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055】无法入院

今天这个白班,姜洋上得还算轻松,病人也都挺稳定的,没有太多波澜。

交班结束后,姜洋还要负责垃圾清运。

隔离病房的护士,每周的工作量比普通护士要高出好几倍。因为病区的特殊性,就没有一个清洁工人踏足,病房日常的消毒、清理感染性垃圾,使得护士们又兼职当了清洁工。

病房打扫、拖地、倒垃圾、喷洒84消毒,擦门把手、桌面、床档、心电监护仪,移动消毒、初始消毒、终末消毒、开窗通风……

这些都要边做治疗边缝插针地进行,护士也深知这一道安全底线关乎到出入病房所有人的安全,更清楚危险的存在,不曾有丝毫懈怠。

通常一个班次各种治疗忙得不可开交,等下一班接班后上一班才腾出手来继续完成这些工作,除了继续打起精神经受疲倦的考验外,还要承受来自防护服的束缚、担心被暴露后的危险。

不停的擦拭外层手套很容易出现破口,大量转运垃圾下蹲防护服一不小心就会裂开,这个时候进到缓冲间重新消毒整装好再继续。

这个过程无疑危险重重。有的护士特别瘦,穿上笨重的隔离服,再拖着大大的垃圾袋,简直像个女超人。

作为组里唯一的男护士,姜洋承担了科室里最脏最累而且也是风险最高的工作——负责垃圾清运。

由于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患者的生活垃圾都要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姜洋每次都要背着十几斤重的消毒水对工作区域进行反复消杀,以此来保障大家的安全,减少感染风险。

姜洋把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装进一个黄色三环袋子里,扎紧口贴上标记,再转运到一楼医疗废物暂存处。

置放垃圾处,乌七八糟的各种感染性废物脏污狼藉,即便是穿着防护服,胸口传来的阵阵难闻的气味也让人恶心……

垃圾处理完了,这一天在医院的工作才算结束了。

姜洋回到酒店后,他先是灌了一瓶水,长时间憋尿,不去厕所,很容易引发尿道感染或者结石等疾病,每天下班后,尽管处在虚脱、想吐的状态,他都疯狂喝水,吃水果。

稍微休息了,他本想着可以和姐夫微信聊聊天,交交流流在医院的情况。

可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了母亲的夺命连环call。

他赶紧回过去视频:

“妈。”

“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啊!”

杨桂英上来就是一顿数落,其实她也不是责备儿子没接电话,而是现在只要是打电话儿子不接她就会多想。

是不是儿子出事了?

会不会也感染了隔离了?

杨桂英在家没事就想这些事情。

“刚刚上班呢,没带手机,啥事啊?”姜洋淡淡地回道,而后连忙又问道,“是芊芊有事啊?”

姜洋因为家里有个临产的妻子,所以他对家里的唯一担心就是妻子,看到母亲这样频繁打电话总是怕妻子出事,早产啊……

“没事没事。”

“没事就好,妈你下回没事别打视频这么勤,我没时间打再多也是看不到,只要有时间了我都会回。”

“我知道了。”

姜洋哪里懂得杨桂英这心里的担忧和焦虑啊!

“这不是今天立春,就是问问你吃了春卷没?”

在姜洋老家,立春都有吃春卷的风俗。立春时吃春卷是一件大事,入口的不只是美食,也寓意着一年的平安顺遂。

不光是吃春卷,还要接春。

姜洋记得每年立春的前几天,母亲早早翻了日历,把几时几分立春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并且提前一天用瓷碗盛着黑土,植株一棵白菜。

待到立春那刻,把那株白菜供奉到堂屋,还是要点上一炷香,并跪在蒲墩上十分虔城的接春。

接着在家门口燃放一挂鞭炮,把春的馨香引进家门。

有几年立春时刻是在凌晨二、三点钟,天气寒冷,又是熟睡时段,但村里的人也得从热被窝中爬起来,点燃鞭炮接春,鞭炮声在那几分钟内此起彼伏。

听到自家的鞭炮声和千家万户接春爆竹声汇到一起,仿佛听到了春声。

近两年,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政府加强监管,不允许放鞭炮了,这接春的习俗也渐渐没有了,但吃春卷保留下来了。

“嗨……就这事啊,”姜洋解释道,“他们这边习俗跟我们那不一样,没有春卷,但是,我们每顿饭都有鸡腿有鱼有虾,各种零食饮料水果随便拿,再不回去就要养胖了!”

虽然昨天心情挺沉重的,但今天挺顺利的,状态也好一些了,姜洋自从读大学后,跟母亲电话,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

“哦,哦……那好,那好。”杨桂英有些失望,但听着说吃得不错,也就放心了。

姜洋见一直没看到妻子,问道:“芊芊不在家吗?”

“她上班去了。”

“她还上晚班啊?”

“上啊。”

“不是去了胎心监护室嘛,也要值夜班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杨桂英哪里知道这些啊,就知道儿媳妇每天日常上班,其他她也不懂,也不会问,即使说了她也不知所云。

姜洋也明白了,就没再为值夜班的事情纠结了。

“那她最近人身体还好吧?”

“看着挺好的,能吃能喝。”

“哦,那就好。”

杨桂英说完看见视频里姜洋脸上有几处压痕清晰可见,“诶……你的脸怎么一条一条的印子啊?”

“哦,没事啊,”姜洋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笑着解释道,“我可能胖了,这是戴口罩戴的。”

杨桂英当然不知道N95口罩和护目镜的威力了,姜洋这才感到压痕处隐隐作痛,这眼下只能糊弄过去。

没等母亲回应,姜洋又忙转移话题:

“哦,对了,妈,我今天在医院碰上姐夫了!”

