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餐合理的饥饱平衡

俗话说:“饥饱不均衡,伤胃又伤人”,这一说法不无科学道理。遵循饥饱平衡的基本原则,就要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
然而,有的考生往往因为早晨贪睡、中午时间紧张、晚上时间较富余,而形成早晨上学空肚、中午凑合填肚、晚上回家撑肚的习惯。这种 饿一顿、饱一顿的一日三餐饥饱不平衡的膳食行为,不仅对胃肠道原本有规律的消化系统功能造成影响或损害,引起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而且还影响考生一天学习效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对于正在紧张迎考和复习阶段的考生,由于支撑大脑的营养供给时隐时现、时多时少,会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
考生在早上,如果因上学来不及而少吃或不吃早餐,身体即处于饥饿感状态,肠胃道消化系统就不能正常的规律性运转,而处于饥肠辘辘的空运转,容易导致消化功能退化。由于空运转未能供能量,整个上午的课堂学习,还有正常的生理活动与生活劳动等因素所消耗的能量完全靠前一天的晚餐营养来提供。 由于体内不能贮存很多糖原,考生不吃早餐,就会导致血糖浓度逐渐下降,到上午十点左右,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目眩、脸色苍白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
如果在饥饿一顿后饱食下一顿,就会增加胃肠道负担,破坏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节律性。犹如一台洗衣机如果撑满衣服超负荷运转,可能会发生故障或缩短寿命。由于撑饱肚皮,在“洗衣机”超负荷运转的过程中,过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素,转化为脂肪形式贮存在体内,容易成为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些过多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通过体内代谢分解从肾脏排出体外,自然会加重心脏与肝脏、肾脏等消化代谢器官的负担。
因此, 无论是考生大脑在课堂学习或紧张复习时的特殊营养需要,还是考生正常生理或体育活动的营养需要,都应遵循机体营养需求的生理规律特点,定时定量的安排好每日的食物营养供给,切实做到三餐合理的饥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