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环境下环保舆情
- 荣婷 郑科
- 2251字
- 2021-03-12 09:56:19
2.1.1 环境群体抗争发生的直接原因
2.1.1.1 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时期存在加剧
工业化快速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总体来讲,“目前,中国的环境形势步入 ‘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等资料,本书选取2003—2013年全国GDP、人均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环境治理投入额、环境治理投入占GDP比重8个反映经济发展的数据指标,与环境污染的变量进行比较。通过相关分析得知,11年间我国的GDP总量与工业废气(R=0.977, P<0.05)、工业固体废弃物(R=0.984, P<0.05)、环境治理投入(R=0.983, P<0.05)呈显著正相关。随着GDP的增长,我国的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随之增加,国家在环境治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11年间,我国GDP总量增长迅猛,如图2.1所示,从2003年的16499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949460亿元,同时环境污染排放物除工业废水排放较为稳定外,其他类型的排放物均增长了几倍。2003年,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98906亿标准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46.1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00428万吨。2013年,我国的工业废气排放量为669361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330859万吨。2013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2003年增加了2倍多,工业烟尘排放量增加了29%(2013年为1094.6万吨)。2013年,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投入9516.5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约4.4倍(2003年为1750.2亿元)。另外,《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年全国的平均雾霾日为35.9天,较严重的局部地区超过100天。另外74个根据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城市之中,超标城市比例占95.9%。经过比对约4800个地下水质量监测点的检测结果,水质较差和极差的比例占到总量的59.6%,而优良水质的比例仅为10.4%。
图2.1 2003—2013年中国污染物排放量与GDP的分布
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在我国呈现越发严重的趋势。事实上,正是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触碰和危害到公众的生活空间,因此受害者群体加以抗争。再加上政府监管不力,企业违规操作,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个别地方以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造成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当公众受损的权益得不到维护时,人们只能通过群体抗争的方式来表达诉求。群体抗争事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浙江省东阳市发生的“反对化工厂事件”,涉事地画水镇曾经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直享有东阳“歌山画水”的美誉。自从政府在当地建立工业园区后,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严重污染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污染导致大片苗木枯死、鱼虾灭绝、水稻减产、蔬菜无法种植,一些村民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畸形死胎现象,最终酿成环境群体性事件。
2.1.1.2 公众环境意识提升
国内有学者分析比对了1998—2007年这10年中国公民环境意识总的变化,以环境保护意识、行为以及满意度3个角度为主要着眼点。其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7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公众对环境的日益关心成为推动公众进行环境参与、追求环境公平与正义的内在动力。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西方生态环保思潮涌入中国,极大地促进国民环保意识的苏醒与进步。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满足,生存已不再成为问题后,人们会关注安全上的需求。公众不仅需要得到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对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环境有需求。因此,人们的物质水平越高,其环境维权意识就越强烈。因为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在乎自己的身体安危及财产安全,所以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等的关注就越来越高,于是一旦爆发了环境等其他社会问题,就会引起人们的热议。
其次,我国环境保护治理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全社会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如一系列“环保风暴”措施强化了民众的环保观念,又如在中国掀起的“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保活动,鼓励公众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最后,“法不责众”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集体越轨”,或者社会结构变迁过快导致“相对剥夺感”产生,个别人受到不公平对待,导致怨恨情绪爆发继而形成集体行动。
2.1.1.3 新媒体带来多元化的动员渠道
新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得到广泛运用,使之更易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线。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8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的占比达98.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QQ、微信、论坛社区的广泛应用,它们凭借方便、快捷、匿名等优势形成多中心、开放式、交互性的传播渠道,打破传统表达渠道单一、不畅的格局,成为公众表达利益需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并通过平台形成热点议题,甚至引发线上或线下集体行动。新媒体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起到了宣传、发动、联合、组织的纽带作用。
新媒体打破地理、时间、地点、组织的限制,促使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与其他人接触和共享信息的机会,实现参与者的高度联合。同时,新媒体具有的信息流动能力大大突破了传统媒体编辑把关权,使得以往不被媒体曝光或限制的内容进入大众视野中。一旦公众表达受阻,或者是环境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新媒体就会迅速成为舆情的策源地。在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动员和号召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依托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众提供了现成的、高效的组织动员工具,因此在抗争行为组织和动员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