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
- 宋志平
- 11301字
- 2023-06-16 18:07:52
迷思二 目标和资源:从有什么做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
企业在战略制定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有什么做什么,另一种是缺什么找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就是根据现有基础条件来决定怎么做事和做多大的事。缺什么找什么正好相反,不考虑既有条件,而是先定目标,之后围绕目标,把所需的资源找回来,最后把目标完成。有什么做什么与缺什么找什么,一个强调现状,一个强调目标。就像做饭,想包饺子就去找面和馅儿,想做烙饼就去找面和油盐,家里没面、没馅儿、没油盐,也就不去想吃饺子、吃烙饼的事儿了。
战略是目标导向还是资源导向
提到做企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现有的资源、技术和人员,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也就是中国人常讲的“看菜下饭,量体裁衣”。这种思路以资源为导向,虽然比较务实,但在变革时代和企业转型时期却不能这样想。如果总停留于过去的思维,按部就班地发展,企业恐怕很难做大。我认为,制定战略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做什么,而是先确定目标,缺什么找什么。像中国建材就是走了一条缺什么找什么的路子,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建材产业集团。
故事6 水泥!水泥!水泥!
2004年的时候,中国建材集团经过债务重组和战略转型,已步入发展正轨,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无处筹集。正当我为之苦恼时,一天随手翻看办公桌上的报纸,一则消息映入眼帘:某公司将内地的上市公司资产打包后在香港上市。看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地抓着报纸在屋里来回踱步。我好像一下子为中国建材找到了出路——境外上市。
2005年3月,我把中国建材集团的两家A股公司和集团仅有的几个有利润的企业打包,成立了中国建材股份公司。2006年3月,公司如愿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过程中,因为我们实力弱、利润不高,不少人打退堂鼓,甚至连中介都因缺乏信心中途溜号了。但当时除了上市,我们没别的路可走。
路演时,我惊奇地发现,投资者关注的并不是我们宣传的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他们苦苦追问的几乎都是水泥业务,因为他们希望我们做有规模和有前景的业务。我对团队说:“大家清楚投资者的想法了吗?就是‘水泥!水泥!水泥!’”那时,中国建材旗下仅有一两家规模不大的水泥工厂,企业里干部员工困惑“从哪找那么多钱和水泥厂啊”,行业也质疑“宋志平懂水泥吗,一个不懂水泥的人还想做水泥大王?”我当时的想法是,大家都在就已有的事情发问,但打算做什么,不代表已经有什么。定准了目标,再去找相应的资源和机会,这样就会容易很多。如果永远处在犹豫和争论之中,我们可能什么也干不成。
在香港的IPO新闻发布会上,我即兴讲了一段话,“中国建材要演绎一个稳健经营的故事、一个业绩优良的故事、一个行业整合的故事、一个快速成长的故事。”上市后,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了大规模联合重组水泥企业的项目,只用了六七年时间就发展出了中联、南方、北方、西南四大水泥公司,迅速重组上千家企业,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供应商,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如此,中国建材通过联合重组,推动我国水泥行业市场集中度从12%提升到超过60%。近年来,我国基础原材料行业普遍亏损,但水泥行业却一枝独秀,仍有稳定利润。
记得当年中国建材成功上市后,一位香港朋友给我寄来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有一位券商特意送来一幅《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的电影海报,祝贺我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观点6 不怕没资源,就怕没目标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著有《原则》一书。原则实际上就是原理,做企业的原理是什么?具体包括四条:第一,先定目标;第二,寻找做到目标会遇到的问题;第三,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把这件事做成。这些观点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为什么中国建材能够在水泥领域异军突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先树立了做大水泥业务的目标,之后缺资金找资金,缺技术找技术,缺人才找人才,企业也因此被激发出更多潜能。否则以我们当年的条件,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成为行业巨无霸。
从有什么做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是先定目标再找资源的战略思维。今天,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资源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矛盾。资源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也不能凡事都从零开始,那样做既没有必要,也过于迂腐,还会错失良机。其实,在一个资源社会、协作社会里,相对找资源而言,更难的是定目标。这就好像学生写论文,很多人喜欢由老师出题,轮到自己想题目就打怵。因为老师给定了题目,大方向就有了,找好资料,写起来并不太难。难的是不知道写什么,目标不明确,无数次推倒重来。
