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

《鲁宾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言:“人的性格即是他的命运。”但西方社会的思想却拐了一大个弯。中世纪时,人们相信上帝(或命运之神)支配一切,凡人无从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性格又有什么重要呢?但紧接着,方向盘突然又从上帝(或命运之神)那儿跑回我们这些凡人手上了。近代观念相信成功的人生取决于个人能力,这部小说就在这种“事在人为”的心理脉络下诞生了。在这种观念的脉络下,这部小说在1791年诞生了(和鲁宾孙·克鲁索一起)。在其他时候,我们会遵循其他观念的脉络。

《鲁宾孙漂流记》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说明乐观能扭转人生的作品。鲁宾孙的处境起初简直是走投无路,他遇上船难,全船只有他一人幸存,如今他身处一个荒芜贫瘠的无人岛,而他身上只有一把刀、一个烟斗和盒子里的一点烟草。他在脑中“痛苦万分”的情况下发疯似的四处狂奔,深信自己很快会被饥饿的野兽吃掉。

我们都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成就什么事情(参见:心碎、忧郁),所幸鲁宾孙努力发挥正向思考的力量,拯救了自己。他赶在船沉没前搜刮船上剩余的物品,其中包括纸笔,于是开始写下自己处境的“正反两面”,也就是老套地列出这件事的优缺点。在这过程中,他得出简单但改变他一生的道理:坏处其实被好处抵消了,而且因为他再也想不到比当下困境更惨的事,所以下了个这样的结论:“世上少有比这更悲惨的状况,但其中……也有值得感激的好处在里头”。让我们给鲁宾孙一个赞!

于是,鲁宾孙使尽浑身解数地求生:他打猎、养山羊、耕作、养鹦鹉当宠物、做锅子,还自己动手做许多东西。他成为自给自足的高手,在岛上安然度过二十八年。

所谓成功的人生是在心理上自给自足,遭遇困境时更须如此。如果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把悲观绝望挡在门外,拿出乐观精神,展望光明未来,那么不但能挖掘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也能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只要懂得保持乐观,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船失事时,让克鲁索伴你左右。假如赫拉克利特这么考虑过,他也会这么做:选择乐观主义而不是悲观主义,你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但也别乐观过了头。参见:乐观主义。


也可参见 犬儒主义、忧郁、失去信仰、失去希望、人生无意义、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