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四儒”明经

“四儒”,指十七房郑氏4位正途出身的贡生,即郑逸亭、郑德容、郑明之、郑有伸。清代的贡生,别称“明经”,与进士、举人一样,也是封建科举时代一种进身仕途的重要资格。清时,贡生一般是从府、州、县生员(秀才)成绩或资格优异者中挑选出来的,选拔出来后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之所以称之为贡生,是取人才贡献给皇帝之意。清代的正途贡生分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五种,而通过“援例捐纳”而取得的贡生分例贡、附贡、增贡、廪贡等,被称为“异途”。十七房郑氏宗族中取得贡生学历的人共有13位,其中正途出身的贡生仅有郑逸亭等上述4位,这4位贡生颖异过人,几乎都是倾尽毕生精力,几十年寒窗苦读才取得正途贡生资格,成为当地一代名儒。

一、门下如族郑逸亭

十二世郑逸亭(1746—1803),名恢,谱名大容,字宏模,号逸亭,清恩贡生,庙基头大房后代。

庙基头大房老宅郑逸亭居所

郑逸亭是十七房郑氏宗族第一个获得贡生资格的人,也是庙基头第一个以科第兴起的人,称誉为“文魁”。他也是十七房郑氏族人中最早开办私人学馆的人,其桃李满天下,就连进士郑谦都曾是他的学生。

郑逸亭天资聪颖过人,很小就入书塾读书学习,因其天性聪明,只需老师稍加点拨就能通晓诗文内涵,文章只要读上几遍,就能倒背如流。老师对郑逸亭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可是你们家的千里驹啊!一定要好好地培养他,将来必成大事!”于是,在老师的教导下,郑逸亭开始博涉经史,遍读诸子百家著作,可谓博古通今。到了握笔写文章之时,郑逸亭更加显示出了深厚的经籍之基础和文学根底,吟诗作对,出口成章,好似信手拈来,每有文章写成,都博得同辈敛手叹服,因而,郑逸亭名噪一时,同辈人都对他交口称赞,敬佩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郑逸亭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一开始,他每次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后成为享受清政府补贴的廪生,俗称秀才。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乡试时郑逸亭却屡试不中,他每三年就去省里参加一次乡试,虽然数次承蒙有识之士鼎力推荐,却始终一无所获。“毷氉秋风,依然故我”,到后来,郑逸亭依旧前去参加乡试,但已经不把取得功名利禄作为考试的唯一目的了。

清嘉庆元年(1796),51岁的郑逸亭因新皇帝登基即位而被选入国子监继续学习、深造,成了一名恩贡生,这是当时十七房郑氏子弟习文从儒者获得的最高学历。郑逸亭获恩贡生21年之后,郑谦才进士及第。

郑逸亭寒窗苦读了几十年,也考了几十年,以其才智却只获得了贡生身份,不免令人扼腕惋惜,而郑逸亭却心态平和,绝意进取,转而开办私塾,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教授后辈。他是十七房郑氏族人中最早设私塾于家中的人,因其学识渊博而闻名遐迩,远近前来求教的求学者络绎不绝,以至“门下如族”。

郑逸亭育有三子:天垣、天墀、天垚(荛)。长子天垣、三子天垚均英敏聪颖,天垣弱冠入邑庠,屡赴乡试而不中,40多岁而卒,而天垚数次参加童子试,也是毫无收获,后弃儒业,40多岁卒。郑逸亭的孙辈竟无一人习文学儒。

真是上天弄人,庙基头郑氏诗书之泽始于郑逸亭,郑氏及其乡邻许多优秀学子均出于其门下,但他的后人竟无一人能绵延其业,不禁令人为之叹息。

二、候选训导郑德容

十四世郑德容(1800—1864),字景娄,号小谷,郡禀生,清咸丰元年(1851)辛亥科岁贡生,候选训导,堪称郑氏一代名儒。

郑德容自小天姿颖异,读书善解悟,特别擅写应试文章,每次参加科考都能“名列高等”。清道光四年(1824),受知学使杜石樵先生提拔,被选为郡弟子员,成为秀才。此时,父亲郑谦刚刚赴任嘉兴府学教授,他便随侍父亲左右。郑德容能诗善赋,诗风隽永,格律工整,显示出非一般的文学功底。在嘉兴期间,与万杏江、何仙舟、朱盘谷、褚笛海、杜有山、姚子白(姚燮)等诸多名士“交相砥砺,文誉噪甚”。

道光十一年(1831),郑德容考中廪生,得以享受清政府提供的廪膳补贴。然而,他的科举之路似乎就此止步,之后连考20年屡试不中,直到咸丰元年(1851),51岁的郑德容蒙恩成为岁贡生,候选训导,但一直没有机会出任该职。

