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文献评述和展望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学界对中国文学译介、传播与接受的问题空前关注,但仍有以下几点需要补足:

首先,国家赞助文学外译活动的研究偏少。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中国文学的外译工作,至于这些译作在英语世界的具体传播和接受情况,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仅有少数学者梳理了《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的译介与传播概况,并未涉及到具体译作,外文社推出的重点译介工程杨译鲁迅小说和《红楼梦》的译介、传播与接受情况也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次,个案研究匮乏。虽然有众多学者对中国文学外译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涉及语言和文化问题、出版问题、传播与接受问题等,并提出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但多数文章从宏观角度关注中国文学外译的现状和问题,较少采用有说服力的个案展开系统深入研究,缺乏第一手数据的支持,在研究方法上多属于定性研究,鲜有定量研究。

最后,整体过程研究缺位。多数研究侧重译介活动中的某个方面,比如,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或中国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或接受,很少把文学译介活动当做一个跨文化传播的连续体来研究。任何一部作品要想通过翻译进入世界文学,必须经过译介、传播和接受三个环节。考察一部作品译介是否成功也需要从这三个环节展开,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传播的失败,因此,不仅要考察三个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还要考察三者之间如何互动,如何互相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将关注国家赞助的中国文学主动译出模式,选取杨宪益的译作作为个案,重点探讨杨译鲁迅小说和《红楼梦》的译介、传播和接受轨迹,并以汉学家的译介实践为参照,通过史料梳理和例证分析,揭示宏观社会语境在杨译本生产过程产生的影响,杨译本的传播渠道,同时,通过具体数据统计和调查研究展示杨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并探讨目的语语境对杨译本产生的作用或反作用。通过对杨译个案的系统梳理,试图发现国家赞助的中国文学外译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才能明得失,防止重蹈覆辙,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