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共资阳市委党校 马航东马航东,中共资阳市委党校教研部主任,高级讲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判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时代重大的科学论断。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断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做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等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

(一)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原理认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总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唯物史观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只有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才能向精神文化、社会尊重等高层次需求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毛泽东完整提出了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邓小平拨乱反正,准确认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深刻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状态和趋势,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结论。

(二)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大势的重大决策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就有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面临新的社会形势,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判断。

(三)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矛盾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意味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基于新时代的科学判断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沉淀,量变引起质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一)“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是中国的现实

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千差万别,既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这些大都市、大城市,其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又有远低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的贫困落后地区。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覆盖地域上的不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状况,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于第一,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此外,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还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完全脱贫。城镇化不断进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科技不断进步,装备生产日益完善,现在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服务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而不再是短缺。如果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表述,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仅说服不了人民群众,也说服不了国际社会。

(二)“美好生活需要”比“物质文化需要”有更广的外延

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做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改革成果极大丰富,改革分享机制基本健全。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随之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与此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还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等等。这些“软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客观存在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客观存在。所谓发展的不平衡,着重是从发展的空间结构而言,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差距;所谓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发展的质量而言,主要包括公平不充分、正义不充分、安全不充分、环境不充分、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判断,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样,不是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上提出的,而是集中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的。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生活前进”。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首要任务是把握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变化,并未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和客观事实。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要求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用新理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而其“不变”,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个“不变”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因“变”而忘记了“不变”。把握“变”与“不变”的矛盾的哲理,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终将破解新时代的发展难题,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主攻方向是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体到经济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了发展语境,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指导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框架。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三)主线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系,通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社会主要矛盾,其实就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矛盾的运动过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形势所迫,是问题倒逼的必然选择。解决的药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也是新时代经济改革的方向。

(四)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其背后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用制度创新来纠正不正确的发展理念;用机制体制来保障发展主体的权利,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

(五)关键举措是“五位一体”统筹推进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准扶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