所以,我常跟同事讲,做事情不要总盯着眼前的既有资源,做企业不怕没有资源,就怕没有目标。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配置其实都是战略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企业往往要根据环境、机遇、自身条件和目标,将资源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数量上进行合理分配,追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降低成本。因此,资源配置要从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考量。
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为之振奋而又有一定追求的目标,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一个符合逻辑的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想清楚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再想清楚到达目标的途径、缺少何种资源,然后想方设法找资源来实现目标。比如想上市,就要按照上市的要求整合优势资源组建新公司,想做水泥大王就得重组企业。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只盯着眼前的资源做文章,只顾低头拉车,只能是事倍功半。
从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如何取得成功?简单来说就是先制定清晰正确的目标,然后努力去寻找所需资源。当我们把缺失的东西一样一样找全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效时,事情就慢慢地做成了。很多企业的崛起恰恰是因为最初没有资源,在确定目标后主动去寻找相关资源,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
用整合优化的方式做大做强
从有什么做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是先定目标再找资源的战略思维,如何找到资源、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考验的就是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个整合优化的思路:
·整合,即以联合重组、资源整合的方式,解决行业集中度和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减少增量、优化存量,重塑竞争有序、健康运行的行业生态。
·优化,即以技术、管理、商业模式、机制的创新,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竞争实力。
按照这一理念,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走了一条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发展道路,成功解决了资金从哪里来、规模如何扩大、效益如何提升、核心技术如何形成的问题,迅速成为行业领军者。
故事7 草根央企变身巨无霸
2004年左右,我访问了全球最大建材企业法国圣戈班集团。当时圣戈班的董事长白峰(Jean-Louis Beffa)先生已年届70岁,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在圣戈班的20年间,你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白峰沉思片刻回答我说,“是买卖企业。”过去20年他买了700家企业,卖了700家企业,在买卖的过程中,既为企业增了值,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了圣戈班的结构。白峰的回答,让我倍添信心,因为白峰曾经做过的,正是中国建材正在做的事情。
我告诉白峰先生,中国的建材行业存在严重过剩、集中度低、无序竞争的“多、散、乱”问题。中国建材不会走产能扩张的道路,而是要走一条基于存量资源整合、结构优化的全新成长路径,促进市场健康化发展。白峰当时很吃惊,他评价中国建材是“全球最具动力的建材企业”,他们每个月度会上都会问一下中国建材在想什么。那时我们实力并不强,听了他的话后我有些意外。这些年中国建材肩负起行业整合的历史使命,一路联合重组快速发展,2018年超过圣戈班,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集团。今天回想起来,正是白峰先生较早发现了中国建材这匹黑马,作为一位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他从战略和成长路径里洞见企业的未来。
在医药领域,国药集团也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业整合。当时医药销售领域同样“多、散、乱”,国家很希望有一个国家级医药配送系统。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我觉得国药可以承担起这个使命。国药所属国控公司在香港上市后,迅速整合全国500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覆盖290多个城市的医药配送网,打造出国家级医药健康平台。
除了建设大水泥平台和国家医药健康平台,我近10多年来还经历了8家央企的整合。中国建材先后与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中材集团重组。国药集团完成了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的“四合一”重组。这些重组都做得很成功。例如两材重组被列为央企兼并重组试点,国药整合被国资委评价为“企业的联合、资源的整合、文化的融合”。
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原来都是国资委系统里规模不大的企业,底子薄、资本金少,我称之为“草根央企”。这些年,中国建材营业收入从20亿元增加到超过3000亿元,在我做董事长的5年里,国药营业收入从360亿元增加到超过2500亿元,两家企业都成为世界500强。两家企业能迅速变成行业巨无霸,正是因为走了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就是,缺什么找什么,进行资源整合,而不是靠自己单枪匹马地去做。
观点7 做企业要有资源整合的能力
