作品的创造。无论是在满足实用目的方面,还是为解决方案带来合适的情感力量,这种作品表达的精度都要令人拜服。

以上扼要的概括指向生产性科学所研究的创造性活动,但其深入研究同样值得关注:即对于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原则和意义的反思。反思所引发的是基于原则而非特殊实践的人类创造的系统研究,进而引发对生产性科学的探讨。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生产性科学作为设计实践和设计研究中一项探究策略的潜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