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

张九龄

其一

兰叶春葳蕤[1],桂华秋皎洁[2]。

欣欣此生意[3],自尔为佳节[4]。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5]。

草木有本心[6],何求美人折!

【注释】

[1]兰:此指兰草。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的样子。

[2]桂华:即桂花。

[3]欣欣: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样子。生意:生机。

[4]自尔:从此。

[5]闻风:闻到兰、桂的香气。

[6]本心:本性,天性。

【诗人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

在政治上,他直言敢谏,选贤任能,敢与恶势力做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堪称一代名相;在文学方面,他的五言古诗,语言素练质朴,诗风清淡,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考点】

原诗共十二首,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诗人被贬荆州长史时。本诗运用比兴手法,借兰、桂来表达诗人贬官之后内心的寂寥,抒发自己不求名利的清高品德。

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1],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3],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4],此木岂无阴[5]?

【注释】

[1]岂:难道。伊:那里,此指江南。

[2]岁寒心: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后用于比喻砥砺节操。

[3]荐:进奉。

[4]树:种植。

[5]阴:通“荫”。

【考点】

诗人自比为丹橘,以此来倾诉遭受排挤的愤懑心情,进而表达自己高洁不屈的态度。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2],苍苍横翠微[3]。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4]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5],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6]

【注释】

[1]过:拜访。

[2]却顾:回望。

[3]翠微:草木青翠的山坡。

[4]荆扉:荆条做的门,柴门。

[5]松风:指古乐府琴曲《风入松》。

[6]忘机:忘却世俗的心机。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公元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立意清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考点】

本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山人家所见,最后六句写两人饮酒时的场景以及诗人的感慨。诗人与友人举杯饮美酒,长歌吟曲,欢乐陶醉,忘却了世俗的心机,只有自然和闲适。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1]。

月既不解饮[2],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3],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4],相期邈云汉[5]。

【注释】

[1]三人:指诗人、月亮和人影。

[2]不解饮:不会饮酒。

[3]将:和。

[4]无情:忘情。

[5]相期:相约。邈:远。云汉:银河。

【考点】

诗人在月下独酌,与月和影相伴,越发显出知音难觅的孤独与苦闷。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1],秦桑低绿枝[2]。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3]。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4]。

【注释】

[1]燕:今河北省北部一带。

[2]秦:今陕西一带。燕地的草细嫩如碧丝时,秦地的桑树已经茂盛得低垂了。

[3]妾:古代女子自称。

[4]罗帏:丝织的帘帐,这里指女子的闺房。

【考点】

这是一首闺情诗,描写了秦地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远征燕地的丈夫的思念,表现出思妇对爱情的忠贞。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1]?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2],阴阳割昏晓[3]。

荡胸生曾云[4],决眦入归鸟[5]。

会当凌绝顶[6],一览众山小[7]。

【注释】

[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故称岱宗。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2]造化:大自然。钟:聚集。

[3]阴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割:分。

[4]曾:通“层”,重叠。

[5]决眦:睁大眼睛。决:裂开。眦:眼眶。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6]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

[7]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小,认为……小”。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公元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现存诗歌一千四百余首。

【考点】

本诗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诗人描写了泰山巍峨磅礴的气势,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绝顶,傲视万物的雄心壮志。

《赠卫八处士[1]》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2]。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3]。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4]。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5],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6]。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7]。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1]卫八处士:姓卫,排行第八。处士:隐士。

[2]动如:动不动就像。参(shēn)与商,二星名。商星居于东方,参星居于西方一升一落,永不相见。

[3]苍:灰白。

[4]热中肠:内心激动。

[5]父执:父亲的好友。

[6]累:接连。十觞:泛指很多杯。

[7]故意:故交的情谊。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为华州司功参军时。描写了乱离时代,老友久别重逢,闲话家常,感慨万千的情景。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1],幽居在空谷[2]。

自云良家子[3],零落依草木[4]。

关中昔丧乱[5],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6],不得收骨肉[7]。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8]。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9]。

合昏尚知时[10],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11],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12]。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13]。

【注释】

[1]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语出汉乐府《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2]幽居:隐居。

[3]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女。

[4]零落:飘零沦落之意。

[5]丧乱:战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6]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7]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8]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9]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10]合昏:夜合花,又名合欢树,叶子朝开夜合。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

[11]卖珠:因生活贫困而卖珠宝。

[12]掬:手捧,此指一捧。

[13]修竹:高高的竹子。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考点】

本诗描写了一位战乱时代被抛弃的女子,寄寓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

《梦李白二首》

杜甫

其一

死别已吞声[1],生别常恻恻[2]。

江南瘴疠地[3],逐客无消息[4]。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5]。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6],魂返关塞黑[7]。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1]吞声:失声痛哭。

