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画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 李晓愚
- 1420字
- 2021-03-31 10:36:36
10 《弋射收获图》画像砖
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过一个故事:晋国国君要娶大美女骊姬。骊姬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恐惧,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得撕心裂肺。等到了晋国王宫,她天天穿顶级华服吃四海美食被老公宠着,就后悔当初不该哭成那样:我又没嫁过,哪知道婚后的生活如此美好,当初真是太傻了!庄子讲完故事后说:“人都怕死,可你又没死过,怎么知道死后的世界不会更美妙呢?”一直到汉代,人们都相信死后会住进永恒的幸福家园。死后的家园是什么样子呢?大约就是生前生活的升级版。在汉代的贵族墓中,随葬着食物、饮料,各种奢侈品应有尽有,以确保墓主人死后生活安逸。亡者在阴间还得有娱乐,“事死如事生”,活着的人为了安慰亡者,便在墓室的砖石上刻印上有趣的图画,供他观赏。这些图画中有刺客的故事(第32页图7-1),有帝王的遭遇(第41页图9-2),有神仙的传奇(第36页图8-1),也有日常生活的场景。
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完整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这些图画大都非常写实,展现了汉代人是如何开派对、看演出、出门旅行、射鸟捕鱼、泛舟采莲、凿井制盐的。
在众多印在砖上的图画里,有一幅《弋射收获图》(图10-1)特别精彩。这幅画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半部分中,只见池塘中荷花亭亭玉立,荷叶迎风摇摆,水中有大鱼三尾,野鸭数只,天上有鸿雁展翅飞翔,就是一幅“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山水小品。你注意到这幅图的布局了吗?设计工匠虽然没有西方透视法的知识,却凭着直觉,借助雁群和鱼群这两个倒置的三角形,巧妙地在上半部分画面中营造出了纵深的三维空间感,令人惊奇。
图10-1 [东汉]《弋射收获图》画像砖(拓片)39.6厘米×45.6厘米 1972年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出土四川博物院藏
更有趣的是池塘左侧树荫下的两个人,他们正全神贯注地引弓射鸟。右边的那位侧着身子朝正面射,左边的那位则仰面朝正上方射,姿态生动异常。塘边的两株小树一株向左摇曳,一株向右婆娑,好像在翩翩对舞,蕴含着无限生机。如果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在两位射手的身边各有一组像纺纱机上的锭子似的东西,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东西叫作“磻”,上面的丝线连接在箭身之上,这样一来,射出去的箭头还可以收回来。这种射猎方式叫作“弋射”。当时的箭头大多是铜制的,比大雁、鸭子什么的贵多了,弋射可以避免浪费箭头。孔子说“弋不射宿”(不要射杀在巢里睡觉的鸟),指的就是这种射猎方式。就像现在很多富商巨贾爱打高尔夫球一样,弋射是古代贵族阶层热衷的娱乐活动。
画像砖的上半部分描绘了贵族运动休闲的景象,下半部分则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面。画面右边的两个农夫正挥动长柄镰刀收割水稻,其后的三个人手握短柄镰刀摘取稻穗,最左边的一个人挑担提篮,应该是来田间送饭的。这样的场面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图10-2)。
图10-2 [法] 米勒《拾穗者》油画 83.8厘米×111.8厘米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弋射收获图》将休闲和劳作这两种不同的题材画在同一画面中,弋射的闲适与收获的忙碌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四川出土的画像砖,风格不似山东的画像石那般古朴凝重,有一种精巧活泼的韵味。
当我们欣赏这块画像砖的时候,请不要仅仅把它当作一幅画,它其实是一个载体。这幅画本不是陈列在博物馆或印在画册上,让活着的人观看的,而是印在墓室的砖上,供墓主人在地下的永恒家园中打发时光。画面中那些生产、生活的场面是现实世界在死后世界的延伸。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墓主人生前可能就是一位热爱弋射的贵族,在他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当然要把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一并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