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功八要

凡八种,皆为针家所必修。德、意、神、智偏重虚功,身、行、气、力侧重实为。德、意、神皆为智所用,行、气、力均因身而来。
(一)修德
“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正韵》),德性是为医者第一修为。
《周易》提倡“君子以反身修德”,宜“厚德载物”,就是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易家修德主张洗心,就是净化心灵;儒家修德主张正心,就是人心向正;道家修德主张静心,就是心灵安宁;佛家修德强调明心,就是心思清正;内功家修德主张调心,就是调摄心性。医乃仁术,其德秉于诸家,修德即是修心。作为医者,在宇宙之中是“天使”,应尊天道,“与天地合其德”;在众生间是“仁者”,应施仁道,不计得失;在患者面前是“司命”,宜行医道,全力赴救;在学生面前是“师范”,应尽师道,身教重于言传。如是方能救民厄于水火,挽性命于顷刻。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毓琳公在临床实践中,亦时刻践行之。他认为:所谓至精,不仅是精通医术,更有对人道和人性的洞悉;所谓至诚,不仅包含着对患者的真诚和大爱,更有对天道对生命本身的忠诚与敬畏。故医者皆应有所秉承,尊师守道,不可欺师灭祖;为医者皆应有所矜持,谦逊进取,不可妄自尊大;行医者皆应有所操守,仁德当道,不可见利忘义。
《内经》说: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仁者寿人亦自寿,此天下之德也。
(二)修意
“意”者,意念也。《灵枢·本神》曰:“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说明意由心生。修意分修“无意”和“有意”。
修“无意”就是追求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一种心态,就是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人世、忘记自己的存在,解除苦乐、得失、毁誉等对自己的束缚,使心志专一虚静,与“道”合一。《庄子·逍遥游》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说明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态度,这种看似消极的“虚无”态度,其实是一种虚静心神、不牵挂一切的生活态度,即“顺物自然”,是一种“恬淡”,其倡导的是精神独立和物质富足的一同丰蕴。当人们在时光的沐浴中逐渐褪去浮躁和偏激的时候,才使得社会开始呼唤和谐的回归和再建。
修“有意”就是道家所言的“意守”,《抱朴子·内篇·地真》“守一存真”即言此。意,是指心念之动而未形于外者,是思想活动;守,是指相守而不离。所以意守即是摄心归一,专其一处,或谓“收拾全副精神只在一处”(高攀龙《高于遗书》卷二)。也就是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意念又分“正念”和“杂念”,正念是诱导意识达到和维持在入静状态的目的性明确的主动意念,对事态的转归有积极意义;杂念是一种非分之想,是心猿意马,于事态转归毫无意义,或言事与愿违。
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意守对象上后,并不是意守的结束。作为医者,利用感觉、知觉进一步仔细地体察身体内部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作出应激性的正确处理,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具体到针者施术,当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时,静气宁神,“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须专心致志地体会针下感觉和患者的反应,这也是对“医者意也”的一种完美诠释。“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窦汉卿《标幽赋》),并根据病情和手下感觉灵活应用手法,这便是“属意患者”(《灵枢·九针十二原》)的一种修为,故《黄帝内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是曰:心为意之体,意为心之用;法由心生、意气相随、针应意动。
毓琳公认为:无论是习医还是行医,皆应有一种信仰的意念,否则无缘进法门。这种信仰来源于对师门的充分信任和天人相应、上苍助我的至高崇仰。百姓皆为苍生,与天地合,为百姓谋,其意必彰。
毓琳公心存善念,济世活人求真理,此其有求也;志在民瘼,淡泊名利忘天年,此其无求也。无求亦有求,有求亦无求。故曰:心静则意守,无欲则志坚。
(三)修神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系辞》),故伏羲氏创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修神即是知易,以八卦变化之机,洞悉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生化之数。习易的目的就是“通神”,就是打开人与天地交通的门户。
日月为易,故《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哲学,其对天地万物进行了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不仅可以测未病、断时病,更可对疾病的转归作出判断,是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古人讲的“望而知之谓之神”,毓琳公认为如果不用易理,离开应时应物起卦,是很难达到“通神”境界的。当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便言其疾,文中并未谈及它诊,说明扁鹊就是洞悉易理或明内视法才确言的。孙思邈曾言“不知易者不可言太医”,说明医易同源,故医者临证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与天地合参,如是方可用之不殆。
