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腹泻

一、概述

腹泻有泄泻和痢疾之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痢疾是具有传染性的腹泻,夏秋季常见,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暴泻也称急性腹泻,是临床常见急诊病之一。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之季,冬春二季也有散在发生。
临床表现:以大便粪质稀溏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起病或急或缓。暴泄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或情志等因素诱发。
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及久病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痢疾多有饮食不节史。急性起病者多发于夏秋之交,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暴泄多先为腹中绞痛,旋即腹泻,先溏后水,泻后腹痛缓,片刻腹痛复起,肠鸣腹泻,次数增多。或发热,头晕痛,重则无粪泻水,口渴饮水,两目下陷,小便短少,皮肤皱褶,四肢厥冷,危则四肢末端筋肉痉挛,呕吐不止,身冷,汗出等。
病机: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变化为脾病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生泄泻。病位在肠,主病之脏属脾,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邪阴邪,易困脾阳,故《医宗必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但可夹寒、夹热、夹滞、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则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中指出:“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说,暴泻以湿盛为主,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或肾虚火不暖脾,水谷不化所致。而湿邪与脾病,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湿盛可困遏脾运,脾虚又可生湿。虚实之间又可相互转化夹杂。
急性泄泻,经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有少数病人,暴泄不止,损气伤津耗液,可形成痉、厥、闭、脱等为证,特别是伴有高热,呕吐。热毒甚者尤然。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可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转为慢性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蚀水谷,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痢疾为病,有外感与饮食之不同,两者可相互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多因疫毒弥漫,湿热、寒湿内蕴肠腑,腑气壅滞,气滞血阻,气血与邪气相搏结,夹糟粕积滞肠道,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闭塞滞下,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腹泻分久暴,痢分缓急,虽有“无湿不成泄”,“无积不成痢”之说,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脾胃虚弱乃共同的发病根本。泻痢诸证,实无纯实,虚非纯虚,以虚实夹杂、标本并见为本类疾病的特点之一。本虚者多为脾气虚弱,常由思虑劳倦,抑郁恼怒,肝木克犯,或为久病失养所致。夏秋暑湿蕴结,留滞肠腑,平时伏而不作,或因恣纵口腹,或进腐秽不洁之物,生冷瓜果,或复感暑热之邪,使肠腑湿热萌动,蒸变气血,肠腑气血受阻,迟滞而为痢。湿热之邪侵犯血分,肠络受损则赤,干于气分则白,气血分同病,则赤白相兼。
西医治疗腹泻往往使用抗生素,对于急性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疗效,而对于慢性腹泻,则并无益处,带来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滥用、过敏风险等。对于急慢性腹泻中医都有较好的治疗方案,叶天士曾高度概括“泻痢大法不过通塞二义”,对于泄泻、痢疾中医都有其用武之地。
腹泻属中医“泄泻”等范畴,对于腹泻的分类有按病因分类,如湿泻、寒泻、暑泻、食泻、热泻等;有按脏腑分类者,如胃泻、小肠泻、大肠泻、脾泻、肾泻等。“泄”有泄漏之意,排便增多,溏稀不成形,病情缓和;“泻”有倾泻之意,排便倾泻直下,如水下注,情势急迫。《黄帝内经》云:“清气在下,则为食泄”,“邪气留连,则为洞泄”,“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中医治疗泄泻皆以“急则治其标”、“缓则之气本”为法则,以期治病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