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脾肾两本,万病皆本气自病

李可强调“脾肾为人身两本”。“脾肾为人身两本,治病要以顾护两本为第一要义。”(李可演讲稿“治未病——救胃气,保肾气”)

“本气强者,邪从热化、实化,便是三阳病;本气弱者,邪从虚化、寒化,便是三阴病。医者治病,助人体之本气也。”

“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见病治病,不顾两本,妄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

“一切外感必夹内伤,因此,麻黄汤、银翘散、白虎汤绝不可用,唯麻附细加人参乌梅炙甘草可通治一切外感。因为它在开表闭的同时,以固本气为主,属于扶正托邪法。”(李可演讲稿“思路与方法”)

在谈到癌症治疗时,他设定了两条应变原则:“元气将亡,大破格用至脱险;中气虚羸,大桂附理中汤救胃气。”(李可演讲稿“学用经方两大关”)体现了脾肾两本的观念,所谓“大破格”指大剂破格救心汤。事实上,这两条原则适用于所有病证的治疗过程。

关于脾肾两脏之间的关系,李可认为肾气更重要,后天无先天不生,先天无后天不立。古人比喻:脾胃如釜,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所以后世治法补中土以溉四旁,中气运转,五脏得到保证,元阳就保住了。凡是脾胃病,假使理中不效,速用四逆,就是补火生土。中气伤犹可救,肾气伤,彭子益叫做“拔阳根”,从根拔起,生命终结! 中气虽然这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釜底之火的维持,它是难以生存的。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釜底之火。(李可演讲稿“谈中医养生”)

案例:田某,女,27岁,食堂炊事员。恣食荤腥,损伤中阳,致呕吐酸苦涎沫3个多月,身瘦形夺,几难步履。服保和汤不效,以调胃承气下之,更增朝食暮吐,黎明作泻,腹胀夜甚,又以丁蔻理中温之,亦乏效。近1个月来,证变脐下冷气攻冲作痛。

诊脉弦滑,苔白腻,有齿痕。明是脾病延久损及于肾,较脾胃之伤病深一层。理中辈乃中州专剂,故投治无效。肾主命门,为釜底之火,此火一衰,不能上燠脾土,则中焦运化无权,寒则冲脉不能下守,故时时冲逆。胃主受纳,寒则气不下行,复夹冲气上干,故吐,正是本汤(温氏奔豚汤)适应证,附子30g,油桂10g,加吴茱萸15g,灶土汤煎药。服3剂,诸症已退七八,又服3剂,痊愈。(《李可经验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