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红利与经济转型:印度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邓常春 邓莹 任卫峰
- 10字
- 2020-12-01 14:47:03
第二章 印度的千年兴衰
第一节 从前现代社会到1980年
一、前现代社会繁荣的印度
在前现代社会的一千多年里,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和最强盛的国家。印度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1500年之前曾一度高达33%,1500年前后为25%,即使到1820年,也还占16%。其后迅速下降,1870年为12%, 1913年为8%,到1950年仅为4%(见图2-1)。
图2-1 0—1950年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伴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兴起,印度的发展相形见绌,一落千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757年的0.187上升到1857年的0.648,再到1947年的1.23。而同一时期,印度的人口与英国人口的比例却从1757年的14.03减少到1857年的8.05,到1947年略微上升为8.36。
从1700年开始,在其后约400年的时间里,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数,而人口却不断增加。因此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开始下降。按照1990年国际元计算,1600年,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英国的56.4%。1757年,英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印度的2.63倍,1857年是5.22倍,到1947年印度独立时,这一数字为10.29倍(见表2-1)。
表2-1 印度和英国的宏观经济表现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二、殖民统治对印度的影响
早在15世纪,来自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商人就先后来到印度并定居于此。17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在好望角以东的经贸垄断权特许状,开始在印度沿海建立据点,并逐步向印度内陆扩张。此后,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强力推行殖民政策,逐渐成为统治印度大片区域的权力机构,并将其他欧洲国家的势力排挤出印度。1858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对印度的统治权,印度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号称“王冠上的明珠”。
殖民统治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印度农民大量从事甘蔗、橡胶、棉花等工业原料的生产,导致粮食生产锐减,饥荒不断(见图2-2)。与此同时,英国的大量商品涌入印度。1814年至1835年,印度向英国的棉布输出,从126万匹锐减至30万匹。而同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布,则增长了近60倍。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对印度的手工业形成强烈冲击,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从1860年至1945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0.5%,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图2-2 1800—1950年印度的饥荒次数和死亡人数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从表2-2可以大致了解印度资源流入英国的情况。从1868年到1930年,印度的资源流出量大约占到其国民收入的0.9%到1.3%,也就是原本可以用于进口资本品的约1/5的印度净储蓄,被转移到英国。印度民族主义者激烈抨击这种资源流出,他们认为,印度国民收入的5%被在印度的英国人消费掉了。如果英国人早一点离开印度,那么这些消费中的大部分将由印度精英阶层掌握,能更好地用于印度的发展。
表2-2 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1868—1930)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第80页。
被殖民的经历并非印度独有。表2-3列出了1500年至1998年欧洲殖民国家和前殖民地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2-4列出了同期这些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被殖民的经历加深了多数殖民地国家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进而伴生了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表2-3 欧洲殖民国家及前殖民地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1500—1998)(1990年国际元)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第82页。
表2-4 欧洲殖民国家及前殖民地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00—1998)(年均复合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千年史》,第82页。
另一方面,在遭受掠夺和剥削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被带入了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工业发展。19世纪50年代,印度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第一个煤矿和第一条铁路。英国殖民者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在印度修建铁路设施,改善通讯,使印度由分裂状态变为空前的统一(见图2-3,图2-4)。到1939年印度铁路里程已达到34600英里,还有数量众多的水路、公路将各地城市紧密连接起来。20世纪初钢铁等新兴工业逐渐在印度建立起来,从而奠定了印度钢铁工业的基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需要印度提供大量物资以维持战争状态,印度的钢铁、纺织和黄麻等工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抵制其他国家商品对印度市场的竞争,逐渐提高了印度的产品关税,从而使包括制糖、造纸在内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世纪末,印度的各类工厂约有800余家,到1939年这个数字激增至10466家,就业人数超过了170万人。
图2-3 1919—1940年印度中央政府主要税收项目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图2-4 1919—1940年印度中央政府主要支出项目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不过,殖民统治留给印度的最大财富应该是现代公共制度建构。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逊就认为,“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如果英国人(或其对手法国人)不曾统治过印度,则上述印度精英阶层和他们赖以治国的现代化法律和制度框架看来不大可能从莫卧儿帝国的废墟中崛起”。
三、计划经济时期(1950—1980)
1947年印度独立后,走上了混合经济的发展道路。它以建设“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为目标、发展计划为手段、实施进口替代,试图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融合,在对私人资本进行利用和限制的同时,逐渐使国营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1951年印度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使其成为除社会主义国家外实施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最早、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保证公营经济在军工、铁路、邮政、电信、机器制造、采矿以及重要工业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印度先后在1948年和1956年对工业部门进行划分,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不同的政策,限制私营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工业政策的严格管制,使印度公营部分在计划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从1951年的46%左右上升到1966年的63%(见图2-5)。由于国家财政资金有限,私营经济虽受到限制,但大多保留了下来。
