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魏晋风是种什么风?——士族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1.三国时有建安风骨,为什么没有吴蜀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元年(196),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都,控制了朝廷。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代汉。所谓的建安风骨,指的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

后世在谈到建安时期的文学创作时,必然首推三曹,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其次就是以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建安七子,还有《文姬归汉》中的女诗人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

曹操无疑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那么,为什么在他的统治下能够开创建安风骨呢?

多年以来,许多读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文人喜欢和曹操作对。曹操杀过文人(如孔融),所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文人墨客一般是不喜欢曹操的。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建安七子都曾在曹操手下为官,大部分人是支持曹操的。就是骂过曹操祖宗的陈琳,曹操也没有杀他,而是让他与同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一起“管记室”。还有著名的女诗人蔡琰因战乱而流落匈奴,就是被曹操赎回来的。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爱才,重视招揽文化界的人才。我们不能因为曹操杀过孔融等文人,就认为文人墨客一般都是与曹操针锋相对的。这是不符合真实历史的。

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这谁都知道,不细述。关键是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什么特长?

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冯翊是东汉时期郡名)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

由此可见,曹操还是一位书法家,而且擅长音乐和围棋。

曹操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由此可见,曹操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些说明什么?

说明曹操多才,与文人墨客有共同的话题,有利于进行情感沟通。但是,在两汉时期,研究儒学被视为主业,而文学只能被视为副业。那么,为什么在建安时期,文学变得空前兴盛呢?

因为曹操在爱好文学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位——曹魏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曹操喜欢文学,提倡文学,这极大地提高了其统治区域内社会各界对文学的重视。

唐朝时期,诗仙李白有一句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为何如此推崇建安风骨呢?

鲁迅评价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儿子曹丕创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李白、杜甫虽然诗歌写得好,但是,他们的成就离不开前人在文学领域的开拓。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建安时期的文学具有创新性,其贡献是泽被后世、影响深远的。建安风骨不仅是当时的文学盛况,也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

那么,三国时有建安风骨,为什么没有西蜀风骨?

曹操出身于统治阶级上层,是在士族、名士圈子里长大的贵族子弟,在学习文学上和接触文化达人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据《资治通鉴》,孔融被袁谭所败后,“曹操与融有旧,征为将作大匠”。由此可见,曹操与文化达人孔融早年就是老相识。

相比之下,刘备不具备曹操这样的条件。怎么讲?

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曾“贩履织席为业”,来自社会底层。虽然曾“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是“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说白了,刘备的文化水平不行,与文化达人们缺乏共同语言,难以融入当时的文坛。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讲:“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备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分子。

刘备需要有“智术”的知识分子。刘备看重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是因为他们在智术领域有水平,而不是他们擅长写诗歌。

那么,诸葛亮呢?

诸葛亮是个文学家。其代表作《出师表》是写给蜀主刘禅的上书,《诫子书》是写给儿子的教子书,《梁父吟》虽然属于乐府诗,但其写的是古代权谋故事。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文学创作主要是政治需要或教子需要,而不是促进文学发展。

总之,蜀汉统治者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是看重智术,而不是提倡诗文。这样的环境明显不利于蜀地文学的繁盛与发展。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孙权的文化水平如何。

根据唐代张怀瓘的《书估》记载,孙权是一位书法家。在书法水平上,孙权与曹操、曹植都属于第三等。可见孙权也多才。

《江表传》记载,孙权自称:“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由此可见,与刘备不同的是,孙权很博学,是个大知识分子。

孙权既博学,又多才,那么,为什么在其统治区域内,没有出现东吴风骨呢?

《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严(严畯)、程(程秉)、阚生(阚泽),一时儒林也”“(虞翻)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陆绩)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

由此可见,孙权看重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周瑜、鲁肃、吕蒙等智谋之士,二是儒家、道家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研究者,三是天文学等领域的自然科学研究者。孙权并不看重诗文创作,而且,其本人也不是诗人。

与曹氏父子相比,为什么东吴、蜀汉的统治者不看重诗文呢?