[2]恻恻:悲痛。

[3]瘴疠地:南方湿热,是易致病之地。

[4]逐客:指李白。

[5]明:知晓。

[6]枫林:指李白所在地。

[7]关塞:杜甫所在的秦陇地区。

【考点】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受到牵连,被流放夜郎,第二年遇赦放还。这二首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此时杜甫尚不知李白已经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2],苦道来不易[3]。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4],斯人独憔悴[5]。

孰云网恢恢[6],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1]游子:指李白。

[2]告归:辞别。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3]苦道:竭力诉说。

[4]冠盖:指代达官。

[5]斯人:此人,指李白。

[6]网恢恢:语出《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处指法网恢恢。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1]》

王维

圣代无隐者[2],英灵尽来归[3]。

遂令东山客[4],不得顾采薇[5]。

既至金门远[6],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7]。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8]。

行当浮桂棹[9],未几拂荆扉[10]。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1]綦(qí)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诗人,王维好友。

[2]圣代:圣明的时代。

[3]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4]东山客:指隐士。

[5]采薇:采野菜。代指隐居生活。

[6]既至金门远:比喻落第。金门:指代朝廷。

[7]京洛:洛阳。

[8]违:分离。

[9]行当:将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后泛指船。

[10]未几:不久。

【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盛唐著名诗人。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及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今存诗四百余首,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考点】

本诗是一首送友人回乡的赠行诗,充满着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解劝。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1]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2]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3]南山:终南山。陲:边缘。

【考点】

本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归隐友人的场景,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

《青溪[1]》

王维

言入黄花川[2],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3]。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4],澄澄映葭苇[5]。

我心素已闲[6],清川澹如此[7]。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8]。

【注释】

[1]青溪:地名,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2]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

[3]趣途:指走过的路途。趣:同“趋”,奔赴。

[4]漾漾:水波动荡的样子。菱荇(líng xìng):泛指水草。

[5]葭(jiā)苇:芦苇。

[6]素:向来。

[7]澹(dàn):恬静安然。

[8]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

【考点】

本诗是一首山水诗,作于诗人入蜀途中,以青溪的淡泊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

《渭川田家[1]》

王维

斜阳照墟落[2],穷巷牛羊归[3]。

野老念牧童[4],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5],蚕眠桑叶稀[6]。

田夫荷锄至[7],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8],怅然吟式微[9]。

【注释】

[1]渭川: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2]墟落:村庄。

[3]穷巷:深巷。

[4]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5]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6]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7]荷(hè):肩负。

[8]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9]式微:《诗经》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考点】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山水田园图,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1]。

朝为越溪女[2],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3],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4],不自著罗衣[5]。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6]。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7],效颦安可希[8]。

【注释】

[1]宁:岂。微:卑贱。

[2]越溪:指若耶溪,在今绍兴东南。

[3]殊众:与众不同。

[4]傅:通“敷”。

[5]罗:丝织品。

[6]怜:爱怜。

[7]持谢:奉告。

[8]效颦:模仿西施皱眉。安可希:怎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呢?

【考点】

本诗借古讽今,借西施的故事喻指诗人所处的时代世态炎凉,感慨世事无常。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2],隐者自怡悦[3]。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4]。

何当载酒来[5],共醉重阳节[6]。

【注释】

[1]兰山:一作“万山”,在今湖北襄阳。

[2]北山:即上文所提“兰山”。

[3]隐者:指诗人自己。

[4]洲:水中可居之地。

[5]何当:何时能够。

[6]重阳节:古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等习俗。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著诗二百余首,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考点】

本诗描写秋天登山怀友的情景,抒发诗人希望与友人在重阳节登高饮酒的愿望。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1]。

散发乘夕凉[2],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4]。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

[1]池月:池中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

[2]散发:古人平时束发,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3]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4]恨:遗憾。

【考点】

本诗通过描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1]》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2]。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3]。

之子期宿来[4],孤琴候萝径[5]。

【注释】

[1]业师:名业的僧人。山房:僧人居所。丁大:即丁凤,排行老大。

[2]壑:山谷。倏:忽然。暝:昏暗。

[3]烟鸟:雾霭中的飞鸟。

[4]之:此。

[5]萝径:长满悬垂植物的小径。

【考点】

本诗是一首候人之诗。诗人在山中等待友人,友人却迟迟未到。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1]》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2]。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3]。

荏苒几盈虚[4],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5],是夜越吟苦[6]。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7]。

【注释】

[1]从弟:堂弟。山阴:今浙江绍兴。少府:县尉。

[2]帷:帘幕。

[3]演漾:水波荡漾。

[4]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几盈虚:月亮圆缺反复多次。

[5]美人:古时也指自己思念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6]越吟:唱越歌以寄托乡思之情。

