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为实现老年教育的潜在功能,规划中提出了发展老年教育的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二是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三是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四是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五是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的任务,是老年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向。
本著作试图将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综合性视角、从不同维度和侧重点,对上述五大问题做出阐释性、基于现实实践的回答。这种回答既回应了发展老年教育的根本任务,又对这些任务进行阐述、论证、探索与实践,以典型案例——颐乐学院为实验样本,融老年教育理论于实践运用之中。这种探索体现了理念与实践、知与行的完美融合,或可成为其他机构发展老年教育的典型。
第一章“老年教育概述”,阐述了老年教育的本质、老年教育的历史、老年教育的现状。老年教育不是普通教育,而是生命教育、自由能力教育和老年人自我完善的教育。老年教育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老年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需要从理念、保障机制、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突破。
第二章“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阐述了老年教育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哲学层面,关于人的本质论断、生命哲学的生命意义的启示、价值理论的真善美导向和后现代哲学对教育解放精神的追求,都为老年教育提供了精神给养。心理学理论中的毕生发展观揭示了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心理需求理论反映出老年阶段人的特殊精神追求。社会学理论从现实层面,揭示了在人的(再)社会化方面,在福利权利理论和亚文化群理论的实现方面,在冲突论和角色论的多重身份中,在功能论和整体发展论的全面发展中,老年教育的应然选择与现实取向。
第三章“老年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阐述了老年教育对象——老年人的认知、情绪、人格特征及人际交往模式与特征,从而为老年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学实践、管理、评价提供依据。老年人的感知觉有一定衰退,记忆结构发生变化,晶体智力保持较好,思维弱化,体现出情绪体验强烈、情绪表达方式含蓄、性格类型有差异、人际交往对象稳定、人际交往内容深刻、人际交往范围缩小等心理特征。
第四章“老年课程建构”,阐述了我国老年课程开发的发展历程、问题和发展趋势,老年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和老年课程建构的模块。我国老年课程开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探索尝试、精细稳定和科学发展三个历程,体系渐趋多元,满足各层次学员的需求。老年课程开发的程序,可以遵循“泰勒原理”的思路,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老年个体的心理因素和个体的学习需求应该是主要出发点。老年课程的基本内容,总体上范围比较广泛,在汲取国内外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颐乐学院的课程建构体系,体现出教育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体系化、课程选择灵活化的特征。
第五章“老年教学实践”,阐述了老年教学的过程、模式和策略。老年教学的过程也包括备课、上课和评价三个环节,但要体现出老年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身份特征,发挥其参与合作、自主学习、奉献服务精神。老年教学的模式在坚持传统模式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创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增添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注重运用老年学员养教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成为友情交往、增进交流的过程。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老年教学的策略主要有知识讲授、活动组织和技能培养三类,每种策略的实施都要照顾到老年对象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体现教学策略的独特性和差异化。
第六章“老年教育管理”,阐述了课程开发与实施、老年教学活动、老年教学主体三个方面的管理。针对目前我国老年课程开发中尚存的一些问题,老年课程的开发管理要在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开发、课程实施的展开、课程评价的落实等方面做到科学规范、有据可依,实施过程尤其要凸显迭代优化、不断完善的原则。老年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需要坚持常规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对于教学活动的评价,要注重发展性、以评促教、多元标准原则,以符合老年人诸如“颐、乐、学、为”的多元需求。对于师资队伍的管理,同样要坚持常规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老年学员的管理要突破常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如“以服务代管理”,以改善和提高长者的生活品质。
第七章“老年教育评价”,阐述了课程开发与实施、老年教学效果、老年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的评价。老年教育评价应坚持整体性、多元性、过程性和多主体性原则,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必须彼此兼顾。在课程开发前,基于课程开发的原则编制老年需求调查表,可大大提高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老年学员的欢迎程度。教学效果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基于评价原则,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多主体、多方法进行,评价内容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大块。本研究对教学效果编制出科学规范、可资借鉴的评价表格。教学管理的评价要体现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和动态性原则,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常规教学管理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管理评价两种类型。本研究编制出科学规范、可资借鉴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评价表。
第八章“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教育必要性的关系原理,阐述了老年教育的四大发展趋势。第一,政府部门日益重视老年教育,在认识到老年教育的价值后,各国政府对于发展老年教育都有系统的构想和设计。第二,老年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逐渐深入,这从老年教学对象的年龄分布、区域分布和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彰显可见一斑。第三,老年教育模式不断创新。老年教育的目的走向多元,办学主体趋于多样,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持续创新。第四,我国正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正在逐步构建教育理念先进、教育体系独特、管理模式独立的中国老年教育新体系。
本著作在编写时,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将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本着行动研究的精神,边研究边实践,以实践来改进和深化理论研究。颐乐学院就是这种研究范式的体现和创生物。二是将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积极借鉴吸收国际上老年教育实践的最新策略和先进理念,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发展现实和心理需求做出创造性改变,让老年教育具有地方特色,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三是将管理与制度的沿袭与创新相结合。在老年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过程中,既汲取已有研究成果,同时又结合老年对象的差异性和需求独特性,进行深化、变形与拓展,让传统与创新共融共生、相得益彰。
本书是杭州师范大学人文社科振兴计划课题“中国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以绿城颐乐学院为实践平台”及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横向委托课题“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八章,由课题组成员合作完成:第一章由严从根、李金鑫编写,第二章由胡怀利、严从根编写,第三、四章由马伟娜编写,第五、六章由戎庭伟完成,第七章由周丽清完成,第八章由张晓贤完成。全书由马伟娜、戎庭伟统稿,研究生江洁、沈祺青、曹艳菊做了大量的协助工作,且在全体参编人员不断修改中得以完成。感谢绿城集团王昕率领的老年教育研究团队,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辛勤付出。
马伟娜 戎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