第一,三国时期是军事斗争压倒一切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魏蜀吴三家必然都重视智谋之士。第二,魏蜀吴三家中,曹魏最强。吴蜀在曹魏的军事和政治压力下,艰难地维持着生存局面。这就导致吴蜀统治者必然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智谋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难以有大量的精力去重视诗文创作人才的选拔。

相对于吴蜀,曹魏的实力较强,其军事存亡的压力较小,所以,曹魏一方可以腾出许多精力来支持文人墨客进行文学创作。

最后,提一下促使建安风骨形成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曹操性格中有一股反潮流的精神。怎么讲?对于当时社会中统治阶级主流价值观不提倡的事物,如果曹操认为是对的,那么,他就敢于去提倡。比如,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冲击了士族阶层对人才选拔的垄断地位。再比如,曹操劝自己的原配丁夫人改嫁,这也与当时夫为妻纲的主流思想相冲突。对文学的态度也是如此,虽然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将研究儒家经典视为要务,但是,曹操认为文学也有价值,所以他敢于提倡当时被主流价值观视为“副业”的文学。

与曹操相反,刘备不会这样做,因为他出身社会底层,一心想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所以他不会花较大的精力去反对主流,提倡文学。同样,孙权也不会这么做,因为他看不到提倡文学对其夺取天下有什么帮助。

所以,《三国志》作者陈寿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不是随便说说的。

2.三国是士族时代吗?当官靠能力还是背景?

我们先看曹魏。曹魏的创始人曹操是太尉曹嵩之子,其实也是士族出身。虽然曹操采取“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但其手下的文臣往往出身士族。例如,荀彧家族就是东汉时期颍川郡的士族,其爷爷荀淑是东汉名士,父亲荀绲()官至济南相,叔父荀爽官至司空。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作为文臣,首先要有文化。东汉末年是一个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年代,能够读起书的往往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而在士族家庭长大的人,无疑具备了接受文化教育的客观条件。

第二,在士族的圈子里,社会名流众多。比如,许劭、王朗、华歆、孔融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化水平非常高。一个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人,和这些士族名流很难有共同语言。

第三,曹操虽然提倡唯才是举,但是,他从小是在士族的圈子里长大的。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曹操儿时的伙伴。作为东汉的士族官员,曹操与士族接触得比较多,容易在士族中发现人才。

再说武将。曹操手下武将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士族武将。曹仁、曹洪都是曹操的从弟,也都是士族出身。例如,曹仁的爷爷曹褒官至颍川太守,其父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夏侯惇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他们也是士族。

第二,庶族武将。所谓的庶族可以理解成比一般平民条件好、地位高,但比起士族来,地位差很多的中小地主阶层。例如,镇东将军臧霸,其父亲臧戒出身县狱掾。

第三,底层武将。所谓的“底层武将”指的是出身平民,甚至有的人出身还不如平民。比如,关羽曾是逃犯,“亡命奔涿郡”。关羽在曹操手下曾官居偏将军,后因斩颜良,被封为汉寿亭侯,这在三国时代已经算是破格提拔了。

士族出身的曹操为什么也重用中下层出身的人才呢?

为打赢群雄逐鹿的战争,曹操需要与其他势力争夺人才。所以他采取唯才是举的政策,从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选拔人才。

我们再看东吴。孙坚出身县吏,不属于士族。孙权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呢?

第一,重视拉拢士族。周瑜的从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担任过太尉,其父周异当过洛阳令。后来,孙权让周瑜的女儿嫁给太子孙登,也是考虑到周瑜家族的影响力。再如张昭、鲁肃、诸葛瑾、陆逊、顾雍都来自士族。

第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比如,甘宁是劫匪出身;潘璋早年生活贫困,负债累累;但他们后来都成为江表虎臣。为什么?

因为孙权意识到乱世中各个势力都在争夺人才,如果只从士族中选拔人才,就会让其他阶层的人才流失到别处,这对东吴不利。

我们再看一看蜀汉。刘备年少时以贩履织席为业,来自社会底层。但他有一个特点,喜欢往上流社会靠。

第一,刘备年少时和公孙瓒一起跟随卢植学习。这样一来,刘备成为当时名士卢植的学生。同学公孙瓒后来还提拔过刘备。

第二,刘备一直在强调自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是汉室苗裔。

因为来自社会底层的现实,所以刘备早期的创业伙伴关羽、张飞也都是草根出身。但是,随着刘备社会地位的提升,他非常重视吸收士族阶层的人才加入其团队,如诸葛亮、庞统、法正(名士法真之孙)、许靖、刘巴都来自士族。而且,刘备入蜀后娶了寡居的吴夫人,自己成了士族的女婿。

总之,刘备一直在追求两个转变。一方面是使自己由草根出身成为汉室正统的转变,所以他十分强调其皇室的身份。另一方面是使刘关张为基础的涿郡派得到士族的广泛拥护和认可。说白了,他要攀高枝,“借壳上市”。

那么,在三国时代,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才要想做官,都有哪些路可走呢?

