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之道:致青年教师
- 查有梁
- 3790字
- 2020-06-25 08:26:02
前言
这是一本论述“教学之道”的书谈。谈“教学之道”,不能忘记先辈的贡献,要从中国古代的学者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谈起。《礼记·学记》是谈“教学之道”的经典。
教学之道,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炼精道显。
《道德经》思想深刻,要言不繁,其中的智慧,可以引为教学的行动指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这两句话可理解为道生气,气生阴阳,阴阳生天、地、人,天、地、人则演化为万物。从演化看,天、地、人是统一的,都“道法自然”;而且,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大小宇宙相互感应,相互对应,天、地、人合一为整体。这便是天人合一原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二”是指天、地(也可以理解为阳、阴)。有了天、地这“二”,于是生“三”,即天、地、人。有了天、地、人这“三”,方才有“万物”。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道德经》里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这个“三”理解为“天地人”,这比较合乎《道德经》的本意。
也可以做其他方面的发挥。例如,有了阳和阴,0、1这两个数就可以生出万数。计算机科学:0、1、空格这三个符号能够表达所有的“数据”(信息),包括“符号”“图像”“语言”,“三”生万数。围棋:是黑子、白子、空格,“三”生万盘棋局。
《三字经》里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不同学科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发挥:三人者,你我他。三定律,统天下。三音者,高中低。三色者,红黄蓝。三仁者,真善美。三炼者,精气神。三态者,固液气。三分者,左中右。三育者,德智体。三行者,忠孝仁。
牛顿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将天上的力学与地上的力学统一起来,建立了物理学的第一个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三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宇宙有三大范畴:物质、能量、信息。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这样解释:一个可以言传的原理,不是普遍的原理;最普遍的原理是不可言传的。一个可以命名的概念,不是普遍的概念;最普遍的概念是不可命名的。
老子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掌握的知识分两大类:可以言传的知识,即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编码知识);不可言传的知识,即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经验知识)。人的学习有一个过程,即从不可言传到达可以言传,其中间必有一个“难以言传”的阶段;那么,知识就有三类:可以言传、难以言传、不可言传。有了这三类知识,人就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三”生万知。
“机器学习”(ML)只能学习“形式化”的“可以言传”的知识(编码知识),有三逻辑:与、或、非。人的学习要充分应用机器学习记忆多、记得牢、搜索快、能推理的优点;同时,也要看到机器学习的局限。机器学习的“机器”缺少“难以言传”和“不可言传”知识。机器学习把简单的知识处理得很复杂;人的学习要把复杂的知识搞得越来越简单。人机融合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老子强调的“道法自然”“三生万物”,真正体现了“大道至简”“炼精道显”。
教学之道,可以言传;难以言传,不可言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我理解为:可以言传的规律,不是永恒的规律。可以命名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不可言传的“无”,是天地之始(宇宙开始之时,没有人,没有什么可以言传的东西);可以言传的“有”,是万物之母(有了可以言传的知识后,人就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从不可言传的“无”中,去体验道的奥妙;从可以言传的“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不可言传的“无”和可以言传的“有”,两者有同一来源而名称不同,都很幽深。从不可言传到可以言传,从可以言传到不可言传,是取得一切智慧总的门径。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朱熹的理解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朱熹《论语集注》卷四)
孔子为“启发式”教学给出了简明的定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在积极思考,“心求通而尚未通”,这就是“愤”的状态;学生在积极思考,“口欲言而未能言”,这就是“悱”的状态。当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时,教师再去引导学生,这就是“启发式”教学。达到“愤悱”状态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愤悱”状态下,知识“难以言传”。
孔子提倡“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陷入混乱无序。“启发式”的教学,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要又学又思,边学边思。思考达到“愤悱”状态才能有进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时,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时,不去点拨他。这是启发式教学的要点。“愤悱”的状态就是“积极思索”的状态。要有这种状态,才可能教好学好;推而广之,要有这种状态,才可能有所创新。教学要“道法自然”,就不要“满堂灌”。“可以言传”的知识有局限,还有“难以言传”和“不可言传”的知识啊!
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积极思索,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处于不同学龄、学习不同学科、设立不同教学目标,达到“愤悱”状态的时间是不同的,是流动变化过程。教学是技术,也是艺术,教师要灵活把握,“难以言传”。
对于一个公认的未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愤悱”多年以后,终于解决,那就是重大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应当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学生人类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鼓励学生今后有准备地去“愤悱”,攻克难关。从“难以言传”到达“可以言传”。
教学之道,入深出浅;教学相长,贵在实践。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这段话的基本意思是:真实的言辞不华丽,华丽的言辞不真实。善良的人不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真正明白大道理的人不是博闻多见,博闻多见的人并不真正明白大道理。圣人不积私财,他帮助别人,自己更充实;他给予别人,自己更富有。自然的规律,有利而无害;人间的法则,奉献而不争。
在中国的教育理论中,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即“激励和启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学生,这就是《礼记·学记》中说的“君子之教,喻也”。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启发学生,这就是《论语》中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教育方法简明而深刻。老子的比喻就是“上善若水”,这就是“道法自然”。
《礼记·学记》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教育理论著作,明确地提出了10条教学原理、原则和方法:
(1)教学相长(即“反思自强”原则);
(2)“禁于未发”(即“预”的原则);
(3)及时施教(即“时”的原则);
(4)循序渐进(即“孙”的原则);
(5)“相观而善”(即“摩”的原则);
(6)学习与练习结合(即“藏”“修”原则);
(7)休息与娱乐结合(即“息”“游”原则);
(8)引导激励启发(即“道”“强”“开”原则);
(9)“长善救失”(包含“因材施教”原则);
(10)“善教继志”(包含“主体引导”原则)。
第一条就是“教学相长”的基本原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强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自我反思,自强不息。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认为,对于现代的教师,理当加上“研”。教学毕竟是艺术,艺术必须追求美。于是可以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教学研”三结合,有利于师生“自反、自强、自创”,使教学达到“真善美”。
什么叫“学学半”?这是“教学相长”过程的简洁表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半在学,一半在教(教学生如何才能学好);学生也是一半在学,一半在教(教老师如何才能教好)。教师与学生都是既在学,也在教。这种平等的“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教学相长”原理表明,不存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孰重的问题。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儿童中心”,被认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经教育实践的检查,结果并不好。教育的“中心”变来变去,教师和学生难以适应,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还是要回到《礼记·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学学半”!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听老师讲、自己钻研来学习,也可以通过自己学然后尝试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的方式来学习。“教”是最好的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交流、交往、交换,要相互促进。这就是《礼记·学记》对我们的新启迪。
教学之道的一种表述是“知行合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教师和学生要做到:广博地学习,认真地请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实行。格物方能致知。
中国传统的教学之道,入深出浅,教学相长,贵在实践。
查有梁
2018年2月12日写于成都市百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