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2006年,国务院批准命名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命名四批。贵州省及各市州、县也按照文件要求陆续命名了各自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8年12月,贵州省共有国家级名录84项140处,省级名录476项708处,市州级名录1000多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国家级项目名录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此后,国务院于2008年6月7日、2011年5月23日、2014年11月11日公布了第2~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1~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共有84项140处得以确定命名(见附录一)。

2.国家级项目类型结构

贵州省的84项140处国家级项目分布在10个类别的项目上(见表0-1),也就是说,贵州省拥有国务院公布的项目名录中所有的类别。不过10个类别的项目数量多少不一:最多的是民俗类,共23项36处;最少的类别只有1个项目,即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两个类别,略有不同的是,曲艺类是1项1处,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是1项2处。

表0-1 贵州省国家级项目类型特征

民俗类中分布最广的项目是“苗族服饰”,有9处。传统技艺类有14项26处,其中,“苗族织锦技艺”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两个项目各有4处,“苗族蜡染技艺”和“皮纸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各有3处。传统音乐类有10项19处,“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布依族勒尤”3个项目各有3处。传统舞蹈类有9项16处,其中,“苗族芦笙舞”分布最广,有8处之多。传统戏剧类有8项13处,其中,“傩戏”有4处、“花灯戏”有3处。传统美术类中,“苗绣”项目有5处之多。其他项目的分布点都只有1~2处。

3.国家级项目民族分布特征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内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特征上,多民族的状态也得以体现。据对贵州省国家级项目的民族特性分析,有10个民族拥有具有本民族鲜明特征的项目。另外,还有部分项目是多民族共有的,个别项目是由规模企业或专业团体申报,其民族特性无法确定(见表0-2)。

表0-2 贵州省国家级项目民族分布特征(处)

在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苗族的项目数量居首位,有28项62处,占项目总数的1/3,分布处数超过1/3,其中,“苗族服饰”“苗族芦笙舞”“苗绣”等项目分布较广。布依族项目有17项22处,分布多为1项1处,只有“布依族勒尤”1项有3处。侗族项目有16项23处,其中就有享有盛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侗族大歌”,项目分布上,“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各有3处。其他7个民族的项目一般有1~5处,数量不多。此外,各民族共有的达6处,未能确定的有5处。

4.国家级项目空间分布特征

贵州省的9个市州都积极组织和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而且都有项目入选。在地域分布上,黔东南州一枝独秀,其他市州的数量都不是太多(见表0-3)。

表0-3 贵州省国家级项目空间分布特征(处)

黔东南州共有国家级项目43项72处,其数量在全国地市州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居于前列。黔东南州的国家级项目分布在9个类别上,唯有“曲艺”类没有项目。有6个类别的分布处数达到或超过其所在类别的50%,它们是:民俗类19处、传统技艺类17处、传统音乐类11处、民间文学类7处、传统美术类7处以及传统医药类4处。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区,国家级项目也以苗族、侗族项目为主:苗族项目达48处,占全省苗族国家级项目分布处数的77.42%;侗族项目达21处,全省的国家级侗族项目只有2处不在黔东南州境内。

黔南州有14项14处,黔西南州有10项12处,加上黔东南州,分布处数达到98处,占全省的70%。由此可见,贵州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且以黔东南州为最。

其他市州的项目都在10处及以下,最少的是六盘水市,只有4项4处。

二、贵州省省级项目

1.省级项目名录

2005年12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05〕27号),公布了第1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省人民政府于2007年5月29日、2009年9月30日、2015年1月15日相继发布了第2~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4批名录中,共确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476项708处(见附录三),其中的一些项目也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说明的是,贵州省的第1批名录早于第1批国家级名录的公布,在项目类别上按照当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类别进行分类,所以在类别数量和称谓上都与国家级名录有所不同。为了分析的需要,本书根据该批项目的内容将它们调整为与国家级名录相同的10个类别,但不一定都完全契合。

2.省级项目类型结构

贵州省省级项目数量众多,类型也比较齐全,在10个类别上都有项目(见表0-4)。由于项目过多,为表述方便,在省级项目上只用分布点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结果可能会有些许误差。

表0-4 贵州省省级项目类型特征(476项708处)

在省级项目的各类别中,民俗类项目最为庞大,有236处,占总数的1/3,可见贵州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颇具特色。传统技艺类有129处,可见传统手工艺类项目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承。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戏剧3个类别的分布点都在60处以上,显示出具有一定的传承底蕴。曲艺和传统医药两类的分布点较少,都只有十余处。民间文学、传统美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类有20~40处。

3.省级项目民族分布特征

贵州省省级项目民族分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多个民族有项目入选,以及各民族共同拥有的项目较多。在省级项目名录中,有14个民族的项目入选,还有3个“未识别民族”的项目入选,加之多民族共同拥有的项目,所涉及的民族就更多(见表0-5)。在各民族项目的分布中,汉族、苗族、布依族和侗族这4个省内人口数居前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也居于前列。

表0-5 贵州省省级项目民族特征(处)

苗族是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有245处,占总数的34.6%;布依族项目数量居第2位,达107处;汉族项目数量有95处,居第3位;侗族项目数量居第4位,有77处。这4个民族的项目分布点共达524处,占总数的74%。其他民族中,土家族、彝族、仡佬族和水族的项目分布点都在20余处,瑶族的有10处,另外5个民族有1~4处。家人、穿青人、绕家人3个“未识别民族”共有6处入选。

此外,还有60处是各民族共有的项目分布点,参与传承的民族数量可能更广;有5处是规模企业或专业团体申报认定的,也难以确定其民族归属。

4.省级项目空间分布特征

贵州省的9个市州和一些省直单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从708处分布点来看,每个市州及省直都有项目入选,没有空白的地域(见表0-6)。

表0-6 贵州省省级项目空间分布特征(处)

拥有项目最多的黔东南州有179项243处,分布点占总数的34.3%。黔西南州有90处,黔南州有71处。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404处,占到总数的57%,也就是说,省级一半多的项目都在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

项目最少的是六盘水市,只有27处,这与其行政区域面积较小有一定的联系。其他市州的项目分布点都在40~70处,数量不算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