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前言

马塞尔·德尼西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非常有幸能够与当代最伟大的符号学家之一托马斯·阿尔伯特·西比奥克(Thomas Albert Sebeok)密切地合作。在那个时候,确定符号学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是要将它理解为一门科学,一种阐释方法,一个关注意识形态的解构手段,还是其他的什么呢?最终我们认为:应该对符号学同时进行扩增和限制。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限制符号学深奥难懂的语言,从而使得它能够成为一种跨越相关学科的研究工具。

我们决定采用一个名为建模系统理论(Modeling Systems Theory)的研究框架。从学史的角度来看,它起源于塔尔图符号学派。我们着手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始终牢记着符号学对各门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的广泛启示。模型作为一种符号活动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常识性的概念。模型制作是人类智力与社会生活所有方面的典型特征。在建造一座房子之前,建筑师会制作出一个小模型,用蓝图技术勾勒出房子的结构特点,而这正是一种图式性的模型。旅行者在去想要游历的地方之前,常会草拟一张地图,或者一个旅行路线。物理学家为了获得关于原子和亚原子微粒物理行为的“心理视图”,会画出它们的图示。这些全部都是模型。它们是如此的本能化,以至于我们很少会注意到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更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它们在人类之中的起源和存在的原因。模型制作是一种真正惊人的生物进化的成果。没有它,现代人类简直不可能进行日常生活。正如西比奥克和我在本书前言中所提到的,所有这些都表明存在着一种建模本能(modeling instinct),它对于人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意义等同于身体本能对于生物生命的意义。现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建模本能在其他物种中也能被观察到,已有大量生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的相关文献记载。这些思考总是会引发一个有趣的问题:建模在生命体中的功能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又相应地引发了一连串相关的问题:人类建模与其他物种建模系统之间有何异同?建模与认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呈现和描述一个能够被用来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方法论框架——一个建立在当时新兴的生物符号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框架。自2000年本书出版之后,建模系统理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本书的中译本出现的时间非常有利,因为中国对符号学理论兴趣的上升与全世界范围内生物科学重要性的上升正好契合。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从建模系统理论中提炼出我们认为它对于这些科学领域的研究所具有的主要启示。因此,我们以一种便于使用的形式创作了该书,读者因而能够对建模系统理论的本质形成一个非专业化却又综合的视角。

本书是一次合作努力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源自第一作者托马斯·阿尔伯特·西比奥克的研究和观点,以及这些研究和观点对于我在研究和教授符号学、语言学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实用启示。其次,它的具体结构和内容得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的关于符号学认识论地位的众多建议和评论的引导。我们的观点是符号学再也不能仅仅作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使用的时髦观点的词汇。我们由衷地希望符号学能够被重新植回它的科学土壤,这是它在古代世界所起源的地方,在那里,它曾作为一种医学诊断工具而闻名于世。因此,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创作该书,使得广泛的读者群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个相对尚不知名的科研领域中所进行的迷人且重要的研究工作,而该领域对于大众接收来说,大多显得太过专业化。本书的每一章都包含了许多实际例解,以及关于建模系统理论进行跨物种建模研究的可能应用的深入洞察。然而,本书的写作手法还没有到对该问题进行过度简化处理的程度。读者还是需要花一些心力来理解每章的内容,较为专业化的部分可能需要多读几遍。

我想要感谢本书的译者余红兵,感谢他对建模系统理论的兴趣以及他在中国为符号学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他本人的研究是杰出的,他的翻译工作显示了他对符号学当今地位的充分认识。

马塞尔·德尼西

2015年4月4日

于多伦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