第一,读书之路。

在曹魏,徐庶出身寒门。但是,他通过走读书之路,认识了石韬、诸葛亮,接触到了士族社会。

后来,徐庶在曹丕时期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这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曹魏是很不容易的。在东吴,学者阚泽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困。阚泽通过帮雇主抄书来学习文化,并不断访师,博览群书,还精通天文历法。学问一大,知名度就起来了。后来,阚泽被举为孝廉,步入仕途。在蜀汉,刘备早年其实也想走徐庶、阚泽的读书做官之路,但是,《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所以刘备的读书之路没走成。

第二,立军功之路。

关羽和张飞出身社会底层,但是,他们有个特长“万人之敌”,所以走了军功之路。典韦、臧霸也不是士族,但是,曹操的唯才是举让他们有了通过立军功来进入仕途的机会。吕蒙、甘宁、潘璋都有穷困之时,在乱世中成为东吴名将。

由此可见,读书和立军功确实是三国时期中下层人才步入仕途的两条重要路径,而且,走这两条路成功的人一般出现在三国早期。所以,我们不能说三国早期也是士族的时代。

总的来讲,三国算不算是士族的时代呢?

东汉时期,宦官、外戚、士族三大势力互相牵制,这一时期是士族政治的早期。到了三国之后的晋朝,士族政治逐渐进入了繁盛时期。例如,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所以,从宏观的历史上讲,三国时期正是从士族政治早期到繁盛时期的中间地带。

作为中间地带,三国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三国早期,基本上是从黄巾起义到曹操去世。在这个时期,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家都在争夺人才。所以,如果哪一家只从士族阶层选拔人才,那么,他就会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刘备、孙坚、关羽、张飞并非士族,为什么会脱颖而出呢?

因为当时的东汉朝廷需要利用这些人去镇压黄巾起义,所以他们有了立军功的机会。魏蜀吴三家中,吴蜀两家的君主都不是士族,士族出身的曹操还搞唯才是举。这都是因为在群雄逐鹿的竞争环境下,各方势力都急需人才。

第二,三国中后期,魏蜀吴三家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各家境内局势基本稳定。这个时候,士族政治的力量在各家中逐渐显现。

在曹魏,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有利于士族对官员选拔的垄断。

在蜀汉,刘备的托孤大臣诸葛亮就是士族。《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荆州名士)、费祎(刘璋的亲戚)也是士族。

在东吴,孙权的丞相陆逊就是江东士族,孙权的托孤重臣诸葛恪也是士族,陆逊的儿子陆抗是东吴后期的重要将领。

从三国归晋来讲,晋朝皇族司马氏也来自士族大家。

从三国时代来讲,不能说三国早期是士族时代;但总的来讲,三国是一个逐渐走向士族政治的时代。从宏观的历史上来讲,三国时期在士族政治早期的东汉和繁盛期的晋朝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在三国时代,当官是靠能力,还是靠背景呢?

四世三公的袁绍为什么失败了?他的背景很强,但能力不行。曹操、刘备、孙权虽然都很有能力,可具体来讲他们分别具有以下特点。

曹操在仕途上一开始就是高起点,二十岁举孝廉,当了洛阳北部尉。这是因为曹家的背景。

孙权十八岁统领江东,这是因为孙坚、孙策两代人给他打下的基础。这是孙权的背景。

刘备卖过草鞋不假,可他还有一个身份,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所谓的“皇亲”身份,得到了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许多人认可,也成为其兴复汉室的重要依据。这是刘备的背景。

所以,三国时代毕竟是封建社会,当主公必须有才干,但也要有一些背景。有背景没才干不行,有才干没背景也很难有机会。

那么,作为三国时代的人才,靠的是背景,还是才干呢?

《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

《三国志·甘宁传》记载:“(甘宁)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庶(徐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由此可见,郭嘉确实是曹操需要的人才,可是,他之所以能见到曹操,离不开荀彧的推荐;吕蒙有才,但离不开张昭的推荐;甘宁有才,也离不开周瑜、吕蒙的推荐;诸葛亮有大才,但在徐庶的推荐下,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有才是必需的,但有人推荐,也是十分重要的背景,推荐人的“质量”也很关键。

曹操、刘备、孙权为什么要靠别人的推荐来选拔人才呢?

这是因为这三位主公平日都很忙,缺乏足够的时间走遍长江南北、黄河两岸去发现并选拔人才。所以,为了节约精力,他们在选拔人才时,十分倚重“伯乐”式的推荐人。推荐人通过初期选拔,把相对不错的人才筛选出来,推荐给主公,再由主公亲自考察。这是三国时一个通行的做法。

有背景,但能力不行,会怎样呢?

三国时期是一个政治军事斗争异常激烈的时期。严象、韦康有荀彧的推荐,最后败亡;马谡有诸葛亮的赏识,败于街亭;诸葛恪有孙权的看中,亡于内争。这些人背景有了,但是,真正把他们放到重要位置时,他们自己不行,那还是不行。

3.曹操姓曹还是姓夏侯?二者背后有什么玄机?

