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家书抵万金(下册)
- 徐志频
- 2704字
- 2020-08-28 10:59:24
玖拾玖
| 1868年(同治七年)十一月廿二日
与孝威
孝威览之:
前得孝宽信,知已忝附府学,此乃父当年所未得者,颇为慰意。尔须教其立志向上,学作好人,为勋、阳先导为要。丰孙学读书,能诵唐诗数十首,闻之甚喜,可教其写数字寄与爷爷看。尔母病已复元,畏风寒是老人常态。惟我若(不)去关陇,则难再见,思之恻然。
关中入冬已觉寒气逼人,陇则更甚。今岁河水早结,已遣寿卿由茅津过河入晋,再由晋兜剿而西。现报行过平阳,将抵汾郡矣。榆林一带则豫军由河曲、保德入,昨又请饬宋庆径赴宁武、朔平,为归绥作后劲。盖前此两疏请严防归绥,庙堂诸公不甚留意,昨闻贼从草地阿拉善境窥包头距归化城不远,乃着急也。回逆闻大军入关,一面请抚,一面移巢,尚非了局。诸将闻我入关,都来见,意必携巨款而来,不知乃垂橐入关也。四百万之请,旨允而部议亦亟着意,然近时疆吏其关怀大局者实不数觏,恐尽成画饼矣。
湖南于我处事事作难,亦只好听之。克庵颇有发挥,亦实出不得已耳。
杨大年须属其来,麐伯不调,爽亭则固在幕中。吴子儁目疾已愈否?脾泄作肝风治,颇有效,精神则日见衰减矣。
家中诸事,尔可照我谕一一料量,不多及。
十一月廿二夜父字
拉李鸿章部下为西征军看门
半年之内,左宗棠没给孝威写信,可见伤心之深。半年过后,愤怒已经消释,绝望情绪也被时间冲淡。加上孝威的儿子左念谦(丰孙)也开始读书写字,左宗棠慈祥心激发,鸿雁传书的天伦之乐也让他转移了注意力。加之周诒端的脚气最近又治愈了,家庭经过上轮倾覆性的大风暴过后,又恢复了欣欣常态。
身为陕甘总督,左宗棠的职事又进入下一个主题:平定回民军起义。
一、初入陕西,严重缺饷
刚剿捻时,楚军的规模是一万九千人,眼下已达三万。显然,除了新募之勇,还招纳了一些捻军降敌。
剿捻之初,左宗棠向朝廷提出“先捻后回,先秦后陇”战略,实践再次证明正确。下一步,楚军的任务是从陕西向甘肃挺进,与回民军展开作战。
西向行军,离家愈远。左宗棠预感到,此生与妻子难有见面机会了,内心像牵了一根线,隐隐生痛。大丈夫为国顾不了家,从此也只能在梦中与妻子长叙离别想念之情了。而陕甘军事与地方治理仍是一团乱麻,左宗棠总结为八大困难。这些难题,等着左宗棠一手去破解。
1868年10月4日,左宗棠离京。这时,刘松山部已抵达洛阳休整。左宗棠的亲兵各营取道景州,先抵彰德。二十二天后,抵达西安。
左宗棠率楚军跨入陕西境地,地方将领纷纷前来拜见,问左帅要军饷。
陕甘两省急需军饷救济,但户部拨给楚军的海关洋税,当年十二月才能起解。左宗棠奏请由粮道委员胡雪岩先向洋商借款,由各省偿还。他从山西、四川两省的盐税中各提二十万两白银应急。
朝廷已经批准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五省赞助“协饷”,共计四百万两,但地方督抚纷纷拖延,写在纸面上的银票多数可能会变成空头支票。所以左宗棠在家书中感叹:“四百万之请,旨允而部议亦亟着意,然近时疆吏其关怀大局者实不数觏,恐尽成画饼矣。”他预感到朝廷答应支持的四百万两军饷会全部落空。
二、湖南亏空,兵源匮乏
另一个以前从未碰到过的不利情况是楚军的兵源也没有东征时好招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楚军为了补充新鲜血液,近年来隔三岔五回湖南招募士兵,每次招上万人,招的都是青壮劳动力,这让湖南地方政府意见很大。毕竟,西征已经完全比不得骆秉章主政时期的东征了,那时湖南是前线,湖南当然要举全省之力,内清四境,外援五省。湖南地方官员认为湖南成了大后方,以中国之大,西北出了大事,凭什么一直要湖南既出钱又出人?毕竟,湖南地方劳动力被掏空了不说,楚军打了胜仗,也不算湖南地方官的功劳。
西征军火枪队
时任湖南巡抚刘崐1867年2月(同治六年正月)上任。刘崐,云南景东人,字韫斋,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擅长书法,为官理政凌厉,暗藏锋芒。他一改前任配合楚军的若干规定,实行“非对抗,不配合”。
左宗棠也清楚,楚军已不是湖南的军队,而是代表国家的军队,自己还在设法挖家乡墙角,说不过去,所以对于刘崐的态度,也就听之任之。左宗棠何尝不想刘崐集中人力、物力将湖南家乡建设好?
