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治疗急危重症学术经验选
- 方邦江 方晓磊
- 6327字
- 2020-08-28 09:54:13
四、路志正治疗胸痛的学术经验
(一)健脾益气,解郁畅中法治疗胸痛
1.学术思想
脾胃具有化生血液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精髓、营气,可见营血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功能协调。营血亏虚则脉不充盈、血行滞涩,表现胸部隐隐刺痛,心悸怔忡,胸闷短气,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失眠多梦,舌淡暗,脉细弱而涩或结代等症状。路老认为心血虚,唯调脾胃,乃滋化源,即:导源江河以资灌输流畅,若只知活血通络,必事与愿违。故营血虚用归脾汤调理心脾。
2.验案举隅
患者某,男,47岁,主诉:胸闷、胸痛、憋气2个月。
现病史:2个月前突然胸闷胸痛、憋气,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住院治疗半月。刻下:夜间胸闷气短,饮食差,胃胀,急躁易怒。睡眠差,小腹胀痛,大便日2~3行,小便不畅,余沥不尽。舌质暗红,舌苔白滑,脉象沉涩尺弱。心电图检查结果:偶发房早、室早,阵发ST-T改变。B超检查结果:肝脏慢性改变、胆囊炎,前列腺炎半钙化,双肾小结石。血脂2.78mmol/L。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气血不足,痰瘀痹阻,胸阳不振。
治则:健脾益气,通阳和血,解郁畅中。
处方:
14剂,水煎温服。
用药14剂后,觉乏力好转,胸闷痛减轻,舌质暗,边有瘀斑,舌体胖,舌苔薄白,脉细涩。继以清暑益气,通阳和血法加减进退,处方:
14剂,水煎温服。
服药21剂后,患者胸痛、憋气、小腹痛均减轻,但时有食后脘腹胀满,口苦,睡眠可,大便正常,小便短黄。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润腻,脉左沉涩右细弦。后加减药物以疏肝和胃,宽胸涤痰法治疗,症状控制良好,未诉不适。
【原按】
升降是脾胃的主要生理活动。脾为阴脏,内含阳气而主升,胃为阳腑,内含阴液而主降,脾升胃降维持了人体气机升降的动态平衡。故路老善调理脾胃以治疗胸痛,尤重调气机的升降,除了注重调理脾胃气机之升降,还强调其与肝的关系,主张升清降浊之法并用,且常意欲升清中稍加降浊之品,降浊而少佐升清之味,从而使升降相因,出入相济,并辅之以疏肝理气之法以使脾胃升降归于正常。
【编者按】
胸痹之胸痛,相当于西医之冠心病心绞痛,而冠心病心绞痛则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以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脏缺血缺氧为主要发病机制。据此气血亏虚、瘀积内蕴可为胸痹胸痛的发病病机。由于心脾两虚、气虚血少、脉失所养,在局部表现为血流改变,内膜损伤,脉失弹性,为病之本;痰浊、瘀血、瘀毒聚积于脉,在局部表现为斑块、血栓形成,炎性因子浸润,为病之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治疗此症,“积劳虚损……心虚惊悸……阴阳衰弱”之人参养荣汤,其组方也体现了补血养阴的思想,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气之虚;当归、白芍、熟地(即四物汤去川芎之温燥辛散)养血滋阴,方中黄芪、肉桂补气温阳,生姜、大枣温养脾胃,陈皮行气健脾燥湿,五味子益气生津,远志祛痰安神,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奏益气补血养心之功,为后世所习用。路老善用黄精、麦冬、当归养阴和血;五味子性酸收敛,引药入心;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红参补气复血,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红参可提高人体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对损伤心肌的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凝。
(二)健脾益气,鼓舞宗气法治疗胸痛
1.学术思想
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士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气和经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因而宗气依赖于脾、肺二脏功能健旺,但脾为肺之母,两者构成母子关系,共为宗气之源。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关系。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枢纽。人体各部都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始能精力充沛、机体健康。若脾胃一衰,则百脉失养,诸病丛生。由此可知,心肺虽居上焦,实赖脾胃之健运,脾胃为宗气之源。
