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来一本艺术史?

是的,有何不可?虽然可供艺术史学家们取用的材料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选材和解读各有千秋。许多我看重的材料,其他同类书的作者未必予以重视。即便大家使用了相同的材料,我和其他人得出的结论也未必相同。艺术史学家和艺术批评家审视艺术就好比艺术家观察自然。没有哪两位艺术家会从同一个角度去观察自然,也没有哪两位批评家会从同一个角度去审视艺术。

此外,我对于一部艺术史的写作目的有明确的想法。我猜在一百个通晓绘画与雕塑的人中,真正能读懂的恐怕寥寥无几。他们会觉得《蒙娜丽莎》和《埃尔金石雕》都是应当怀着崇敬之心观赏或研究的东西,但他们不会将其视为一种传达媒介,且他们自己就是接收者。

我之所以写这部书,不是为了讲述绘画与雕塑作品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而是希望让一些艺术的崇拜者变成接收者。我希望引导读者沉浸到绘画与雕塑作品中,不管这些作品以何种形式呈现,不管它们创作于什么时期、哪个国家。我只能通过讲解自己的艺术“接收器”是如何运转的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不敢自诩自己的“接收器”有多么非凡。惭愧地讲,在有些“波段”上,我所能接收到的也非常有限,以至于书中存在一些让读者觉得语焉不详的地方,不过或许此类内容可以刺激读者自己去感悟。

对于想了解艺术史实的读者,市面上相关书籍比比皆是,我也毫不犹疑地援引这些史料。我从未亲眼见过伦勃朗的出生证明。虽然我不在乎是否真存在这么一个证明文件,但是我相信那些告诉我伦勃朗出生于1606年的优秀学者。本书中所涉及的大部分史实都得益于他们的努力。

我试图向大家传达的不是艺术作品的“作料”,而是它们的“味道”。如果我没能做到这一点,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我的“味觉”不够好;二是艺术作品的“味道”同音乐的旋律一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埃里克·牛顿
伦敦

向日葵 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