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征性脊柱侧凸的诊断与治疗
- 沈建雄
- 5270字
- 2020-08-29 07:43:49
第三节 Ehlers-Danlos综合征
一 概述
Ehlers-Danlos综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EDS)又称弹力过度性皮肤(cutishyperelastica)、伴皮肤和关节松弛的皮肤毛细管破裂(dermatorrhexis with dermatochalasis),为真性结缔组织病,属于遗传性结构蛋白病。Ehlers-Danlos综合征为罕见的结缔组织遗传疾病,当其累及骨关节系统将会有关节疼痛、肿胀及不稳、脊柱畸形等表现。该病最早由Tschernogobow于1892年报道,作者所描述的典型症状为皮肤弹性增高,关节过度活动以及骨关节假瘤样突起。目前国际上所公认的疾病名分别来自于丹麦的皮肤科医师Ehlers及法国的皮肤科医师Danlos在1901年与1908年的报道,他们指出这些缺陷是由于结缔组织异常,故命名为Ehlers-Danlos综合征。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病男女均可累及,男性发病率较高。往往有家族史,多数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少数家庭本病是以性连锁隐性遗传的特征出现的。Ehlers-Danlos综合征不同亚型遗传方式并不相同。根据遗传、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可将其分为11种类型,其中Ⅵ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增大、关节过度活动,部分患者合并脊柱侧凸及眼球病变。该病十分罕见,发病率低于1/50000。Ehlers-Danlos综合征主要是胶原纤维量及形态上的异常导致结缔组织的缺陷,在真皮、皮下和关节囊里形成一种异常编织的疏松组织,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Ehlers-Danlos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较多,多集中在动脉壁细胞外基质如胶原、弹力蛋白的改变,血小板、毛细血管结构的变异以及酶学改变等方面。O’connell等研究发现肌腱蛋白-X(Tenascin-X)为胶原纤维间的桥接分子,其缺失可能是Ehlers-Danlos综合征发病的可能机制。Pepin等对一组Ehlers-Danlos综合征Ⅳ型患者及其亲属进行研究发现,患者的Ⅳ型前胶原基因( COL3A1)发生突变,但并发症类型与 COL3A1特定突变无关。Arteaga等认为Ehlers-Danlos综合征Ⅳ型的特点为大血管的破裂,而这种表现是由于Ⅲ型胶原突变所致。Yeowell等发现Ehlers-Danlos综合征Ⅶ型是由于前胶原肽酶的缺陷,这种酶缺陷使胶原形成变得无序而薄弱。
三 主要临床表现及分型
Ehlers-Danlos综合征特征性表现为:
(一)皮肤的弹性过度
(二)皮肤和血管十分脆弱
皮肤的轻微损伤就可以引起血肿或皮下出血。创伤后留下香烟纸样的萎缩瘢痕,瘢痕后期可发生软疣样假性肿瘤。
(三)关节松弛和过度活动
(四)前额宽大,眼距、鼻梁较宽,并伴有先天性皱褶的内眦皮赘等特殊面容
(五)血管扩张性改变
如主动脉瘤、动脉夹层等,属于Ehlers-Danlos综合征Ⅳ型,是并发症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六)胫前和前臂的改变
许多硬的豌豆大小的钙盐沉着结节。
(七)Ehlers-Danlos综合征常伴内脏损害
患者肠壁脆弱往往导致自发的肠破裂,反复的胃肠道出血和食管疝也可发生。妊娠期子宫破裂常危及生命。
其中前三条通常称为Ehlers-Danlos综合征三联征:过度弹性皮肤、反复血肿和关节松弛。Pepin等发现80%患者在40岁以后有并发症发生,多数死于动脉破裂、肠道破裂或子宫破裂。他们总结的81例女性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其中有12例死于妊娠期并发症。
另外,少数患者可伴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典型表现。目前对Ehlers-Danlos综合征的研究开始注重其亚型差异和临床多样性表现。1998年英国医学遗传学家Beighton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六型(表1-3-1)
表1-3-1 Ehlers-Danlos综合征临床分型
四 鉴别诊断
除了其他EDS类型,鉴别诊断还包括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关节活动过度型EDS可能难以与关节活动过度综合征相鉴别,后者较为常见,表现为肌肉骨骼疼痛和广泛的关节活动过度,且无任何提示EDS或另一种结缔组织疾病的其他特征。几种结缔组织疾病与EDS有共同特征,包括下述疾病。
(一)马方综合征(Marfan综合征)
马方综合征与EDS相似,通常表现为关节松弛,由 FBN1基因突变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EDS一样,马方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关节活动过度、脊柱侧凸和轻度主动脉扩张;但根据不相称的高身材、晶状体脱位、鸡胸和进行性主动脉扩张可将马方综合征与不同类型的EDS区别开来。此外,经典型EDS的皮肤表现不常见于马方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包括:长骨过度生长、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漏斗胸和(或)鸡胸、脊柱侧凸、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和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破裂倾向。
(二)皮肤松弛症
