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衣怒马少年时: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
- 少年怒马
- 3362字
- 2020-06-26 08:16:30
唐诗的江湖上,也会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它出乎意料,并产生重大影响。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阿桑《叶子》
01
公元750年的一个秋夜,王昌龄坐在他的职工宿舍里,周身寒彻。
彼时,他那些杀气腾腾的边塞诗,已经越过阳关,穿过阴山,陪着无数将士度过寒冷的长夜。
可是这会儿,他把目光从那些打打杀杀的臭男人身上移开:今夜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他想到了女人。
别误会,他只是要写诗而已。
他选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后宫被君王冷落的女人。披衣起身,他写了一组《长信秋词》,其中一首是: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深秋寒夜,孤枕难眠。这首诗很好地说明了什么叫“空虚寂寞冷”,堪称宫怨诗的教科书。
在它之后,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甚至白居易的“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都未能脱离这个套路。
一个边塞文青,有侠骨也有柔肠,可以说相当厉害了。
不过,这可是在大唐。神人辈出,还一个比一个寂寞,神作从来都不缺。
02
一个非著名诗人上场了,他叫张祜。
你可能没听说过他,没关系,因为这货属于不稳定选手,有平庸之作,也有灵光乍现的神作,比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张祜是个清高孤傲的愤青,跟元稹不和。
当时的皇帝很喜欢张祜的诗,要给他升职加薪,征求元稹意见:
“你觉得张祜的诗怎么样?”
元稹脑子里闪过一个邪恶的小念头,说:“跟我之间,隔了两个白居易吧。”
唉,诗人何苦为难诗人。
张祜都已经做好起飞的姿势了,被一道雷生生劈下来,不得不长期流落在外。
这一年,镇江的金陵渡口,张祜住在山上的旅馆里。夜色如洗,江对面就是瓜州,只有零星的灯光。
寂寞,空灵的寂寞。一首《题金陵渡》瞬间闪现: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在张祜留下来的三百多首诗里,这首是难得的精品。尤其是“两三星火”四字,空灵而自然,寂寞得很文艺、很别致。
但这种寂寞,还不足以让人读了就发狂。因为它还停留在诗的第一境界,“看山是山”。这层境界之上还有一层,叫“看山不是山”。
另一位大神做到了。
03
这就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这首诗非常简单,简单到你读了根本不会多想,搭眼一扫就过去了。它只有二十个常用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厉害,就在于“看山不是山”。
当时的李白,错过了人生逆袭的大好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他万念俱灰,一个人来到敬亭山上。想想看,一个人出去爬山,可比一个人吃火锅寂寞多了。况且,那天的山上,连只鸟都没有,白云也飘走了,任何会动的东西都离他而去。
跟他对话的,就剩下那座山。
这就是李白之所以是诗仙的原因,他永远有新意,总是出其不意给你一个surprise(惊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伤害一下柳宗元。
同样是一个人的孤独游,他的《江雪》是这样写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否认这同样是一首好诗。
只是它太过冲淡,是一个隐士对这个世界的白描,如果没有切身感受,一千多年后的我们,很难体会其中的况味。在城市待久了,甚至会觉得那是一次惬意的度假。
生命力,也是评判诗歌的维度之一。这就是伟大作品和优秀作品的区别。
可是请别忘了,在“看山不是山”之上,还有第三层境界,叫“看山还是山”。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是达不到第三层的。
那一年,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头出手了,他叫杜甫。
04
那是杜甫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李白、高适、严武一众老朋友接连去世,而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小目标还没有实现。
在从成都回河南老家的水路上,江水奔流,小船浮沉。他走出船舱,手扶桅杆望着星空,一种无边的寂寞感袭来,深入骨髓。
这种情绪简直为诗而来。一杯浊酒下肚,这首气势雄浑的《旅夜书怀》就诞生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的后四句是说:文章写得好有什么用,算了,不做官了,退休吧。想想我这一生,就像一只小小鸟啊。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什么叫情景交融?这就是。