自从随父郑谦从嘉兴府学教授解职归家后,郑德容便在家中设教席,口讲指画,传授四方子弟,前来求学者众多,以至于他的“户外履常满”。

忠孝是古代知识分子最为明显的共同特点,郑德容也是如此。41岁时,父亲郑谦去世,他难掩内心悲痛,哭泣不已。守孝期间,他在父亲墓旁搭建了一间小木屋,日夜守护50多天。每当他一人独坐,回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清廉正直的品性之时,他都会感到亲切和激动,但这一切如海市蜃楼般即刻就消失不见,这时他便会禁不住失声痛哭。最让他感到难过的是,直到父亲去世他都没能考取个功名,自觉愧对父亲,于是,每日伤心至极,以至于病倒了都全然不顾。后来,在亲人们极力劝说下,他才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调养。

郑德容性格刚强,为人正直,敢作敢当,颇有胆识和才略,虽未曾做官,却一生都在忧国忧民。咸丰三年(1853)秋,“小刀会”小刀会: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后归属太平天国领导。攻克上海,沿海土匪也乘机大肆劫掠,人心惶惶,郑德容挺身而出,带头捐资并组织募捐,组建乡团,保卫一方平安,又捐资输粟以赈赡那些贫而无以为食者。晚年,郑德容承其父遗志,致力于《郑氏宗谱》的纂修,可惜谱稿未竣身先死。

清同治三年(1864),郑德容与世长辞。晚清名儒杨鸿元、余笛村、陈聿昌、朱祖任、刘孝恩等人为之撰写挽诗,颂其生平功绩,以示悼念。

三、贤儒名医郑明之

十四世郑明之(1801—1860),官名椿,小字燕谋,字大年,号莲亭,十七房五房河跟沿后代。清咸丰四年(1854)甲寅科恩贡生。郑明之堪称一代贤儒,又自学成医,与郑传笈一样,是郑氏又一位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当时,与郑德容齐名,称誉“二郑”。

郑明之从小就天资聪慧,极有悟性,能诗擅赋,擅行楷书法,特别工于写八股文。郑明之也酷爱读书,没事的时候,手里总喜欢拿本书悠闲地细细品味,慢慢地思考。

清道光六年(1826),26岁的郑明之在朱文定的推荐下进入县学学习。根据清政府的要求,县学里每年都会举行考试,以考核学生学习水平,而郑明之每次都能“列高等”。道光十二年(1832),郑明之因考试成绩、学业均优秀成为廪膳生,获得清政府颁发的奖励津贴,这对郑明之来说,不仅解决了生活之困窘,更是对他精神上的鼓励。

在族人看来,以郑明之的成绩,他一定会考取更高层次的功名,但遗憾的是,从33岁开始参加乡试,郑明之一直考了20多年都没能考中,于是绝意进取。直到咸丰四年(1854),54岁的郑明之由所在县学选派得以进入国家最高学府京都国子监继续深造,成为咸丰甲寅科恩贡生。

除工儒学之外,郑明之还在中医学方面有很高造诣。他特别喜欢阅读和研究《灵枢》、《素问》这样的中医理论著作。他运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帮助乡邻解除病痛,济世救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在生活中,郑明之是一个至善至孝的人。他毕恭毕敬地侍奉双亲,对兄弟颇为友爱,他们6个兄弟间从未发生过争执,一直到老都相安无事。郑明之也是个超然洒脱之人,常常置身事外,从不干预和自己无关的事,从不怨天尤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热爱,虽家境一般,却生活得悠闲自得。在乡邻面前,他平易近人,深得众人喜爱和敬重。

四、民间教育家郑有伸

十六世郑有伸(1859—1916),谱名有伸,官名廷琛,字子刚,号荇芷,又名暇宁,庙基头大房全盛房承德堂后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岁贡生,候选训导。据郑有伸后人讲,庙基头的“文魁”匾即因郑有伸而立。

郑有伸5岁丧父,14岁丧母,靠叔父郑秉桂及长兄郑有俊抚养长大。庙基头全盛房四代人均经商业贾,只是缺乏读书业儒之人,而郑有伸天资聪颖,从小就外出就学,熟读群经,所以叔父郑秉桂特别钟爱之,见其是可塑之材,对他寄予特别的希望,下决心把他培养成习文从儒人才。郑秉桂常对人夸赞道:“这是我家的千里驹。”郑有伸在叔父的支持下前往杭州学习。因得到名师指导,郑有伸学习大有进步,不到20岁就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就成为庠廪生,以其文学才智名噪遐迩,许多有钱人家都争着聘他教授自家子弟。