要平定陕甘回民军起义,没有军事实力不行。湖南招不足兵力,怎么借用外来军事资源?
左宗棠瞄准了李鸿章的淮军。
三、借力淮军,守住山西
左宗棠决定挖来军纪严、操行好的淮军,作为平定陕甘独当一面的支撑力量。
1868年11月8日,左宗棠向朝廷报告说,陕甘要和平,关键在山西。叛军从陕西逃出,最终必集结在省境线。如果山西防守薄弱,叛军纷纷逃逸,伺机返回作乱,则陕甘永无宁日。因此,平回关键在于统一陕西、山西思想,两省联动,分开防剿,即“欲一秦晋之心,又宜分防剿而并任”。
朝廷这次没有犹豫,立即采用。
那么,谁来防守山西省境的战略要道呢?左宗棠向朝廷推荐李鸿章。
左、李素来不和,朝廷知道。左宗棠也清楚,如果直接写信与李鸿章商量,这事在想法阶段就黄了。
左宗棠运用策略,先找到李鸿章的老部下袁保恒沟通。袁保恒是淮军大将袁三甲之子,其父已经病死,他自己很有一番建立功业的想法,苦于没有机会一展身手。左宗棠找上门来,他求之不得,积极配合,自愿从淮军旧部中挑选精兵强将,组成一军,作为游击队(游剿之师)入驻山西归化县,做楚军的挡箭牌。
淮军游击队军饷从哪里来?左宗棠向朝廷建议,由李鸿章负责发放。
朝廷没有事先征求李鸿章的意见,当即拍板同意。
四、李鸿章的公私与尴尬
待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木已成舟,他这时就是一百个不情愿,也得同意了。协助左宗棠平定陕甘之事,他已经躲不开,倒不怎么反感。他也不认为这全是为左宗棠做人情,毕竟,眼下捻军已被剿灭,淮军与四年前打下南京的湘军一样,面临着大部分解散。若部分淮军跟楚军去平定西北,刚好可以给他们找条出路。
西安提督哈国兴像,天津博物馆藏
只是,李鸿章答应选拔淮军精锐相助,但并没有提到士兵吃饭、穿衣、发军饷的事仍要自己承担。这话题太敏感,李鸿章一生最怕人家问他要银子,眼下他正在为李氏家族集聚财产。
1868年朝廷已将李鸿章调为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他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贵州苗乱军务的新任命书直到这年十二月才颁发,但内定湖广总督的消息早已确认,他清楚,从此“左北李南”,两人以后难得扯到一块。
左宗棠这样做,有逼李鸿章为西征出力的意思。照清朝官场的逻辑说,为谁服务,谁负责找钱。淮军游击队的军饷,应直接由山西巡抚负责,或者由左宗棠直接承担。但在讲究派系的清朝官场,山西巡抚怎么可能出钱支持淮军这样的一支外省军队?左宗棠也无力承担,只好拉李鸿章做一回挡箭牌,让他为自己守住山西大门。事前左宗棠已经斟酌过了,于公,李鸿章没有理由拒绝;于私,李鸿章又没法开口拒绝。有了这个把握,他才去向朝廷开口。
果然,李鸿章思虑再三,除了答应搞好后勤服务,已经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