这些年,因为主持了很多整合事宜,我被冠上了“整合者”的名号。我的想法是,做大企业不能单靠自我的原始创造和积累,还要立足于资源整合,就是“没有枪、没有炮,别人帮我们造”。在今天的资源社会,企业无限多,智慧无限多,故事无限多,做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资源整合,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这其中蕴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环境变了,企业的成长方式也必须改变。按照经典的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的成长往往是内生式成长,关注的是如何让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依靠现有资产和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而在经济全球化、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企业除了关注内部,也要关注系统资源的集成能力与优化能力,关注存量整合而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和综合价值的提升。
学物理、学化学的都知道什么叫临界体积,放射性元素堆到一定体积时就要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做企业同样如此。当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聚集到一起时,就会产生集聚效应,一切源于你的想法。如果不去找资源,一切都是关上门完全靠自己做,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么费了很多劲儿,吃了很多苦,最后却可能没有效果。记得在2005年的中国建材集团工作会议上,龙永图讲了一句话:“今天的社会竞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整合资源的能力。”这句话很精辟,也很到位。
资源整合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像在建材行业里,丹麦的史密斯公司有13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前就在唐山建了启新水泥厂的回转窑,启新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家出口水泥的工厂。与发达国家的百年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等着小企业一家一户地发展起来再到市场上竞争,就会失去先机。从产业到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再到产业、资本与资源的结合,这一次又一次惊险的跳跃,是大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从中国建材和国药的实践来看,资本运营也好,联合重组也好,管理整合也好,集成创新也好,其核心都是先找到资源,把资源聚集起来,然后找到资源整合的办法,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实践证明,整合优化是过剩行业走出困局、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有效方法。有哈佛大学学者把这种成长方式命名为Growth in China,即“中国式成长”,也有人称之为“宋志平模式”,认为这一模式能复制到钢铁、化工等行业。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也希望整合优化的故事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做企业要有三分天下的思想
先定目标再找资源,进而完成目标,这是企业战略创造性的地方。资源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有资源是好事,但资源并不是占有得越多越好,在寻找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的过程中,我坚持一个重要原则:三分天下。所谓“三分天下”,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来的,指的是量力而行,分而治之。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任何企业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在通晓全局的基础上,为准备达到的目标设定边界,获取一定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空间。
故事8 水泥版图与巴顿名言
中国建材发展水泥业务就遵循了“三分天下”的原则,即明确水泥的区域化发展战略,形成大企业主导各自战略市场区域的格局。为什么三分天下?因为水泥受运输距离限制,只有250公里左右的运输半径,是典型的“短腿”、非贸易产品,因此需要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分销,按区域成片布局,形成市场话语权。按照三分天下的原则,中国建材构建起淮海、东南、北方、西南四大核心战略区域,即以山东、江苏为主的淮海区域,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与上海等地所在的东南经济区,以东北三省为主的北方区域,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所在的西南地区,形成了中国联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产业集团。
中国建材最初划定四大核心区域时,主动退出西北、京津、华北和中部等地区。比如在西北,中国建材是有基础的,因为无论是天山水泥还是祁连山水泥,原来都有我们拨改贷的股份,但是我们都撤出了,转给了中材。当时有的干部想不通,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把地盘让给其他企业。我给大家讲了巴顿将军的名言:“战略就是占领一个地方。”这句话启示我们,一是占领必须占领的地方,而且要巩固对领地的控制权;二是不要占领所有地方,应有进有退、有得有失。
我告诉大家,我们从西北等市场撤出是战略问题,只有把一部分市场让给竞争对手,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市场上,才会减少对我们市场的冲突。中国人有个成语叫“网开一面”,你网开一面,他就会朝着那一个方向走。如果你把路全堵死,他就是困兽之斗,反而对我们不利。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不在西北做,因为有中材;不在安徽做,因为有海螺;不在京津冀做,因为有冀东;不在湖北做,因为有华新;在河南,我们只在南阳和洛阳做了一块,与天瑞水泥和同力水泥三足鼎立。