郑有伸不负叔父重望,光绪二十八年(1902),成为壬寅科岁贡生,列为候选训导,食俸禄列入候补官员行列。

就在庙基头全盛房这间居所里,郑有伸苦读诗书三十多载,终成岁贡生,食俸禄列入候补官员

郑有伸生活的时代,恰逢风雨飘摇的清末,时局不稳,社会处于动荡改革之中。而郑有伸思想进步,能适应社会新潮流,他逐渐看清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曾赋诗一首《省试感赋》,表达自己对科举的感悟和愤懑:


早思敛翼伏江乡,底事临风慕远翔。

八战归来搔首白,三年瞬息度槐黄。

夜听越渚孤蓬雨,晓发钱塘旧客装。

未必饥穷驱我急,被人牢系是名缰。


最终,他彻底醒悟,冲破“被人牢系”的樊篱,虽食取俸禄而不求官,转而致力于乡学教育,成了一名民间教育家。

早年成名后,郑有伸便被延聘为塾师,后自设学馆,在庙基头大祖堂开课教学,培养本族及近乡子弟。光绪年间,又协助女婿蔡汝蘅创建澥浦学堂,宣统年间他又与刘鸿揆等人募捐创立启绪学堂启绪学堂:建于清宣统年间,由郑子刚、刘鸿揆等人筹资创办。民国十四年(1925)由罗公孟集资在启绪学堂基础上扩建成立启绪小学,并更名为启绪小学校。,为本乡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因毕生致力于教育而受人尊敬。

郑有伸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住宅东面建数间书屋,读书其中,有时精心钻研内典,有时吟咏自娱。郑有伸著有《荇芷手泽》一卷,集诗百首、文章多篇及联语若干。1913年,十七房郑氏宗族在大宗祠设局重修宗谱,郑有伸责无旁贷,积极参加,不幸的是,重修谱未完之时郑有伸病逝,年仅57岁。

郑有伸育有一子尊德。郑尊德(1889—1980),字葆懿,庙基头全盛房十七世钟字辈“十八尊”十八尊:是指庙基头全盛房十七世钟字辈的18位兄弟,其名皆以“尊”字开头,如尊湘、尊法、尊德等。之一,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当地乡绅,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名列《镇海县志》的一代名中医。郑葆懿幼年便随父就读私塾,191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市第一中学),1917年毕业后,返乡入启绪学堂任教,1926年,受聘于上海宁波旅沪同乡会公学任教。1937年,“八一三”事变,公学校舍被炸毁,郑葆懿失业返回老家庙基头,后相继任教于澥浦、启绪、通德小学通德小学:清初创时名为通德学堂,民国年间更名为通德小学,后又更名为十七房小学、郑家小学。等学校,曾担任通德小学校长。在上海任教期间,因长女夭亡,郑葆懿便立志自学中医,边教书边行医,后得到族叔郑传笈以及世叔刘心寅二位老中医指教,进步很快。抗战胜利后,郑葆懿考取了浙江省卫生厅颁发的行医执照,在澥浦正式挂牌行医,自此便以医为终生职业。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与人发起成立龙山区医务工作者协会,组建澥浦联合诊所,后入浙江中医学院进修,结业后,1955年,调入镇海县人民医院,组建中医科室,出任首任主任。郑葆懿虚心好学,医术精湛,清廉节俭,淡泊名利,待人以诚,治家严谨,工作责任心强,深受同行和患者爱戴,威望极高,曾多次立功受奖,先后当选为原镇海县第三、四届人大代表,亦是宁波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郑葆懿多才多艺,琴诗书画皆通,青年时代就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曾承父志,参加本族族谱的纂修,晚年致力于格律诗创作,留有《葆懿韵语》一册,集诗词百余首。

郑葆懿坐像(郑葆懿之子郑征祥提供)

郑葆懿育有一子祚英(1934—),字征祥。1953年,郑征祥毕业于宁波市立财经学校,成为该校近百名首届毕业生之一。毕业后,接受全国统一分配,响应国家号召,郑征祥与百名同学一起奔赴西北地区,献身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被分配到新疆省省会迪化新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前身,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迪化即今天的乌鲁木齐。省直机关工作。后入读西安建筑学院混凝土专业,1962年毕业后,参加安徽省马鞍山市钢铁公司建设,后又在江苏等地工作,曾参加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1988年晋升为土建高级工程师,曾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90年,受聘镇海第三建筑公司,任总工程师达十余年。晚年致力于《郑氏族系大典》的编纂,担任编委会宁波联络处副主任。2007年,担任《郑氏支谱》的主纂,完成了《郑氏支谱》的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