[7]兰杜:兰草和杜若,都是香草。

【诗人简介】

王昌龄(698—756),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考点】

本诗描写诗人由赏月忆起友人的情景,赞扬友人品德高洁。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1],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2],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3],应是钓秋水[4]。

差池不相见[5],黾勉空仰止[6]。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7],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

[1]茅茨:茅屋。

[2]扣关:敲门。

[3]巾柴车:乘车出游。巾:做动词用,用巾覆盖。

[4]钓秋水:到秋水潭垂钓。

[5]差(cī)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6]黾勉(mǐn miǎn):勉力,尽力。仰止:仰望,仰慕。

[7]契:惬意。

【诗人简介】

丘为(生卒年不详),盛唐诗人,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

其诗大都为五言,格调清幽淡逸,多写田园风物,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诗人之一。

【考点】

诗人访隐居友人不遇,却意外在自然中悟到了一番清净的道理。

《春泛若耶溪[1]》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2]。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3],隔山望南斗[4]。

潭烟飞溶溶[5],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6],愿为持竿叟[7]。

【注释】

[1]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东南。

[2]偶:遇。

[3]际夜:至夜。

[4]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古以二十八宿与地理相应来划分区域,称分野,南斗与吴越相应。

[5]溶溶:形容水汽迷蒙。

[6]生事:世事。弥漫:渺茫无尽。

[7]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

【诗人简介】

綦毋潜(692—749),唐代著名诗人,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共二十六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

【考点】

诗人泛舟若耶溪,被世事压抑的心情终于被山水景色释放。本诗表达了诗人想远离世间之烦恼,追求清幽、闲适生活的愿望。

《宿王昌龄隐居[1]》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2]。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3]。

余亦谢时去[4],西山鸾鹤群[5]。

【注释】

[1]王昌龄:与常建同榜登科。

[2]隐处:隐居的地方。

[3]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4]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5]鸾鹤群:与仙人的禽鸟为伍。

【诗人简介】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籍贯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选语精妙,境界超远。著有《常建集》。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辞官归隐途中,在友人曾经的隐居处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归志。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1]》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2],磴道盘虚空[3]。

突兀压神州[4],峥嵘如鬼工[5]。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6],宫观何玲珑[7]。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8],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9],胜因夙所宗[10]。

誓将挂冠去[11],觉道资无穷[12]。

【注释】

[1]浮图:梵文“佛陀”的音译,指佛塔。慈恩寺浮图:即今西安市的大雁塔。

[2]世界:佛语,指宇宙。

[3]磴:石级。

[4]突兀:高耸貌。

[5]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鬼工:非人力所能为。

[6]驰道:皇帝乘车经过的大道。

[7]宫观:宫阙。

[8]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

[9]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

[10]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善因。

[11]挂冠:辞官归隐。

[12]觉道:佛道。资:用。

【诗人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后两次从军边塞,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

其诗歌的题材涉及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其中边塞诗写得最为出色——在盛唐时代,岑参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其诗歌意境新奇,风格奇峭,气势磅礴,词采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考点】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秋,岑参与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共登慈恩寺塔。本诗体现了诗人登塔时舒放的心胸和澎湃的感情。

《贼退示官吏并序》

元结

癸卯岁[1],西原贼入道州[2],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3],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4],洞壑当门前[5]。

井税有常期[6],日晏犹得眠[7]。

忽然遭世变[8],数岁亲戎旃[9]。

今来典斯郡[10],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11]。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12],引竿自刺船[13]。

将家就鱼麦[14],归老江湖边。

【注释】

[1]癸卯岁:即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

[2]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3]永、邵:永州和邵州,今均属湖南省。

[4]户:门。

[5]洞壑:山洞,沟壑。

[6]井税:这里指赋税。

[7]晏:晚。

[8]世变:指安史之乱。

[9]戎旃(zhān):军帐。

[10]典:治理、掌管。

[11]见全:被保全。

[12]委:弃。委符节:辞官。

[13]刺船:撑船。

[14]将:带着。

【诗人简介】

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道家学者。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河南鲁山人,后归隐商余山。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

【考点】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不能体恤人民,仍然残酷征敛的不满,和对自己无法扭转现实的沉痛,想通过本诗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1],燕寝凝清香[2]。

海上风雨至[3],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4],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5],未睹斯民康[6]。

理会是非遣[7],性达形迹忘[8]。

鲜肥属时禁[9],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10]。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11],群彦今汪洋[12]。

方知大藩地[13],岂曰财赋强。

【注释】

[1]森:密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

[2]燕寝:卧室。

[3]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4]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5]居处崇:地位显贵。

[6]斯民康:人民安乐。

[7]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8]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9]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10]金玉章:指客人们的诗篇。