在核心战略区域里,中国建材精耕细作,围绕地级市建立核心利润区。水泥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议价能力。因此,只有靠更加精准的市场细分,将战略区域从省一级划分到市县级,才能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高的利润回报。我们深入开展调整优化和管理整合,通过股权结构优化、盘活被收购企业的无形资产,以及输出成熟的管理模式,在区域市场打造一批管理优秀、业绩优异的“明星企业”,将众多“小舢板”打造成“航母”。前些年,中国建材在核心战略区域内组建了45个核心利润区,这些核心利润区对水泥业务的利润贡献率超过了80%。
观点8 战略不是面面俱到
建立核心战略区和核心利润区,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拥有自己的目标市场。这就是战略。战略关乎全局,做企业不能盲目地开疆辟土,摊大饼,而是要有所侧重地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而不是面面俱到。战略就像为企业制图,任何地图都是有边界的,我们既要系统全面思考问题,知己知彼,又要勾画好自己的领地,并在领地里努力做到最好。市场那么大,不见得都是自己的,我们要根据行业特性和自身优势,理智地选择市场,这样既能减少正面压力,又能集中优势兵力去做好该做的事情,成功的把握会更大些。
这些想法是我一直以来的企业观。我觉得,做企业有两个问题很重要:
1.要有分利的思想。不能钱都自己挣了,也得让别人挣。做企业往往觉得赚钱越多越好,但也得让上下游和竞争者都赚钱,这一点必须想通。所以,对于企业做全产业链,我是持保留态度的。现代市场是个相互服务的市场,谁也不能大包大揽,谁也不能不让别人挣钱,任何企业在产业链中只能占据一部分。北新建材的石膏板业务全球第一,但其销售额是靠上千家遍布全国的经销商实现的。从一开始,我就制定了“让利经销”的制度,20多年来始终坚持。
2.必须各有地盘。自己有地盘也得给人家地盘,要让竞争者有生存空间,不能统统自己占了,没这个必要,我们也没这个精力。也就是说,是围追堵截把对方打死,还是把对方放到一个小岛上生存,这是我们在考虑战略时要思考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我不喜欢跟人打仗,很少跟人红脸,希望用智慧的方法,让企业获得生存、发展。我觉得做企业要学习西方管理思想,同时中国古老的文化和哲理也非常重要,从中国的文化里可以得到很多涵养,比如《论语》《道德经》《易经》等。《道德经》最后一章有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讲的是融合。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不是你争我夺,都能够有自己的核心利润区,能够自律,市场就会健康化。
失去机遇是最大的失误
战略与机遇紧密相连,机遇是有战略价值的,所以我们总讲“战略机遇”。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有清晰的方向和战略,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有一次在香港路演时,一位记者问我:“掌管大企业,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回答他:“就是看到机遇后抓住它,然后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但想清楚战略意图,并不等于这件事就有机会,需要我们发现甚至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果断出手。
故事9 汪庄会谈端出“三盘牛肉”
在建材行业,中国建材重组南方水泥时进行的汪庄会谈几乎人人皆知。2007年的时候,浙江水泥行业成为全国的价格洼地,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几百家水泥厂群雄混战,竞争异常惨烈,行业整体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材准备组建南方水泥,首要的就是争取到浙江水泥公司、三狮水泥公司、虎山水泥公司、尖峰水泥公司四家大企业的支持。
2007年4月的一天,我约了这四家企业的“掌门人”到杭州西湖旁边的汪庄饭店喝茶。我心中十分清楚,中国建材要打造南方水泥,面前的几位缺了谁都不行。这四家公司当时或被其他竞购对手盯着,或在谋求自身改革,说服它们加盟中国建材无异于“虎口拔牙”。我们不得不背水一战,摆下这次违反常规的茶局。喝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深入沟通的过程,我把中国建材的战略、文化,以及重组后给大家的条件都讲得清清楚楚,而且是和颜悦色地讲,让大家都能听进去。我对他们说,即使你们引入了四个新的战略伙伴,也只是聘请了四个“雇佣军”,还是在打仗,浙江的情况不会好转,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能达到市场健康化的目的。
管理大师约翰·奈斯比特在《定见》一书中有一句名言:“变革,就要端出牛肉。”好处是什么,牛肉是什么,要显而易见。在汪庄会谈的谈判桌上,我就端出了“三盘牛肉”:
·公平合理定价,确保创业者原始投资得到回报。
·给民企创业者留有30%的股份。过去民营企业股权100%是民企老总的,但可能亏损活不下去,加入中国建材后,通过管理整合与企业协同,虽然他们只占30%的股份,但有了利润,实现了利益共享。
·对那些有能力、有业绩、有职业操守的创业者给予充分信任并继续留用,吸引他们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中国建材。
这“三盘牛肉”很受欢迎,后来也成为中国建材推动联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原则。
那天的茶局摆了一整天,最终尖峰水泥的老总退掉了去马来西亚的机票,浙江水泥退掉了意大利公司的定金,虎山水泥拒绝了化工集团,三狮水泥中止了改制计划,四家水泥公司都决定加入中国建材。后来一位原建材局的老领导对我说:“志平,南方这边的人都在传一句话——不能见宋志平,如果见到他,他跟你说20分钟,你就得乖乖跟他走。”我说:“我不是神仙,这些企业家也不是小孩子,给块糖就跟着我走,一定是我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或者说解决了他们心里的问题。”我觉得那么多企业哗啦啦加入我们,原因在于:一是大家本能地愿意联合,恶性竞争让大家苦不堪言,这是个大背景;二是中国建材有合作共赢的格局和胸怀,互利共赢的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三是中国建材有包容的企业文化。
