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 李晓愚
- 1185字
- 2021-03-28 07:40:56
《木瓜》:回报暗藏的玄机
别人对你好,你自然得有所回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描绘的就是这种你来我往的关系。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木瓜》一诗。不过,诗中的木瓜并非号称有丰胸作用的热带水果。我们平时吃的木瓜原名叫“番木瓜”,凡是名字里头带着“番”字的果蔬大多是明代从南洋传入中国的,像番茄、番薯、番菜。《诗经》是先秦的诗歌总集,在它诞生约两千年后中华大地上才有今天看到的木瓜。那么,诗里的木瓜又是什么呢?宋朝有学者说,木瓜就是木头做的瓜,也就是做摆设用的仿真水果。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则认为,这木瓜是贴梗海棠的果实,有舒筋活络的作用,是一种中药材。
无论是真的还是仿真的果子,都极便宜,可接受礼物的一方竟然用“琼琚”,也就是美玉作为回报。类似的往来,我们还有一个词,叫“投桃报李”。这个词也出自《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桃与李,性质相同,价格相当,这样的交换很公平。与此相比,拿果子换美玉显然是一场有欠公平的交换。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交换背后的深意。在清初大儒王夫之看来,别人薄施于我,我却故意厚报别人,这就是“炫富”,要用自己的“厚”显出对方的“薄”。再往深里头想一层,此人之所以“厚偿”绝非为了友好,而是要图谋控制对方的优越地位。王夫之说“故天下之工于用薄者,未有不姑用其厚者也”,这句话真是尖锐,揭露出历史上政治交易的丑恶面目。在东周时,宋国太宰宋督设计谋害了大司马孔父嘉并霸占了他的妻子,然后又将宋国国君给杀了。这场政变引起了周边诸国的不满,它们打算武装干涉。可宋督到底是一个外交手腕娴熟、深谙国际潜规则的政客,为了稳住诸国,他将几宗厚礼一一派发出去。其中送给鲁桓公的礼物是一尊郜鼎,那可是宗庙祭器。鲁国连“薄施”都没有,便受此“厚报”,自然被轻松搞定。而宋督行此厚重贿赂,不过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掩饰自己的凉薄无情。“姑用其厚”只是手段,“工于用薄”才是本质。
王夫之看破了“厚报”者的奸险用心,而钱锺书则道出了“薄施”者的工于算计。他说:“赠者必望受者答酬,与物乃所以取物,尚往来而较锱铢,且小往而责大来。”意思就是送出礼物的时候,就知道对方一定会回赠,而且回赠的价值远远大于送出的。有些人收到结婚喜帖,一边大呼“红色炸弹来喽”,一边自我宽慰“礼金就是投资,将来总要加倍回来的”,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态。不但人事交际如此,祭拜鬼神也不例外:某些求神拜佛的人不过是施点儿香火钱,却要求财、求官、求姻缘美满、求子孙发达,这哪里是虔诚,根本是贪痴!
两位先生,一个揭露“厚报”,一个嘲讽“薄施”,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们对历史、政治、社会交往的某些真相有所洞悉。但在我看来,这恐怕都非诗人的本意,“木瓜”“琼琚”只是象征,不可落到实处,诗人或许是想告诉我们对待情感的态度,那就是:他人的付出,哪怕极其微少,都应感恩、理解、珍惜,并回报以生命中最大的真诚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