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化学基础教程(第二版)
- 高鹏 朱永明 于元春
- 2855字
- 2020-08-28 05:07:10
3.4 电解质溶液的扩散
电极反应发生时,消耗反应物并形成产物,于是电极表面和溶液深处出现浓度差别,会发生扩散现象。本体溶液中粒子浓度几乎相等,故扩散主要发生在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本体溶液中电流传导主要依靠电迁移,而电极表面附近带电粒子的扩散也会传导部分电流。下面对于扩散现象和描述它的数学模型进行探讨。
3.4.1 Fick第一定律
假定在一个容器中装有A和B两种液体,将这两种液体用一块可移动隔板隔开,体系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每一种液体都是两种物质i和j的混合物,但是初始摩尔浓度不同。即:ci,A≠ci,B,cj,A≠cj,B。当隔板被移去以后,两种液体相互相接触,由于分子i和j的热运动,A和B的浓度差逐渐减小,一直持续到分子i和j的浓度及化学势在整个体系中达到一个恒定的常数。这种使浓度差自发地减小的现象就是扩散。扩散与压力差造成的宏观的液体流动不同。在宏观流动中,流动的分子除了有随机的热运动速率,还有一个朝着流动方向的速率。在扩散现象中,分子只有随机的热运动速率。
下面来考虑沿x方向的一维扩散过程。假定溶液中离子浓度只沿着x轴变化,在y轴和z轴方向上无浓度变化,即存在着一系列与yz面平行的等浓度面,则离子将由浓度高的平面向浓度低的平面转移,也就是说,离子将沿着x轴扩散。首先来讨论扩散流量与时间无关的扩散过程,可称为稳态扩散。
简单起见,假设溶液是理想溶液。对于如图3-9所示的位于x1和x2处的液面1和2,某扩散粒子在两个液面的化学势分别为:
(3-33)
(3-34)
图3-9 两平行液面间的扩散
可见若某粒子在两个液面上的浓度c不同,则它们的化学势也不同。我们知道,化学势是判断物质转移方向和限度的标志,因此粒子将自发地从化学势高的溶液向化学势低的溶液转移,所以说扩散本质上是由于化学势梯度引起的。若x1处溶液粒子浓度c1较高,而x2处浓度c2较低,则粒子将自x1扩散到x2。
由式(3-33)和式(3-34)可得在1和2两液面间该粒子的化学势之差为:
(3-35)
根据热力学定律计算,在恒温恒压及恒定组成的情况下,将n(mol)粒子自x1转移到x2时所做的功为-nRTln(c2/c1),故转移1mol粒子所做的功为:
(3-36)
扩散也和其他类型的物质传递一样,需要一个推动力,设此推动力大小为F(N/mol)。则在此推动力下将1mol粒子自x1转移到x2时所做的功为:
(3-37)
由上两式可得:
(3-38)
对于微小变化过程,应当用微分形式表示上述关系,即:
(3-39)
或:
(3-40)
式中,dμ/dx为化学势梯度,在形式上它相当于对1mol粒子的推动力。如果是推动c(mol)粒子,则其推动力应为
(3-41)
扩散流量qd是粒子在单位时间内扩散通过单位面积液面的物质的量。显然qd是推动力Fd的函数,可以用一个幂级数多项式表示这种普遍化关系。设:
(3-42)
式中,A、B、C等均为常数。如果化学势梯度不太大,则Fd≪1N,于是可以只保留前两项,得出近似公式:
(3-43)
因为在Fd=0时不发生扩散,即扩散流量也为零,故A=0,遂可得出:
(3-44)
这个公式表示扩散推动力很小时,系统平衡虽被破坏,但离开平衡状态不太远,则稳态下的扩散流量与推动力成正比。
理想溶液中μ=+RTlnc,故:
(3-45)
由式(3-41)、式(3-44)和式(3-45),得:
(3-46)
温度一定时,式中,BRT为常数,故令D=BRT,代入上式中,则:
(3-47)
可见扩散流量正比于浓度梯度,此式与Fick提出的经验公式完全一致,称为Fick第一定律。式中,D称为扩散系数,单位为m2/s;dc/dx为粒子在x面上的浓度梯度;负号表示扩散的方向与浓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在水溶液体系中,D的范围常在10-5~10-6cm2/s。
在上述推导中,我们假设扩散流量qd与时间无关,如果qd随时间而变化的话,则Fick第一定律应表示为:
(3-48)
以上推导是从宏观上分析扩散。若从微观的角度看,如前所述,实质上扩散是由溶液中粒子的随机热运动而引起的。溶液中每一个粒子随时都在作不规则的随机热运动,它们力图均匀地充满整个溶液。所以说,上面提到的将化学势梯度看作是扩散的推动力,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的力,表示它在宏观上的作用与一个推动力相当。