2.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62岁,主诉:左胸阵发疼痛1年余。于去年春节前突然发病,在本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曾用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消心痛、中药汤剂治疗,未见显效。现仍觉心前区隐痛、胸闷,劳累后加重,每日发作3~4次,每次约2min,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兼见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失眠多梦、脘痞腹胀、纳呆食少、大便溏、面色萎黄。舌胖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小弦,重取无力。心电图示ST-T改变,24h动态心电图见T波改变。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中气不足,心脉痹阻。
治则:健运中气。
处方:
7剂,水煎温服。
服药7剂后胸痛减少,饮食增加,便溏消失。服药10剂后,停服硝酸甘油片。服药至21剂后,胸痛消失,劳作后胸痛未发。服药至28剂后,诸症消失,胸痛未作,心电图大致正常。遂以原方改配丸剂,调理善后。
【原按】
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能的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关系,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各部都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获得后天的营养,始能精力充沛,机体健康。路老认为,脾胃一衰,百脉失养,诸病丛生。故《黄帝内经》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训,更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心肺虽居上焦,实赖脾胃之健运,脾胃为宗气之源。若肥甘无度,饥饱不调,情志过极,劳逸过度,致使脾胃损伤,气虚无以上奉,则宗气匮乏,久则心阳虚衰,血亏无以灌注,则血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脉络不通,则发胸痛,临床可见症见胸腹隐痛或闷痛,心悸易惊,纳食呆滞,胃脘胀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缓无力。
【编者按】
宗气聚于胸中,主要具有走肺以司呼吸,贯心而行血脉的两大功能。它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肺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协助心气推动心脉的运行,宗气不但为诸气之统帅,而且为周身血脉之纲领。由于心脏搏动和呼吸的产生都必须靠宗气的作用来完成,因而宗气是维持心肺功能活动的根本动力。宗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营血则血脉瘀滞,气血不通,故胸痹而痛;又因宗气不足无以行呼吸而“喘息咳唾,短气”。由此可见,宗气虚是胸痹发病之始因。胸痹以宗气虚为本,瘀血、痰浊、气滞、寒凝为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故调补宗气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法则。路老在此法则基础上,根据其他病因病机,酌情配伍养阴、温阳、行气、活血、化痰等药物,可使气虚得补、气滞得通、痰瘀得消、寒凝得散而痹痛自止。
(三)芳香醒脾,运化水湿法治疗胸痛
1.学术思想
湿邪为病具有重浊、黏滞之特点,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遏伤阳气。脾有运化水之湿功能,且喜燥恶湿,脾阳不足则水湿停聚,反之湿胜则困脾,遏伤脾阳,可见脾阳与水湿之间相互影响。只有脾阳振才能运化水湿,否则湿浊蕴结,出现胸部闷痛,阴雨天加重,脘痞纳呆口黏恶心,头晕沉重如裹,便软不爽,溲浊,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路老认为:湿为无形之邪,易阻碍气机,而脾主运化水湿,祛湿必先醒脾运脾,脾健则无生湿之源,而气机自通矣。
2.验案举隅
患者某,男,56岁,主诉:胸闷痛5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1986年开始胸闷痛,去阜外医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服消心痛、心痛定效果尚可。现症见:胸部憋闷窒痛,阴雨闷热天气尤甚,每日发作3~4次,休息后不能减轻,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脘痞胀满,口黏腻感,不渴,头昏沉,肢体沉重,四肢倦怠。舌质暗淡,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象濡细。心电图检查结果ST-T改变。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湿浊痹阻,胸阳不展。
