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
- 邵燕君
- 720字
- 2020-07-09 15:27:43
第三章
陷入困境的现实主义叙述
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中,现实主义文学一直占据主流位置。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现实主义的正统地位是从五四“新文学”建立之初就被确立起来的。当年,五四前辈们之所以化繁为简、弃宽择窄,放弃了自己曾经尝试过的多种“主义”,选择写实主义为唯一正统,与当时“德先生”“赛先生”的引进直接相关,背后是对启蒙主义文化精神的信仰崇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现实主义文学价值支撑体系的启蒙主义被共产主义所替代,现实主义也转变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国家主导的文学体制中被定于一尊,并通过专业—业余作家体制培养出一支人数超过百万的现实主义创作大军。进入新时期以后,现实主义再度向18、19世纪欧俄经典现实主义回归,人道主义也在“新启蒙”思潮中被再度呼唤出来成为支持文学立场的主导价值。
然而,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格局和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支持现实主义的价值系统遭受重创。普遍的“启蒙主义的绝境”如釜底抽薪,使现实主义文学陷入困境。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中国当代作家思想的普遍贫弱和思想资源的普遍匮乏,更使当下现实主义叙述陷入茫然和浮泛。与此同时,由于与现实主义长期配套的“下生活”等制度无法坚持,以及“专业作家”体制的封闭性,现实主义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大打折扣——其差距在少数坚持“走现实主义老路”作家创作的对比下愈加明显。新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叙述就是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困境下进行的。深度价值系统的抽离,写实功力的薄弱,都使现实主义文学原有的叙述效果难以实现。不过,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迁,社会主流价值的转变,也使现实主义文学的人物形象、美学风格发生着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