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花了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城堡,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放了。
从来没有一本小说,让我如此抓狂过。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本名著,就算看不懂也得强迫自己看下去,我早就看到一半的时候,把书撕了。
虽然在心里早就做好了看现代小说的准备。之前也看过几部后现代的作品,可是当我遇到了卡夫卡我还是不由得想起北大教授吴晓东说过的一句话:“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
现代主义小说的最大特征就是故事的弱化,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来叙述城堡的话,几句话就可以讲完。
小说主人公K,一个字母,有符号话特征,半夜踏雪,来到一个城堡下面归城堡管辖的村庄,准备第二天进城堡。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受城堡的聘请来丈量土地。但是一开始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整部小说的情节可以概括为K为进入城堡获得居住权所做的一场毫无希望的斗争。
很多人从象征的手法来解读城堡,但城堡又与传统的象征小说不同,一般有象征色彩的小说都会在小说情节中透露出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如围城,这个书名既可以看做寓言也可以看做象征,钱钟书借助小说中苏小姐的话表达了题目的寓意,即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一座婚姻的围城。
但城堡不一样,小说故事情节中没有只言片语透露出一点点象征的意义,也没有提供给我们任何哲理性的暗示,构成小说的只是一连串不可理解的事件。
比如开篇的第一段………………
卡夫卡首先把城堡写成一个巨大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是K看不见的。可以说一开始卡夫卡就赋予了城堡两重含义,既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又是一个虚无的幻想,所以开篇便奠定城堡近乎梦幻的基调氛围。
再者更离奇的是关于城堡的描写………………
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却永远无法进入他。这就是K的宿命,仿佛也验证了卡夫卡自己的那句名言,“目的是有,道路却无,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再者还有早晨出来,过了一两个小时天便落了,阿马丽亚因为拒绝城堡官员的不合理要求,全家遭遇不幸。还有城堡的官员居然比其管辖下的居民还要多。春夏两个季节居然只有两天,种种荒诞按下不表。
关于城堡的解释,历来不绝,很多人从心理、神学、自我意识、存在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及实证主义等多种角度解释。可以说城堡的解释史完全可以编成一部厚厚的大书了。
这些看法不能说正确,也不能说错误。因为未完成在卡夫卡那儿已经成了一种模式,这便为城堡的解释带来了种种困难,也为城堡的阐释带来了无穷的可能性。对此,我更倾向于昆德拉的一种说法,或许城堡是上帝借卡夫卡之手对20世纪人类生存开的一个严肃的玩笑呢,为未可知。不过,大多数人都跟着人云亦云了。
关于城堡的主题就如同他的解释史一般,有许许多多,其中最根本的一个便是他的追寻主题。而小说的荒诞性也正是体现在追寻客体的不自明。城堡在小说中肯定象征着意义,没有城堡的存在,K以及城堡、村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但卡夫卡之所以称为大师,深刻处正在于这里,他悬搁了意义,或者说小说的意义的呈现被无限的延缓了,延续下去,这就好像胡塞尔所说的现象学意义上加上括号。城堡的真相被一个括号括上了,这个括号给城堡带来了无形的屏障,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武功最高的老和尚,周身笼罩一层无形的气,萧峰的掌力打不进去。K所碰到的只是屏障本身,而城堡象征的意义最终是不可企及的。
或许作品的荒诞意义正在于对经典追寻模式的一个戏仿,人生的悲剧正在于越追寻,越遥不可及。本质上是反追寻的,是滑稽的模仿,好比《堂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故意模仿,因此他是反骑士小说的,就好比金庸的鹿鼎记是反武侠的。
最后,城堡城堡最难读的地方在我看来,或许是她的对话太多、太杂,如果说前三章还有点故事情节的话,那后十七章便完全是对话了。而随着对话的进行,无形中缩减了K采取行动的时间,而这也构成了,小说叙述者的隐匿和小说的众声喧哗的复调性质,有点陀思陀耶夫斯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