图2-5 印度公共部门在计划投资中的比重(1951—1985)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印度政府在限制外国资本在本国投资的同时,还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的贸易壁垒,最高关税一般可达到300%~500%。为解决国内发展资金不足,印度还利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组织的援助,发展本国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实施进口替代后,印度工业设备自给率从独立时的10%迅速上升至90%,国内消费品大部分为本国企业生产,并有部分商品对外出口。但保护政策也使得印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之后的经济发展停滞埋下了隐患。
自实施经济计划起,印度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上升,从1950年13.6%上升到1980年的22%。由于20世纪60年代贸易、餐饮、通信、运输、商务、财保等行业的发展,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同样得到了提高,到1980年已达到30%,比1950年时增加了8.5%(见图2-6)。
图2-6 1950—1980年印度的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过分强调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印度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上印巴战争和中印边界冲突的财力消耗及连续两年干旱,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3.7%下降至60年代初的2%,期间粮食危机和外汇危机交织发生。
1966年,根据世界银行建议,印度开始鼓励私人投资以促进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但经济刚刚开始好转,印度政府就对私营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煤矿和石油企业实行国有化,并对外国投资实施进一步限制,以保护国内民族工业。20世纪70年代末,在世界石油涨价的冲击下,印度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形势再次恶化。
从1951年到1980年的30年中,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经济发展缓慢(见表2-5,图2-7,图2-8)。各五年计划期间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是:“一五”计划(1951—1956),2.33%;“二五”计划(1956—1961),1.61%;“三五”计划(1961—1966),0.15%;“四五”计划(1969—1974),-0.05%;“五五”计划(1974—1979),1.16%。
表2-5 1950—1980年印度经济总量及人均增长
续表2-5
资料来源:转引自张力群《印度经济增长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2-43页。并参阅印度统计局数据。
图2-7 1950—1980年印度经济增长状况(按1999—2000年不变价格)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图2-8 1950—1980各时间段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报告:《印度——昂首阔步的巨象》,2010年。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独立或成立之初,都推行重工业发展战略,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认为有强大的重工业,才有强大的军事工业,才有强大的国防,才能避免落后挨打。另外,苏联在1929年之前也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重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因此,一般认为,苏联以重工业为先导的经验是可行的。第二,当时流行的依附理论,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和原材料,购买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处于依附和被剥削的地位。受此影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愿意出口资源产品,而是想自己生产需要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这就是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不仅自行生产日常用品,而且自行生产机器设备,这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思路是一致的。当时主流经济学倡导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只有少数几个例外。中国和印度属于大多数那一类。
然而,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彼时如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的要素禀赋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重工业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建设周期长,收效慢。重工业的建设周期可能长达5年甚至10年。第二,生产重工业的机器设备严重依靠进口。第三,重工业一次性投入非常大,可能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而另一方面,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有三个特点:第一,剩余少,资本积累不足,资金价格高。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月利率可以高达2%~3%。第二,可供出口的产品少,赚得的外汇少,外汇价格高。第三,资金分散,难以动员集中。重工业的三个特点加上落后农业国的三个特点,使得落后农业国的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要保证资源的最大动员、剩余的最大化以投资于政府要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就必须在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由此,实行计划经济和扩大公共部门,就成为必然之选。
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和扩大公营部门,使印度经济发展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首先是结构不平衡,尤其是就业结构,迄今还有接近六成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这表明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其次,流动资金占总资本的份额高,资金利用率不高。工业部门的流动资金通常用来购买投入品和用于库存,所以越有效率的国家的企业,这种流动资金就越少。从世界银行的研究来看,中、印、苏三国的流动资金占总资产的份额都接近30%,而这三个国家都是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表2-6 流动资金占资产总量份额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4年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转引自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01页。
超英赶美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但是,欲速则不达,倚重政府,抑制市场,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是印度经济发展中的深刻教训。也是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