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损失和收益的转换

古时候,有个财主十分吝啬,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放钱,却从来舍不得给予。

有一天,财主在乘船的时候落水,家丁甲伸出手来搭救,喊道:“东家,把你的手给我”。财主一听要把东西给别人,宁愿自己在水中挣扎,也不愿意伸手。

家丁乙见状,对家丁甲说:“你太不了解咱们东家了!”然后跑过去,伸出手来,冲财主喊道:“东家,我把手给你,快抓住我的手。”财主听后,连忙抓住了家丁乙的手,被救了上来。

我们都会嘲笑这个吝啬的财主,但是,这位财主表现出来的损失规避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

为什么不愿意面对损失

人们不愿意面对损失,存在损失规避心理。所谓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对损失非常敏感,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所以在决策时,人们会尽量做出减少损失、带来收益的决策。

损失规避的心理在生活中极为普遍。以投资股票为例,当投资者购买的股票价格上升时,让他把股票卖出去很容易;相反,当股票价格下跌时,多数的投资者都不愿意出售股票。

为什么呢?因为当股票下跌时,卖股票就意味着兑现损失,而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面对损失,于是他们选择继续冒险,指望着股价还会升回来。所以,人们保留“绩优股”的时间短,保留“垃圾股”的时间反而长。这种普遍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让很多投资人失去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然而在做决策时,他们却觉得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

对损失和危险优先反应,是人类的本能。利用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很多行业发现了赢利的机会。比如保险业的成功,就在于让人们看到这个世界是动荡不安、充满灾难的,所以人们会购买保险,确保遇到不幸时,能够避免损失。

1979年,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研究了损失规避的心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也叫预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对称的,对“损失”的敏感远远超过对“收益”的渴望。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如果损失与利得的金钱数额一样,那么它们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一样。前景理论则认为,消费者对损失与利得的感受有很大差异,即使损失与利得的金钱数额一样,它们对消费者的价值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理论为什么取名叫前景理论呢?卡尼曼后来说,这个理论的名字并没有什么意义,他只是随便找了一个词,取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引起大家的关注。

基于前景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行为经济学上的重大发现,卡尼曼荣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遗憾的是,特沃斯基在1996年已经去世,未能分享该殊荣。

1969年,他们在以色列就开始了合作,他们曾经合作过一本书,对著作中的每句话都字斟句酌,直到形成一个完美的结论,出书时不知将谁的名字放在前面,他们只好抛硬币决定。

前景理论可以用图2-1的价值函数曲线来表示,图中的坐标原点代表参考点,价值函数曲线在第三象限(负象限)的倾斜率要比在第一象限(正象限)的倾斜率大。在图2-1中,A、B两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相同,但是B点纵坐标的绝对值要大于A点纵坐标的绝对值。这说明即使损失与利得的金钱数额相等,损失会带给消费者更大的负价值。此外,从图2-1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利得还是损失,随着数值的增大,其增长率是递减的。利得的数值越大,每增加一部分利得给消费者带来的积极价值越少,同样,损失对消费者也有类似的影响。

图2-1 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根据前景理论,损失给消费者来的痛苦比相同大小的利得带给他们的快乐要大。也就是说,消费者获得利益的时候,会愉快,但这种愉快的程度不会太高;损失同样数量利益的时候,会不愉快,这种不愉快的程度,却要高得多。

厌恶损失的感受对我们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比如,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挣钱、女人管钱,模范丈夫会让妻子支配财产,把平时挣的钱都交给妻子。每次有收入、特别是额外收入的时候,都会让妻子感到愉快。但是,花钱的时候呢?情况就不同了,丈夫从妻子那里拿钱去花费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争吵和口角。因为当妻子看见钱往外花的时候,会感受到明显的损失,这种负面感受会十分强烈。

想一想,假设丈夫交给妻子2000元,妻子的快乐指数是8。花钱的时候,从妻子那里拿出2000元呢?她的痛苦指数也许会超过12。所以,丈夫留一点私房钱,反而能减少妻子的烦恼。

另外,根据前景理论,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越来越不看重收益。比如,100万元的意外收入对一个西部的贫困家庭来说,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但是对于那些顶级富豪来说,这笔钱根本无足轻重。反之,随着财富的减少,人们会越来越看重损失。越是穷人,越是对损失的金钱变得敏感,所以穷人一般不敢冒险去做一些即使是收益很高,但有风险的投资。

损失和收益的分界线

一个关于损失和收益更有意思的问题是,损失和收益的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述发生变化的。在适当的措辞和表达方式的影响下,人们意识中的损失可以变成收益,收益也可以变成损失。也就是说,人们关于利益的感觉,完全可以被人为地构建出来,这就是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所提出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他们认为,关于损失和收益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区分损失与收益之间的那条线。

假如你是一家超市的经理,你的超市在卖牛肉末,其中瘦肉和肥肉的比例是7∶3。那么你打算怎样把这个比例告诉顾客呢?