曹操到底姓曹,还是姓夏侯?历来争议不断,似乎是千古之谜。现在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支持曹操姓曹的著作:

据《三国志》,曹操是“沛国谯人”,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曹参之后。

沛国谯县在今天的安徽亳州。

王沈的《魏书》上记载,曹操是曹参之后,其祖先“出于黄帝”。

支持曹操姓夏侯的著作:

《曹瞒传》中说,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叔。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是同族兄弟。《三国演义》的说法承袭了《曹瞒传》。

问题是哪本书写得对呢?

《魏书》是曹魏时期魏国人撰写的书,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书上所讲的曹操祖先出自黄帝的说法难以被采信。

《曹瞒传》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写的,东吴和曹魏是敌国。《曹瞒传》是一部专门攻击曹操的书,所以曹操姓夏侯一事也难以被采信。

关键的问题是曹操姓曹和姓夏侯有什么不同吗?

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曹操祖上何人?西汉相国曹参。《三国志·夏侯惇传》中记载,夏侯惇祖上何人?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

曹参和夏侯婴都是西汉开国功臣,这两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曹参在西汉官居何职?相国。而且,曹参与萧何齐名,在历史上有着“萧规曹随”的美誉。

那夏侯婴呢?夏侯婴曾经给汉高祖刘邦赶过马车。在古代,赶马车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能够给开国皇帝赶马车,可见地位显赫。夏侯婴官居何职?太仆。太仆是做什么的?太仆是九卿之一,负责给皇帝管理马匹等事务。

客观地讲,太仆夏侯婴地位不低,但是,和相国曹参比起来,地位还是低了不少。在封建等级社会里,否定曹操是曹参之后,将其归为夏侯婴之后,是对曹操的出身和家世的一种降格。这是《曹瞒传》让曹操姓夏侯的原因之一。

在古人看来,姓氏来自祖先。《曹瞒传》和《三国演义》将曹操归为夏侯氏的后代,就等于说是在宣传曹操的父亲曹嵩因为给宦官曹腾当养子而改姓曹了。这种宣传会降低曹魏的威信度。

所以,将曹操归为夏侯氏,是东吴的《曹瞒传》对曹魏的舆论攻击;《三国演义》延续这种说法,是秉承了明朝初年尊刘备贬曹操的时代背景。对于曹操到底姓什么,关键还是要看《三国志》。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操姓曹,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有人会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给宦官曹腾当养子,“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没能搞清楚曹嵩的生父是谁,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可是,我们能以此来否定曹嵩本姓曹吗?

明显不能。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被过继给了其伯父司马师。司马攸并没有因为被过继而改姓。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就认为曹嵩本来不姓曹。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是曹参之后,曹仁和曹洪都是曹操的从弟;夏侯惇是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没说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是同一宗族。

有人会问,为什么《三国志》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是合传?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一句评语:“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说的是夏侯氏和曹氏两个家族世代通婚,所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夏侯尚、曹真等人有着紧密的亲属关系,并显贵于那个时代,都效力于国家。

《三国志》中没搞清楚曹嵩的亲生父亲是谁,也没搞清楚曹嵩和其养父曹腾是否来自同一个家族。所以,《三国志》记载“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但是,《三国志》中记载,曹操姓曹,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而且,《三国志》并没有说“因为曹腾是曹操的爷爷,所以曹操是曹参的后人”。

由此可见,有这么一种可能。什么可能呢?

曹嵩可能与其养父曹腾来自同一个曹氏宗族。可能是宦官曹腾从曹氏家族的子侄辈中选择了曹嵩作为养子。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

那么,曹氏家族的社会地位如何呢?

根据《魏书》记载,曹仁的祖父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曹仁的父亲曹炽担任过侍中、长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官至尚书令。由此可见,曹氏家族地位显赫,明显属于士族。但是,曹操的父亲曹嵩因为是宦官的养子,所以尽管曹操出身显赫,却被人看不起。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曹嵩在官场上的地位与其养父曹腾是有很大关系的,就连曹操也多少会借到他祖父曹腾的光。曹氏家族对曹腾还是非常尊重的,如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4.杀杨修、留司马懿,曹操晚年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杨修是一个好卖弄小聪明的人,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犯了曹操的忌讳,落得个被杀的下场。问题的关键在于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与刘备在汉中交战时,曹操军营中夜间的口令定为“鸡肋”。杨修根据“鸡肋”二字,推测出曹操有退兵之意,让大家各自收拾行装,准备返程。结果曹操大怒,以妄自造言、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

正史中是这样吗?