“哪个姐夫?”

“你说哪个姐夫?”

“不是芊芊的姐夫吗?”

“哦,哦,不是,我们老家的,科科姐夫,他也来武汉支援了,前两天来的。”

“哎呀,科科也去了!”杨桂英搞清楚了是哪个“姐夫了”,“他最终还是去了啊。”

“是啊!”

杨桂英其实这心里听到邓科去了武汉也是心疼,怕他有事,之前他她想着自己家里有一个人去了就可以了,人总是有私心的,去了一个她已经决定算是作出贡献了,她哪里知道现在武汉多么的缺医护人员啊。

停顿了一会,她又说道,

“那好啊,你们俩在一起,还有个照应!”

“是啊,不过,我们这也有规定,不能串门,只能自己待在房间里,互相说话都得隔1米的距离。”

“那不挺闷的!”

说完杨桂英又说道,“我刚刚以为你说的是芊芊的姐夫,他现在进医院了吗?”

“他进院?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啊?听说他是最近老是咳嗽,有点发烧,昨天我还听芊芊说想去医院看看就是一直去不了院。”

“这样啊,我怎么没听芊芊说过啊。”

“嗨……我还以为芊芊跟你说了呢,昨天我还说让她问你能不能帮忙看看,不过她说你本来上班就很忙,而且也不是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也帮不上忙,好像后来她说找了在武汉的上班的同学。”

“那后来进院了吗?”

“这我哪知道啊,我本来以为你刚刚说的就是他呢。”

“现在这边医院床位确实紧张,假如不严重在家还安全点。”

“就是说啊,现在感冒什么的真是很烦人,去医院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现在这形势也没办法,”姜洋说完又担心母亲在家关不住,怕她没事出去,万一染上这个病啊,那也得受罪,“妈,你这几天有出门吗?”

“现在小区规定两天出去一趟,给三个小时,买买菜,”杨桂英回道,“超市开着门,街边也有卖菜的,我在路边买了点青菜,新鲜些。”

滨江市全面收紧的战况也日益严峻。便利店关门、道路设卡、小区封锁,就剩几家大超市,采取了定点营业措施。

“对的,没事不要出去了。”

“待在家我倒没什么,就隔壁住着两口子,时不时大吵大摔,每天小争小斗……”

与世隔绝的这些天里,其实并没有给杨桂英带来太多不适。倒是隔壁那两口子,扰起民来,白天歇斯底里的哭骂,到了深夜,激烈的争吵声中还霹雳咣当摔东西的声音。

说到这里,杨桂英就噼里啪啦给姜洋倒起苦水来了:

“男的做饭时好像放盐多了,女的吃了一口,说这饭喂猪猪都不吃,人能吃吗?”

“你做饭好你咋不做?你做的饭人能吃吗?狗吃了狗都会中毒。”

“这两口子鸡一嘴、鸭一嘴,嗓门洪亮,把吵架当饭吃了。”

姜洋可没心思听母亲这七嘴八舌的说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妈,别人的事情你就不要去偷听了。”

“哪里是我偷听,天天吵得死,声音又大,我不想听都知道了……”

“哦,那您多注意身体吧,我去问下她姐夫的情况。”

“嗯,那你问问吧。”

挂完电话,姜洋马上电话联系了妻子姚芊。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了。

“怎么了?”

姚芊先问道。

“没事,就是下班了打个电话给你。”

姜洋已经有一周没打电话给妻子了,也是真的太累太忙了。

“哦,你哪里怎么样啊?”

“我挺好的,我听妈说你现在还要值晚班啊?你不是说你被调到胎心监护室去了嘛。”

姜洋关心地问道。

“胎心监护室晚上不也要上班啊。”

“你现在都34周吧,能受得了吗?”

“有什么受不了的啊,现在这个时候医院里病人也很少了,晚上除非是住院的,很少有人的。”

“那就好,你自己也量力而为吧,身体是第一位的,哪里不舒服了就赶紧请假。”

姜洋在武汉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变得更加在意家人了,以前的他因为护士工作久了,总感觉她们比别人更能扛,现在武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感染,想法也变了。

“我知道了,放心吧。”

“姐夫是什么情况啊?刚刚听妈说感冒了。”

“我妈给你打电话了?”姚芊赶紧问道。

“没有,是我妈刚刚说的。”

“哦……”姚芊停顿了一会说,“他就是月初开始有咳嗽,拉肚子,这几天更加严重了,发烧了!”

“姐夫不是没出去嘛,怎么……”姜洋没敢说出口。

“是没出门啊,但是偶尔总要去买菜的嘛。”

“现在发烧多少度啊?”

“持续38.39来回,主要是昨天开始他就会有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

“哎……可能不太好。”

“我知道,现在主要一直想进医院进不了院。”姚芊小声说道,“你们那边能进去吗?”

“我联系下我们这边的领队,问问他有没有办法。”

“好!”

姜洋马上挂了电话。

而后连续了医院这边的领队,原来找他的不只是姜洋,但是他也是无能为力,现在的床位就是很紧张。

姜洋拨通姚芊电话后无奈地回道:“没办法,进不了。”

“哎……我也猜到是这样,我问了其他在武汉的同学,也是这样的答案。”

“你也别急,我明天去给姐夫登记排队,总会排到的。”姜洋安慰道,“现在这边的病房确实很紧缺,马上方舱医院要开放,可能会好点。”

“我知道。”

“对了,现在你让姐姐她们单独割出一个房间给姐夫,平时尽量不要跟他接触。”

“我知道,现在现在已经这样了。”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