一种说法是:“牛肉末中瘦肉的比例占70%!”另一种说法是:“牛肉末中肥肉的比例占30%!”

虽然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如果说肥肉占30%无疑会启动消费者的损失意识,让人不愿意买。如果说瘦肉占70%,结果就会好得多。

同样,医生在病人面前采用不同的措辞,也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假设一个病人需要做手术,在和病人沟通手术风险的时候,医生告诉他手术的成功率是90%,可能病人就决定做手术了。但是,如果医生告诉病人,手术会有10%的失败率,病人还愿意动手术吗?

清朝的一个典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框架效应。曾国藩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失败,他不得不上奏朝廷表示自责。在上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

但是,他的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

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但没有责备他打败仗,反而觉得“其志可嘉”,重重地赏赐了他。

框架效应给了经营者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如果改变消费者对损失和收益的认知,就可以影响他们的选择。比如,经营者在价格制定的时候,就要注意价格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价格表达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下面两种不同的价格表现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

在第一个加油站,标出的汽油价格是每升7.7元,这个价格是用加油卡支付的价格,如果用现金支付,每升加收0.2元,即7.9元。

在第二个加油站,标出的汽油价格是每升7.9元,这个价格是用现金支付的价格,如果用加油卡支付,每升便宜0.2元,即7.7元。

你会在哪个加油站加油呢?

在这两个加油站,尽管消费者所支付的费用一样,但是,大多数人却认为第二个加油站比第一个便宜,因为在第二个加油站他们可以得到折扣,而在第一个加油站,他们感觉被加收了一定的费用。

看到这两个加油站的例子,大家也许会想,哪有像第一个加油站那么笨的价格策略?提出“加收”这样的说法,让消费者感受到损失,惹消费者不高兴。但在营销实践中,真有这样的案例。

第一个是关于信用卡收费的案例。信用卡在美国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如果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支付,超市等零售商需要向信用卡发行机构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于是,超市调整价格,比如价格为1美元的商品,如果用信用卡支付,价格加收1%,即价格为1.01美元。价格一改,使用信用卡支付的消费者明显减少,谁愿意因为一个支付方式的不同,额外支付费用呢?超市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信用卡机构的强烈抗议,双方就此打了一场官司。

最后,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是,超市的正常价格是信用卡用户支付的价格,但是,如果消费者选择现金支付,可以享受“打折”优惠。也就是说,1.01美元成为正常价格,用现金支付可以得到优惠,只需支付1美元。

实际上,如果我们理性地计算经济账,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消费者算的是心理账,他们更在意心理感受,所以不同的表述,会有巨大的差异!

第二个是关于可口可乐自动涨价的案例。在可口可乐的发展史上,涨价一直是让它头痛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可口可乐的价格曾经70多年保持不变。第一杯可乐1886年在美国卖出,此后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咖啡因短缺等令人焦头烂额的事,但一直到1959年,可口可乐的单价都是5美分。而咖啡的价格却同比上涨了7倍。正因为如此,可口可乐的历任公司高管都很关心价格问题。

1999年,可口可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夫斯特在价格问题上吃了大苦头。当年,艾夫斯特即将当上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但是他在巴西的一次讲话断送了他的前程。

他在巴西说了什么呢?说了关于价格上涨的问题。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大家对饮料的需求会提升,根据经济学原理,这个时候可以提价。艾夫斯特在巴西说的就是这个思路,他说:“可口可乐的效用时刻都在变化。在夏天,当人们在体育场愉快地观看决赛时,冰镇可乐的效用非常高,当气温升高的时候,可口可乐售货机将自动提价。”

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确实有根据气温变化调整价格的计划,假设可口可乐的价格是1美元,当气温升高到35℃时,可口可乐的售货机会自动提价,价格调整为1.1美元。

但是,艾夫斯特的发言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后来许多媒体也纷纷加入进来批评可口可乐。“怎么能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涨价呢?天气炎热本身就让人难受,你们竟然想趁机发财!这不公平!”

铺天盖地的舆论批评,导致这位前途无量的首席执行官不得不辞职下台。

假如可口可乐换一种做法呢?直接把价格上涨为1.1美元,当天气凉快、气温在35℃以下时,价格自动下降到1美元。这样有谁会关注呢?也许大家发现可口可乐在天气凉快时自动降价,还会欢呼呢!

