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黄瓜枯萎病

(一)症状

黄瓜枯萎病自幼苗至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状,叶色变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变褐收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图1-20,图1-21)。成株期发病,初期通常从下部叶发展,同一张叶片由顶部向基部枯萎。病势发展缓慢时,萎蔫不显著,瓜蔓生长衰弱、矮化,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3~6天后,全株叶片枯萎,死亡。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病势发展急剧,常有“半边枯”现象出现,或叶和蔓茎可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表皮多纵裂,常有树脂状胶质溢出,皮层腐烂与木质部剥离,根部腐烂易拔起,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可产生白色、粉红色霉层。

1-20.jpg

图1-20 发病植株维管束变褐

1-21.jpg

图1-21 黄瓜枯萎病症状

(二)病原特征

该病病原菌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cucumerirtum Ow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瓜蔓上大型分生孢子梭形、镰刀形,无色透明,两端渐尖,顶细胞圆锥形,有时微呈钩状,基部倒圆锥截形,有足细胞,具横隔1~3个。大小:一个隔膜的(12.5~32.5) 微米× (3.75~6.25) 微米,两个隔膜的(21.25~32.5) 微米× (5.0~7.5) 微米,三个隔膜的(27.5~45.0) 微米× (5.5~10.0) 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生于气生菌丝中,椭圆形至近梭形、卵形,无色透明,大小为(7.5~20.0) 微米× (2.5~5.0) 微米。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呈绒毛状,淡青莲色,基物表面深牵牛紫色,培养基不变色。在米饭培养基上菌丝绒毛状,银白色。

(三)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病原以菌丝体、厚垣孢子、菌核在种子中和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播种带菌的种子,苗期即发病。病菌从根部伤口、根毛顶端细胞间侵入,后进入维管束,发育繁殖堵塞导管。病菌产生毒素,引起植株中毒,失去输导作用,引起萎蔫。地上部的重复侵染主要通过整枝、绑蔓引起的伤口侵入。土温在8~34℃时病菌均可生长。当土温在24~28℃、土壤含水量大、空气相对湿度高时,发病最快。土温低,潜育期长。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易发病。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5℃,最高34℃,最低4℃;土温15℃潜育期15天,20℃潜育期9~10天,25~30℃潜育期4~6天,适宜pH4.5~6。秧苗老化,连作地,有机肥不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排水不良,土壤偏酸,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津研6号、津研7号、津春4号、津春5号、津优3号、津优10号、津优20号、津优30号、中农8号、中农9号、中农12号、甘丰11号、吉选2号、春光2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杂4号、津早3号、西农58号、郑黄2号、鲁黄1号、早丰等。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育苗时,对苗床土进行硝化处理,或换上无菌新土,培育无病壮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田间含菌量。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在结瓜后,要适当增加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但切忌大水漫灌。在夏季的中午前后不要浇水。多中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株根系茁壮,以提高抗病能力,但要注意减少伤口。采用嫁接防病,选用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山东小白皮西葫芦、早青一代西葫芦作接穗。

2.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分钟。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米2处理畦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千克/公顷,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定植穴内。用30%59972.png霉灵水剂600~800倍液在播种时喷淋1次,播种后10~15天再喷淋1次,本田灌根2次,在移栽时灌根1次,15天后再灌根1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20%增效多菌灵悬浮剂200~300倍液,或50%59977.png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4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或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