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总论问题思考(第二版)
- 黎宏
- 1187字
- 2020-08-29 18:14:35
第二版序
本书初版于2007年,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幸得读者好评,并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做出版基金资助,收入《北京社科精品文库》(第1辑)。原书经过几次印刷,均已销售一空,但仍时常有读者向出版社和我本人询问本书,要求重印。但毕竟是近十年之前的东西了,时过境迁,原书中的某些想法,难免会陈旧,甚至连我本人都已经不再坚持。但本书原编辑杜宇峰女士一再对该书表示高度肯定,并强烈建议我根据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部分章节进行增删修订后,作为第二版出版。这样就有了读者现在手中的这个版本。
本书中删除了第一版中的第十五章“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和成立条件”、第十九章“刑事和解”、第二十章“刑法的刑事政策化”三章,新增加了第二章“结果无价值论”、第九章“刑事责任”、第二十章“死缓限制减刑”。其他章节尽管题目依旧,但内容则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正。其中,第五章中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内容重写,并且在观点上也大幅度地改弦更张,主张从作为犯的角度对所谓不真正不作为犯展开研究;第六章中对有关刑法因果关系论的叙述也进行了调整,在坚持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前提下,在相当性的判断上采取了“行为危险现实化”说;在第十二章中将事实认识错误的判断标准从“法定符合说”改为了“具体符合说”;在第十三章中将偶然防卫从“无罪说”改为了“未遂犯说”;在第十五章中将牺牲他人拯救自己的行为从“紧急避险”改为了“没有期待可能性事由”;在第十七章中将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分标准从“事前判断”的客观危险说改为“事后判断”的客观危险说。另外,对于其他各个章节的内容也与时俱进,相应地进行了一些增删调整。
但必须说明的是,即便有上述内容上的变化和调整,本书的初衷和基本立场仍没有任何变化。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上述变化和调整正是我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本书初衷和基本立场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具有鲜明的个人学术立场和表述风格的全景式刑法学著作。这些著作的共同特征是:不就刑法学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专题阐述自己的见解,而是就刑法学中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成体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就刑法学中的问题进行没有大前提的应景式回应或者资料综述,而是站在与当今世界主流刑法观同步的立场和角度,结合中国实际,展开自己的推演和论证;不同于传统的采人海战术方式所进行的集体创作,而是基于独立人格进行个体创作,表达的绝对是有别于共同创作群体的自由思想。正因如此,在同样问题的表达风格和表达方式上,它们各具形态、一目了然,可以说,初步形成了学术创作所追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书正是在近年来刑法学发展的这种大背景之下完成的。如果本书的再版,能为上述局面的形成作出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的话,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衷心期待并感谢各位同行、同学不吝赐教!
黎宏
2016年4月16日
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