如果可口可乐的艾夫斯特学习了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理论的探讨总是与实践有一段距离,到目前为止,前景理论的发现还不到40年的时间内,我们还不能自如地把这个理论与营销设计结合起来。但是,聪明的犹太人却能巧妙地使用这种框架效应,在商业中采取有利的表达方式。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一位犹太商人走进一家银行,在前台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银行经理一边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牌西服、高档皮鞋、昂贵手表、镶宝石的领带夹……

“我想贷款。”

“好的,您想贷多少?”

“1美元。可以吗?”

“只贷1美元?”经理觉得很奇怪,他满脸狐疑地说:“只要有担保,无论贷多少,都可以。”

犹太人从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债券作为抵押。

经理清点了一下这些抵押品,价值共有50万美元!

“先生,您真的只贷1美元吗?”经理问道。

“是的。”犹太人面无表情。

“好的,年息6%。归还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些股票和债券还给您……”

“谢谢!”犹太商人办完手续,起身离去。

一直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从后面追了上去:“先生,我想请教一下,您拥有50万美元的证券,并不缺钱,为什么要贷1美元呢?”

“谢谢你们的热情服务!我到这附近办事,可是这些证券放在身上不安全,而银行保险箱的租金又太昂贵。所以就把它们以担保的形式存放在贵行,而这最多也不过交6美分的利息,太感谢您了!”

让消费者觉得有利可图

既然损失规避是普遍存在的心理规律,经营者也不会花时间去教育消费者,让消费者理性地计算产品价格的得失,而是顺应消费者的心理规律,采用框架效应,通过巧妙设计的营销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些营销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细水长流策略。

如果让消费者分阶段获得利益,消费者会感受到更多的愉快,所谓“细水长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实施营销策略时,要将好处分开(Unbundle Gains)。

如果消费者可以获得几种好处,而这些好处他们是逐项得到的,那么他们会感受到很大的效用,这在营销中叫红利原则(Bonus Principle)。例如,在产品销售中,每隔一段时间推出一些优惠政策,这样对调动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非常有好处,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当卖方拥有一项具有许多正面属性的产品时,让消费者分别获得每一项好处,是销售中常见的一种办法。例如,在超市食品专柜里,销售人员会把一只鸡分成几部分来卖,有单独卖鸡翅膀的,有单独卖鸡胸肉的,有单独卖鸡爪的。把一只鸡分开来卖,遵循的就是“将好处分开”的原则。一只鸡分开来卖,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多项价值,分开卖得到的总收入,也会超过整只鸡出售的收入。

第二种是短痛策略。

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对于那些被消费者视为损失的东西,如支付费用等,如果将它们组合起来,让消费者一次性支出,会比让他们一项一项地感受这些损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小。

正因为消费者倾向于把损失汇总,在销售中,就要考虑将消费者的损失组合(Bundle Losses),把一些产品进行打包销售,或者让消费者一次性购买更多的产品。

如果在出售某些商品时,其成本可以附加到另一项更大的销售中,就会更容易销售这些产品。比如:销售汽车音响、汽车内饰的商家,总是把自己的销售点设在销售汽车的地方。当消费者花30万元购买汽车之后,再要求他花3000元购买汽车内饰,消费者就比较容易接受。消费者会觉得30万元的汽车都买了,3000元的汽车内饰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单独向一个汽车拥有者销售3000元的汽车内饰,就会非常困难。

第三种是小费扣除策略。

当消费者有较大的收入时,花一点小钱就不是很在意。例如,在年底,当消费者得到大笔年终奖时,花起钱来就会很大方。

为了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应该将小的损失和大的好处组合在一起(Bundle Smaller Losses With Larger Gains)。在消费者有大的收入时,要求消费者支出一些小的费用。如果消费者将一项支出作为从某种利得中的扣除看待,那么他的心理感受会比单独支出这笔钱要好一些。例如,如果从工资中直接扣除保险费,比让消费者单独购买保险更容易。消费者认为这些支出只是一大笔收入中扣除的小费,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第四种是安慰策略。

如果在消费者支出了很大的一笔费用后能够得到一些回扣,或者获得赠送的礼物,他们的心理感受会比仅仅是得到一种降价的产品要好。

消费者喜欢把大的损失和小的好处分开考虑,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愉快地消费,就要将小的好处和大的损失分开(Unbundle Smaller Gains From Larger Losses)。

商场常常采用返还购物券、赠送小礼品等方法来刺激销售,而不直接采用打折的方法,就是因为这些回赠会使消费者的感受产生巨大差异。在消费者花一大笔钱后,给予消费者单独的回扣或礼物,比直接采用降价的方法效果更好,尽管同样是减少消费者的支出。回扣或礼物是一种与大的花销有关的安慰,这种策略在营销中被称为“安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