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已不知在这个工厂工作了多少年,当初也是从小南庄的工厂听人说这边活路多便来到了这边。
这边好的是厂子的规模很庞大,从南大门到北大门足足有三四公里的距离,那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见过的最为庞大的厂子,工厂是家族企业,听说是几个兄弟姊妹合伙开的这家厂子,里面豪车来来往往都有几十辆之多,养了三四百名工人,流水线上简直就是排起了长龙马不停蹄的日夜为企业和工人们解决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
之前父母待过的厂子都是规模很小,差不多加上老板老板娘也只有区区不过十几个人。
那时的厂子宿舍都是白色的外墙,里面的陈设也是非常简单,地面都是水泥地面,有个朝阳的窗户向外通风。
夏天没有空调是出奇的热,在那时很是羡慕住在一楼的人,因为半片儿厂房刚好覆盖一楼到二楼之间的距离,一楼属于阴面儿,都被挡了起来,所以一楼一到夏天是非常的凉爽。
二楼呢?大夏天一把风扇不抵用,就得用两把从二手市场淘来的风扇可劲儿的吹。
那时最渴望和最欢喜的就是在炎炎夏日里有根冰淇淋或者水果吃吃。
上小学时每天都有定额的五毛钱零花钱,我和弟弟刚好一块钱,五毛钱正好可以买根儿冰淇淋,自然是还带着点儿芝麻和巧克力皮儿的就像一坨屎一样的老式冰淇淋。
含在嘴里很是爽口,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的说多爽快有多爽快。
西瓜在那时对我家来说是奢侈品,但每年夏天父亲都会从邻村产瓜的地方用二八杠驮回大大的一蛇皮口袋的西瓜。
那时自家没有冰箱,便只能把西瓜放在冷水里泡,用冷水泡过的西瓜才稍微有丝毫的冰凉感。
父亲一到晚上下班便拿出一个西瓜切半儿一半儿给我们,一半儿和母亲用铁勺舀着吃。
还有几种水果就是梨、苹果和葡萄,因为当时的晋县是鸭梨之乡和葡萄基地,最不缺的就是梨和葡萄。
每天上下学从乡间小路经过都会看到路边就像茂密的森林一样的连成片的梨园和葡萄园,但从不敢去偷摘,怕被村人看到放狗咬俺们。
有一年父亲买了整整一麻袋的梨,规定每天只允许我和弟弟每人一个不许多吃,突然有一天父亲变得很爽快的说以后每人每天三个梨,当时高兴坏了,但吃了才发现原来是梨有的都坏了,怪不得突然这么爽快。
一到冬天整个北方天空都是灰蒙蒙的,说下雪也不下雪,屋子里面不升火炉简直能冻死个秋儿。
父亲就从商店里买了取暖的电热扇,反正花的又不是自个儿电费。
有几个北方的工友便在自家屋内升起了火炉烧煤,因为北方人习惯烧煤做饭和烧洗澡水。
晚上取暖再把火炉搬进屋里烤火,这一烤就烤出了事儿,一个工友和他老婆半夜煤气中毒,男人被发现时口吐白沫儿已无生命特征,女的也口吐白沫儿但是成了植物人。
他们的大女儿此时正在承德医学院上大学,匆匆过来看了看父亲最后一眼,在一楼的楼梯口用手指写下两字便一声不吭的带着父母回了老家。
记得后来也有厂子里的一家人死于煤气中毒,老人小舅子和一个尚在襁褓的女娃儿,从那以后便都消失在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