治则:醒脾化湿。
处方:
7剂,水煎温服。
患者遵医嘱服上方7剂后,脘痞胀满、口黏腻感、头昏沉均减轻,他症同前。舌质淡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厚腻略减,脉濡细。继以前法再进,加干姜4g、草果6g,以增强效力。
服药10剂后,周身舒畅,胸闷痛、四肢倦怠好转,脘痞胀满头昏头沉、肢体沉困减轻。舌质淡暗,舌苔薄腻,脉濡细。既见效机,守方不变,随症加减再服24剂后,胸痛消失,近10日未作,未诉胸脘痞满,口爽,肢体轻捷。
后服药20余剂,诸症皆无。
【原按】
路老总结,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明显改变,因过食肥甘、嗜烟饮酒,湿浊痰阻为患的胸痹也日益增多。他认为现代临床中,胸痹的病因病机已不止仲景所论“阳微阴弦”一途,更因“脾虚湿盛”或“水湿困脾”所导致。脾主运化,脾虚不运则湿浊中阻,积久生痰,湿浊上蕴胸中,则胸阳不展;痰浊上逆,阻滞血脉,则痹而不通,发为胸痛。临床可见胸闷不适,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头重如裹,或有浮肿、神疲,口干不欲饮,舌苔厚腻或滑腻,脉濡缓或沉滑。
【编者按】
湿邪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朱丹溪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病及与湿有关的证候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各科之中,冠心病中亦不乏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耳聋”。指出湿邪能导致胸腹满、心痛、心病,可以说是湿邪与冠心病相关的最早记载;张仲景更是将湿邪导致的冠心病进行了具体论治,并具体记载了治疗胸痹的“茯苓杏仁甘草汤”、“薏苡附子散”实际上就是用醒脾化湿法、散寒除湿法论治冠心病的良方,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路老治疗脾虚湿盛之胸痛,抓住湿浊痹阻,胸阳不展的病机,醒脾化湿,活血通络,取得不错的疗效。
(四)养血柔肝、健脾益肾法治疗胸痛
1.学术思想
路老认为心主血藏神,肝主疏泄,藏血舍魂,体阴而用阳,心肝共同调和血脉,共同协调情志。若七情过激,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心之气血受阻,心络不和即可发为心痹。认为疏肝与柔肝是基本大法,并提出治肝四法“肝气郁结者,疏肝解郁;心肝气虚者,益肝养心;肝火扰心者,凉肝泻心;心肝阴虚者,柔肝养心。”因此,路老师在调理中焦脾胃时非常重视升降药物的运用,并常选用佛手、香橼、绿萼梅、香附、柴胡、莪术等疏肝理气,此即“土得木而达”。
2.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53岁,主诉:胸闷伴气短3年。
200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偶有胸闷、气短,持续5~10min,长则1日,可自行缓解。曾治疗效果不明显。现偶有胸闷,气短,心烦易怒,饮食可,睡眠正常,大便不成形,日2~3行,小便正常。末次月经2个月前,月经量少,月经色正红。舌质紫有瘀斑,舌苔黄白厚,脉象两寸、关弦滑小数,尺弱。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供血不足。既往史:患高血压10年,高脂血症,脂肪肝史。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脾肾两虚,血虚肝郁。
治则:养血柔肝,健脾益肾,佐以调理冲任。
处方:
9剂,水煎温服。
服药9剂后,心烦减轻,时有头晕,头痛,目眶痛,善太息,行路多则膝关节疼痛,鼻干,饮食可,睡眠不实,大便不成形,日3~4行。舌质紫,有瘀斑,舌体胖,舌苔白,脉两寸关弦滑小数,尺弱。在上方基础上,去掉郁金,莲子肉,香附,金蝉花,加上淫羊藿、仙茅、黄柏、炒薏米,以增强效力。
服药14剂后,头晕减轻,膝关节疼痛减轻,时有胸闷,心烦,鼻干,双目易疲劳,饮食可,睡眠好转,大便时成形时溏,日2~3行。舌质淡紫,有瘀斑,舌体胖,舌苔中根黄,脉弦细。后继以益气养血,宽胸涤痰法调之。
服药28剂后,诸症得平。
【原按】
路老认为胸痛之病位在心,与肾关系密切,正如《景岳全书》中云“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由不因乎下,心气虚者,未由不因乎精。”心居上焦,主气属阳,肾居下焦,属阴主水,二脏同居少阴,以经络相连,肾水上济于心,滋心阴以使水火不亢,心火下交于肾,温肾阳以使肾水不寒。心本于肾,肾为脉之根,气之根。心主血脉,血脉运行必须依靠肾阳的推动,心阳振奋,鼓动有力则血可畅行。老年人年老体虚,下元亏损,肾阳气虚弱无以温化,寒凝血瘀,脾胃运化力薄,水液精微运化失常停而留为痰浊水湿。肾气衰,则脏腑功能低下,血运无力易致气血瘀滞,阻于胸中,胸阳不展,发为胸痹,故临床治疗时应以养血柔肝,健脾益肾,并佐以调理冲任。