其实《三国演义》中“鸡肋”的故事源自《九州春秋》,原文是:“时王(曹操)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由此可见,《九州春秋》中的故事与《三国演义》差不多。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九州春秋》中的故事并没有提到曹操以妄自造言、扰乱军心的罪名杀杨修。

那么,正史中的杨修是怎么死的呢?

《三国志·曹植传》记载:“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

由此可见,杨修的被杀不是因为他卖弄小聪明,而是因为其在曹丕与曹植的政治斗争中站在了曹植一边。曹操以此为虑,所以杀了杨修。

《三国志·曹植传》记载:“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文帝(曹丕)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

由此可知,当初曹植的羽翼很多,但是,曹操杀了杨修,却没杀丁仪等人。在曹植的羽翼中,杨修有什么特别吗?

第一,能力不简单。

《典略》记载:“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这段记载说明,杨修在曹操手下负责处理军国事务,而且,每件事都处理得让曹操很满意。其才干能让曹操赏识,可见其能力不简单。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成都平,以亮(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杨修在曹操府中的工作性质类似于刘备府中的诸葛亮。不同的是诸葛亮是辅佐刘备偏居一隅,杨修可是辅佐曹操占据中原。

第二,人脉很广,左右逢源,但骑虎难下。

《典略》记载:“自魏太子(曹丕)已下,并争与交好。又是时临淄侯植以才捷爱幸,来意投修,数与修书……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

“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太子曹丕之上还有谁啊?也就剩曹操和汉献帝了。由此可见,杨修的人脉甚广,朋友众多,绝对不是现在许多人印象中那个只会耍小聪明,处处讨人嫌的人。而且,杨修虽然是曹植的羽翼,但是,他和曹丕的关系也不错,属于两头讨好。他并不是把宝只押在一头,而是个典型的滑头。可是,后来曹植失宠了,杨修想跟曹植划清界限。但是,曹植毕竟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杨修没胆子和曹植彻底切断关系。

第三,杨修出身显赫,家族势力太大。

《三国志·曹植传》中提到杨修是袁氏的外甥。说的是杨修的母亲来自袁绍、袁术家族。这个家族在东汉时期四代人中,每代人都有担任三公职务(司徒、司空、太尉)的人,可谓政治影响力巨大。

据《后汉书》,杨修的先祖杨喜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被封为赤泉侯。其祖上四代人杨震、杨秉、杨赐、杨彪都在东汉官居太尉,而且其家族的名声非常好。也就是说其母家袁氏是四世三公,其父家是四世太尉。

杨家和袁家都是东汉时期数一数二的士族大家,杨修又有着这两个家族的血统。而且,其处理军政事务的能力很强,人脉又很广,又曾支持曹植当太子。曹操担心自己去世之后,颇有才策的杨修会凭借人脉和背景,进而利用曹植做出对曹丕不利的事情,引发曹氏的内乱。这才是杨修被杀的真实原因。那么,曹操为何会留下司马懿呢?

第一,司马懿的祖上司马钧在东汉时期官至征西将军,其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虽然司马家族也是士族大家,但在当时的影响力远不及杨修出身的杨氏和袁氏家族。

第二,杨修是曹植羽翼,而司马懿靠近的是曹丕。曹丕被立为太子,是曹操的接班人。司马懿在政治斗争中站对了队伍。

尽管其与杨修有这些不同,但司马懿和杨修一样,也遭到了曹操的猜忌。怎么讲?

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之人,识人用人能力极强。相处的时间长了,曹操发现司马懿有雄豪之志。因为他比曹操小二十四岁,是曹操的晚辈,于是,曹操开始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司马懿能否被曹丕驾驭的问题。所以,曹操跟曹丕讲:“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司马懿意识到曹操已经开始怀疑自己。那么,面对这种困局,他怎么办呢?

第一,与曹丕搞好关系。据《晋书》,司马懿担任太子(曹丕)中庶子,其“每于大谋,辄有奇策”,并与陈群、吴质、朱铄一起成为太子“四友”。司马懿跟曹丕关系好,曹丕经常在曹操面前维护司马懿。

第二,勤于工作。据《晋书》,司马懿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常常是工作到深夜还没有休息,而且,事无巨细,亲自处理。

在曹操看来,一来司马懿和曹丕关系好;二来司马懿勤于工作,尽心辅助曹丕;三来司马懿的年龄比曹丕大八岁;四来曹丕的才能虽然不如自己,但也是文武全才。所以曹操得出了一个结论:有曹丕接班,司马懿应该不是个问题。可是,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不仅活过了曹丕,还活过了其孙子曹叡,在其曾孙曹芳时期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实权。

5.陆绩去世前的预言是真是假?谁是“三国宿命论”的幕后推手?

