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范的可变现净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范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属性,与公允价值类似但并不遵循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股份支付和租赁业务相关的计量也不遵循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关规定。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的定义,应当从四个方面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一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二是应用于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序交易;三是有序交易发生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四是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的市场参与者。

(一)相关资产或负债

1.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该资产或负债具有的特征,如资产的状况及所在位置、出售或使用资产的限制等。如果市场参与者在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时,会考虑这些资产或负债的特征,企业在计量该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时,也应当考虑这些特征因素。

企业为合理确定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区分该限制是针对资产持有者,还是针对该资产本身。如果该限制是针对相关资产本身的,那么此类限制是该资产具有的一项特征,任何持有该资产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时会考虑这一特征。因此,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该资产时,也应当考虑该限制特征。

如果该限制是针对资产持有者的,那么此类限制并不是该资产的特征,只会影响当前持有该资产的企业,而其他企业可能不会受到该限制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该资产进行定价时不会考虑该限制因素。因此,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该资产时,也不应考虑针对该资产持有者的限制因素。

例如,甲公司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一份借款合同。根据借款合同规定,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在偿还该债务前,甲公司不能转让该土地使用权。

甲公司承诺在偿还该商业银行借款前不转让其持有的已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该承诺是针对甲公司的限制,而非针对甲公司持有的土地使用权的限制。因此,甲公司在确定其持有的该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时,不应考虑该限制因素。

2.计量单元

计量单元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位。该资产或负债可以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也可以是资产组合、负债组合或资产和负债的组合。

(二)有序交易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当前市场情况下的有序交易。企业应用于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有序交易,是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该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不包括被迫清算和抛售。

1.有序交易的确定

企业在确定一项交易是否为有序交易时,应当全面理解交易环境和有关事实。企业应当基于可获取的信息,如市场环境变化、交易规则和习惯、价格波动幅度、交易量波动幅度、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对手信息、交易原因、交易场所和其他能够获得的信息,运用专业判断对交易行为和交易价格进行分析,以判断该交易是否为有序交易。

2.有序交易价格的应用

企业判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是有序交易的,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赋予有序交易价格的权重时,应当考虑交易量、交易的可比性、交易日与计量日的临近程度等因素。

企业判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不是有序交易的,不应考虑该交易的价格,或者赋予该交易价格较低权重。

(三)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假定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1.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识别

企业根据可合理取得的信息,能够在交易日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的,应当将该市场作为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

企业根据可合理取得的信息,无法在交易日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和交易活跃程度最高的市场的,应当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将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该资产或以最低金额转移该负债的市场作为最有利市场。

2.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应用

企业应当以主要市场上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主要市场是资产或负债流动性最强的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具代表性的参考信息。

不存在主要市场或无法确定主要市场的,企业应当以相关资产或负债最有利市场的价格为基础,计量其公允价值。企业在确定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交易费用、运输费用等。

(四)市场参与者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1.市场参与者的特征

市场参与者应当具备下列特征:

(1)市场参与者应当相互独立,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市场参与者应当熟悉情况,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包括通过正常的尽职调查获取的信息、对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具备合理认知。

(3)市场参与者应当有能力并自愿进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而非被迫或以其他强制方式进行的交易。

2.市场参与者的确定

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至少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

(2)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者在不存在主要市场情况下的最有利市场)。

(3)企业将在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基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确定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三、公允价值初始计量

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即出售该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该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进入价格等于其脱手价格。但企业未必以取得资产时支付的价格出售该资产,同样也未必以承担负债时收取的价格转移该负债。也就是说,企业取得资产或承担负债的进入价格不一定等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在下列情况下,企业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初始计量的,不应将取得资产或承担负债的交易价格作为该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一是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但有证据表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按照市场金额进行的除外)。二是被迫进行的交易,或者资产出售方(或负债转移方)在交易中被迫接受价格的交易。三是交易价格代表的计量单元不同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例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仅是交易(如企业合并)中的一部分,而交易除该资产或负债外,还包括按照其他会计准则规定应单独计量但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四是进行交易的市场不是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者在不存在主要市场情况下的最有利市场)。

四、估值技术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使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估值技术通常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资产和负债组合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的技术。企业应用市场法估计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可以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如一项业务)的价格和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估值。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企业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企业使用收益法时,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未来现金流量或收入费用等金额的预期。企业使用的收益法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法、期权定价模型等估值方法。

1.现金流量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在收益法中最常用的估值方法,包括传统法(折现率调整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为避免重复计算或忽略风险因素的影响,折现率与现金流量应当保持一致。

