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永远的石头

几年前,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疯狂的石头》竟在相对冷清的中国电影界掀起了不小的热闹。

在剧中,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领导为了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被动局面,特意就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能卖出天价。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三人偷窃小组很快盯上了此物。为了成功盗得这一宝物,两路强盗在不得不共同面对该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设置的重重机关时,还需要想尽办法相互拆台。然而,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几番易手之后,无论是国际大盗麦克,还是道哥的三人小组,都被黑色幽默彻底地唏嘘一把。

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影片最后的那一幕:道哥三人小组中剩下来的黑皮由于多日滞留井下,饥渴万分,在面对一个面包房的食物诱惑时,义无反顾地又伸出了手。发现此一情景的面包房厨师竟骑上了摩托追赶黑皮,黑皮却能一边嚼着面包,一边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极速向前狂奔。在这种极其夸张的场景下,影片戛然而止。

如果说电影《疯狂的石头》演绎的是一曲令人捧腹的黑色幽默,那么本书要讲述的,则是一个将自己渗进了中国公众生活的现实版“疯狂的石头”。这块石头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极富秀场的高调生活,还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产业。

是的,这个“疯狂的石头”便是中国龙头地产企业的教父——王石。

在中国,企业家是个并不大的特殊群体。而能将企业家、明星、登山健将、作家集一身的企业家,更是少之又少,王石则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一员。

作为企业家,他指挥着旗下的房产大军实现了中国地产界唯一的千亿销售记录,并盘踞中国地产界颠峰数年;作为明星,他上演了中国企业家代言跨国公司的惊彩首秀;作为登山健将,他衷情于用脚步丈量山川,在峰峦之巅写意快乐人生;而作为作家,他用自己的人生和灵魂写就了多部畅销之作,引得粉丝无数。

著名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这样评论他:“他有时很高调,曾在珠峰之巅留下脚印;他有时又很低调,隐匿在山的背后打量生命。”而他自己却说,登山后学会了珍惜生前身后事,也懂得了为梦想不放弃。

功成名就之后,年届六十的王石这样总结自己:“虽然登珠峰是很难,我用4年完成了它,但做企业做了20年,现在还在熬。如果把做企业比作登珠峰,那么现在企业就在6500米的山上。”他把自己的登山和做企业连在了一起,“2004年我完成了登七大洲最高峰的目标,出了本画册叫《第八峰》,世界上只有七大最高峰,怎么冒出第八峰?那是心目当中的最高峰,它的高度没有物理限制,只要你不放弃,生命一直在延续,就像我去求学,一直在为攀登人生高峰做储备,以达更高。”

记得在参加王石一次新书发布会时,听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一种复杂的情感纠结体,受过共产主义教育,对‘文革’感到困惑,改革开放后到深圳打拼,目标变成简单的改善生活。直到今天,我都喜欢行走、感受、了解各种哲学,这在本质上应该是在重新反省生存的意义吧。”

为什么把自己定义为“一种复杂的情感纠结体”?王石无疑是用自己的经历和一手打造的万科地产进行着富有个性的诠释。

时至2012年,王石的每一次举动,都还继续引领着中国“房事”的微变。

“我鼓励年轻人、创业者勇于开创、尝试!‘包括万科人吗?他们想离开万科做老板,你王石什么态度?’许多记者问。态度是一样的,经过万科的熏陶,万科人的创业是精彩的。即使离开了万科,精神上仍归属万科。”王石的教父本色不言而喻。

而身在哈佛的王石更是身体力行,向天下所有的有志学子发出了召唤:“天蓝风止,温度却出奇的低。午餐碰到一位设计学院的研究生,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有意向到万科工作。‘中国过去30年发展迅速,有很多机会,今后还有机会吗?’学生问。我的回答是,过去是粗放发展,或叫野蛮发展。发展形式正在转变。经过严格科学训练的哈佛生到中国就业发展正是时候。”

这显然也是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根本立意。

当然,正如笔者在早前一部关于王石的著作中说的那样:王石和万科的公众特性,也决定了人们对二者解读的多样性。这其中,难免就会多出些娱乐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