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重整朝纲

去上早朝的路上,皇上朱峰达看着朝阳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突然问道:“王公公,你觉得好皇帝是什么样呀?”

“这?奴才浅见不值一提,莫要误了皇上的判断。只是奴才小时候曾听到先皇提及,一个好皇帝,必须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必须要做到: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公公说完有些忐忑地瞄了皇上一眼。

皇上朱峰达猛然间听到张公公说了这么几句有水准的话,不由高看了王公公一眼,“这是北宋时期张载的原话,只不过他一个文弱书生,算不得皇家气象,无法达到朕的理想型。”

王公公瘪了瘪嘴,惭愧地说道:“奴才嘴笨,望皇上恕罪!”

“恕罪就不必啦,朕让你说的,你说出来就对啦!”皇上朱峰达直接表态。

“喳,奴才谢皇上!”说吧,这一路走来也差不多快到早朝议事的金銮殿啦!皇上朱峰达也趁机闭目养神,提前想想早朝的议政吧!

朝堂之上,王公公扯着嗓子喊出了那句固定的台词:“众臣早朝,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底下的大臣纷纷上前自报分管的那一摊事情,与此同时,分管奏折事务的官员也是将一大摞奏折堆在了皇上的龙案前。退朝后,王公公抱着这些奏折一起送入了皇上的寝宫。看到桌案上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皇上朱峰达发现自己真的不能再去逃避新政实施不力的问题。

“李明亮的奏折呢?给我统统找出来。”皇上朱峰达直接吩咐道。

王公公赶紧从那些成堆的奏折中一个个翻查起来,过了许久才将几份李明亮的奏折码成了一小摞放在了皇上朱峰达的面前。“喏,就这些!”

皇上朱峰达开始一本本地看起来,早在几个月以前,因为朝廷内外都有势力在阻拦新政的实施,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找到新政实施的最佳效果,皇上朱峰达趁机将李明亮参事下派到皇族封地当一个知县,然后安排一批侍卫贴身保护他,让他可以先小范围地干起来,如果有成效就立刻上报给他。如此这般,而皇上朱峰达就在京城里假装颓废和不理政事,以吸引住大臣们的注意力,避免大家再去聚焦李明亮所处的地方。

这本是“一石二鸟”之计,可皇上朱峰达千算万算没想到他会遇见羽神,并且如此深深地被对方吸引,更是因此失恋难过悲伤,一场假戏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居然演得比真的还真。也难怪整个朝堂之上的人几乎没有人会去想“新政”怎么样了?大家理所当然地以为只要皇上不再提啦!那便就等于聊胜于无吧!

可是背负任务前去担任知县的李明亮却是无比地认真,他相信新政相信皇上,即便地处偏远受尽苦楚,却也能兢兢业业地实施新政并将其中的成果慢慢地汇报给皇上朱峰达。此时皇上朱峰达一本一本地看完,看完最后一本后不禁兴奋地说道:“李明亮这半年多来可是吃了不少苦啊,但确实有成绩!”

王公公好奇地询问:“怎么啦?李明亮做了什么?皇上这么高兴?”

“朕拟一道圣旨,你亲自派人过去,将他召回京城吧!毕竟下一个月就满一年期限啦!是时候做出最终论断啦!”皇上朱峰达略微沉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王公公眼看着皇上朱峰达亲自手写了圣旨并盖上玉玺的印记,这才合起来交到了王公公的手里,王公公作为内务府总管,自然也分管这宣旨的工作。于是一番交代后,一个大太监和几个小太监便骑马向着远方而去。

一个月后,李明亮回到了京城来到了皇宫见到了皇上朱峰达。他心情激动连忙一跪到底,“皇上,微臣回来啦!”

“恩,李明亮快说说你在那里都做了什么?”皇上朱峰达也颇为激动,但比起激动他更多的是好奇。

“皇上,微臣托皇上洪福,刚开始到那边,还是遇到了很多挫折,新政推广也是不很顺利,屡次遭到了当地官员的反对,但后来微臣想了一个法子,让主动裁撤私兵的皇族子弟可以获得官府颁发的嘉奖令,拿到嘉奖令的皇族子弟可以让官府帮忙接收他们的私兵,这样一来私兵们不仅获得了铁饭碗,也能让皇族子弟的势力得到更加稳固的发展。故而很多皇族子弟和私兵们都十分乐意并爽快地执行了裁撤私兵的新政命令。如今我所管辖的整个县府内,都与往常大不相同,如今这些皇族子弟依旧受到私兵们的保护,只不过他们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为了官府的储备力量,只是如此一来,皆大欢喜。老百姓们更是称颂我们把私兵的问题消弭于无形。”李明亮一脸黝黑,神情却十足精神地跟皇上朱峰达娓娓道来地方上的各种情况,2人相谈甚欢,以至于天色渐晚,皇上朱峰达不得不派人将李明亮护送出宫回府。

几日后的早朝上,李明亮已经封为御史大夫,得以位列朝堂之上,很多朝臣再次见到李明亮都有一股莫名地紧张情绪,仿佛马上就会发生什么大事似的。

皇上朱峰达也不再兜圈子,直言道:“诸位爱卿,1年期已到,如今新政实施的如何?你们不妨来说说?”

下面诸多大臣纷纷保持沉默,有些收了朱启阳的钱,有些受了朱启阳的恩惠,总归不是太好开口。于是皇上朱峰达只能亲自点人:“李明亮,你把你在下面实施新政的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至少要让别人知道新政究竟好在哪里?”

李明亮信心十足地站出来,“是,皇上!”于是李明亮紧接着就将新政的落实一点一滴的变化结合目前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全部都交代清楚啦!众多大臣纷纷表示沉默,一个个都不希望夹在皇上和朱启阳里面成为了牺牲品。

皇上看到大家冷冷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诸位爱卿,一年期限已到,李明亮已经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新政不仅受到了当地官府的欢迎,更是赢得老百姓的欢迎,最后他们也获得当地皇族的配合!所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大将军陆文昭刚想站出来,却被兵部尚书田启给拦住了。就连吏部尚书杨年极等德高望重的老臣们都纷纷选择了沉默。大家都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好!如果你们没什么意见的话,那朕就只有乾纲独断啦!新政正式全国推广吧!”皇上朱峰达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正不断地渗透到全国各地,成为了主宰这片土地的天选之子。

大臣们一听如此说,都忍不住“哦”了一声,其中有惊讶有感叹有震撼,但就是没有惊喜。皇上朱峰达也开始保持沉默地看着大家,他在等待一个人表态,那就是徐相。徐相作为3朝元老,分量很是足够,且不会引起大家的反弹。不然他作为一个皇帝,如果继续跟这些大臣们拉扯的话,除了浪费时间外,更会引导国家走向不断内讧的局面。

徐相看到了皇上朱峰达眼中的期盼,略为思忖一番,便直接跪倒在地,“启禀皇上,微臣愿意遵从皇上的旨意,将新政推广至全国各地。”其他大臣一时间震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纷纷喊道:“徐相,徐相,徐相……”

徐相充耳不闻,只是专注地看着皇上朱峰达的表情。其余大臣们经不住这股威压,纷纷跪倒在地表示愿意遵从皇上朱峰达的想法,将新政推广至全国。至此,皇上朱峰达终于微微笑了起来。

消息传到边境朱启阳处,朱启阳很是不满地掀了正在吃饭的桌子,“这帮废物,老子花了那么多钱,居然养不熟这帮蠢货和废物,还不如那些喂不饱的饿狼听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