三国时期,有一位天文学家制作了《浑天图》,此人就是陆逊的从父陆绩。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对天体运行规律的了解,还没有达到近现代科学的高度和水平,哥白尼、伽利略还没有诞生。所以在古人心中,天象与帝王将相的命运乃至朝代的兴衰密切相关。这样一来,“懂天象”之人的预言在当时就具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陆绩有什么预言呢?

《三国志·陆绩传》记载:“(陆绩)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说的是陆绩去世前,预言六十年后国家统一。

陆绩哪年去世?约公元219年。

西晋哪年统一中国?是公元280年。

这么一算,还真让他说对了。

陆绩有这么神吗?我们还需要接着推。

《三国志》是谁写的?陈寿。

陈寿写《三国志》时是什么身份?在西晋为官。

陆绩去世六十年后,是谁统一了中国?西晋。

这么一对比,事情就清楚了。陈寿作为西晋的官员,借陆绩之口称六十年以后国家统一,是以此来增加西晋统一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将西晋的统一确立为天命所归。这也是史学著作《三国志》为当时统治者服务的一种体现。

其实,陈寿在《三国志》里干的这类事还不止这一件。怎么讲?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曹操)破绍(袁绍),天下莫敌矣。”

这个记载无非是在宣扬曹操是天命所归。可是,陈寿是西晋的官员,他宣扬曹操是天命所归干什么?

这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接受了曹魏的“禅让”,建立晋朝。对西晋统治者来讲,要确立西晋政权的正统性,就必须首先确立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故陈寿在《三国志》中宣传曹操是天命所归。

其实,不仅是《三国志》,就连《三国演义》也都在宣扬曹操是天命所归。怎么讲?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诸葛亮派关羽去守华容道,等曹操赤壁兵败后,阻截他。关羽走后,刘备对孔明讲:“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回答:“亮(诸葛亮)夜观乾象(天象),操贼(曹操)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还有《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病逝于五丈原前夕,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放了一句话:“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这是在暗指曹操是天命所归,曹魏取代汉朝是命中注定,不是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所能动摇的。

问题是真实的历史上曹操相信天命吗?

公元210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讲了一段话:“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操自己都说他不相信“天命之事”。

既然连曹操自己都不相信所谓的“天命”,《三国演义》这部奉蜀汉为正统,是以尊刘备、贬曹操为主题的名著,怎么会宣传曹操乃至曹魏是天命所归呢?

其实,我们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罗贯中把曹操贬得很低,把刘备抬得很高。这必然会让许多读者产生了一个疑问:刘备这么好,曹操这么差,为什么曹魏占据中原,蜀汉却偏安一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罗贯中只能把“宿命论”搬出来。意思是说曹魏代汉是“天意”,刘备不能得天下是他的“命”。虽然这种解释是不对的,但是,在古代,人们对宇宙天体运行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现代科学的高度,这种解释还是有很大市场的。其主旨就是要让许多人抱怨命运的不公,为刘备鸣不平,对曹操充满愤恨。这样一来,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让读者喜欢刘备,排斥曹操的目的,就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

6.华佗与曹操之间的疙瘩是怎样结下的?

要了解曹操与华佗之间的疙瘩,首先就要搞清楚华佗为什么会来到曹操身边。

据《三国志·华佗传》,曹操常因自己的头风病而饱受痛苦。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将其召到朝廷。每当曹操头风发作,“心乱目眩”之时,华佗都可以随手医治,让其恢复正常。

那么,曹操的病能彻底治好吗?

据《三国志·华佗传》,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让华佗来治。华佗讲:“这个病近期难以治好,坚持长期治疗的话,也只能延长寿命。”

那么,这种状况引发了什么后果呢?

曹操需要华佗在其身边,给其治病。可是,华佗喜欢待在曹操身边吗?

据《三国志·华佗传》,华佗本来是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医术高明的华佗为什么会后悔从医呢?

据《三国志·华佗传》,华佗曾在基层行医,治病救人,广受尊敬。

可是,到了朝廷之后,华佗感到非常不适应。为什么?

三国时期是封建等级社会,一个人的官位和爵位代表着自己乃至其家族的社会地位。朝廷里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达官显贵云集的地方。华佗既没有官位,又没有爵位。时间长了,他的内心受到的冲击就越来越严重,“位卑感”就越来越强烈。于是,他开始后悔当初没有步入仕途。

在这种情况下,华佗想怎么办呢?