2007年9月26日,南方水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南方水泥成立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门发来贺信:祝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早日实现战略整合的既定目标,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探索新路,为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同志不仅肯定了南方水泥的工作,也为南方水泥乃至中国建材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建材在南方地区原本一两水泥也没有,南方水泥成立后,我们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广西迅速重组300余家企业,成为产能规模突破亿吨、位居行业前列的特大型水泥集团。把那么多所有制成分不同、大小不一的企业整合在一起,需要巨大的整合能力,中国建材做到了,在特定时间里,我们抓住了机会窗口,并把它做成了。
观点9 战略实施要靠抓住机遇
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讲,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重要的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有的机遇可能十年甚至百年难遇。因此,企业做什么、何时做非常关键。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关键要看机遇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它,抓住了,企业就能发展起来,否则就可能永远失去机会,成为企业最大的失误。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就是一个重压之下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在最初酝酿联合重组时,我们面临很多质疑:一方面,自身规模不大,刚刚上市就要做大规模重组,资金实力、人力资源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联合重组那么多企业,我们能不能消化得了,会不会导致“大而不强”。此外,当时认同我们联合重组战略的人不是很多,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
现在回过头来看,假如那时放弃重组,分分钟就能做到,但是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机会。看准了、想通了,就要坚定地前行。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就成了叶公好龙,无法前进。最终,我们选择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今天回想整个重组过程,的确像个神话,但却是一件真实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了机会,这是我们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原因。像日本,这几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大企业,就是因为行业大发展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了。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建材的重组机遇抓得特别好。如果时间再早一些,大家都在建新厂,都想鸡生蛋、蛋生鸡,都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收购谁都不行;如果时间再晚一点儿,让别人收购完了,收购成本就会很高;如果等到以后,行业开始减量发展了,收购一个关张一个,就会非常被动。总的算下来,我们这些年平均每吨水泥的收购成本是375元,现在建造的吨成本是400多元,收购的吨成本也要400多元,所以我们的收购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说,兵贵神速,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起来,抓住它。当然,前提是你要真能跳得起来并且有本事抓住它。我们常说,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就是这个道理。一些企业的问题是平时准备不够,关键时刻跳不起来。也有企业在不是机遇时孤注一掷,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想揽瓷器活儿,得有金刚钻。那些没有战略目标、盲目行动、准备不足的企业,注定会摔跟头。
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反映在市场上,好像势如破竹,但那是建立在无数次思考、无数次否定之上的行动和表现。谋定而后动。只有看准了、想通了,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前行。很多人问我工作之余做什么,我说:“我大多时间在思考。”碰到一件事,我会用很长时间去思考,想不清楚就不会做,但一旦想清楚了、目标明确了,行动就会极其迅速且坚决,绝不拖拉。这也构成了中国建材的行事作风。
奇迹越不出规律的边缘
战略的制定一定要遵循行业、企业、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什么是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就像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人认为,我做出两家世界500强是个奇迹,其实任何奇迹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是遵循规律办事的结果。
故事10 跨界掌门怎么当
