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3.11 关于婚姻

经历过或平淡,或激烈的爱情;或没有爱情的培育阶段,经人介绍,眼对眼看上或别的原因进入了婚姻殿堂,双方逐步培养默契,相濡以沫,最高境界可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根据相互的动作或眼神就可以知道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相互护持,相互陪伴,走到天涯海角。如有子女,还可一同抚养,一同陪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姻,应该是爱情的结晶,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满满的期望。

孩子,是婚姻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正解应该是: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这孩子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最为不孝顺的。国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在源头上面的变样,变成了婚姻中,女子必须要生孩子,才有孝。如果没有后人,可能被千夫所指。这是一种传统道德对婚姻自由的一种绑架,可能是一种出自善意的理解或出于对人类繁衍保护的潜意识的曲解。

“生儿育女自然是维系感情的重要的方面,但确不是唯一途径,婚姻保鲜之道在于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守到老。”

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冲突,经济方面的压力,自由理念的普及,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不结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或结婚不生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相对于崇尚核心家庭的大集体而言,这类人相对还是占有极少的比例,不过,在可预期的未来,这种人会逐渐增多。中国老龄化的社会结构趋势在短期内,即使已经开放二胎,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限于当前的生活条件及对养育孩子从散养到精心培养的观念的变化等各种原因的限制,二胎政策的实施并不能使人口在短期内爆发式增长。

家庭的成长,离不开双方或多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努力。对于家庭发展有很大助力的女士,外人多称她有旺夫相,是个贤内助;对于家庭发展有很大助力的男士,自然而然的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外人会说他们有夫妻相,这是一种在生活之中的同化现象:在共同生活中,在心灵的交融与和谐默契相处中,各自的心理思维、动作行为相互的影响,逐渐趋同,并不仅限于体态、精神面貌、气质,或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各种小动作。

“生命就像一只风筝,有约束,才有自由;一旦放纵,挣脱束缚,生命也会随之很快消逝。”

婚姻与家庭,就是这个约束,一个心甘情愿的约束。

婚姻的和谐是维系家庭稳定的基石。家是心灵歇息的港湾,是心灵天然的避风港。没有家的人都很想有个家。围墙外的单身男女很多都在拼命往里挤。

希望每个家庭的相处,都是愉悦幸福、相互理解、相互搀扶、相互鼓励、默契与共的,而不是充满争吵、喋喋不休、怨声载道、消极处世的。

如家庭内部的不和谐,容易出现婚变,潜在的家暴现象可能愈演愈烈。幸福的家庭几乎相似,不幸的家庭内部矛盾重重。生维系婚姻的核心情感的崩塌,相互的信任感的逐渐缺失,厌恶感取代最开始的好感,并逐渐加剧,道德的约束消失,各种潜在的矛盾显现,可能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互补谅解,甚或拳脚相向。突破底线之后,可能有红杏出墙,或小三、小四的出现。于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也是不幸的,童年的阴影或许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性格,或许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03022020194619UTC+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