这首诗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后世只要是解读杜甫的大咖,都会献上膝盖。
明朝人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李白“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的终极版,除了杜甫,谁都写不出来。
超级大毒舌金圣叹评价:“千锤万炼,成此奇句……”
苏东坡倒是没有点赞,而是默默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为什么说只有杜甫能写呢?并不是说他比所有诗人都厉害,而是杜甫的经历,其他诗人都没有。
翻开杜甫的一生,每一页都写着两个字:寂寞。还不是一点点寂寞,而是像“无边落木萧萧下”,像“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过,在我看来,《旅夜书怀》仍然不是最寂寞的唐诗,因为我们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有那种经历,很难体会到什么叫深入骨髓的寂寞。
唐诗的江湖上,也会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它出乎意料,并产生重大影响。几乎与杜甫《旅夜书怀》同时期,一首更能扎心的“黑天鹅”诗出现啦。
05
那一年,一个清贫的小诗人,从长安出发了。他要到吴越一带,做一名小官。关于他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迹我们一概不知,只知道他的名字——张继。
他拿出的作品,是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叫《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非常简单,简单到不需解释。其实,只要你一解释,这些文字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就像你非要把一个琉璃杯打碎来研究成分,只能得到一堆玻璃碴。
张继去世得很早,一生流传下来的诗只有三十多首。这首《枫桥夜泊》不仅在中国出名,还被日本选入小学课本。
当然,张继最大的功劳,是为苏州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首诗越是被大众认可,越说明它旺盛的生命力,从这点看,《枫桥夜泊》所谓的千古绝唱,就绝在这里。
它的寂寞,能让你感知得到。
可以想象,写完诗的那一刻,张继一定是站在船头吼了一声:
还有比这更寂寞的诗吗?
这时,会从半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有。
那声音穿过了五十多年的时光,低沉而浑厚。
06
让我们把时针向前拨,从盛唐回到初唐。一个叫陈子昂的大神,正站在唐诗的十字路口: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独孤求败!
他拿出的作品,就是那首大家都很熟悉,但都不太理解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最容易被低估的诗。先不急着解释,来说一下,这首诗在唐诗江湖上的地位。
彼时,大唐刚刚过完五十周年华诞,大boss(老板)是女皇武则天。整个诗歌江湖,很崇尚浮华,出现了大量的“宫体诗”。这类诗可以简单理解成“赞歌”,写的都是“我大唐帝国多么牛”“皇帝陛下多么圣明”“山河多么壮丽”“人民多么幸福”等等。
这个时候,初唐四杰出现了。虽然这“四大天王”写出了很多好诗,但王勃死得太早;杨炯人微言轻;卢照邻自己还没有摆脱浮夸风;骆宾王更指望不上,早参加叛军去了。
唐诗的春风,一直没有吹来。
之后,历史又选择了一个人,就是陈子昂。当时,他做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幽州军团参谋。
他先是倡导文风改革:要摒弃齐梁诗歌的浮华,继承汉魏风骨,写文章要说人话。
然后又向武则天提议,不要任用不懂军事的武攸宜做大将军。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她没有同意。果然,武攸宜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猪队友,他大败而归,还牺牲了先锋官王孝杰。
没过多久,陈子昂就在政治斗争中被降职了。
这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他登上幽州台。远处,是已经被契丹攻陷的城池。他郁闷极了:唐诗改革,没人理我,杀敌卫国,也没人理我。比我寂寞的,还有谁?
这就是《登幽州台歌》的诞生。
这首诗也不需要解释,只需纠正一种误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是我既看不到古代的大神们,也看不到后来的大神们,他们也都看不到我。
这是跨越时间、空间,与天地时空的对话。
这该是怎样的寂寞!甚至连“幽州”这个地名,都让人觉得寂寞。
如果说张祜的寂寞是一座渡口,李白的寂寞是一座山,杜甫的寂寞是一江水,张继的寂寞是一阵钟声,那么,陈子昂的寂寞,就是一个小宇宙。
陈子昂四十出头就去世了,他没有看到唐诗的春天。
但在整个唐诗的长河里,他就是历史转折中的先驱。在他之后,唐诗才开始迎来万物生长的时代。李白、杜甫、王维们,才开始打磨出唐诗的性感光芒。
现在发现了吧,“想留不能留”才不是最寂寞。无敌,才是最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