另外,毓琳公认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但要通“易神”,还要注重自身神采的修养。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如果一名医生自己精神萎靡,神情不振,正常的应诊治病都很难,现身说法就更难。相反,一个神采奕奕、信心百倍的医者形象会给患者平添几多信任。“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医钞类编》),所以《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是愉快,淡是淡泊,一个人不过多地追求物欲,他体内的正气(真气)就会很好地发挥自调作用,不生或少生疾病,也就精气十足。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毓琳公还常说:“世间本无鬼神,庸人常自扰。”所谓神者,神明也,神气也。《素问·五藏别论》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此之信也。
(四)修智
智者,知常理也。世事洞明皆学问,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天下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周易注疏》云:“至于百姓,但日用通生之道,又不知通生由道而来,故云‘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此语说明智者须掌握“通生”之理,以教化百姓明白其中所蕴含之道。具体到针家,修智就是要求我们通晓“天人相应”之理,认知气血运行之机,明了经络循行之矩,掌握祛病却疾之法,熟稔针法通神之妙。
医者,意也。常言“灵机一动”,灵机从哪里来?没有平时智的修为,灵机很难闪现!毓琳公幼承家学,早年启智,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医、易、道经典著作研习较深,明太极阴阳,演九宫八卦,精通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助力诊断,颇多效验,另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四神刺”等针法多有灵通。“流注”针法,是以天地运化之变施之人身,祛病除疾,常有出人意料之功。即便是常说常用的针灸补泻手法,其中也蕴含了诸多道理和易理。有关这些理论的应用,我们会在本书中逐一讲及。
毓琳公常说:大恩大恕即是智。此为人之道、处事之法也。施需人以大惠、报德人以大恩,此智也;宽过人以大恕、报怨人以大德,此亦智也。
毓琳公还常说:“整个宇宙的意义在于帮扶众生,况乎医道?没有普度众生的愿力,习医无益。”愿力是最大的智慧。
(五)修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古人修身以内求,曾子从处事、为人、修学三方面论及修身,其言甚善。
毓琳公认为:无论世道如何纷纭、如何扰攘,都应保持真我,静以修身;无论物欲如何横流、人心如何不古,心不应为外利所动,俭以养德。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此乃人生之大败笔。人应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前首先求诸自身,以自己的真诚和操守去打动、去感化身边的人,进而引导世人向善。作为医者,日常中亦应日有三思:医书常翻乎?学贵温故知新;医友常交乎?须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拜师访友;对每一患者全然尽心乎?实践出真知,患者是最好的老师。此虽是烦事,亦为要举。
故,修身之法一言以蔽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六)修行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者品行也,“师”者学习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以贤者为师,以患者为师,以自己为师,于学习的实践中,于实践的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
老子曾言:“天地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七十九章》),故为医者均应修成“善人”,具体到我们医者就是从人性上做一个品行端正、恶事不为、从善如流的人,事业上尊师守道、敬重同道,生活中和亲睦邻、周济危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是便可心性清敞,心底无私天地宽。所以,孙真人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备急千金要方·养性论》)。
行,也有举止之意。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无论是在诊室还是在社会上,都应举止得体、行为端庄,万不可放浪形骸,给人留下不雅的印象,既然患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就应全力以赴,医者父母心。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的由来需要一种淡泊名利、远离世俗的心态,当一位神采飘逸、仙风道骨的长者坐在患者对面时,给人的将永远是一份信任与感动。