皮肤松弛症表现为皮肤松弛赘生,从牵张状态复原时较为缓慢。可发生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和其他血管受累。常见疝和肺气肿。该病有数种不同类型,以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方式遗传。虽然EDS患者的皮肤也易于拉伸,但其过度伸展后可迅速复原,借此可将EDS的皮肤表现与皮肤松弛症相鉴别。
(三)Loeys-Dietz综合征
Loeys-Dietz综合征可引起主动脉瘤和其他动脉瘤及动脉夹层,但也可引起广泛的动脉迂曲、眶距增宽(双眼间距宽)、腭裂或悬雍垂裂。部分Loeys-Dietz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极类似于血管型EDS患者的半透明皮肤和萎缩性瘢痕形成,但前者的腭裂、悬雍垂裂和动脉迂曲在EDS患者中并不常见。
(四)成骨不全
成骨不全是一组主要特征为骨质减少、骨质脆弱和反复骨折的疾病。某些类型的患者可能存在蓝色巩膜、听力损失和进行性骨骼畸形。患者常见关节松弛,但成骨不全的特征性表现“骨质减少和反复骨折”则极少见于EDS。该病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方式遗传,取决于具体类型。
(五)Larsen综合征
Larse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关节(髋、膝和肘)脱位、特殊颅面特征(面中部扁平、鼻梁塌陷和腭裂)、身材矮小和马蹄足畸形。该病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虽然EDS和Larsen综合征患者均可见关节脱位,但Larsen综合征患者的特殊颅面特征在EDS患者中不存在。
(六)Stickler综合征
Stickler综合征表现为特殊颅面特征(面中部扁平、腭裂和小颌畸形)、高度近视伴视网膜脱离风险、听力损失和脊柱关节病。受累患者可能存在马方综合征样体型和关节松弛,关节脱位不常发生。由多个不同基因引起,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Stickler综合征患者可能存在关节松弛,但也存在各型EDS综合征中不常见的其他特征,如听力损失、极高度近视及其特征性颅面表现和腭裂。
五 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
发生脊柱侧凸、外周神经病或新发颈部疼痛的EDS患者应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和监测。脊柱侧后凸型EDS患者发生严重脊柱侧后凸风险特别高,常需手术治疗;其他类型EDS患者,如经典型、关节活动过度型及关节松弛型EDS患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凸,并且可能需要脊柱外科干预,如间断佩戴支具治疗或手术融合。脊柱侧凸的EDS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高,严密监测血压和出血十分重要。可能需要应用颈椎屈/伸X线片和MRI检查评估颈椎的不稳定性。
六 麻醉和围术期管理
主要原则包括:①仔细进行术前评估和确定EDS类型,这对开展恰当的治疗十分关键;②评估出血史、心血管病史及插管和伤口愈合困难情况;③尽可能使用无创性监测;④应仔细注意患者的手术体位,组织脆弱者要使用恰当的垫料,并且慎用止血带;⑤术前、术中、术后需要仔细监测液体并控制血压;⑥注意有无困难气道的情况,这比在普通人群中要常见得多,包括潜在的出血、组织损伤和关节脱位;⑦仔细地评估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及颈椎不稳的患者;⑧出血的处理应相对个体化,部分患者可从使用氨甲环酸等药物。
对Ⅵ型Ehlers-Danlos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仅有少数文献报道,其手术指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Leatherman等认为由于出血及软组织愈合不良等潜在风险,应尽量避免手术。Brien等报道了一组6例Ehlers-Danlos综合征合并严重脊柱侧凸的患者,均行后路脊柱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共行14例次手术。有8例次出现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内固定失败,切口感染及死亡,其认为对于此类患者,尽量采取相对保守的手术方法,术前充分评估,术中及术后需要格外注意出血及感染的发生。
七 小结
Ehlers-Danlos综合征是一类极为罕见的结缔组织性疾病,若脊柱侧凸持续加重,且合并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外科干预是一种选择。术前应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关注手术区域的组织情况;术中应控制性降压、仔细止血,适当应用止血药;术中仔细操作,手术相对安全。后路融合固定手术能有效避免弯曲进展及躯干失平衡。选择前路手术时,一定要特别谨慎,避免大血管损伤破裂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典型病例1】
北京协和医院脊柱外科于2008年2月诊断并治疗了1例以脊柱病变为主要表现的Ⅵ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行侧凸矫正脊柱融合术,随访2年,恢复良好。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4岁,因“发现背部不平10年,加重2年”入院。患者诉自幼皮肤松弛柔软,手、脚腕活动度大,能够过度背伸;磕碰等轻微外伤后容易出现血肿,全身轻微擦伤后容易生成瘢痕(图1-3-1)。查体可见皮肤松弛,弹性差,有关节过度活动表现;组织损伤后易出血,止血困难。除上述症状之外,无明显关节肿胀、疼痛,步态正常,上肢精细动作正常。
图1-3-1 患者手、脚腕活动度大,能过度背伸;双小腿多处瘢痕形成
X线表现
