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押手论

《难经·七十八难》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这充分说明了左手揣穴的重要性,而后世医家多有忽视或误解。郑毓琳老先生身体力行,以无争的事实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补泻手法尤其是一些复式的补泻手法,离开左手揣穴绝难成功。
左手揣穴似“先遣兵”,也有“侦察兵”、“探雷器”的作用,是“气至病所”的前提,更是无痛进针的玄机。另外,还必须注重双手有机、灵活地配合应用,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也。《金针赋》云:“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当刺之时,医者意念须集中于针下,作用于患者,更好地体会针下的气至冲动。另外,当医者功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能随自己的意念,将内气外发,在针刺操作过程中,这种内气所产生的能量,会通过针体作用于腧穴、经络,以增强得气感,达到意气相随、刚柔并济、意到气至的境界。
揣穴是用拇指或食指放在穴位处,向前后、左右推拉、揉按、揣摸,以体会针穴处肌肉厚薄,孔隙大小,指感的位置,周围有无肌腱、血管,将被针的穴位侦察清楚,把妨碍进针的肌腱、血管等拨开,再确定进针的方向和深浅,这是有的放矢,还能随时感觉穴位上气的冲动变化。例如针合谷,针刺前左手拇指或食指须放在两岐骨间的合谷处,向前后、左右推拉揉按,将妨碍进针的肌腱、血管推开,揣到患者感到最酸胀的位置,便是正穴,选好1寸毫针,向最酸胀的点刺入3~5分,针感就会恰到好处。又如针手三里,针刺前须让患者屈肘拱手,手虎口向上,医者左手拇指或食指,放在手三里处、桡骨外缘,将桡骨和肌肉拨开,揣到患者感到最酸胀的位置,便是正穴,选好1.5寸毫针,向桡骨处缘的正穴刺入5~8分,针感就会恰到好处。如果针尖刺到了桡骨内侧,偏离了大肠经,就刺到肺经或他经去了,针感也就传导到了他经。再如用“关闭法”针内关,要针感传导到胸部,针刺前须让患者仰掌握拳,医者左手拇指放在内关穴处,将两筋分开,揣到患者感到最酸胀的正穴,选好1寸毫针,向正穴刺入3~5分,右手持针的针尖和左手拇指同时向上用力推弩,针感就能传到胸部。如果不揣清穴位内部的指感所在,针尖刺不到正穴上,或刺过了最酸胀的点,针感就不一定能传导到胸部。所以不用左手揣穴,穴位内部情况不明,就不知道穴位的深浅和具体正穴在什么位置,如果只根据穴位的体表位置进针,往往刺不中正穴点,针感也就不会循经传导。若要掌握刺中正穴点,使针感循经传导,针刺前必须将穴位揣准,在正穴点上行针,使气至病所,是治疗经络脏腑病取得疗效的关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说明,根据押手揣按、顶压的方向不同,针感传导的方向也是不同的,这也是左手揣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一。
针下气至,左侧押手放在针穴下方,向上连续不断地用力,同时右手持针亦向上推,针感即向上传导;左侧押手放在针穴上方,向下连续不断地用力,同时右手持针亦向下推,针感即向下传导。针感如果能向远处传导,到达了目的地(病所),是指力和手法运用合适;针感如果传导不到病所,是指力不足或手法不对或因患者经络受阻或经气不足的缘故。比如针风池治疗鼻或眼病,左侧押手应放在针穴下方,向上连续用力推按,同时右手持针向对侧太阳斜刺5分,得气后亦向上推,针感即可传导到鼻区或眼区;如果治疗风寒感冒,用“烧山火”手法发汗,则应在针感的基础上推弩守气以加强针感;如果治疗头痛,则应使针感传导到头顶;如果治疗偏头痛或耳聋,右手持针需向同侧前额进针,左侧押手亦向前推按,针感即可传导到前额或耳区,有时可立止偏头痛;如果左侧押手压力不足,针感还会向下或向肩背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