同时担任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董事长的五年里,很多人一见面就问我:你执掌的这两家企业,一家做建材,一家做医药;一家处在周期性行业,一家处在非周期性行业,你是怎么当这个“跨界掌门”的?我几乎每天都会面对类似的问题。富士康总裁郭台铭曾经跟我开玩笑说:“一个人怎么能同时管理两家完全不相关的企业?你要么是个奇人,要么是个精神分裂者。”同时领导两家企业的挑战确实很大,我要经常转换思考的“频道”。但是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在规律,从不同事物的内在规律中能提炼出很多相通的道理。把握了这些规律和相通的道理,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
通过对两家不同企业发展规律的对比研究,我发现了不少共性:建材行业和医药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且市场高度开放的领域,都存在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等特点。在这样的领域,央企的目标是发挥骨干作用,发挥影响力和带动力,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两家企业都是由原来国家工业局撤掉后转化而来的,同样经历了资源重组、资本运营的发展历程,成为国家用一定量资本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行发展的新型央企。相似的特点决定了相似的发展规律,两家企业因此选择了相似的成长方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适应市场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开展大规模行业整合,不仅自身快速成长,而且带动了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共性之外,两家企业在战略的区域性、行业性与制高点方面又有所不同。在区域性方面,药是长腿产品,附加值很高,可以行销全球,价值一两百万元的药,只用一个小包,就能从美国带到中国,所以物流体系很重要;而建材大多是短腿产品,基本上是地销。在行业性方面,建材是重资产投资行业,产品附加值低,对资源和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对环境有一定负荷,因此要走结构调整和存量优化的减量化发展道路。而医药是轻资产投资行业,技术投入高、准入程序和门槛高,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小,行业呈增量化发展。在制高点方面,建材行业的制高点是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装备制造,药的制高点是研发和网络。
由于上面这些差异,两家企业的战略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例如,同样是联合重组,两家企业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建材集团是区域化布局,像下围棋一样,把一块市场占住,组建水泥核心利润区;国药集团则像天女散花一样分散布点,建立覆盖全国的药品物流分销配送网络,用终端业务撬动上游产业,庞大的营销网络是国药集团最具实力的王牌之一。
观点10 成功者是按规律办事的人
由此可见,我不是什么奇人、怪人,也没有三头六臂,能同时带领两家不相关的企业并让它们快速成长,只是因为遵循了各自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事实上,不同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管理模式千差万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遵从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尤其是大企业,在决策形成、战略制定等方面很相近,而且企业规模越大就越相近。把握好这些规律,分析好经济形势、行业走向、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条件等各种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去谈战略、谈发展。
像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为什么能成功开展行业整合?规律是什么呢?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过剩了之后就要由大企业进行市场整合,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过去100多年,西方有过若干次大规模重组,现在正经历第六次重组浪潮。谁来担任整合者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沿革,中国大企业的崛起形成了央企占主导的特点。央企多是由过去的工业部、工业局转化而来的,企业领导者往往对行业的全国布局和资源情况很了解,能通盘考虑战略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思想基础。而地方企业有着很强的地域概念,大家打来打去,谁都不服谁。另外,在科技研发、国际化能力、工业化基础、管理实力等方面,央企有着独特优势,这让它们成为天然的整合者。从民企来看,大家愿意接受整合,并不是看中央企所谓的垄断地位,而是因为遵循了做大做强的市场规律。我国有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央企进一步公众化、市场化,和民企高度混合、深度合作,这是形成大企业的必由之路。
对于中国建材和国药两家企业的快速发展,有人说是运气好,有人说是“奇迹”,但两种说法都不太准确。我认为,所谓的运气就是发现了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内在规律,而“奇迹”一定在规律之中,越不出规律的边界。成功的人不一定最聪明,只有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并且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才能成功。所以说,中国建材和国药的发展绝不是靠运气,更不是“好大狂”,我们只是循着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做事罢了。作为企业领导者,一定要认真思考规律,规律找到了,事情就好办了,虽然做的事情看上去很冒险,但只要在规律之内,就不会偏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