胸腰椎多个椎体形态异常(楔形变),胸弯Cobb角30°,腰弯Cobb角44°,伴有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50°。总体躯干平衡尚可,可见L 1/2有旋转半脱位的表现(图1-3-2)。
图1-3-2 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全脊柱CT
治疗方法及结果
为防止侧凸继续发展,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矢状面生理曲度,重建躯体平衡,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融合节段T 10~L 5。术中取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慢性炎症。术后腰弯改善为20°,腰段后凸改善为15°。
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疼痛缓解,畸形得到有效矫正,重建了矢状面平衡。术后2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患者诉腰部僵硬,其余无明显不适,脊柱X线正侧位片示脊柱内固定位置良好,脊柱融合确实,融合远端无弯曲进展,躯干平衡良好,无失代偿现象(图1-3-3)。
图1-3-3 术后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
【典型病例2】
北京协和医院脊柱外科于2017年9月诊断并治疗了1例以脊柱病变为主要表现的Ⅱ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行后凸矫正脊柱融合术,术后恢复良好。
临床资料
患者,女,34岁,以“腰痛10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3年”入院,患者自述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酸胀感,右侧显著,体位固定不变时加重,改变体位后可部分缓解,活动后不加重,疼痛影响夜间睡眠,患者大体相见图1-3-4。20年前因脐部隆起行脐部整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013年于外院行“右侧桡骨切除矫形术”,术后恢复良好。“麻醉药”过敏,具体药物种类不详,表现为臂丛麻醉后出现全麻样意识丧失,皮肤潮红伴皮疹。家族史:育有1子,全身皮肤松弛及韧带松弛,膝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怀疑Ehlers-Danlos综合征可能性大。
图1-3-4 患者术前大体像
查体
全身皮肤松弛,弹性不佳(图1-3-5),全身韧带松弛,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图1-3-6),双侧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图1-3-7),左侧上尺桡关节半脱位(图1-3-8)。右上肢上尺桡关节处有约6cm手术瘢痕。左上肢左侧小腿前侧有约8cm外伤后缝合瘢痕。脊柱腰段后凸畸形,无明显剃刀背畸形,右侧下腰部及臀部压痛;左肩高于右肩约1cm;双下肢Barbinski征(+)。身高:147cm,体重:56kg,坐高81cm,C 7~S 161cm,下肢绝对长度:左77cm,右77cm;相对长度:左81cm,右80cm,膝上10cm腿围:左42.5cm,右43cm;膝下10cm腿围:左:3cm,右:33.5cm。
图1-3-5 患者全身皮肤松弛,弹性不佳
图1-3-6 全身韧带松弛,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
图1-3-7 双侧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图1-3-8 左侧上尺桡关节半脱位
辅助检查
2016-08-29全脊柱正侧位(拼接相):脊柱后凸畸形,最大后凸角(T 11~L 3)72°(图1-3-9),三维CT显示L 1、L 2椎体楔形变(图1-3-10),MRI示L 1~L 3腰椎管狭窄(图1-3-11)。追查基因检测结果:COL5A2杂合突变,考虑病理性突变,突变与疾病致病有关。诊断为Ehlers-Danlos综合征Ⅱ型,脊柱后凸畸形,双侧尺桡关节脱位,右侧桡骨头切除术后。
图1-3-9 术前全脊柱正侧位片
图1-3-10 三维CT显示L 1、L 2椎体楔形变
图1-3-11 MRI示L 1~ 3腰椎管狭窄
治疗方法及结果
为防止后凸继续发展,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矢状面生理曲度,重建躯体平衡,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融合节段T 11~L 4。取背部正中切口T 11~L 4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双侧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外缘及横突根部。探查见后凸顶点位于L 1~2,L 1~2间后方椎板融合。根据解剖结构确定进钉点,常规准备钉道,于T 11~L 4置入钛合金椎弓根螺钉。咬骨钳咬除T 11~L 3棘突后,用超声骨刀和骨刀切除L 1下1/3椎板、双侧L 1下关节突、L 2上关节突和L 2上1/5椎板,形成“V”型S-P截骨。同法处理L 2~3S-P截骨。取二根合适长度钛棒,预弯出胸腰椎生理弯曲后,与双侧各螺钉相连,行L 1~4间加压闭合截骨间隙矫正后凸。术后复查全脊柱正侧位片,脊柱内固定位置良好,躯干平衡良好,术后后凸cobb角15°(图1-3-12)。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图1-3-12 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15°
(李 政 陈 崇 沈建雄)
【参考文献】
[1]Parapia LA, Jackson C. Ehlers-Danlos syndrome--a historical review. Br J Haematol, 2008, 141(1): 32-35.