据《三国志·华佗传》,华佗并不想待在朝廷,想回老家。于是,华佗跟曹操说自己得到家书,想暂时回一趟家。曹操同意了。可是,回到家之后,曹操几次派人来请华佗回去,华佗均借口其妻子有病,没有回来。

这可急坏了曹操。他一方面屡次下书召华佗,另一方面让属地郡县发遣华佗回来。可是,华佗不愿意过寄人篱下、侍奉权贵的生活,根本不买曹操的账。

这下曹操生气了。他派人去核实,称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病了,“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华佗妻子的病是假的。结果,华佗被曹操所杀。

据《三国志·华佗传》,曹操对华佗给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华佗是能治好曹操的头风的。

第二,华佗放任曹操的头风越来越重,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分量。

第三,就算曹操不杀华佗,华佗也不会为曹操去除病根。

那么,曹操为什么相信华佗能治好他的病呢?

第一,华佗妙手回春的病例太多了,属于远近闻名的神医。如《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第二,《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由此可见,华佗最初给曹操治病时,治得非常好。

第三,《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曹操是个聪明人,他早已知晓华佗对自身在朝廷中地位较低感到不满。

所以,曹操得出了结论:华佗回老家不归,就是想养曹操的病以自重。据《三国志·华佗传》曹操说“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问题是华佗到底能不能根治曹操的头风病呢?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有顷,佗偶至主人许,主人令佗视平,佗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应时归,如佗所刻。”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说明华佗虽然是盖世神医,但他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所以,曹操的头风也可能属于华佗不能根治的病之一。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曹操唯才是举,为什么没有给予华佗这样医术高明之人以官位和爵位呢?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基本上居于统治地位。读儒家经典被统治者、主流社会及广大读书人视为主业。当然,儒家经典属于传统文化,有其宝贵的价值。但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重视“主业”,而轻视专业人才的问题。这是曹操和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试想,如果曹操能够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给华佗授予医官、封其为侯,一方面,可以提升医学人才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报效朝廷。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医学事业,促进医学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7.如果曹操不杀华佗,历史会如何改写?

据《三国志·华佗传》,神医华佗被曹操所杀。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曹操不杀华佗,历史会如何改写?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及后爱子仓舒(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由此可见,在曹操看来,华佗是能治好曹冲的病的。如果其不杀华佗,曹冲就不会死。如果曹冲没有病死,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三国志·曹冲传》记载:“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文帝(曹丕)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由此可见,如果曹冲没有英年早逝,曹操理想的接班人是曹冲,而不是曹丕。

《魏略》记载:“文帝常言:‘家兄孝廉(曹昂),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由此可见,连曹丕自己都承认,要是曹昂或曹冲在,皇位是没有自己份儿的。如果曹冲登基,将来曹魏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据《三国志·华佗传》,华佗临死之前,已经把《医书》写好了,本想把此书交给狱吏。可惜狱吏担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敢接受这本《医书》。结果,《医书》被华佗用火烧了。

试想,如果华佗不死,这本《医书》很可能流传开来,进而成为传世经典。这对医学事业是一个重大贡献。

如果说曹操不杀华佗,华佗下一步会去做什么呢?

因为曹操的头风病需要华佗来医治,所以华佗会留在曹操身边当医生。

如果说,华佗留在曹操身边,他会经历哪些历史事件呢?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时,华佗很可能随曹操出征。

没有华佗的赤壁之战,出现了什么状况呢?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由此可见,此次曹操南征,遭遇了一场大型疫情,军队减员严重。试想,如果此时华佗在军中,凭借其高明的医术,曹军减员很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如此一来,历史会如何发展?

据《资治通鉴》,曹操赤壁战败后,留曹仁镇守江陵,自己引军北还。“周瑜攻曹仁岁余(一年多),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

由此可见,曹仁放弃江陵的重要原因是兵员损失太大。试想,要是华佗在,也许曹军就会有充足的兵员镇守江陵。如果江陵守住了,那么,孙刘两家都不会通过江陵进攻益州。如此一来,将来进攻益州的机会就是曹操的了。如果曹操拿下了益州,就没有之后的蜀汉政权了。

所以,如果曹操不杀华佗,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曹冲当皇帝,华佗的《医书》传世,蜀汉不会出现。历史有的时候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一张牌移动,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8.“醉鬼”刘伶何以名满天下、千古留名?

刘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据《晋书·刘伶传》,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做过一些“荒唐事”。

第一,刘伶不在乎自己有多少家产,“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他跟从人讲:“死便埋我。”

第二,他的妻子担心其身体,劝他不要喝酒了,结果刘伶跪着祷告:“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

这也许就是某些人心中的刘伶,但这些是刘伶的全部吗?