(七)修气
气乃万物生化之源、变化之端,万物赖气以生,人亦其然。“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故修气就是强壮人生之根本。
古人养生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和于术数就是掌握、调和各种方法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可于临证之时精准体会患者经气之来往。毓琳公修炼的是太极拳和静坐养气法,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先生尝言:“太极动静晨中求,真气精神夜双修”,即指此。
1.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思维与武术、艺术、导引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十三式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拳打方向中的掤、捋、挤、按,称为“四正”,采、挒、肘、靠,称为“四隅”,四应“四象”,四四为八,寓含“八卦”,步法方向中的进、退、顾、盼、定,是应“五行”。其拳法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充分体现了刚柔相济,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思想。
明朝万历年间山西王宗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拳以绵长见长,以修道为归,大弧带小弧,小圈化大圈,内力含蓄,外气内敛。太极之道,不求急而求缓,不求聚而求化,缓慢出功夫,静心听内气,沉着化暗劲,仁和得天机,缓中感受身心气脉之变,化中悟会人天性命之机。上下运动,左右开阖,元气得固,真气得存。太极者,大可以入道,小可以养生。太极之道,所以调阴阳、和气血,无外气机升降出入而已。
太极拳讲求借力打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其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阖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习此,如临仙之圣境,如品诗之陶醉,与自然相合,与健康作伴。针家习此,不但强身,更可助临证之时内气之发挥,以气导气,以医者内气催针下经气之运行,气至则病安。
上述太极拳修习之要,至于拳法套路练习,因全国各地高手遍布,读者可自行拜师修习,此处不再赘述。
2.静坐养气法
《保生秘要》云:“昆仑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其一,皆可起病”,修气贵在“守一”,道家练功讲求“意守丹田”,亦即“凝神入气穴”。
静坐最能养气。静坐不用拘泥于盘膝而坐,自然端坐亦可,也不必拘泥于清晨,晚间亦可。在无人喧哗打扰的僻静之所,于床铺或椅凳之上皆可修习,务需避免虚邪贼风。修习之时,头身自然端正伸直,松肩含胸,两臂下垂,双手按于膝上。双目微闭,下颌微收,口闭齿合,舌抵上颚。用鼻吸气口呼气,宜徐宜缓,愈缓愈妙。此时可以默默计数呼吸的次数,或默念《道德经》、《大悲咒》、《金针赋》、《通玄指要赋》等经典,心神合一。结束时,用舌头在齿外上、外下、里上、里下依次轻轻搅动各9次,先左后右,然后将口中的唾液鼓漱9次,分9次咽下,叩齿9次,双手合于胸前快速摩擦至发热,干浴面9次,干梳头9次,搓耳廓9次,双手相叠,左手心对着肚脐,右手搭在左手背上,以肚脐眼为中心,逆时针、顺时针摩擦腹部各9次。初次练习10至20分钟为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延长静坐时间。腹部会感觉越来越充实,气力倍增,百邪不侵。静坐结束后不宜饮用或接触凉水。
(八)修力
本文所言修力是指修炼内力,通过内力的修炼不但可以强身,更可助临证之时内力之发挥,以力导气,以医者内力催针下经气之运行,气至则病安。这样就为针灸临证提供了支持,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修炼内力的方法很多,毓琳公当年师从博野县气功大师霍老顺,修炼的是站桩功和点穴术等,我们这里仅就毓琳公修习站桩功和练习指力的方法做一介绍。
站桩功是一种练习全身力量的方法,指力练习法是练习双手持久力和穿透力的方法。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提高我们临证的水平。
另外,毓琳公常教导大家说:武术家修力是动静双修,以动为主,我们针家修力应以静为主,每天修炼约10分钟为宜,不可急于求成,过于剧烈。
1.站桩功
马步桩:方法是面南背北,两脚平行分开,其距略宽于肩,身往下蹲,如坐马上姿势,同时两臂向前伸出,随之分向左右,平置于身之两侧,两臂略低于肩,掌心均向下(注意松肩坠肘);两眼向前平视;舌抵上颚,呼吸保持自然;提肛收腹;膝盖尖与脚尖呈垂直状;意守丹田。直至两腿酸痛才能休息,万不可一站即起,否则很难收到功效,初学者不可不注意。每天早晚分做两次练习,每次时间以10分钟为宜,体质好者可以适度增加。
2.指力练习
(1)持久力:
双手掌心向下,置于身体的正前方,与肩同宽同高,两脚分开略宽于肩,身体前倾到70~80厘米高的书桌或办公桌,两手五指分开撑于桌面,腰不可屈,双臂做屈伸运动,初练时,用五指撑桌面,随功力增深,逐渐用四指、三指、直至单指撑桌面,初次以3~5分钟为宜。
(2)穿透力:
五指放在实木桌面,感觉桌面纹理的走向、粗细、厚薄等,或用手指轻触气血丰盛的穴位,如血海,感觉气血的运行走向、强弱、深浅等,或练习给自己切脉。亦可给自己点按穴位,如合谷穴、内关穴等练习指力,同时感受穴位下气血的运行走向、强弱、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