[2]Uitto J. The Ehlers-Danlos syndrome--phenotypic spectrum and molecular genetics. Eur J Dermatol, 2005, 15(5): 311-312.
[3]Yeowell HN, Pinnell SR. The Ehlers-Danlos syndromes. SeminDermatol,1993, 12(3): 229-240.
[4]McKusick VA. The Ehlers-Danlos syndrome. In: “Heritable Disorders of Connective Tissue, ” 4th ed. St. Louis: C. V. Mosby, 1972, 292-371.
[5]O’Connell M, Burrows NP, van Vlijmen-Willems MJ, et al. Tenascin-X def i ciency and Ehlers-Danlos syndrom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Br J Dermatol, 2010, 163(6): 1340-1345.
[6]Pepin M, Schwarze U, Superti-Furga A, et al. Clinical and genetic features of Ehlers-Danlos syndrome type Ⅳ, the vascular type. N Engl J Med, 2000, 342(10): 673-680.
[7]Arteaga-Solis E, Gayraud B, Ramirez F. Elastic and collagenous networks in vascular diseases. Cell StructFunct, 2000, 25(2): 69-72.
[8]Blaszczyk M, Depaepe A, Nuytinck L, et al. Acrogeria of the Gottron type in a mother and son. Eur J Dermatol, 2000, 10(1): 36-40.
[9]Meldon S, Brady W, Young JS. Presentation of Ehlers-Danlos syndrome: iliac artery pseudoaneurysm rupture. Ann Emerg Med, 1996, 28(2): 231-234.
[10]Imamura A, Nakamoto H, Inoue T, et al. Ruptured dissecting aneurysm in bilateral iliac arteries caused by Ehlers-Danlos syndrome type Ⅳ: report of a case.Surg Today, 2001, 31(1): 85-89.
[11]Solomon JA, Abrams L, Lichtenstein GR. GI manifestations of Ehlers-Danlos syndrome. Am J Gastroenterol, 1996, 91(11): 2282-2288.
[12]Beighton P, De Paepe A, Steinmann B, et al. Ehlers-Danlos syndromes:revised nosology, Villefranche, 1997. Ehlers-Danlos National Foundation (USA)and Ehlers-Danlos Support Group (UK). Am J Med Genet, 1998, 77(1): 31-37.
[13]Brinckmann J, Açil Y, Feshchenko S, et al. Ehlers-Danlos syndrome type VI: lysyl hydroxylase deficiency due to a novel point mutation (W612C). Arch Dermatol Res, 1998, 290(4): 181-186.
[14]Pasquali M, Still MJ, Vales T, et al. Abnormal formation of collagen crosslinks in skin f i broblasts cultured from patients with Ehlers-Danlos syndrome type VI. Proc Assoc Am Physicians, 1997, 109(1): 33-41.
[15]McMaster MJ. Spinal deformity in Ehlers-Danlos syndrome. Five patients treated by spinal fusion.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4, 76(5): 773-777.
[16]Leatherman KD, Dickson RA. The management of spinal deformities.London John wright, 1998, 71.
[17]Rabenhorst BM, Garg S, Herring JA.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in patients with Ehlers-Danlos syndrome: a report of six cases. J Child Orthop, 2012, 6(2): 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