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 星贤
- 5197字
- 2020-06-25 10:46:35
第二章 圣人无为
通行版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古本合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亚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怠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注:
1、这里的“浧”字,在帛书《老子》中为“盈”,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倾”,“浧”是楚简《老子》的写法。此三字均可用,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2、这里的“怠”字,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厶下心,即“怠”的异体字。此字在帛书《老子》乙本中为“始”,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辞”,帛书《老子》甲本缺此字。从文意来看,此字应为“怠”。“始”与“辞”应该都是抄录时因无法理解文意而附会出来的。故本合校版选用“怠”字。
3、这里的“志”字,在帛书《老子》乙本中为“侍”,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恃”,在楚简《老子》及帛书《老子》甲本中都为“志”。本合校版选用楚简古字。
古本注释
亚:本意为丑。
已:停止。
浧:满。读yíng。
居1:担任,担当。
居2居3:占据。
志:记载。
古本释义
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丑就停止了;都知道善,这些不善也停止了。
有无相互产生,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互分型,高下相互盈满,音声相互应和,先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担当不刻意而为的事,施行无言的教化。
万物运作而不怠慢,作为而不记载,完成而不占据。
因为不占据,所以不失去。
真经解读
老子在上一章讲了“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一章接着讲并非永恒的名称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因对名的分别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亚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美与丑、善与恶,这些都是名称,但它们不是普通的名称,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人们从小就开始接受关于美丑、善恶这类价值观的灌输。然而,老子却看到,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就没有人再愿意接受丑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就没有人能接受恶了。而那些所谓的美,真的都是美吗?那些所谓的善,真的都是善吗?其实未必。
美与丑实际上只是人们自己设定的观念。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越丰满越诱人。前些年以瘦为美,女人们争着减肥,恨不得减成排骨精。近来开始以匀称性感为美,女孩们又开始想办法塑造自己的丰胸翘臀了。不同的时代,审美观差异很大,过去认为是美的,现在可能反而觉得丑了。
再比如,中国人以白为美,认为越白越水灵,女人们最怕晒太阳,还不惜重金购买美白化妆品。而欧美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掀起了晒肤风潮,人们以小麦色或古铜色作为肤色健康美丽的标准,争着去晒日光浴,甚至有些人还把肤色给漂深了。不同的地域,审美观可能完全不同。外国人认为是美的,中国人却认为丑;外国人认为是丑的,中国人却认为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见,美与丑并没有永恒、绝对的标准。但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往往就会嫌弃、鄙视所谓的丑。那些符合大众审美的,人们就趋之若鹜;不符合人们审美眼光的,就避之唯恐不及。于是我们就看到无数人在狂热地追星,他(她)们处处模仿明星,甚至把自己整成明星脸。而那些相貌不佳、身体残疾的人,则总是到处碰壁、遭受冷遇。人们对所谓的丑的歧视,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心理吗?
同样的,善与不善,或者说善与恶也是人们自己约定的观念。人们认为放生是善,于是都去买鱼买鸟放生,结果却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善还是恶呢?人们认为杀生是恶,于是对于食肉的豺狼猛兽非常厌恶。可是没有这些豺狼猛兽,如何保持大自然生物链的平衡?
如此看来,善与恶也并不是永恒、绝对的。但人们为了遵从所谓的善,往往就会仇视、消灭所谓的恶。那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们就赞赏有加;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就嗤之以鼻。很多人都把善的概念绝对化了,于是醉心于烧香拜佛、执迷于礼教戒律,生活在善恶有报的畏惧之中,而某些带有正常的攻击性的言语和行动却被视为恶行。如此一来,人们只好把各种负面情绪都憋在心里,反而更加重了心理的扭曲和身体的疾病,真是自讨苦吃。
既然美与丑、善与恶只是相对的概念,何必非要让天下人都接受同一种审美观或价值观呢?何必非要让人们都去追求所谓的美和善而排斥所谓的丑和恶呢?老子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让人们去思考。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的,是对事物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的看法。老子了悟了这个道理,于是用了六个排比来阐明万事万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有与无是相互产生的——首先从“众眇之门”讲起。上一章讲到,“有”与“无”是探索宇宙奥妙的门径。在现实世界中,有生于无——事物从无到有创造出来;而无亦生于有——事物从生到灭归于无形。虽然从表面上看,“有”与“无”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但实质上两者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无中生有,有中生无。以无欲观有,有即是无;以有欲观无,无亦是有。正如《心经》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即有、无,这是佛家与道家的相通之处。而“有无相生”则更进一步,不仅指出“有”与“无”本质上没有分别,还点明了两者之间可以互相生成转化的机理。从这扇“众眇之门”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奥妙,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与“无”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特性。
难与易是相互成就的——有难才知易,有易才知难。同一件事与更难的事相比就是易,与更易的相比就是难。难与易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长与短是在比较中分别出类型的——长相对于短则称为长,短相对于长则称为短。同一件东西与更长的比就是短,与更短的比就是长。长与短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高与下是相互盈满的——高相对于下则称为高,下相对于高则称为下。同一杯水与位置更高的水杯相比就是在下面,与位置更低的水杯相比就是在高处。位置较高的水杯能将下方的水杯倒满,而下方的水杯又能倒满比它位置更低的水杯。所以说,高与下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音与声是相互应和的——音、声是指不同种类的声音,音声相和就好比唱歌需要与伴奏相配和。因此音与声既有差别又互相依赖,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先与后是相互跟随的——先、后是时空顺序,先相对于后为先,后相对于先为后。同一样事物与更先的比就是后,与更后的比就是先。先与后同样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