【编者按】
中医认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主疏泄,主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主藏血;心主血,血脉运行与心肝关系密切;脾主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有病,可累及诸脏,心主行血,脾主统血,心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心肾相关。心居上焦,主气属阳,肾居下焦,属阴主水,二脏同居少阴,以经络相连,肾水上济于心,滋心阴以使水火不亢,心火下交于肾,温肾阳以使肾水不寒。心本于肾,肾为脉之根,气之根。心主血脉,血脉运行必须依靠肾阳的推动,心阳振奋,鼓动有力则血可畅行。而肝脾肾三脏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路老在治疗胸痛时,即使没有肝肾亏虚症状,也适当配伍滋补肝肾药物,以温五脏、壮元阳、滋肾水、补精血、健脾胃。标本兼治,痰化瘀散,血脉畅通。
(五)温中健脾,散寒宣痹法治疗胸痛
1.学术思想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寒气上逆可见突然胸痛如绞,形寒肢冷,甚至汗出,短气心悸或伴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状。路老认为此乃多发于脾胃阳虚复感外邪之人,因中阳虚衰,阴寒内盛,寒气上逆心胸,令胸阳不宣,鼓动血行无力,同时阴寒遏滞血脉瘀阻而为痛,即《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所云“阳微阴弦”。路老善用附子理中汤加桂枝、高良姜、丁香、西茴以温散寒邪,降逆通络而止痛。
2.验案举隅
患者某,男,54岁,主诉:胸闷、气短5年余。现病史:2001年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左腋下连及左肩胛骨隐痛,畏寒,四肢不温,乏力,易感冒,晨起口苦,口干,肝区隐痛,食后胃胀,嗜睡,夜尿次数3~4次,大便日1行,质稀,小便淋沥。舌质淡,舌体中,舌苔薄白,脉象细。既往史:患脂肪肝10年,前列腺炎5年,慢性结肠炎20年。血压:130/100mmHg。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脾气亏虚,胸阳不展。
治则:益气健脾,通阳宣痹。
处方:
14剂,水煎温服。
服药14剂后,诸症减轻,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增损,经治2月,诸症日见减轻。
【原按】
叶天士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寒气上逆可见突然胸痛如绞,形寒肢冷,甚至汗出,短气心悸或伴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状。路老认为此乃多发于脾胃阳虚复感外邪之人,因中阳虚衰,阴寒内盛,寒气上逆心胸,令胸阳不宣,鼓动血行无力,同时阴寒遏滞血脉瘀阻而为痛,《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是其病机之概括。并主张心阳虚衰时加制附子、干姜,佐之以调补脾胃,杜绝痰湿滋生之源,通经宣痹。
【编者按】
《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明确提出了痛证与寒邪的关系,《脉经》提出“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进一步指出了寒邪与胸痹的发生密切相关。寒主收引,可使血脉挛缩,影响血运,而寒邪痹阻阳气,易留饮化痰,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痰阻等相兼为病。《素问·调经论》篇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故活血化瘀法亦常寓于温阳治疗之中。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气虚血瘀“其微循环管襻短小、模糊,血管充盈不良……血色较淡等改变,导致血流缓慢,组织器官灌注不良而形成瘀血,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症状的病理生理特性”。故路老喜在健脾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当归、炒山楂等活血化瘀,通脉行血,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此类药均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缺氧等。在临床中酌情应用,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