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
- 张锡纯 柳西河
- 6062字
- 2020-08-29 06:33:52
导读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名医张锡纯所著。该书谈方论药、辨证施治均从实际出发,从不空谈。是书曾多次印行,行销全国,远及海外,曾被广大中医界同仁誉为“第一可法之书”。众多医家遵其理,执其方,以治疑难病证,多能立起沉疴,效如桴鼓。
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与作者
张锡纯字寿甫,1860年生,祖籍山东省诸城,明代其祖上迁居河北省盐山县边务乡。幼年随父读书,于深研六经诗文之外,兼及医学,尤邃于《易》理。稍长,教读乡里,科举不第,则转攻医学。为人治病,往往力排众议,独任其责,群医束手之证,常能力挽沉疴,远近咸服其胆识。辛亥革命之后,从戎武汉,为军医正。1918年赴沈阳,创立达中医院,为我国中医建院之肇始。直奉战时,回乡悬壶于沧县,临证救难,常能起死回生,因而医名日噪,其时,与江苏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被医界誉为“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为“名医三张”。主张中西医应互取所长,补己之短,为我国早期主张中西医汇通派人物之一。晚年(1928年)迁居天津,建国医函授学校,设馆课徒,欲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当时众多有志之士,如隆昌周禹锡,如皋陈爱棠、李慰农,通县高砚樵,祁阳王攻酲,深县张方舆,辽宁仲晓秋,天津孙玉泉、李宝和等,皆列张氏门下,后皆为中医界之栋梁。1933年农历8月8日先生病卒,享年74岁。
锡纯先生,自举业未达,转而攻医,远自农轩、汉唐,近至明清医家典籍,靡不深究博览,采撷精华,独探奥蕴,卓然自成一家。于辨证论治,选药组方,更能别出机杼,不落恒蹊,而采取众人之长者,亦能折衷至当。对临证所创得心应手疗效卓著之方,则详加记述,并阐明方义,附有治验之案,积久而成篇,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本书方剂篇一、二、三期,共8篇。张氏临证用药,因药少攻专,故对药效体验尤深,遂将个人独得之秘,而前人又未论及者,逐味记述,并将常用西药附后,名《增广衷中参西录》,即本书第四期药物篇,共5卷。张氏医名与年俱进,迨至壮年,名扬远播,国内诸多医学杂志及报刊均争聘其为特邀撰稿人,并以刊登张氏之医论为殊荣,因而张氏发表了很多医学论文,后将这些论文汇为上下两册,共8卷,即成本书第五期医论篇。寿甫先生临证五十春秋,验案甚多,有的发表于医学杂志及报刊,有的珍藏于家室,后经系统归纳,分门整合,名为《志诚堂医案》,即本书第六期医案篇,共5卷。晚年于天津国医函授学校所撰《伤寒论》讲义,经其哲嗣张荫潮整理,而成本书第七期伤寒论篇,共4卷。全书总计七期30卷。
二、本书特点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
张氏认为,阐发医理之书,始于《内经》,其书虽有伪托,“然于醇粹之处,确乎贻之圣神”,“但于可信之处”,若能“精研有得,即能开无限法门”。所以,书中所论医理之处,多祖述《内经》,故其言不但征之可信,且为来者学习《内经》、指导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捷径。如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论述,认为“精明”即“神明”,因而提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露于心”,这种心脑贯通的论点,为养心安神,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又如通过对《内经》经文的研究,提出元气有先后天之分,而先后天元气功能迥殊,其先天元气“在于能施”,后天元气“在于能敛”。所以,在后天元气不足时,主要表现为敛涩无权,出现汗泻厥脱之证。因而提出补助后天元气,“惟以收敛药为主”,选用“萸肉、龙骨、牡蛎”等药,而用补气药辅之,“其上脱者辅以人参、赭石,若阴不能系阳,更宜加熟地、生山药以滋阴;若下脱者,宜辅以人参、黄芪,若下焦泄泻不止,而宜加白术止泻”。这些经验之谈,颇合临床正法。《灵枢》五味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其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据此二节经文,提出“宗气即为大气”。又据《灵枢》五色“人无病卒死”,系“大气入脏腑者”,认为大气下陷,不能“贯心脉而行呼吸”,则可导致很多危重证候,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治疗大气下陷诸证,当以升提大气为首务。他如“人身君火相火有先后天之分”、“三焦考”、“少阳为游部论”、“肓之上膏之下解及病在膏肓之治法”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为后学拓宽了视野。
