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让人人心中驻守一个“天使”

2016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亲自为联勤保障部队授旗并致训词,作为新时代联勤人,总想为联勤保障部队写点什么。

动议写《白衣天使》源于一次巡诊,2017年11月时值白求恩和平医院建院80周年,医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重走白求恩路——老区健康行”活动,有幸一路跟随,深受革命老区人民热情、乐观的精神熏陶,对白求恩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忙碌的护士群体有了全新认识,悄然萌生了创作的欲望。

想必住过院的人都有切身体会,在医院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个好的护士能使病人精神愉悦,如沐春风,特别利于恢复身心健康。如果把全社会比做生命之树,护士仿佛枝头上一片小小的绿叶,看似微不足道,可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她们就是“天使”,就是“守护神”。

南丁格尔说:“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人们常常赞美护士有着无私的爱,面对多重性格的病人,她们奉献的是海一样博大的情怀;面对刁难者纵使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在众人面前也是一笑而过。有谁知她们内心的苦闷与挣扎?有谁知她们暗洒泪水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体验?

对于部队医院的护士来说,更多了层神秘的面纱。除了备战打赢,她们还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在全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白求恩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联勤保障部队的一个品牌,80多年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已经超越时空界限,跨越了国界和民族,跨越了医疗行业,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1938年1月,48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延安,在晋察冀军区与我军民一起浴血奋战,次年11月12日以身殉职。2019年是白求恩同志牺牲8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一文发表80周年,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的80周年。80年来,白求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广大医护人员舍己为人,奋力进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传承弘扬好白求恩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

用文学传承白求恩精神,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且这种方式更加持久稳固。《白衣天使》以白求恩当年亲手创建的白求恩和平医院为背景,以传承白求恩精神为主题,从护士的视角讴歌了新一代白求恩传人的务实担当精神,特别是融贯了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后带来的“红利”,是展现新一代联勤人风采、回应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选题。

书中塑造了唐军生、白依依、许红军等一批白求恩精神的优秀传人,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不遗余力抢救受伤战士陶兵等患者,突出表现了白求恩精神。护士长唐军生是唐山大地震时出生的一个孤儿,曾受到白求恩和平医院的精心照顾。20多年来,她从事护理工作如一日,不曾早走一分钟,护理数万病人不曾有一丝差错,数百次执行重大任务不曾后退一步,直至牺牲在维和战场上。朴素的情怀令人感动,勇敢的担当触动心灵。唐军生身上集中展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她的精神感动了一座城市,更激励起千千万万的人。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诚哉斯言!红色基因就像一个大染缸,能把人的思想染红,促使人们内心里“天使”压倒“魔鬼”。书中护士白依依起初受不了一点委屈,甚至不愿献血救人,正是在唐军生等人的感召下,在白求恩精神的浸染下,学会了包容大爱,学会了奉献担当。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天使”的成长经历,鲜明地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我是天使,救人是我的责任,不管你愿不愿意,是什么样的身份,我都要救你。”不仅白依依如此,连企业家王德福、保洁员牛兰日积月累间都有了质变,还有更多的人叫响:假如战争来临,我们就是下一个“白求恩”!

这就是红色基因的魅力与力量,一旦深植于实践的沃土,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自觉行动,人人心中驻守一个“天使”,就会形成向善向美的“场效应”。

标注一个人灵魂和价值高度的,是心灵的洁净与信念的纯粹;折射一个人品性和禀赋优劣的,是关键时刻的担当与作为。当前,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推进强军实践的步伐越来越快,更加需要上下共同努力,需要一茬茬、甚至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作为新时代白求恩的传人,我们应像当年的白求恩大夫一样,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自己当成一挺战斗中的“机关枪”,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一心铆在工作上,冲锋在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扎实跑好新长征中自己“这一棒”,用实际行动传承好我们这一代人的白求恩精神!

谨以此纪念白求恩同志牺牲80周年!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王礼光 2019年12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