通过这一系列的佐证,老子说明了类似美丑、善恶这样的概念其实就像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等概念一样,都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如此看来,执着于对人、事、物进行类似美丑、善恶这样的分别,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更没有必要把美丑、善恶、正邪、好坏、对错等等问题搞得黑白分明、上纲上线,进而党同伐异、斗争到底。因为那些都只不过是对事物的不同看法而已。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通过前面的一番推导,老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圣人明白了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道理,不再执着于那些令人混乱的名称和概念,于是他就不会被那些名称和概念所误导而去做刻意而为的事,只会去做顺其自然的事。
“无为”是《道德经》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真实意思是不刻意而为,而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古今学者对“无为”的解释有千百种,但大多似是而非。有的简单化地解释为“自己不做事,让一切自然发生”,这就将老子思想引入到消极、被动的一面去了。有些又过于复杂化了,过度解读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附会了很多诸如不轻举妄动、不自私自利、不侵犯他人,以及自己不为让他人去为,领导应无为而民众须有为等等脱离《道德经》本意的个人理解。而实际上,“无为”的含义既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不做,也没有那么复杂,其与老子一贯的“无执”思想是一致的。
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写到,“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可以很好地说明,“无为”即“无执”之近义词。因此,“无为”就是不刻意而为,就是不强做妄为,就是不固执任性之意。人们不刻意而为,就不会勉强自己和他人去接受违背自然的观念,也不会让自己和他人执着于某种人为设定的价值观,于是就不能强迫自己和他人去做违背自然之事了。
同理,圣人之所以行不言之教,也是因为“不言”就不会去特别强调某些观念,也就不至于以片面的言辞来误导众生,除非他能把话说得很圆满。所以老子讲究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化方式,一生都没有留下别的著作,只是在函谷关守关令的请求下,才勉为其难写下了这部《道德经》。而且我们看到,老子的文字是那么的严谨周到、辩证统一,就是因为他深知这个道理。可惜老子所不希望的事还是发生了,《道德经》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以致于被后世误解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圣人做事但不刻意、教化但不言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长此以往,便可使民众得以放飞心灵、各行其是;不分贵贱、和谐共生。没有针锋相对的争斗,只有和而不同的君子。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所倡导的,不正是当今世界所共同追求的自由、平等的终极社会形态吗?
万物作而弗怠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
接下来老子又以万物为证,来阐明大自然是如何的不刻意、不执着、不拘泥的。
万物运作而不怠慢——比如花草树木静静地生长,它们虽然悄无声息,但一直在不停地工作,为世界带来生机。它们不会因自己做了很多工作就开始怠慢疏忽,而能始终如一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万物作为而不记载——花草树木努力地吸收着阳光雨露,供给人类和动物们食物,维持着大自然的平衡。但它们并没有把这些作为记载下来,也不用去考量什么是非荣辱,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
万物完成而不占据——植物开花结果了,它们愉快地展现着自己的成熟之美,舒展着硕果累累的枝头,把自己的果实分享给需要它的一切生物。它们从来不会把果实据为己有,而是年复一年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成果。
万物有作为、有成就,但始终不轻慢、不记功、不占有,它们根本就不会执着于这些虚名虚利。万物尚且如此,生而为人难道不应该学一学吗?
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正是因为不占据任何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一切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无得亦无失。老子希望世人效法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道,不执着于名利得失,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本章评述
“无为”可以说是老子最重要的一个主张。“无为”即不刻意而为。圣人无为即圣人做事不刻意、不执着。圣人为何不执着?因为执着就是世界上各种偏见和纷争的根源所在。世人总是各执一端、固执己见,视对立的一方为洪水猛兽。人们总想改变对方来适应自己的想法,这就产生了对抗,造成了不和谐。即便是作为所谓正义的一方,去强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也是一种狭隘的行为。所以老子虽在周朝为官,对周礼了如指掌,但对于孔子恢复周礼的执着追求却并不认同。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对他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意思就是去掉先生的傲气与过多的欲念,得意的神色与奢望,这些都无益于先生的身体。可见,老子看穿了孔子的执着心,才如此直言不讳地劝告孔子。孔子深感老子的博大精深,所以会对弟子们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如此看来,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可以称之为伟人,但不能称之为圣人,大多就是不懂得“无为”的缘故。比如斯大林,比如拿破仑,比如成吉思汗。而历史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功过得失,以此理来评断,应该也能一目了然了。但凡是刻意而为、执着偏激的事,就是不自然的事,就不是圣人所为。支持那样的事,也就意味着自己有可能走偏了,该迷途知返了。
本章还告诉人们:放下执念,不要有分别心;解除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了悟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道理;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偏激;行无为之事与不言之教,莫把美丑、善恶当真理。说到这,可能有人会困惑——不分善恶、美丑,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对于这个疑问,老子没有给出解答,我暂且把它补上。
请大家注意:不分别并不代表不分辨。不分别指的是不执着于事物的差别,对所谓的美丑、善恶等等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里其实也包含了“平等心”。而不分辨可就根本分不清事物的差别了,是纯粹的糊涂蛋。如果这样的话,倒是对一切都一视同仁了,但哪些层次高、哪些层次低,哪些有益、哪些无益,完全傻傻分不清,只能干等着被骗,任人宰割,或者沉迷于低级趣味之中,不能自拔。
分别与分辨的差别,实际上是用脑与用心的差别。不分别就是不要用头脑中的执念去分别,而不分辨则是不懂得用心去分辨。老子教导人们放下分别心,是希望人们放下头脑中的执念,但绝不是放弃分辨力。很多只知道放下“分别心”而忽视了“分辨力”的人,被人忽悠了,那只能说明此人的分辨力低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