试想,如果不是刘伶,换个普通人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个人会名满天下吗?《晋书》会给这样的人作传吗?当然不会。所以,刘伶能够千古留名,其身上一定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么,刘伶有哪些不一般的地方呢?

第一,《晋书·刘伶传》中记载,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

试想,一个人能够乘坐鹿车,还有从人跟随。可见,这个人的家底很厚,属于衣食无忧之人。

第二,《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刘伶)尝为建威参军。”

试想,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刘伶朋友圈里的人,都出身名门。他自己也是官居参军,家底又很厚,可见此人出身士族名门。

第三,《晋书·刘伶传》记载:“泰始初对策,盛言无为之化。时辈皆以高第得调,伶独以无用罢。竟以寿终。”

由此可见,刘伶信奉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提倡西汉初年的萧规曹随。可是,当时的朝廷对刘伶的这一见解并不感兴趣。为什么?

西汉初年承接秦末乱世,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当时的社会需要休养生息。所以,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的统治需要。可是西晋泰始初年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从大局上讲,东吴和西晋处于南北对峙局面,国家还没有统一。从经济民生上讲,公元208年,曹操结束北征之时,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已经统一。到了西晋初年,北方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保持了五十多年的和平局面。这与西汉初年的国情不一样。所以,西晋的统治者并不提倡黄老之学。

可见,刘伶不是一个政治家。因为他不懂得根据国情、民情来制定和调整统治政策。

刘伶在官场上的碰壁,对其有什么影响呢?

“时辈皆以高第得调,伶独以无用罢。”刘伶出身士族,他的同辈人都因为政绩考核优异而升官。可是刘伶却因为“无用”被罢官了。

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封建等级社会。

这样的社会,官场上有什么特点?

有句俗语叫作“官大一级压死人”。

这给刘伶造成了什么样的压力?

与同辈的朋友们见面时,刘伶的地位最低,惭愧之情不言而喻。

那么,刘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说的是,刘伶这个人经常思考宇宙哲理,探究治理万物的方法。可见,这个人的志向是很远大的。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在同辈人面前没有面子,抬不起头来,他想怎么办呢?

刘伶的想法就是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做出新的作为,超越同辈人。他选择了什么领域呢?刘伶写过一篇文章,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酒德颂》。其文开篇写道:“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当然,刘伶的某些思想不见得都对,但单从文笔上讲,刘伶确实很有才气。

在《酒德颂》中,刘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文坛上的酒仙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刘伶派”。而且,这一文化,是有传承的。怎么讲?

例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不仅是唐朝时期诗界的酒仙,也是酒界的诗仙。如杜甫在《饮中八仙歌》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酒喝得已经到了反应力和判断力大为减弱的地步了,可见传承了刘伶之风。当然,这种“传承”在文学创作上有其价值,但在实践中却不见得值得学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是喝酒喝到这个程度,说话办事都容易失了分寸,交通安全都难以保障,大家勿学。那么,盛唐之后,传承此文化的还有何人?

比如,明代的唐寅(字伯虎),在《桃花庵》中写道:“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从这几句诗可以看出,这位唐寅也是一位刘伶派人物。

那么,这些刘伶派人物都有何特点呢?

第一,刘伶因“无用”被罢官;李白曾在唐玄宗身边工作,最后被“赐金放还”;唐寅本想进京考取功名,可惜卷入了一场科场案件,断送了仕途。这些人都是仕途不顺。

第二,刘伶“常乘鹿车”,李白被“赐金放还”,唐寅“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欢饮其中”。这些人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三,这些人都文才横溢,想找一个领域有所作为。因为酒品市场需要名人效应,在市场需求的烘托下,这些人也随着文坛酒仙文化的“传播”而声名鹊起。

那么,他们选择了文坛酒仙文化领域,到底对不对呢?

第一,其实封建官场的政治斗争是非常险恶的。若按照世俗的眼光,刘伶、李白、唐寅都比曹操年轻时要“另类”,但是,他们都没有曹操的机警与权谋。所以,为官对他们来讲,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第二,刘伶的同辈人中,居高官者很多,但是,在《晋书》中有传的有几个呢?人家刘伶在《晋书》中是有传的。在中国历史上,当刺史、郡守者很多,当王侯者也很多,但是,千百年后能够被人们熟记的又能有几人呢?

所以,有的时候,要想传世,不见得当多大的官,一篇好文章,足矣。

最后,笔者还要说一点,自古以来,喝醉的人很多,能成为刘伶的人少之又少。说白了,如果没有能够传世的文才,光喝醉了,也是白扯。况且,酒能醉人,亦能伤人。这里劝某些想学刘伶的朋友,还是以保重身体为要。醒一醒吧,这刘伶可不是随便就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