张氏认为,《本草经》对365种药物,“皆详载其气味与主治”,而“明其气味,主治之理即寓其中矣”。因而本书讲述药物的功能主治,皆祖述《本经》,从气味谈起。为阐明其理,并引经典之用而征之,且于其后附有验案以佐证。如论桂枝,根据其“辛甘微温”之气味,提出其功能“力善宣通,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而以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其能散也”征之。同时认为桂枝“其花开于中秋,是桂之性原得金气而旺,且又味辛属金,故又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而桂之枝形如鹿角,直上无曲,故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如此诠释桂枝,不仅有利于对《本经》的理解,而其发明创新,又有利于临床应用。非仅如此,对《本经》所论药物功能,后世本草不载者,张氏亦详加记述。比如,山茱萸补益肝肾,敛汗固涩为世人所知,但《本经》谓其主心腹疼痛,逐寒湿痹,后世本草很少提及,而张氏认为山茱萸味酸性温,得木气最厚,收敛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可“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所以可治心腹疼痛及寒湿痹证。并附有以山茱萸为主治愈大怒后腿痛,不能转侧;陡然腿疼,不能行动;素患心疼,发作时昼夜呼号诸案以证之。此外,为了考校药物的性能以及毒副作用,张氏还对很多药物亲尝品验,如自服花椒一二钱,即感肺不收而胸闷,后饮凉水数碗方解,因感花椒辛热开散之性甚烈;口嚼甘遂一钱,未觉瞑眩,惟泻下水饮及凝痰少许,始悟甘遂降痰之力倍于硝黄,而为治狂圣药;又曾煎服麻黄八钱,以验其发散之力等。总之,张氏在深研《本经》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观察与亲自品验,对七十余种药物的功用主治作了详细的探讨与补充,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特别是所附大量验案,为理解应用这些药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寿甫先生熟读《本经》、《内经》及前哲典籍,欲藉古人之规矩、准绳“瀹我灵性,益我神智,迨至性灵神智洋溢活泼”,“又举古人之规矩、准绳扩充之、变化之、引申触长之”。张氏治病,初多遵古方,后因医随年进,经验日丰,多依仲圣方意,自创新方,虽有用古方者,亦多加减化裁,“辄能得心应手,挽回沉疴”,本书所载自创新方160余首,皆是“屡试屡验”,而后人用之亦“屡试不爽”者。如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诸证,常能立挽沉疴,今日以治气陷欲脱者,亦效如桴鼓。活络效灵丹治疗气血瘀滞之痃癖癥瘕,腿疼背疼多有良效,现代用以治疗冠心病之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复方丹参片(滴丸)及治疗宫外孕之宫外孕1号、宫外孕2号,皆宗此方而出。而用以治疗滑胎之寿胎丸,药少攻专,现代研究证实,以本方化裁,治疗习惯性流产,确有保胎安胎之效。以石膏为主组成之石膏阿斯必林汤、石膏粳米汤、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等,治疗外感高热之证,效果卓著,现代有人仿此以治流脑,获得了国家嘉奖。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之必读书。历代医家诠释《伤寒论》,多是逐条分析,随文演义,而张氏解析《伤寒论》则与众不同,其特点如下。
《伤寒论》寓义精深,理解不易,精通更难。寿甫大师解析《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以方证为目,将伤寒分为六经48证。对每一方证,先以引言开端,概述本方证发生原因及发病经过,继则引出相关原文。斯后对方证的病机、用药机理,或以自研所得,或旁征前贤之论,详加诠释,宛如剥胶抽茧,层次井然,使仲圣精奥之论,还于浅显。所以,本书是学习《伤寒论》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寿甫先生常说,“轩岐、仲景之书,大经大法固已灿然,然辗转传写,错讹不鲜,且时代变迁,人之禀赋各异,故药之凉热,方之配合,均宜准古为今,权其轻重缓峻,察天时人事之迭变,为之变通改正”。不然则是“厚诬古人,亦且遗害来世”。因此,对《伤寒论》之方,多有修润。如认为桂枝汤证,“乃卫气虚弱,不能护卫其营分,外感之风直透卫而入营,其营为风邪所伤,又乏卫之保护”所致,而卫气不能护卫之故,实由胸中大气虚损,所以张氏提出,应用桂枝汤时应加黄芪补其胸中大气以助卫气,而加薄荷凉散以取汗,服后则不必啜粥、温覆,同时加天花粉助芍药以退热,且可防加黄芪助热之弊。桂枝汤如此增润,用治太阳中风证更加稳妥。在分析麻黄汤证时,指出“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厚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应用时当“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并且认为今人禀赋多阴亏,应于方中加知母以滋阴退热。又如对“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仲景示人“宜麻黄汤主之”。但寿甫先生认为,“古人禀赋敦厚,淡泊寡欲,服之可有效,今人则禀赋薄弱,嗜好日多,强半阴亏,若遇此等证,宜以薄荷代方中桂枝,若其热稍剧,而大便实者,又宜酌加生石膏数钱,方能有效”。张氏之经验,颇合临床。
对《伤寒论》之方,除因时制宜而增损外,寿甫先生又宗仲景方义创制新方,以便于临床应用。如大陷胸汤虽可荡涤痰热而治结胸证,但因用药峻猛,“后世治结胸证敢用此方者,实百中无二三”,遂经多年揣摩,研制荡胸汤,方中既无有毒峻烈之甘遂,又无猛浪推荡之大黄,变峻猛之剂为和平之方,而治结胸之证,“莫不随手奏效”。又如太阳病误下转为下利,服葛根芩连汤后,若余热下利不止者,研制滋阴宣解汤,以补《伤寒论》之不逮;少阴病初得无大热者,仲景示人治以黄连阿胶汤,若日久增热,或肾经素有蕴热,以致心肾皆热,壮热充斥上下者,黄连阿胶汤则不能胜任,因拟坎离互根汤等,凡此,皆属为仲景张目,为来者说法之作。
