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 星贤
- 2497字
- 2020-06-25 10:46:36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通行版本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古本合校
故大道废,如有仁义。
六亲不和,如有孝孳。
邦家缗乱,如有正臣。
注:
1、这里的“如”字,在帛书《老子》甲本中为“案”,在帛书《老子》乙本中为“安”,“如”是楚简《老子》的写法,通行本《道德经》无此字。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2、通行本《道德经》中的“慧智出,有大伪”一句,在帛书《老子》中为“智慧出,安有大伪”,在楚简《老子》中是没有这句话的。根据本章文意来看,其它三句都是由负面的情况引出了正面的概念,唯独此句是由“智慧出”这种正面情况引出了“大伪”这个负面概念,这与本章的行文方式不合。此句应为后人所加的私货,故本合校版将此句删去。
3、这里的“孳”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幺幺下子,即“孳”的古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中为“茲”,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慈”。“茲”与“孳”相通,“慈”字应为抄录笔误。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4、这里的“缗”字,在帛书《老子》中为“闷”,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昏”,“缗”是楚简《老子》的写法。“缗”与“昏”字均可用,“闷”字则不太恰当。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5、这里的“正”字,在帛书《老子》中为“贞”,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忠”,“正”是楚简《老子》的写法。“贞”字应为抄录时误读的结果,“忠”字应为后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的。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古本注释
如:则。
缗:绳线。读mín。
古本释义
故此大道衰败,则会有仁义宣扬。
六亲不和,则会有孝道孳生。
国家混乱,则会有正臣出现。
真经解读
本章其实是上一章的结论,与上一章应该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完整段落,但通行本《道德经》硬是把它分割成两章了。上一章讲到,统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大上,下知有之”,百姓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事儿,并不做什么评论。等事办成了,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自然也”。基于此,老子紧接着就揭示出,当统治达不到理想状态,社会开始出现“其即,亲誉之”这种失道情形的时候,会产生哪些不自然的社会现象。
故大道废,如有仁义。
当社会从顺应大道的理想状态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由于社会的混乱失衡,原本自然运行的道德开始逐渐消失,于是仁义的大旗就被人举起了。世上本来无所谓仁与义,只因大道衰败、乱象频生,于是人们便自行分化出了仁爱与暴虐、正义与邪恶之不同阵营。
统治阶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开始宣扬仁爱和正义。如此一来,仁义者将会得到亲誉,不仁义者则会受到斥责。可是这些“仁义”并非自然所是,而是人为贴上的标签。当人们开始给自己贴上这些光鲜亮丽的标签,标榜仁义美德的时候,也就说明大道其实已经衰落了。
六亲不和,如有孝孳。
当大道衰落之后,社会将普遍出现六亲不和的现象,此时孝道就滋生出来了。世上本无所谓孝,当社会风气衰败、亲人反目成仇的时候,才会分化出孝与不孝的群体。
统治阶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又开始宣扬孝道了。如此一来,孝子将会得到亲誉,不孝子则会受到斥责。可是这个孝道并非自然状态,而是人们刻意做出的姿态。子女与父母长辈之间本就应该是互相关爱的,这是人与动物的天性,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强求。而所谓的“孝”,是特指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报答和服从,是强加给人们的道德桎梏。加上这层孝道,社会就能和睦了吗?答案不言自明。人们赞扬了多少个孝子,相应的就会有多少个不孝子存在。
邦家缗乱,如有正臣。
随着大道衰落,国家也会陷入混乱,贪污腐败横行,社会动荡不安,此时便会有正直之臣出现。同理,原本无所谓正臣歪臣,政府混乱了才会分化出不同的派系。他们都想标榜自己是国家栋梁,对方才是乱臣贼子,于是乎党争不断,只落得两败俱伤。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的东林党。彼时正值明朝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际,以“清流”自居的东林党人讽议朝政、参劾官吏,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他们实际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为给富商巨贾争夺利益,满口仁义道德的东林党人,却对饥荒灾民视而不见,阻挠征款赈灾。东林党与大太监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及其依附势力之间残酷激烈的党争,极大地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使明朝的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直接导致了明末农民大起义。
可见,所谓的正臣也不能挽救国家于水火。因为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有多少正臣,而是在于大道衰败、社会失衡。不从复兴大道上下功夫,一切都是枉然。
本章评述
老子崇尚无为而治、不言而教,反对执于一端,反对强加给人们善恶、美丑的观念。因此他认为仁义、孝道这些不自然的说教解决不了大道衰败的问题,反而会给社会添乱。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根本原理是这样的:大道自然可看作是一个太极,负阴而抱阳,对立而统一。一旦它的和谐状态被打破,太极就会分裂为两仪。此时如果统治阶层不知太极一体之理,强行取阳而舍阴,或取阴而舍阳,必然导致两仪之分化愈演愈烈。再演变下去就是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以致道裂为百、分崩离析。
这就是老子不执一端的道理所在。执于一端,看似光明美好,其实永远只是抓住了大道的一半,而与大道的另一半为敌。因此只有让事物回归原本的自然状态——太极一体,才能复兴大道。
可惜世人绝大多数都喜欢执于一端,乐于把自己和别人分门别类,然后去玩党同伐异的博弈游戏,而且乐此不疲。如此才会千百年来不断地上演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大戏。只有少数如老子这般的悟道之人才能看穿这个大秘密——正与邪、善与恶只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诚然,老子在此并没有讲这么多,只是点到为止,但是老子的寥寥数语就像一个神奇的全息信息包,打开它,这些内涵便从中源源不断地流溢出来了。
对于本章“大道废,如有仁义”等三句,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解读为:就是因为大道衰败了,才会使得仁义、孝道这些美德显得难能可贵,并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上,仁义、孝道并不是很稀缺,而是出现得很无奈,因为它们都是在大道衰落分化之际,不得已被标榜出来的替代品。
讲到这,读者应该能明白老子为何不喜欢“克己复礼”了吧?礼之初虽参照天地,但大道衰落已久,及至周礼已成繁文缛节,并非大道自然,复其何益?还不如学学老子——无为不争任自然,阴阳善恶浑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