根据风险的调整方式和采用现金流量类型不同,可以将现金流量折现法分为两种方法,即传统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

(1)传统法。传统法是使用在估计金额范围内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和经风险调整(市场观察)的折现率的一种折现方法。

(2)期望现金流量法。期望现金流量法是使用风险调整的期望现金流量和无风险利率,或者使用未经风险调整的期望现金流量和包含市场参与者要求的风险溢价的折现率的一种折现方法。

企业应当使用以概率为权重计算的期望现金流量反映未来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企业在期望现金流量法中使用的现金流量是对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进行了概率加权,最终得到的期望现金流量不再以特定事项为前提条件,这不同于企业在传统法中使用的现金流量。

企业在应用期望现金流量法时,有两种方法调整相关资产或负债期望现金流量的风险溢价:第一种方法是企业从以概率为权重计算的期望现金流量中扣除风险溢价,得到确定等值现金流量,并按照无风险利率对确定等值现金流量折现,从而估计出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当市场参与者认为确定的现金流量和期望现金流量无差异时,确定的现金流量即为确定等值现金流量。第二种方法是企业在无风险利率之上增加风险溢价,得到期望回报率,并使用该期望回报率对以概率为权重计算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从而估计出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企业可以使用对风险资产进行计价的模型估计期望回报率,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期权定价模型

企业可以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等期权定价模估计期权的公允价值。其中,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可以用于认股权证和具有转换特征的金融工具的简单估值。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中的输入值包括:即期价格、行权价格、合同期限、预计或内含波动率、无风险利率、期望股息率等。

(三)成本法

成本法是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的估值技术,通常是指现行重置成本。在成本法下,企业应当根据折旧贬值情况,对市场参与者获得或构建具有相同服务能力的替代资产的成本进行调整。折旧贬值包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贬值以及经济性贬值。企业主要使用现行重置成本法估计与其他资产或其他资产和负债一起使用的有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四)估值技术的选择

企业应当运用更多职业判断,确定恰当的估值技术。企业至少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根据企业可获得的市场数据和其他信息,其中一种估值技术是否比其他估值技术更恰当。

(2)对其中一种估值技术使用的输入值是否更容易在市场上观察到或者只需做更少的调整。

(3)对其中一种估值技术得到的估值结果区间是否在其他估值技术的估值结果区间内。

(4)按市场法和按收益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进一步分析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如其中一种估值技术可能使用不当,或者其中一种估值技术使用的输入值可能不恰当等。

五、输入值

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定价时使用的假设,包括有关风险的假设,如所用特定估值技术的内在风险等。市场参与者使用的假设即为输入值,可分为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

企业使用估值技术时,应当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仅当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时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一)公允价值计量中相关的溢价和折价

企业应当选择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交易中会考虑的、反映该资产或负债特征的输入值。大宗持有因素是与交易相关的特定因素,因企业交易相关资产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该因素与企业持有规模有关,不是相关资产的特征,企业在选择输入值时不予考虑。

(二)以出价和要价为基础的输入值

企业可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也可以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但是企业不应使用与公允价值计量假定不一致的方法,如对资产使用要价、对负债使用出价。

六、公允价值层次

为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企业应当将估值技术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优先使用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

(一)第一层次输入值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企业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

(二)第二层次输入值

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对于具有特定期限(如合同期限)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第二层次输入值必须在其几乎整个期限内是可观察的。第二层次输入值包括:

(1)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2)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

(3)除报价以外的其他可观察输入值,包括在正常报价间隔期间可观察的利率和收益率曲线等。

(4)市场验证的输入值等。

(三)第三层次输入值

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包括不能直接观察和无法由可观察市场数据验证的利率、股票波动率、企业合并中承担的弃置义务的未来现金流量、企业使用自身数据做出的财务预测等。

(四)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

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由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要的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估值技术的输入值,而不是估值技术本身。

企业在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时,不应考虑为取得基于公允价值的其他计量所做的调整。例如,从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此时如果企业要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不应考虑该处置费用调整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五)第三方报价机构的估值

企业使用第三方报价机构(如经纪人、做市商等)提供的出价或要价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应当确保该第三方报价机构提供的出价或要价遵循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

思考题

1.会计环境是如何影响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

2.什么是公允价值?如何正确运用公允价值?

3.什么是私人会计?什么是公共会计?两者有何不同?

4.什么是会计规范?各国会计规范是否存在差别?

5.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是怎样的?我国已经发布了哪些具体会计准则?

6.会计基本理论框架是怎样的?

7.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层次结构如何?

8.什么是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特征、首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

9.怎样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10.怎样理解财务会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