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
- 朱晓武 王征 孙航
- 1918字
- 2021-03-19 09:28:18
第1章 数字经济概述
1.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火热的概念,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前沿概念一样,它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互联网上普遍流传的说法,它所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从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义仍比较模糊,因为他们并不清楚数字技术给经济系统乃至他们本身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然而,尽管人们尚未从理论上对“数字经济”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但这不妨碍他们能够列举出很多“数字经济”的典型案例,如电商网购、移动支付、分时租赁、C2C共享经济等。而选择这些案例的原因通常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些面向C端的、使用数字技术的应用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电商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开店的权利,而且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将客户网络延伸到全国甚至全球;共享充电宝则使旅行者无需再随时随地携带笨重的锂电池,大大提升了行动的便捷性和旅游的方便程度。正是这些最普通的体验在无形中勾勒并定义了数字经济更清晰的轮廓与概念:
数字经济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通过广泛使用数字技术,它可以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赋予用户更多的权益,最终提升人们的生产效率与生活体验。
事实上,当我们纵观目前市场上可以接触到的各种数字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时便不难发现,它们给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带来的根本变化,绝大部分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如图1-1所示。
图1-1 数字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第一,所谓“降低用户的行动成本”,一般是指通过将可能妨碍用户行动的事物进行中心化管理,从而减轻用户的负担,让其行动更便捷。
所谓“成本中心化”,是指去中心化的个体将可能增加自己行动成本的事物托管给相对可靠的中心化机构,只在需要时进行调取,从而在享受同水平权益的同时大大减少行动成本以及由其带来的生产与生活体验损失。其典型案例包括共享经济、云平台、移动支付等。
(1)共享经济
部分B2C和C2C的共享经济模型,如共享交通、共享充电宝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工作与生活中的成本。对于享受这些服务的用户来说,他们自己无需再购置交通工具或携带充电宝,而是可以选择租赁由中心化供应者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这样便可以节省出行工具和储能设施的携带、停放、保管等成本(包括时间和精力成本)。
(2)云平台
相对于共享经济中的交通工具和储能设施等产品,信息存储设施的去中心化运输和保管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在运输方面,用户一般只能携带移动数据存储设备,如U盘和笔记本电脑等。在保管方面,用户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以及对存储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密,而且为预防存储设备丢失后造成重大损失,还需要对文件进行备份。通过将数据存储至云端,用户一方面可以从任何电子设备上调用信息,减少其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云平台的专业安保能力,减少信息的保管成本。
第二,赋予用户更多的权益,即通过数字技术将过去聚集在中心化机构或团体的技能分配给去中心化的个体,从而让用户可以进行更多样化的行动。在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包括移动互联网,以及由大数据引领的新零售等。
(1)移动互联网
纵观通用类电子设备的发展史,也就是“大型机→PC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手表”这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本质就是各类权益逐渐去中心化地分配且权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输入权和发布权,心率、血压、步数等健康指标的检测权,甚至所处位置、行动轨迹等其他信息的知情权,都是从传统的中心化传媒、医疗、交管等机构逐渐下沉到了去中心化的用户手中。
(2)新零售
与电子设备的发展类似,零售业的发展也是处在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根据专业化程度的差异,迄今为止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零售1.0阶段是“所有消费者一个店”,相对较粗放,不利于消费者进行筛选;零售2.0阶段是通过对商品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了“每类消费者一个店”的模式,但其所针对的仍然是相对中心化的长尾群体;而零售3.0阶段则是通过大数据收集和筛选以及人工智能的推理形成了“千人千店”的格局,使每位去中心化的网购消费者都能得到拥有专有购物界面的权益。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行动成本的中心化”与“权益的去中心化”,使单独个体的行动能力变得空前强大,而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却并未同步增长,甚至比以前更低。前几年热议的“两会报道黑科技”就是典型案例。过去很多媒体在进行两会报道,尤其是进行视频专访时,可能需要配置摄影器材、存储卡带、专用车辆、协助人员等,但现在仅仅一名记者在无需任何设备与人员协助的情况下可能就足以完成以上所有任务——智能手机自带摄像功能、存储空间来自云盘、车辆仅需网络拼车,这些技术手段使报道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