[11]吴中:苏州的古称。

[12]群彦:群英。

[13]藩:藩王的封地。

【诗人简介】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任苏州刺史时,通过描写宴会的欢洽,表现了诗人作为东南诗坛领袖的气度。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1]》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2],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3],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4]。

【注释】

[1]校书:校书郎的省称,掌管校书籍。

[2]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3]棹:桨,也引申指船。洛阳人:去洛阳之人,即韦应物自称。

[4]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

【考点】

本诗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借对广陵之物的依恋,表达自己对挚友的依恋。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1],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2],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3],何处寻行迹。

【注释】

[1]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房舍。

[2]束:捆。荆薪:杂柴。

[3]空山:空寂的深山。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任滁州刺史时,通过描写萧疏淡远的景色,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思念。

《长安遇冯著[1]》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2]。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3]。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4]。

昨别今已春[5],鬓丝生几缕[6]。

【注释】

[1]冯著:韦应物友人。

[2]灞陵:即霸陵,汉文帝陵墓。

[3]采山:进山采樵。

[4]飏飏:鸟飞翔的样子。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5]昨别:去年分别。

[6]鬓丝:两鬓白发如丝。

【考点】

诗人以亲切诙谐的笔调,于平易中表达了对失意友人的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

《夕次盱眙县[1]》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2],停舫临孤驿[3]。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4]。

独夜忆秦关[5],听钟未眠客[6]。

【注释】

[1]次:停泊。盱眙(Xūyí):今属江苏。

[2]逗:停留。淮镇:指盱眙。

[3]舫:船。临:靠近。

[4]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5]秦:今陕西的别称。

[6]客:诗人自称。

【考点】

本诗描写了旅途中的客愁,通过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的渲染来烘托羁旅愁思。

《东郊》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1],出郊旷清曙[2]。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3]。

依丛适自憩[4],缘涧还复去[5]。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6]。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7]。

【注释】

[1]跼(jú):拘束。

[2]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3]澹:澄净。虑:思绪。

[4]丛:树林。

[5]缘:沿着。涧:山沟。

[6]遽(jù):匆忙。

[7]陶:指陶渊明。庶:庶几,差不多。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任滁州刺史时,通过对春日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慕陶”又不可实现的无奈之情。

《送杨氏女[1]》

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2],出行复悠悠[3]。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4]。

尔辈苦无恃[5],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6],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7]。

自小阙内训[8],事姑贻我忧[9]。

赖兹托令门[10],任恤庶无尤[11]。

贫俭诚所尚[12],资从岂待周[13]。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14]。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15]。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16]。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17]。

【注释】

[1]杨氏女:嫁到杨家的女儿。这里应为韦应物的长女。

[2]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3]行:出嫁。悠悠:路途遥远。

[4]溯:逆流而上。

[5]尔辈:你们,指韦应物的孩子们。无恃:指失去母亲。

[6]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诗人自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儿是姐姐抚育大的。

[7]义往:指女大理应出嫁。

[8]自小阙内训:从小缺少母亲的训导。

[9]事姑:侍奉婆婆。

[10]令门:好人家。

[11]任恤:信任体恤。尤:过失。

[12]尚:崇尚。

[13]资从:指嫁妆。

[14]容止:行为举止。猷:规矩礼节。

[15]尔:你,指大女儿。

[16]临感:临别感伤。

[17]零泪:落泪。缘:沿着。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考点】

本诗是一位父亲送女儿出嫁时的叮嘱训诫,饱含深情,塑造了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1]》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2],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3],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4],妄迹世所逐[5]。

遗言冀可冥[6],缮性何由熟[7]。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8]。

澹然离言说[9],悟悦心自足[10]。

【注释】

[1]诣:到,往。禅经:佛教经典。

[2]汲:从井里取水。

[3]贝叶书:即佛经。

[4]真源:即佛家的真意。

[5]妄迹:指世俗事物。

[6]遗言:指佛经所言。冀:希望。冥:暗合,指心悟。

[7]缮性:修养本性。熟:精通而有成。

[8]膏:润发的油脂。

[9]澹然:宁静状。

[10]悟悦:悟道的快乐。

【诗人简介】

柳宗元(773—819),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二人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柳宗元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考点】

本诗为诗人被贬时所作,抒发了读经的感受,流露诗人希望寻求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生活的心情。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1],幸此南夷谪[2]。

闲依农圃邻[3],偶似山林客[4]。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5]。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1]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

[2]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谪:贬官。

[3]农圃:田园。

[4]偶似:有时好像。山林客:山林间的隐士。

[5]榜:划船。响溪石:船碰到溪石发出的声响。

【考点】

本诗作于诗人被贬永州时,通过描写闲居的佳境来排遣精神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