《伤寒论》中有一方治多证者,如白虎汤,一用于太阳篇“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者;一用于阳明篇“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者”;一用于厥阴篇“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三者证虽不同,而阳明里热则一,故均用白虎汤清阳明里热。张氏将三者一起讨论,则便于读者掌握。《伤寒论》也有一证而用多方者,如阳明病发黄之证,若为“阳明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或“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檗皮汤主之”;“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而“伤寒发汗已,身目发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寿甫先生将此五节经文一起分析,使读者明了伤寒发黄,既有湿热之证,又有寒湿之候,而湿热之证虽病在阳明,但有偏表、偏里、偏实之不同,因此治疗有别。如此归纳讨论、对比分析,使读者对黄疸之证、因、脉、治一目了然。
寿甫先生勤于积累,善于总结,一生积累了大量验案,这些验案除见于各卷者外,又专有医案4卷,分为18门,载124案,广涉伤寒、温病、内科、妇科等多种病证。每案均有姓名,性别、年龄以资稽考,这种求实精神,后世剽撰者当汗颜以对。继则提出就诊主证,而后详述病因、证候、诊断、处方,终于方解、效果。其论病因约言不繁,讲证候主次分明,诊断病机分析入微,解方义君臣佐使井然,实为“诊籍”之典范。熟读每一验案,宛如襄诊在侧,亲聆先生之教诲。初学者,临证时可依样画葫芦,高明者,倘能变通化裁,定能登仲景之堂,入轩岐之室。
三、如何学习运用《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洋洋百余万言,是张氏毕生心血之结晶。20世纪60年代初,笔者读大学时,对本书即爱不释手。工作之后,即私淑先生,并亲受先生高足傅仙舫、李宝和等点拨,因此,对寿甫先生之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渐有所悟。就笔者个人体会,学好本书,应注意以下几点。
寿甫先生阐发医理多宗《内经》、《本经》,或征引《伤寒》、《金匮》,如论脑充血的发生,根据《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论述,指出脑充血症多因阳明热盛,或肝胆火盛,气血冲逆于上所致。随之提出脑充血的治疗,“当以清火、平肝、引血下行”为法。结合《内经》原文,细心揣摩寿甫先生的论述,则觉其理确凿可信。依据《本草经》阐述药物的功能主治又是寿甫先生的一大特点。如据《本草经》石膏“气微寒,味辛无毒”,主“产乳”的论述,并结合自己的临证所得,认为石膏“性凉而能散,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使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同时又根据唐宋以前医籍“未有煅石膏者”,而江笔花治一证有用石膏十四斤,吴鞠通治一证有用石膏至数十斤,徐灵胎治产后病亦重用石膏的医案,力驳“石膏大寒”及“石膏煅用不伤脾胃”之谬误。并在各医学杂志报刊大声疾呼“石膏生用直同金丹,煅用即同鸩毒”。可见,在读本书时,若能联系经典医籍研究,不仅品验到张氏宏论言之凿凿,同时也可加深对经典医籍的理解与应用。
本书系张氏多年写成,多次分期出版,所以有些内容书中多次出现。如对大气下陷的论述,一见于医论篇“黄芪解”,一见于方剂篇“升陷汤”,一见于医论篇“大气诠”。但三者内容各有侧重,“黄芪解”重在论述黄芪的功能与主治,“升陷汤”重在讲解该方的组成及适应证,“大气诠”重在考据经典阐明大气的生成、功能。但若将三者联读,对大气的生成、功能,以及大气下陷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的了解更加透彻。又如对石膏的功用、主治及用法,除在药物篇“石膏解”中有所论述外,医论篇还有三篇论文,细读这些篇章,不但对石膏的功用、主治及用法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还可看出寿甫先生对石膏的钟爱。
孟子有云,尽信书不若无书。张氏为一代医学巨匠本无可非,《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中医宝库中的一束奇葩。但由于时代和张氏本人的条件限制,书中有些观点则有悖于科学,如坚持“日绕地球”说,龙“确信其有也”,龙骨即龙之骨,非动物之骨化石等。另外,张氏虽主张中西医汇通,中西医互取所长,补己之短,使“中华医学光辉于全球之上”,但用中医理论比附西医理论时,有的则不免主观牵强。不过,这些只是书中的小疵,瑕不掩瑜,只要我们善于读书,扬其所长,弃其所短,择善而从,就能把寿甫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学到手,并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求全责备,那就是苛求古人了。
柳西河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