3.4.2 Fick第二定律
Fick第一定律描述了扩散流量与时间和位置的函数关系,而Fick第二定律则描述了浓度随时间和位置的函数关系。
对于位于x和x+dx处的两个液面1和2(如图3-10所示),由Fick第一定律可知,液面1的扩散流量为:
(3-49)
图3-10 两平行液面间输入和输出的流量
为推导方便,将上式简记为:
(3-50)
同理,液面2的扩散流量为:
(3-51)
显然x+dx处的浓度梯度等于x处的浓度梯度加上dx距离内浓度梯度的变化量,即:
(3-52)
故:
(3-53)
注意到q1相当于两液面间输入的粒子流量,q2相当于两液面间输出的粒子流量,则两液面扩散流量之差(q1-q2)表示厚度为dx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若以(q1-q2)除以dx,则变成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体中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即单位时间内粒子浓度的变化。即:
(3-54)
将式(3-50)、式(3-53)和式(3-54)联立,可得:
(3-55)
完整的表达式为:
(3-56)
上式即为Fick第二定律。
在随后的章节中(见第9章),将会在各种边界条件下求解Fick第二定律,该公式的解为粒子的浓度分布函数c(x,t)。
3.4.3 扩散系数
在Fick定律的推导中引入了反应粒子扩散能力的参数——扩散系数D,由Fick第一定律可见,D的数值等于单位浓度梯度作用下粒子的扩散传质流量。
离子淌度反映出离子在电势梯度作用下的运动特征,扩散系数反映出粒子在化学势梯度作用下的运动特征,二者显然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同一种离子,扩散系数与淌度之间可推导出以下关系:
(3-57)
式中,Di是i粒子的扩散系数;ui是i粒子的常用淌度,zi是i粒子所带的电荷数。该式称为Einstein-Smoluchowski公式。
无限稀释水溶液中i离子的扩散系数Di,0可根据无限稀释时i离子的极限当量电导率按式(3-57)求出,将ui,0=λi,0/F代入,可得
(3-58)
式中,ui,0是无限稀溶液中i离子的淌度;λi,0是无限稀溶液中i离子的极限当量电导率。
无限稀水溶液中离子的扩散系数见表3-5。从表中数据可见,H+与OH-的扩散系数比其他粒子大得多,其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迁移时涉及特殊的跃迁历程。
表3-5 无限稀释水溶液中离子的扩散系数(25℃)
较浓溶液中Di的具体数据并不多见。一般说来,在较浓溶液中的扩散系数要比无限稀释时小一些,但离子扩散系数随浓度变化不大。例如,在0.1mol/L的KCl溶液中,离子的扩散系数与无限稀释时的扩散系数只相差百分之几。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浓度为1~4mol/L的浓溶液中,离子的扩散系数也与无限稀释时相差不大,一般不超过10%~20%。在更浓的溶液中则扩散系数一般较快下降,但极少可靠数据。
一般说来,在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黏度越大,扩散系数就越小。例如O2在KOH溶液中的扩散系数随碱浓度的增高而迅速下降,在40%的KOH中只有约1.0×10-6cm2/s,是稀水溶液中的1/18(若干气体在稀溶液中的扩散系数见表3-6),而40%KOH的黏度比纯水高4倍左右。
表3-6 气体分子在稀的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20℃)
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常温下每升高1℃,D值约增加2%。这一数值表示液相中的扩散机理与气相中的不同。液相中扩散速度并非由全部粒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与T1/2成正比)所决定,而是涉及某种活化过程,其活化能为10~15kJ/mol。近代液体理论认为,液相中的粒子只能向“空穴”扩散,而形成空穴时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其数值相当于溶剂蒸发能的某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